第 695 章(1 / 1)

文娱教父 我最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销量却绝对是极有保障的!

所以洛阳此前在纠结写哪本。

一直到早上记者的采访,才让洛阳坚定了想法。

刘新洲不是说,《回到明朝当王爷》这种白话式的行文幼稚可笑,而且毫无严谨吗,对于刘新洲这种正统出身的历史小说作家来说,《回到明朝当王爷》根本就是些草根的肤浅历史罢了。

既然如此,那就写《明朝那些事儿》吧!

因为《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它就是一部纯粹的草根作品!

这本书最初是在天涯论坛连载的,连载期间获得了超过2000万的点击,而作者当年明月其实也只是位普通的公务员,这本书连载期间博得了一片掌声,实在是草根逆袭的典范了。

在《明朝那些事儿》以前……

那些历史书,言语之间都是充满了教化的味道,很多读者天生就讨厌这种说教的行文风格,而现在的龙国,包括刘新洲的《大明狼烟》在内,所有历史类书籍都是故事线纷乱冗杂,语言沉闷而无趣,充斥着说教的味道,与前世《明朝那些事儿》诞生前的历史文学,状态如出一辙!

前世《明朝那些事儿》一出世就火了!

它出生于网络,用通俗风趣的语言去说历史,而非讲历史,让普通人也能够喜欢历史,看懂历史,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给读者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感觉,火了并不奇怪!

洛阳不假思索,敲击着键盘。

明朝那些事儿,六个字便是出现在了文档之中。

这本书一共分为七部,第一部《洪武大帝》,第二部《万国来朝》,第三部《妖孽宫廷》,第四部《粉饰太平》,第五部《帝国飘摇》,第六部《日落西山》,第七部《大结局》。

把全文都写出来暂时肯定是不可能的。

所以洛阳打算先写出第一部,第一部就是《洪武大帝》,别名叫做《朱元璋卷》。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

------------

722 谁赢(15/100)

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中的第一个人物就是朱元璋。

这点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明朝因他而势起,很多历史类小说都喜欢把第一视角放到朱元璋的身上,没毛病。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血型:?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1328-1398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

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农民

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以上内容,是《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第一章,章节名《灾难》。

洛阳一边敲击着键盘,一边回忆着《明朝那些事儿》第一章的内容,嘴角忍不住勾了起来。

记得自己前世第一次看到《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最大的感觉就是新鲜,特别的新鲜,和一般说教性的文字不同,这部历史作品采用了另辟蹊径的创作方式,语言幽默风趣之间,有股子十分轻松的感觉,想必身为读者,看到作者为朱元璋填写的这份资料时,都会情不自禁的会心一笑吧,而且这本书能火,文字之间带给读者的独特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

道理很简单。

同样的笑话,有的人讲非常好笑。

但有的人讲,不但不好笑,反而蜜汁尴尬。

当年明月无疑是前者,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所以这本书开头就用极为幽默的方式留下了大多数的读者,并且他维持了这份轻松,也维系了读者的热情,最终成功的把故事兜售了出去。

这本《明朝那些事儿》篇幅巨大,每一部字数不一。

另外这本书的第一部《洪武大帝》,具体字数洛阳并没有算过,但却知道章节一共有三十一章,从第一章《灾难》开始,到《殉国、疑团、残暴、软弱》这一章结束。

字数不多,却也不轻松。

所以他必须要抓紧时间写才行。

至于《福尔摩斯探案集》与《神雕侠侣》,只能暂时的放到一边了。

不过倒也无妨,《福尔摩斯探案集》新一卷《回忆录》,他已经写好了其中四篇故事,并且交给了远在日本的陆玉儿翻译,足够应付《极光脑域》和国内《江湖》的连载了。

至于《神雕侠侣》就更不用着急了。

毕竟电视剧《射雕英雄传》还没正式播出。

只有这部电视剧正式播出的时候,《神雕侠侣》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带动读者的热情,所以这本书先放着慢慢写照样没问题,洛阳对《神雕侠侣》的销量,可是抱有了极大的期望啊。

打定了注意,洛阳更加专心的写《明朝那些事儿》了。

他沉寂了好久的抽风手再度爆发了,虽然说这种高效率的码字会让洛阳的手指有些酸涩,但不得不说有这么一个技能还是蛮关键的,尤其是水木文化最需要一个历史类作家站出来的时候!

————————————————

时间哗啦啦的流逝,八月的脚步越发近了。

网络上,刘新洲批评洛阳缺乏历史常识的新闻已经逐渐失去了热度。

大家现在全部的关注点,都放到了洛阳和刘新洲的八月新书上面,两个人争锋相对的同时选择八月一号发布新书,而且题材都是历史,就连选择的朝代都一模一样,意味着什么早已不言而喻!

“洛大新书,真的要挑战历史分类吗……”

“洛大有这功夫写武侠多好啊,何必理会那种人的挑衅呢。”

“刘新洲的《大明狼烟》已经出了两部了,有前两部打底,洛大贸然宣战难免吃亏吧?”

“虽然二人都没有明说,但显然,这场关于历史常识的风波,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两个作家的销量战争,而且四方都在关注,目前看来还是刘新洲占据上风啊,历史可是他的主场!”

“呵呵,我倒觉得不好说啊……”

“当年洛阳写科幻小说的时候,很多人也发表过类似的言论,他们认为一个写武侠小说的人,怎么可能写得好科幻这个题材呢,毕竟二者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结果呢?”

“结果洛阳的科幻,已经代表了龙国目前的最高水平!”

“但是历史这东西,需要很多的时间去钻研才行啊,科幻和武侠起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极端的依赖想象力,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脑洞,但历史小说,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