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1 / 1)

文娱教父 我最白 2000 汉字|7 英文 字 2个月前

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从《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时候陈烨就在关注白衣倾城这个作者,但《第一次亲密接触》里面的爱情虽美,却太伤,所以陈烨并不喜欢。

直到这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陈烨是一口气读完的——他看故事只喜欢那种一气呵成的感觉,如果断断续续的连载,他一般是不会看的,因为那会影响故事的流畅性。

读完《那些年》之后,陈烨沉默了。

他点燃一支烟,深深的吸了一口,任由尼古丁的味道在胃中翻涌,刺激,乃至整颗心都被一种酸涩包裹。

他想到了当初喜欢的那个女孩。

她,还好么……

呼了口气,陈烨的眼神重新变得清明,成年人的世界也许没有那么多的伤春悲秋,但却无疑有一种叫做情怀的东西。

他开始打开键盘,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

“书写的很流畅,一口气读完,是那么的真实感人,毫不做作。

是冷眼旁观的白衣倾城把我都带回了那一个只属于自己的青春年少,即使当时是苦涩难过,但是现在回味起来都不会有一丝后悔。

而是是一部好看的真实记录。

我以为我会哭,然而其实并没有,但这并不代表它没有彻底打动我。

我就是幼稚,才会追你這么久。

我想每一个男孩子在读书的年纪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沈佳宜,她气质好学习好长相好性格好,追她的人还一抓一大把。而那时的自己不是胆小畏惧的只敢偷偷喜欢就是幼稚无比的使劲在对方身上作怪。

我记得那时的我在学习成绩上还是非常不错的,但课间的我却各种调皮捣蛋。会故意在她面前和同学打闹,会在小卖部买小刀拿出来吓她,也会趁她从讲台上下来回座位时伸脚拌她。

从我第一次见到她一直到今天,都过了十九个年头了,好夸张的十九年,虽然我并没有像柯景腾一般恋着那么久,但有一点苦楚是相同的——至今,我都没有牵过她的手。

而她的男朋友还是那个从初中就在一起的我的同班同学。

在此,我祝福他们。

而我的世界不过就是你的心。

年少时,我们喜欢的那个t或许在潜移默化中就被我们当成了世界的中心,所有的所有都被装进心里慢慢构建成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美好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有所有关于彼此所珍惜的记忆……

被你喜欢过,就很难觉得别人会比你更喜欢我。

谢谢你,喜欢过我。

我也好喜欢当时那么喜欢你的我。

最后,在沈佳宜的婚礼现场,那些曾经喜欢过她的男孩子对新郎提出要求要亲吻新娘,新郎的条件是要怎样吻新娘就必须同样方式来吻新郎。

瞬时,看着柯景腾二话不说直冲向新郎,深吻了好久。

那一刻,我与书的沈佳宜一样——微笑着,泪水在眼眶打转。

那一刻,我想她一定懂得这个喜欢她那么多年的男生对她的感情。

我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曾经用力追过的t?也不知是不是也有个一辈子都不曾亲到的t?是不是直至现在仍心中一直为那个t保留一个专属位置。而那些咱们并没能继续给t的爱,希望有另外的一个人来替你完成。

(今天是大年三十,忙着贴春联啊走亲访友啊,所以更新难免力不从心,希望大家可以谅解~另外,感谢书友岁月鍀流逝同学,一生合家欢两位同学的打赏,新面孔,么么哒~~~另外感谢老读者笔下有书同学打赏,么么哒!)

------------

045 再上热搜第一!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这本书最近很火啊,陈烨老师竟然也看了,还特意写了这么长的书评,反正字数不算多,我也看一下这本书到底写的是什么。”

陈烨是爱情专栏的专家,平时经常发一些关于感情的鸡汤,是一个很受粉丝待见的专家,许多粉丝失恋分手或者恋爱都向陈烨寻求建议与帮助,所以陈烨在爱情方面大约算得上是一个专家。因此当看到陈烨推荐了这本书,很多陈烨的粉丝都产生了好奇,继而点进了这本书看了起来。

当看完书,粉丝们才知道陈烨老师为什么会在看完这本书后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这本书,和时下那些爱情一样!里面的感情真实而美好,青春而失落,轻而易举的击中了读者们柔软的那一块……

于是越来越多的读者,转载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并且发表对于这本书的书评。

“我喜欢当年喜欢你的我。”

“被你喜欢过,很难觉得别人有那么喜欢我……”

“青春是一场大雨,即使感冒了,还盼望回头再淋它一次。”

“所谓的厉害,就是让这个世界,因为有了我,会有一点点差别。而我的世界,不过就是你的心。”

“成长,最残酷的部分就是,女孩永远比同年龄的男孩成熟,女孩的成熟,没有一个男孩招架得住。”

“我错了,原来,当你真的非常非常喜欢一个女孩,当她有人疼,有人爱,你会真心真意的祝福她,永远幸福快乐。”

“但我们之间的故事,却没有因此结束。八年的喜欢,让我们之间拥有了更深刻的联系。比情人饱满,比朋友扎实。那是,羁绊。”

“一场名为青春的潮水淹没了我们,浪退时,浑身湿透的我们一起坐在沙滩上,看着我们最喜爱的女孩子用力挥舞双手,幸福踏向人生的另一端。下一次浪来,会带走女孩留在沙滩上的美好足迹。但我们还在。刻在我们心中女孩的模样,也会还在。”

故事里,那些经典句子,那些惹人经典的片段,被奉为金科玉律。无数网友pp上的签名,或者论坛上的后缀,全部都出自《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蔓延。

疯狂蔓延。

各种方式传播蔓延。

《那些年》的故事如同一股旋风,一经登陆,便席卷了整个网络。

“这等于是……等于是完全复制了《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奇迹!”一台电脑前,一名戴着黑框眼镜的男人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折线图,表情有些不可置信:“本来以为《第一次亲密接触》只是昙花一现,没想到,我们都猜错了……”

电脑屏幕上这个一路走高的折线图,正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阅读指数与转载量,通过这个折线图不难看出,《那些年》几乎是以一种光速在狂飙!

“看来是要找这位白衣倾城好好谈一笔交易了。”黑框眼镜的男人双目闪过一阵精光。

他是双月,微薄官方编辑部的总编辑,负责微薄的内容——自从微薄出现的内容,发展一直很慢,直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