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1)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鹿子草 6986 汉字|24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59章

  于童说话算话, 真的托关系帮狄思科买了一台计算机,还是与办公室里那台一模一样的286。

  而且她格外大方,计算机到货以后, 直接让对方将机器搬回家慢慢研究去。

  狄思科假惺惺地客气:“要不还是放在你办公室里吧?我来公司的时候, 顺便用一用。”

  “我的办公室里已经够挤了, 哪有地方给你放计算机!”于童指挥道,“麻利儿搬走, 别挤占我的空间。”

  狄思科当然不可能麻利儿离开, 他太高兴啦,得先抱着童童亲两分钟庆祝一下!

  于童晕乎乎地想,以后不能轻易满足二狗子的要求,这小狗子太容易激动了。

  既费钱又费嘴。

  她现在口红的消耗都比以前快了!

  狄思科完全无法体会她的复杂心情,抱着两个大箱子回家时, 嘴唇还红彤彤的。

  三哥贼笑着凑过来问:“老五,你怎么还抹口红啊?”

  “我今天有演出。”狄思科在嘴上抹了抹,随口胡诌,“这是为了演出化的妆。”

  三哥横他一眼, 露出一个看破一切的轻蔑笑容。

  “你搬回来的这是什么啊?”

  “计算机。”

  狄思科昂首挺胸, 等着接受大家,尤其是郭美凤一惊一乍地惊叹。

  然而, 并没有。

  所有人该吃饭的吃饭,该抠脚的抠脚,谁也没给出他预期中的反映。

  狄思科再次强调:“这是计算机!”

  “知道啦,喊什么喊!咱家有两个计算器呢,又不是没见过!”

  郭美凤分神望了他一眼, 又很快将视线收回来,放在正在播的《红楼梦》上, 金钏马上就要跳井了。

  “我带回来的是计算机!电脑!不是计算器!”狄思科一口气堵在胸口,自动报价,“一台机器一万多块呐!”

  “嚯!”

  大家的反映终于达到狄思科的心理预期,屋里瞬间就沸腾了!

  大嫂连金钏跳井都不看了,赶忙过来围观这两个大箱子,郭美凤更是连珠炮似的问:“什么东西就值一万块呀?你哪来那么多钱?这么小的东西居然比一辆汽车还贵?你不会是被人骗了吧?”

  狄思科有选择性地回答:“我这计算机是进口的,跟进口汽车差不多,都挺贵的。”

  “这玩意儿有什么用啊?”郭美凤弯着腰往盒子上望。

  “工作需要。”

  听说是跟工作有关的,郭美凤稍稍放松了些,却仍是嘟囔道,“这可是万元户的全部身家了,你干什么工作,需要花这么多钱买计算机?再说,你哪里来的钱?”

  狄思科炫耀道:“我当然没钱了,我的钱都在您那里保管呢!这台计算机是于童送给我的!”

  郭美凤:“……”

  还不如说是你自己买的呢。

  人家凭什么送你一台上万块的计算机啊?又不是有钱没处花了。

  “不信就算了,”狄思科搬着计算机返回自己房间,“您就当是我自己买的吧。”

  郭美凤被他这态度弄得,反而拿不太准了。

  老五的钱确实都在她这里保管,要说他有钱,也不可能有上万块。

  难道还真是小于给他买的?

  “人家小于凭什么给你花那么多钱啊?”她这个当妈的都不舍得。

  狄思科嘿嘿一笑,没吭声。

  还能是因为什么,他招人稀罕呗。

  郭美凤原本觉得老五跟小于的事有点悬,毕竟家庭条件确实悬殊。

  两个年轻人最终能否走到一起,双方家长的态度也很重要。

  但是,人家小于居然舍得给这臭小子花上万块买计算机!

  这明显就是把老五当成一家人了嘛,否则谁舍得给外人花这么多钱啊!

  甭说上万了,她现在给老徐买东西,单价都没有超过五块的。

  老五要是不跟小于结婚,那小于可真是亏死了。

  “你收了人家这么贵的东西,什么时候请小于来家里坐坐啊?”郭美凤提议,“咱们正式请人家吃个饭,认认门。以后小于要是有空也让她经常来家里玩。”

  闻言,狄思科装模作样地叹口气。

  “于童已经从歌舞团离职了,以后就没有了铁饭碗,只是一个刚下海的个体户。我呢,在大衙门里当干部,每月工资保来,工作体面。您不觉得我俩现在有点不般配了嘛?”

  郭美凤在他胳膊上拧了一把,“你少跟我演戏,不就是怕我嫌弃小于是个体户嘛,个体户怎么啦,你二哥四哥还是个体户呢。能赚钱吃饱饭就行了。”

  “那不一样,我以后可是大干部,那不得找个同样拿铁饭碗的嘛。”

  “你当一辈子干部,能有一万块工资吗?才上几天班啊,就飘起来了!”

  “我这不是跟您提个醒嘛,我要是真跟于童成了,您可别嫌弃人家是个体户,说好的事又反悔。”

  “你自己别反悔就成。”郭美凤白他一眼说,“你们能娶上媳妇过日子就行,连你大嫂那样的我都没挑剔,小于这种就更没什么可挑的了。”

  老大媳妇给外商打工,小于给自己打工,都不是铁饭碗。

  “再说,现在这铁饭碗也未必真的铁了,听说你二叔他们厂子,已经连续三个月只给职工开一半工资,下个月估计连这一半都未必有。”郭美凤话音一转问,“你到底什么时候把小于带回来坐坐?”

  狄思科随口婉拒:“方菲马上就要来北京开唱了,于童把演唱会的好多工作都外包了出去,最近正在首体那边盯着人干活呢,等她有空再说吧。”

  他也想请于童来家里,但是于童已经明确表过态。

  暂时只想谈纯粹的恋爱,不想让双方家庭过多参与。至于见家长什么的,那就随缘吧。

  缘分到了,自然有机会见到。

  狄思科当时就表示一切行动听指挥,全听于小姐安排。

  毕竟他连领结婚证的资格都没有,哪怕真见了家长,人家也未必满意。

  从于宝塔给于童介绍的相亲对象来看,他可能会更倾向于让于童找个年纪大点的。

  他现在不占什么优势。

  母子俩说着话的工夫,新买的计算机已经在他的写字台上摆放好了。

  林桐不知从哪弄来一块带流苏的纱帘,帮忙盖在了计算机的大脑袋上。

  “嫂子,这东西影响散热,不能盖在电脑上!”狄思科将纱帘扯下去。

  “电视都能盖,电脑有什么不能盖的!”郭美凤重新帮他把电脑蒙上,“别落了灰!”

  狄思科:“……”

  “我这块布可不一般,这可是能出口去美国的!虽然有点瑕疵,但我拿回家改一改,照样当纱帘用!”林桐想起什么似的说,“对了,老五,我们周经理想请你吃个饭,你看你有空去吗?”

  “请我吃什么饭?”

  “就感谢你上次的提醒嘛。”林桐兴冲冲地说,“我跟周经理说了你的猜测以后,他特意去单位偶遇了那个业务处长,跟他见到的那个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别人给他介绍的那个领导就是冒名顶替的!”

  “那你们后来又见到那个冒牌货了吗?”

  “周经理又找借口把他约出来一次,公安当场就将人拿下了。”林桐庆幸道,“这次幸亏有你提醒,那个骗子已经骗了不只一家公司了。”

  “那挺好的,你们经理毕竟是从外面来的,在内地人生地不熟,办事还是尽量走正规渠道,以免被骗。”

  林桐感慨:“周经理这是玩了一辈子鹰,让麻雀啄了眼。他以前也是北京人,二十来岁才跟人跑去港岛的,没想到刚被董事长派回内地,就差点让人骗了。”

  “你们这种公司是不可能单独拿到出口许可证的,要是想走出口的路子,还是跟有出口许可证的公司合作吧。”

  见他们聊得差不多,小六也从外面回来了,郭美凤适时张罗开饭。

  她觉得那位周经理想请老五吃饭,多半是想办那个什么许可证。

  老五又不是人家业务部门的,找他有什么用!

  “今天老五有了全家第一台计算机,咱们庆祝一下!”

  狄思慧陪妈妈一起去厨房端菜,惊讶地问:“我五哥的电脑买回来啦?”

  “可不嘛,就在他屋里摆着呢!”郭美凤神神秘秘地问,“你猜那台电脑多少钱?”

  狄思慧语气平淡:“一万多块的进口货,童姐托了不少关系给他买的。”

  “你早就知道啦?”

  “嗯,我五哥跟人家要电脑的时候,我也在呢。”狄思慧牙疼似的咧咧嘴,拉上郭美凤空着的那只手晃了晃,学着她五哥的语气说,“童童姐,咱们买一台计算机吧,买完了计算机我就再也不乱花钱了!”

  说完这番话,她一边搓着手臂上的鸡皮疙瘩,一边哈哈笑了起来。

  郭美凤想想那个画面,也忍不住搓了搓手臂,“他这么一求,人家小于就答应给他花钱了?”

  那他以后岂不是得上天啊?

  这简直是有求必应。

  “没那么痛快。”狄思慧将当时的情况简单描述一遍,“但他说以后能涨工资,童姐一下子就答应给他买电脑了。”

  母女俩对视一眼,捂着嘴在厨房里闷笑了起来。

  郭美凤咂咂嘴,感叹道:“你三哥没办成的事,倒是让老五先干成了。”

  狄思慧:“……”

  她三哥一直想找个高干子女,倒插门吃软饭,这在家里是公开的秘密。

  “我五哥这不算是吃软饭,童姐说,方菲的演唱会业务最初就是五哥帮她联系的。她本就想给五哥提成,这次给他买电脑,就当是提成了。”

  郭美凤端着盘子往外走,“软饭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吃的,吃软饭也得有真本事。回头得跟老三说说,他要是没有老五的本事,还是趁早歇了吃软饭的心思吧。”

  *

  狄思科觉得,最近郭美凤对他的态度有点古怪。

  瞄向他的眼神带着探究,偶尔还会露出她自觉非常高深莫测的笑容。

  这种状态持续到方菲来北京正式开唱。

  郭美凤拿着于童给的赠票,连看了三场演唱会。

  为了出席演唱会,这老太太提前把方菲录音带里的曲目全都学会了。

  第一场演出,她是带着未来后老伴一起去看的,结果她在台下唱得欢,老徐却像个木头桩子似的,一首歌也跟不上!

  郭老师觉得跟老徐一起看演出太扫兴了,所以第二场和第三场的时候,她就不带这老头子了,转而跟闺女和儿媳妇坐在了一起。

  她们三个都会唱方菲的歌,可以一起嗨。

  老中青组合坐在前排的位置本就打眼,她们三个又每首歌都可以熟练跟唱,自然会引起记者和镜头的关注。

  摄像机照相机对着观众席取景时,顺便也把她们拍了进去。

  演唱会结束以后,方菲的人气迎来火山爆发式的增长。

  于童联系报社发了几篇宣传演唱会盛况的报道,其中两篇选取的观众席照片就是郭美凤激情合唱的画面。

  郭美凤嫌弃自己张着大嘴的样子不够优雅,但是一转身就买了几十份报纸,送给亲戚朋友。

  还把她的照片从报纸上剪下来,贴在了新相册的第二页。

  而第一页贴着的,是她跟大明星方菲的花式合影。

  郭美凤一边贴剪报,一边请菩萨保佑小于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最好能多承办几场大明星的演唱会,到时候她必定场场不落地出席,然后让这本相册贴满她跟大明星的合影!

  到时候她就有得吹啦!

  于童当然也希望多承办几场这样的演出,而同行间口口相传的口碑非常重要,所以她的收尾工作做得异常贴心。

  按照她跟方菲经纪公司的合同,随着演唱会的结束,她的工作也该正式结束了。

  可是方菲在内地正处于人气飙升期,趁机吃下演唱会的后续红利是关键。

  所以,本应结束工作的她,又免费帮方菲联系了几家本地媒体的采访,顺便为她介绍了中央台和北京台的演出机会。

  接不接受是经纪公司的事,她只是尽自己的心意。

  方菲团队在内地新闻口还没什么人脉,于童主动帮忙联系的这些媒体,对他们来说算是雪中送炭。

  这让没能赚到一分钱赞助费的经纪人Linda,脸色稍稍好看了些。

  双方签合同时,她完全没想到还可以为演唱会拉赞助,所以他们只在合同中规定,门票收入全部归方菲所有。

  这次的演出门票卖出去五万三千张,刨去筹备演唱会的成本,方菲这边赚了将近五十万。

  但是,按照Linda的估算,于童到手的收益,应该会在50-60万之间。

  她的个人所得甚至比方菲这个主角还高!

  要知道,方菲的收入可是要跟公司分成的。

  而于童的收入,交了税以后,全归她自己!

  只是如此想想,Linda就羡慕得眼睛都绿了!

  她给方菲当了好几年的经纪人,至今没能赚到这么多的佣金!

  所以,当方菲说,以后在内地会有大量演出,可以请于小姐当她在内地的经纪人,负责安排内地演出事宜时,Linda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

  演唱会结束了,又不用像以前那样每天去歌舞团打卡上班,于童突然就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

  暂时没有新业务上门,演唱会也不是天天举办的,一年能办两场就算不错了。

  所以,留下月薪五百的杜金金在办公室里守着电话,于童开始满世界乱转。

  账户里躺着几十万,她又没什么投资,完全不知道这笔钱应该怎么花。

  于是,当管歧珍打电话来约她去新开的美容院时,她一口就答应了。

  因着有了第一笔赞助费的交情,于童最近跟管歧珍走得比较近,她俩家庭背景近似,脾气秉性也比较相合,彼此之间又没什么利益上的牵扯,很自然便能成为朋友。

  不过,她比管歧珍年轻近十岁,这个美容做完以后,似乎没什么效果。

  至少狄思科是说不出她哪里产生了变化的。

  所以于童从来不自己主动去美容院浪费钱,只有管歧珍打电话约她时,她才去做一次,主要是为了跟对方聊天。

  美容院引不起她的兴趣,有钱有闲的于总就开始大肆买买买了。

  给自己买不算,还得把身边人都挨个照顾到。

  爷爷奶奶和老于那里就不说了,连狄思科的衣柜里都多了好几套西装和他叫不出牌子的运动服。

  郭美凤帮他把晾好的衣服收进衣柜时,就发现了他那半柜子的新衣服,也因此更加坚定了老五在吃软饭的想法。

  没想到啊,家里最出息的孩子,竟然吃上软饭了!

  而当事人狄思科却丝毫不觉得自己在吃软饭,他这段时间简直太快乐啦!

  以前都是他往于童的单位跑,如今于童有了时间,就换成对方来找他了。

  这天于童再次开着她的小土豆来接人时,突然问:“你不是要竞选团干嘛?选上了吗?怎么一直没听你提起?”

  “选上了啊,”狄思科叹气说,“我这点小进步,在于总的大生意面前不值一提,我都没好意思跟你讲!”

  “当团干不是可以工资升半级吗?你管这叫小进步啊?”于童惊异道,“你们这个团干很好选吗?”

  “当然不好选了,我有十来个竞争对手,而且还得演讲呢!”狄思科得意道,“咱这人缘可真不是吹的,民主投票的时候,我排第二名呢,除了支部书记,就是我啦!”

  他最近每天回家都要研究那台286,一万多块不能白花,他解答了好多同事的问题。

  为了回报自己的耐心讲解,大家也得把票投给他呀!

  “我们团委最近要举办金手指大赛,”狄思科跃跃欲试道,“一等奖是一台进口照相机!你是不是还没有照相机呢?”

  “没有!”

  于童之前想在深圳买来着,但是忙着忙着就忘了。

  目前用的还是从她哥那里借来的。

  “那你等我在金手指大赛上一鸣惊人,给你赢一台照相机回来!”狄思科计划道,“反正你最近休息,找个周末咱俩爬香山赏红叶去,正好能用上这台照相机!”

  于童听说他要参加什么金手指大赛,下意识地就想到了最近在美容院遇到的按摩技师。

  不过,她也知道部委举办比赛,肯定跟按摩没关系。

  “比赛还没开始呢,你就吹上了,”于童吐槽,“万一没能得到第一名,你是不是得自己偷偷买一台照相机送给我啊?”

  狄思科笑道:“我想买,但也得有那个经济实力啊。”

  他之所以敢夸下海口,主要是这金手指大赛比的不是别的,而是打字速度!

  单位里正在全面推广电算化,所以,为了响应上级号召,团委也适时举办了金手指大赛。

  俗称打字比赛。

  这个打字比赛考验的是对五笔字型输入法的掌握,狄思科早就把字根背下来了,解码规律和拆字原则也熟悉了。

  之前他在纸上画出键盘的位置,进行虚拟打字。

  如今家里有了正经的计算机,为了赢得那台照相机,他都要苦练到半夜呢!

  狄思科自信地想,除了打字室的打字员,他的打字速度应该是全翻译室最快的!

  金手指大赛的奖品很丰富,但比赛过程比较潦草。

  因着计算机数量太少,所以先在各处室内部举办初赛,选择当天的《人民日报》某版某篇文章作为考试内容,一分钟之内,打字最多的选手获胜。

  每人一分钟,淘汰速度是相当快的。

  有人自认打字速度不敌别人,便索性弃权了。

  翻译室的孙主任知道,自己处室打字速度最快的是英语组的小狄。

  其实他们可以像其他部门一样,派打字速度最快的人去参加比赛。

  但单位举办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大家都能提高对计算机使用的认识,所以孙组长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参加比赛,而且她本人打头阵,第一个上场。

  孙主任年纪不小了,又是翻译室的领导,能抽出时间钻研其他技能属实难得。

  所以,当她交上每分钟四十八个字,正确率百分百的答卷时,整个翻译室的同志们都献上了掌声。

  好多年轻人都未必能有四十八个字的速度呢,而且正确率这么高,说明人家已经把字根和规则都记熟了,只是疏于练习而已。

  有了孙主任的开门红,等在后面的年轻人都开始紧张了。

  尤其是庞庆祖等几个男同志。

  刚安装计算机的时候,庞庆祖总是摆姿态,声称不想跟女同志抢电脑用。

  所以,那台电脑在翻译室落户以后,他就没怎么用过。

  除了他,英语组的狄思科和方堃也不太去用那台电脑。

  可是,狄思科自己买了电脑,每天回家偷偷练习,准备惊艳所有人。

  而方堃所住的单身宿舍就在机关大院里,下楼走个几十米就能进入办公室。

  他一般会在其他人下班后,重新返回办公室练习打字。

  是以,三个人里,真正不会用电脑的只有庞庆祖。

  其他同事都一个个上机打字了,庞庆祖不想丢人,就一直往后缩并撺掇其他人先上。

  到最后就只剩他跟狄思科两个人了。

  狄思科是被孙主任要求留在后面的,孙主任见识过他的打字速度,要是让小狄先上,容易影响其他同志的信心。

  然而,庞庆祖并不了解内情,闻言便推着他上前说:“你先上吧!”

  狄思科被推坐在椅子上,便直接上手敲键盘了。

  他已经练会了盲打,刚才等待的那段时间里,也把新闻报道的前两百字背熟了。

  所以,上机以后,噼噼啪啪运指如飞,直接脱稿盲打了一百四十五个字,准确率百分百。

  孙主任带头给小狄鼓了掌,笑着夸赞说:“这是今天的最高记录了!年轻人的脑袋瓜就是聪明,大家都向小狄同志学习啊!提高对计算机使用的重视!”

  狄思科摆着手说不敢当,“这玩意儿只要多练习就能提高速度。”

  他花上万块买一台计算机,可不是为了给领导拍马屁的,他是真的想掌握一门新技能。

  既然上级已经反复鼓励要在办公时使用计算机了,这必然就是未来趋势,你磨磨蹭蹭不肯响应号召,那不是思想有问题嘛。

  “好了,老庞,该你了!”孙主任招呼最后一个选手。

  庞庆祖想尿遁,但孙主任已经点名了。

  他错过了最佳逃跑时机,就只能硬着头皮坐到电脑前。

  用一指禅吭吭哧哧打了十一个字,其中还有两个错别字。

  好嘞,之前只打出十八个字的男同事高兴了。

  来了一个比他速度更慢的。

  最丢人的不是他了!

  庞庆祖脸色胀红,心里直后悔,他还不如早点上呢,省得在狄思科后面,被那一百四十五个字对比得更难看。

  大家都是同事,当然没人会当面嘲笑他。

  可是个人心里,尤其是领导心里会怎么想,那就说不准了。

  狄思科也没想到庞庆祖会这么不济,连二十个字都没打出来。

  不过,这事可怪不到他头上,他心安理得地去参加决赛了。

  不同于处室内部比赛的潦草,决赛场地不但被用心布置过,还把前三名的奖品大方地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狄思科被那台照相机勾的心痒痒,跟坐在他旁边的徐处长说:“这回我可不能让着您!哪怕您参加了40减30的活动,也不好使了!我已经跟我家小于拍了胸脯,保证给她赢一台照相机回去!”

  “不用你让,咱们各凭本事,”徐处长活动着手指,跟他打听,“我现在一分钟能打一百三十个字,你能打多少字了?”

  “不许打探敌情!”狄思科笑眯眯道,“小心我给您举手告状!”

  “……”徐处长瞪眼,“我都告诉你了。”

  “那又不是我问的,是您主动说的!”狄思科“哎呀”一声说,“团委的同志已经在看咱们这里了,不许说话了啊!”

  徐处长:“……”

  狄思科就是奔着那台照相机来的,当然不可能掉以轻心,领导也不好使啊!

  有了照相机在不远处激励着,狄思科这次的打字速度比他在家练习时还快一点。

  他不顾其他人羡慕嫉妒恨的白眼,乐呵呵地将进口照相机捧进了怀里。

  还呲着大白牙跟单位大boss合了影。

  他太爱单位啦!

  电视机和照相机都是单位发给他的!

  满满的归属感!

  *

  狄思科成功将照相机送给了于经理。

  让自己的左右脸蛋各得一枚口红印子。

  于经理揣着这台照相机走遍了北京及周边城市的各大景点,完全没有要开工干活的意思。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三个多月,直到进入新年,她才终于从方菲演唱会带给她的压力和疲惫感中解脱出来。

  打算重新出发,干点正事了。

  狄思科在年底的时候陪领导去上海出差了半个月,第一次当了随行翻译。

  回到北京休整两天后,打算去于家给于暄补课。

  他如今工作太忙,其实已经不怎么给于暄补课了,安处长重新给他请了一个大学生家教。

  不过,不知是对方授课方式有问题,还是于暄的问题,这几个月于暄的成绩一直下滑。

  眼瞅着就要期末考试了,他的成绩却始终没有起色。

  昨天在食堂见面时,安处长就邀请狄思科去家里跟于暄聊聊,帮他找找问题。

  狄思科周末没事,又想跟于家拉近关系,当然不会拒绝这样的邀请。

  他打电话询问于童,是否要一起去于家过周末,给于暄补完课以后,他俩还能出去约个会。

  于童却回道:“我爸说要帮我介绍生意上的朋友,让我周末回家一趟。”

  于是两人结伴去了于家。

  然而,进了于家大门,一路走进客厅。

  看清里面的情形后,狄思科却有点懵了。

  里面或坐或站,挤了一屋子各有特色的年轻男性……

  他扭头望向身侧的于童,幽幽地问:“你爸这是要给你介绍朋友,还是想给你选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