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于暄的告密, 让狄思科本能地保持怀疑。
于童会为了跟男人相亲,而跑去人家的画展帮忙吗?
不能啊!
粉红大亨从不倒贴!
一个相亲对象而已,于童不可能这么上赶着。
所以, 狄思科在于暄跟前表现得非常淡定, 不但照常给他补了课, 还留下来品尝了安处长炖的乌鸡。
这不禁让于暄动摇了自己对二人关系的猜测,狄老师和他姐也许真的只是纯洁的男女关系。
否则狄老师不可能这么稳的住!
那可是相亲啊!
对啊, 那可是相亲!
回到家里的狄思科, 也是这么想的。
于童怎么就去相亲了呢?她才多大呀,就相亲!
于叔叔可真能乱点鸳鸯谱!
万一于童为了照顾老于的面子,真去见了那男的,然后跟人家看对眼了。
那他这个白月光咋办?
“老五,你折腾什么呢?”三哥探出脑袋往下张望。
他们睡的是上下铺, 老五在下面烙饼,连带着他也跟着遭殃。
“没什么,有点睡不着。”狄思科从床上坐起来,仰头问, “三哥, 你跟清娜姐怎么样了?和好了吗?”
三哥在少儿游泳培训班当了几个月的助理教练。
按照他以往的战绩,应该早就跟赵清娜旧情复燃了。
“没有。”三哥躺回枕头上, “早着呢!”
“你不着急啊?”
“急有什么用?心急喝不了热豆粥,男子汉大丈夫,先以事业为重。”三哥郁闷道,“我现在还是临时工呢,等我当上正式工再说吧!”
狄思科坐在床上琢磨, 要是按照三哥的逻辑,他得以事业为重, 等到毕业分配,有了正式工作以后,再想娶媳妇的事。
他重新躺回去,裹上被子提醒:“等你当上了正式工,人家赵清娜或许已经跟别人好上了!癞蛤蟆想吃炖大鹅,就得拿出点匹夫不自量的精神!”
像他们家这种情况,太要面子可娶不到媳妇。
他觉得三哥是个反面典型,必须引以为鉴。
不过,狄思科最近工作繁忙,等他陪着技术专家将止血纱布的技术,成功出口给两家医疗器械公司时,已经是五天以后了。
洽谈会刚一结束,他就按照提前跟于童打听的地址,摸去了那间正在筹备画展的艺术馆。
于暄那小子的情报其实并不十分准确,于童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除了有老于的面子,还因为服务公司承包了这次画展的场景布置和宣传工作。
狄思科溜达过去的时候,艺术馆的展厅尚未布置好,展厅里都是忙忙碌碌的工作人员,于童正跟一位清瘦的长发青年并肩站在一起,对着墙上的一幅画商量着什么。
“你怎么来了?不是在参加洽谈会吗?”他穿得西装革履,甫一进门就被眼尖的于童捕捉到了。
“洽谈会刚结束,我顺路过来看看。”
于童心说,展览馆和艺术馆距离那么远,你顺得哪门子路?
狄思科主动与长发青年握手,自报姓名后,笑着问:“您应该就是于先生的高徒吧?”
长发青年单手夹着烟,伸出另一只手与他握了一下,“肖沈墨,其实也算不上于老师的高徒,早就转行了。”
“看来您转行转得很成功,”狄思科笑着说,“恭喜了,这么年轻就能举办自己的画展!”
于宝塔是个挺出名的国画家,他原以为国画家的学生肯定也是画山水花鸟的。
未曾料到,国画家的学生竟然是画油画的!
而且只从他看到的几幅作品来看,这位画家的风格还挺大胆的。
“画展嘛,有钱就能办,不过,”肖沈墨指向于童说,“这位管家把关太严格了,我的画展未必能顺利开展。”
“我不懂你们美术圈的事。但是,”于童心平气和道,“从宣传的角度来讲,你要特别展出的这几幅画,确实是不太合适的。”
狄思科顺着她的视线,望向距离他们最近的一幅油画。
画面上是一个侧身跪坐的外国女人,整个背部和侧面都是裸露的,不着寸缕那种。
狄思科没什么艺术细胞,只觉得这画画得挺逼真。
就是露得有点多。
这种画真能对外展出吗?
“这就是艺术,为什么不合适?”肖沈墨叼着烟耸耸肩,“那种沉闷的艺术氛围,就是用来打破的。”
于童点了点狄思科说:“这位狄先生,在十分制的歌唱比赛中,因为唱了半首英文歌,被评委打了四分。你觉得在这种大环境下,这几幅要特别展出的画会得到什么样的评价?”
“我不需要在乎大众的审美,”肖沈墨单手插兜,带着点玩世不恭似的说,“他们根本不懂艺术,我这些画是给懂艺术的人分享的。”
于童颔首道:“只要你不介意就行,那就按照你的要求来吧!”
她妥协得过于爽快,反而让肖沈墨迟疑了。
沉默地将剩下半支烟吸完,他举起双手,做了一个投降的手势,“好吧好吧,我听你的。不过,这几幅画我是一定要展出的,顶多能给它们调换一下展位。”
“嗯。”于童在本子上做了记录,没再说什么。
人家正忙着工作,狄思科旁听了一会儿就自己在展厅里逛了起来。
肖沈墨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人像,有些内容很朴素,但也不乏那种特别前卫的。
除了刚才那种外国女人画像,竟然还有一幅肖沈墨的半裸自画像,只在关键部位做了遮挡。
狄思科自诩不是什么卫道士,但这幅自画像还是把他惊到了。
这哥们可真大胆啊,这种自画像也敢摆出来!
虽然有点辣眼睛,但狄思科还是对着那幅画欣赏了好半晌。
通过这幅画,他确定肖沈墨应该是个很自恋的人。
肖沈墨的个子挺高,身材却有些清瘦,跟狄思科印象里那些不羁的画家形象高度吻合。
但是这幅画像上的身材,都快赶上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了。
这是妥妥的作弊啊!
“小狄,我们要走了,你还要再看一会儿吗?”杜金金跑过来问。
“金姐,你们去哪儿啊?”
“今晚是闫丽君第一次在耶利亚音乐茶座演出,童姐想过去看看。”
“哦,那我跟你们一起去吧。”狄思科走回第一个展厅,再次与肖沈墨握了握手说,“今天时间比较仓促,还有很多作品没能好好欣赏,等您正式开展,我一定再来一次。”
“欢迎欢迎,一会儿我送几张门票给你们。”肖沈墨难得地想听听普罗大众对他作品的评价,搭上他的肩头问,“这些画里有你喜欢的吗?”
“您那副自画像真不错!”狄思科笑道,“我要是会画画,也想给自己画一幅这样的。”
那可真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让自己当一回大卫也挺过瘾的。
肖沈墨退后两步打量他,点头说,“你的身材比例很好,要不我帮你画一幅?不过,你要等一段时间了,我得先画于童的。”
“……”狄思科向于童求证,“你要给人家当模特啊?”
这家伙的画可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
“还没确定呢,”于童瞄一眼手表说,“时间太晚我得先走了,你再跟沈墨聊一会儿吗?”
狄思科跟这个“笑什么”没什么可聊的,当然是跟着于童走了。
*
再次踏入耶利亚音乐茶座,狄思科的心里有诸多感慨。
想当初,他一首歌的点歌费高达上百块,也算是耶利亚的台柱子了。
“今天的上座率好像不高啊?”他环视一圈问,“最近生意不好吗?”
他在这演出的时候可是场场爆满的。
杜金金说:“在这条街上又开了两家歌舞厅,音乐茶座能有八成的上座率已经很不错了。”
这种娱乐场所更新换代的很快。
客人们都喜欢尝鲜,在这里没有了新鲜感,自然会换地方。
耶利亚是资历最老的音乐茶座,如今还能有八成的上座率,全靠歌手给力,又有回头客捧场。
于童从休息室出来,坐进卡座主动问:“二狗,你突然跑来找我有什么事?这会儿没外人了,说说看吧!”
她以为又是关于录制录音带的问题。
狄思科灌了一口冰水,神色如常道:“我没什么急事,就是听说你要相亲,过来跟你确认一下。”
“……”于童挑眉问,“你听谁说的?”
“就是听说的嘛,”狄思科很讲义气的没有出卖于暄,“你真要跟笑什么相亲啊?”
“人家叫肖沈墨。”
“嗯,这名字还不如我的呢。”狄思科执着地追问,“真要跟他相亲呀?”
于童没有正面回答,瞪他一眼说:“你还是少管闲事吧!”
“我可不是管闲事!如果你想找对象,完全没必要去相亲!可以优先考虑一下我!”狄思科控诉道,“我不是早就说过可以以身相许了吗,你怎么还去相亲?”
于童语气里带着笑意:“那不是玩笑话么?”
“我可是真心实意的!”
“没看出来。”于童双手捧着一个茶杯,状似回忆道,“当时深更半夜,黑漆漆的,马路上还全是泥。我刚帮你谈了录音带的分成,你就说要以身相许。怎么看都是玩笑话吧?我要是当了真,岂不是跟那些大款似的,想搞些不正当交易?”
狄思科:“……”
这话听着有点耳熟。
孽力果然开始回馈了。
他望向神色兴奋,眼珠滴溜溜乱转的杜金金说:“金姐,我要跟于童表白了,麻烦你先回避一下吧?”
“哦哦哦,”完全没料到事情会有这般走向的杜金金,激动得有些结巴,“小狄,你加油啊!”
妈耶,小狄可真勇啊!
竟然不声不响地盯上了童姐!
她要是把这个消息分享给老黄,一定能惊掉老黄的下巴!
人家给领导洗袜子,注意领导的饮食习惯,那不是给领导拍马屁,而是给心上人献殷勤呀!
妈呀!
杜金金不是当事人,但是想象一下小狄接下来要说的话,她已经满脸通红了。
双手捂着脸挪去隔壁的卡座,顺便将耳朵竖得高高的。
“于童,我说认真的,你要是想找对象,可以优先考虑我!哪怕是排队也得让我排在第一号!”狄思科后悔道,“早知道你有那个意思,我应该早点开口的,哪还需要你去相亲?”
书里的粉红大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单身贵族。
现在的于童整天忙工作,又没见她跟什么男同志走得近。
狄思科理所当然地以为,人家要专心搞事业,完全没料到会半路杀出一个肖沈墨。
他的直白让于童下意识挺直了脊背,等到心跳稍稍平缓后,才笑着问:“你说我为什么要去相亲?”
“不知道,”狄思科逮到机会就要奉承两句,“你性格好,人漂亮,工作能力又强,已经这么优秀了居然还需要去相亲,我也挺不理解的。”
“相亲,肯定是以结婚为目的的。”
“我知道啊,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我以前从没跟别人谈过恋爱。”狄思科认真道,“只要你现在点点头,就能轻松成为我的初恋了。”
没有哪个姑娘会对这两个字无动于衷。
于童的双颊缓缓升起一阵热意,她本能地松开用来暖手的茶杯,又往椅背上靠了靠。
“你今年多大了?”
“20。”狄思科警觉地改口,“马上就21了。”
“那就算你21好了,”于童故作无奈道,“男的要年满22周岁才能结婚,你还太小了。”
“我这个年纪正好啊!一年时间,刚好够咱俩谈恋爱,时机一到就可以领证结婚!”狄思科凑过去,牵起她的手说,“答应吧答应吧,我可比画家靠谱多了!不是我说他的坏话啊,你看他画的都是些什么啊,不是**的自己就是半裸的姑娘。他画得那么逼真,肯定有人体模特!”
画家的作品不错,就是内容让人一言难尽。
他不信于童会没有芥蒂。
于童暗自在对方手背的皮肤上摸了摸,笑吟吟地望着他不说话。
狄二狗这副着急忙慌的样子可真好看。
耳朵都急红了。
狄思科确实挺着急,还有点紧张。
他长这么大,头一回跟姑娘表白,而且一上来就遇到于童这种级别的选手。
实在没啥把握。
如今的形势已经完全不同了,白月光什么的,一点用也没有!
“你别只对着我笑,倒是给个准话啊!”狄思科拉着她的手晃了晃。
于童明知故问道:“什么准话?”
“按照二十年前的说法,你到底同不同意当我的革命战友?按照十年前的说法,到底想不想跟我谈对象?按照时下的说法,到底愿不愿意做我女朋友!”担心她又以年龄为理由搪塞自己,狄思科挨到她身侧耳语道,“你就别提年纪了,我知道你根本不在乎。之前你们还说我又大又小,这样挺好呢!”
“!!!”于童唰一下将自己的手从他掌心里抽出来,瞪着眼睛问,“什么又大又小?”
“就你跟你表姐聊天时候说的啊。”攥了一下空荡荡的手心,狄思科蓦然意识到,他似乎说错话了,慌忙找补,“也有可能是我听错了。”
于童恼羞成怒道:“当然是你听错了!”
“对,是我听错了。”狄思科又去牵人家的小手,笑着调侃,“你别脸红啊,其实也没什么,我确实是年轻又高大嘛。”
于童内心尴尬,拍开他的手说:“少跟我拉拉扯扯的,咱俩还没关系呢。”
狄思科在心里扼腕,这可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一句话说错就功亏一篑了!
“也不算没关系吧?”他笑得灿烂,“我现在是您的头号追求者,麻烦您给我一点鼓励,笑一个吧?”
于童假笑了一下,嫌弃地将他凑近的俊脸推开。
“有了我这个排在第一号的追求者,”狄思科得寸进尺道,“你以后就别去相亲了吧?”
于童挑刺:“哪个追求者跟你似的,要求这么多!”
“我这不算是要求,只是一个请求。”狄思科邀请,“要不你跟我提点要求也行。”
于童单手托腮望向他,目光里重新染上笑意,“头号追求者先生,你打算怎么追我啊?”
“还没想好呢,毕竟是第一次,要是做了什么出格的举动,你别见怪!”狄思科望向正在中场休息的舞台,提议道,“要不我给你唱首歌吧?你想听什么?”
于童做了一个请便的手势,“都可以。”
狄二狗会唱哪些歌,她心中早就有数,所以唱什么都行。
“那我可就随便唱啦?”
“嗯。”
狄思科得了准话,便快步走上舞台,跟乐队的乐手低声交谈了几句。
他在耶利亚音乐茶座演出过好几个月,而且还上过报纸。
当初的大花篮在茶座门口摆了半个月不重样,相当气派。
所以,不但乐队与他很熟悉,客人们对他也并不陌生。
见他站到了麦克风跟前,前面就有一个老客熟络地问:“小狄,好久没见你来演出了!今天能唱几首?一会儿我点首歌!”
“多谢捧场,不过今天只唱一首,就不点歌了。”狄思科握上话筒说,“这首歌我已经学会了很长时间,一直在等一个机会演唱。好在歌词还没忘掉,这个机会就出现了。”
他望向于童的方向,有些赧然地笑道:“一首《偏偏喜欢你》,送给于小姐。”
随着音乐响起,大厅里陡然爆出掌声和口哨声。
这明显就是在表白示爱啊!
客人们纷纷好奇地在场内观望,试图找到这位于小姐。
于童:“……”
她终于做出了已经忍了一晚上的捂脸动作。
这个狄二狗可真是……
以后不许那样笑了!
杜金金从隔壁卡座溜回来,挤到她身边问:“童姐,小狄好帅哦,你怎么不答应啊?”
真是急死个人!
他俩讨论又大又小的话题时,基本都在耳语,所以杜金金并不知道小狄一句话就把人惹毛了,只以为于童在故意刁难人。
于童杵着下巴,望着舞台上唱歌的狄二狗,慢悠悠地问:“被表白就要马上答应么?”
“可是,小狄说你是他的初恋诶!”杜金金做西子捧心状,“人家是学生,还没谈过恋爱呢。”
于童暗道,没谈过恋爱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也没谈过。
不过,听到台上唱到“偏偏痴心想见你”的时候,她还是大方地冲小狗子挥了挥手。
*
狄思科没能从于童那里得到准话,但他已经很满意了。
顺利将话挑明,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他这些天的好心情,所有人都看得到。
崔组长见他整天乐呵呵的,便打趣道:“小狄,遇到什么事高兴成这样?捡到金子啦?”
“嘿嘿,比捡到金子还好呢!”狄思科转移话题问,“组长,您周六晚上有空吗?电视台给咱们单位预留了几个青歌赛决赛的座位。您想去现场观看比赛不?”
崔组长在记事本上翻了翻,遗憾道:“周六晚上有个宴请,我需要出席。回头我在电视上看重播吧。”
“那我就让团委的同志自行安排了。”
因着要在决赛现场为得奖选手的单位颁发“伯乐奖”,所以每个单位都要有代表出席。
万一自己单位选送的选手得奖了,总要有人能上台领奖。
他们单位一共得到了四个座位,团委的领导安排了两个,剩下的两个可以由狄思科安排给家人朋友。
狄思科便将其中一张门票送给了于童。
“你妈妈和妹妹那边怎么安排的?”于童拿着票问,“她们不去吗?”
“我一共拿到了两张票,还有一张在我妹妹那里。”狄思科坐在她对面,笑眯眯地解释,“我妈已经跟街坊们约好了,大家一起在院子里看直播。”
郭美凤作为他们胡同的义务巡逻队队长,基本上巡逻到哪里,就帮他宣传到哪里。
他要参加青歌赛决赛,并且即将上电视的消息,已经以光速在太平里胡同传播开了。
青歌赛是这年头难得的电视娱乐节目,用万人空巷来形容也不为过。
业余组通俗唱法的比赛,是第三场直播。
此前的两个周末,业余组美声和业余组民族已经比出了结果。
而且收视率都相当高。
街道办和居委会的同志,听说他们胡同老狄家的孩子要参加青歌赛。
这礼拜几乎天天用大喇叭在胡同里广播,提醒大家帮狄思科多多宣传。
文笔好的还可以给电视台写信。
狄思科俨然已经成为新晋的“太平里胡同之光”!
大爷大妈们热情得他都不好意思回家,这段时间都是在学校宿舍住的。
郭美凤作为狄思科的亲妈,最近在胡同里的人缘也是直线飙升。
前两场的比赛都是跟街坊们一起看的,第三场有亲儿子出场,她就更不能缺席啦!
早就跟大家伙约好了时间。
所以,即便狄思科跟他说可以去现场观看比赛,她也摇头拒绝了。
看比赛嘛,老老实实端坐在那里有什么意思?
就得跟大家伙凑在一起,边看边讨论才有趣味!
于童见他都安排好了,便收下了这张宝贵的门票,她还真挺想去比赛现场看一看的。
“决赛服装你打算穿哪套?你们单位有准备吗?”
“团委的同志帮我借了一套紫色西装,不过我觉得有点太花了,穿上跟紫茄子似的。”
于童成功被逗乐,打量着他说:“人家安排得也不算错,上台演出确实要打扮得比平时花哨一些。”
“那也不能跟个茄子似的吧?”狄思科说着又把于童办公桌上的台历撕到了最新一页。
“那一会儿让杜金金再帮你选两套演出服。”于童顿了顿说,“你明后天抽出一天时间来,我帮你找个电声乐队,咱们正经排练一下。”
前两场的直播她都看了,决赛现场用的不是录音带,而是由乐队演奏的。
美声比赛用的是交响乐团伴奏,通俗唱法虽是第一次举办,但肯定也要有电声乐队。
乐队的演出效果不是伴奏带能比的,可是跟乐队配合也有个弊端,歌手经常会进错拍子。
前两场比赛就出过类似问题。
所以,保险起见,还是得给他找个乐队练一练。
*
通俗唱法的直播在晚上进行,但是狄思科在上午就早早来到了电视台准备。
与他一起进入后台的,还有于童、杜金金、小六,以及团委的龙君花。
电视台不为参赛选手提供化妆服务,狄思科觉得自己是个大男人,不化妆也没什么。
但他的这个决定,在于童和龙君花那里都被否决了。
舞台上的灯光很亮,不化妆会显得演员没精神。
所以,于童就把她手下化妆技术最好的杜金金也一起带了进来。
杜金金往他脸上涂涂抹抹,于童和龙君花就在一旁提意见。
小六还端着一杯在家煮好的银耳雪梨汤给他润喉。
四个女同志围着他一个人忙活,让狄思科有些汗颜。
“于童,龙姐,你们找地方坐吧。距离正式直播还有两个小时呢,咱别弄得那么紧张。”
小六看出了五哥的不自在,笑着解围说:“选手们都带了好多同事朋友进来,每个人身边都有五六个人一起忙活。”
能进入决赛的歌手,全是各单位的宝贝蛋,像他们这样的,还算人少呢。
杜金金抽空对小六说:“妹妹,你帮我把那个背包里的红色横幅拿出来。”
狄思科警觉地问:“金姐,你带横幅来做什么?”
“当然是为你宣传啦!”杜金金为他整理着发型,自得道,“一会儿她们去观众席的时候,一旦发现摄像机找过来,就可以把这个横幅展开,为你加油助威!”
“……”狄思科敬谢不敏,“金姐,还是算了,咱就老老实实比个赛就得了。”
可别给他整太多花活。
小六拿着那一卷横幅面露为难,“金姐,要不一会儿你去观众席坐吧,我在后台等我哥也行。”
杜金金满不在乎道:“没事,我留在这边还能随时帮他补妆。”
瞧着横幅上面的印字,狄思慧心想,她要是把这玩意儿展示出来,郭美凤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在电视上找到她。
此时,郭美凤已经在太平里胡同安排好小剧场了。
不大的院子里,同时摆着三台电视机。
电视机前一排排地摆放着马扎板凳。
半条胡同的街坊们都挤到了她家的院子里。
郭美凤张罗着让四个儿子烧水沏茶,给大家分发瓜子花生糖果点心。
老二还抱出了两个舅舅送来的大棚西瓜。
整个院子里吵吵闹闹的,孩子举着零嘴到处跑,大人们端着自家的饭菜凑在一起吃饭喝酒,那场面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快嘴婶拉着她问:“美凤,你家老五今天准备唱什么歌啊?第几个出场?”
“出场顺序是抽签的,我还不知道呢,”郭美凤提前给大家打好预防针,“我家老五是学外语的,所以准备的两首歌里,有一首是外语歌。不过,听说评委的眼光比较保守,欣赏不来太西洋的做派,所以给外语歌的打分比较低。”
居委会的郑大妈说:“被打了那么低的分,咱小五都能进决赛,可见小五还是唱得好呀!”
郭美凤心里既得意又紧张。
大家可千万别把老五捧得太高,万一评委打分过低,那不是徒惹尴尬嘛。
她早就听老五说了,有个评委像是抗议似的,只要他唱了外语歌,就一直给他打四分。
“诶诶,静一静,静一静!直播是不是开始啦?”坐在前面的人喊,“老四,赶紧上房调整一下天线!有一台电视的屏幕全是雪花!”
被点名的四哥认命地爬上房顶,给大家伙儿找信号。
好在另外两台电视机是有画面的。
现场直播正式开始,镜头先给了观众席一个远景。
大家便看到观众席中间的位置,有什么人拉出了一条红色横幅。
面积不大,但确定是横幅无疑。
“那红布上面写的什么呀?”好多人抻着脖子辨认。
摄像师似乎也想看清那横幅上的字,顺应大家的心意,将镜头拉近,给了那横幅一个特写。
只见上面写道:【北京狄思科后援会】。
“狄思科是咱小五啊!这后援会是干嘛的呀?”
“谁知道!肯定都是年轻人搞出来的。”快嘴婶凑到电视机前仔细辨认,“美凤,拉横幅的这个好像是你家小六啊!”
郭美凤确实看到自家闺女了,不过她的心思完全没在闺女身上。
坐在小六旁边的那个姑娘,好像是小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