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1 / 1)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鹿子草 6279 汉字|24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206章

  狄思科为技术骨干画出的大饼, 属实让苏昊有点动心了。

  每个月到手七八千块,在国有科技公司里,算是很高的工资。

  更何况还有一个胡萝卜似的虚拟股票期权在前面吊着呢!

  六年后, 只要公司发展得好, 被赠与了公司股票的人就能拿到一大笔钱。

  而且听狄总话里的意思, 这种赠与并不是一次性的,只要他为公司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还会额外奖励股票期权。

  虽然大家没明说, 但这套长期激励方案的目的,一目了然。

  就是将职工利益与公司利益捆绑在一起。

  公司发展得越好,他能分到的钱就越多。

  苏昊心里唯一拿不准的是,公司这样的高速发展到底能坚持多久?

  六年的行权期不算短,其间充满了不确定性。

  他在腾飞干了十五年, 高层领导的情况他了若指掌。

  无论是厂长还是副厂长,一大半都是从技术岗转去行政岗的。

  即使是已经高升的马援朝和汪大海,也不是真正擅长搞经济的干部,否则当初也不会差点把厂子搞破产。

  在腾飞的发展上, 狄思科扮演了重要角色。

  所以, 他能否在腾飞长期任职就很关键了。

  现在很多大型国企的一把手其实是终身制的,作为企业的灵魂人物, 只要企业没问题,上级也不会频繁更换一把手,有的能直接干到退休。

  比如马援朝,他要是没被调去电子工业办,他能把持腾飞一把手的位置十多年。

  不过, 在腾飞干到退休,放在狄思科身上显然不太现实。

  狄总离开腾飞以后, 腾飞还能有现在的发展么?

  听了他的顾虑,狄思科好笑道:“苏工,这么大的一个企业,靠我一个人是玩不转的。我说的并不是官话或客套话,腾飞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每一个腾飞人的努力。”

  “当年腾飞厂陷在破产的漩涡里出不来,很大原因是厂里从上到下都没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摸不准市场的脉搏。冷不丁没了上面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大家不会走路了。”

  “这几年锻炼下来,咱们腾飞的领导层和技术人员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就拿汪大海汪总来说,去年调任无线电联合厂以后,表现非常亮眼,今年联合厂第一季度的报表很好看。这就说明腾飞的领导层已经适应市场的快节奏竞争了。”

  “我这个董事长才当上没几天,估计三五年内,甚至更长时间内都不会挪窝,咱们一起加把劲,把腾飞做大做强,连年保持高速发展,哪怕有一天我真的离开了,上级也不会派一个庸才来接手腾飞。”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垮掉也是需要时间的,绝不会对你六年后的行权产生影响。”

  苏昊不好意思地笑:“狄总,我不是那个意思。”

  “哈哈,大家信任我,我还是很高兴的。”狄思科端起酒杯说,“苏工,还是那句话,腾飞的发展不是靠我一个人,咱们是一家科技公司,发展的基石是你们这些技术人才。下个月,那批退休专家就要来北京了,你先留下安心参加培训,我为了把这些专家请来,费了老鼻子劲了。公司这边还要进行薪酬改革,具体怎么签合同,奖励多少期权,咱们再商量。”

  苏昊稍稍犹豫了几秒,最终还是跟他碰个杯,仰头把酒干了。

  狄思科算是将苏工挽留了下来,次日在公司跟Carry总碰头的时候,听说他那边也进展顺利,就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有股票期权奖励,还能享受国有单位的福利,一般人是不会拒绝的。”全开瑞担忧地说,“就怕一线员工听说了以后,会闹着反对。”

  “所以针对一线员工的薪酬方案得好好斟酌,既要让大家看到升职加薪的希望,又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另外,对赠与期权的技术人员也要严格把关,不能让大家生出‘这人做过什么贡献啊,凭什么给他期权’的想法。”

  狄思科笑眯眯道:“全总,薪酬改革的工作,你多费心吧,我这边一定全力支持你!”

  有了新任经理,他终于不用自己冲锋陷阵了!

  全开瑞没推脱,这本来就是他的分内工作,而且他新官上任的三把火还没正式烧起来呢,借着薪酬改革的机会,正好能烧起第一把火!

  *

  高工跳槽的风波暂时过去了,薪酬改革的具体工作也由Carry总安排,狄思科今天按时下班回了家。

  发现媳妇还没到家,便推出一辆二八大杠,骑去了于总公司。

  于童刚把金雪茜送出大门,就见他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地过来了。

  “我看你们那个大明星眼睛有点红啊,咋还哭了呢?”狄思科问。

  “跟男人牵手的画面被人登到报纸上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拍就拍了呗,哭什么啊!”狄思科真是搞不懂现在的明星。

  他当初也挺有名的,可惜没人拍他跟童童牵手,否则他肯定要在报纸上高调秀一下的。

  “她是走玉女路线的,不适合公开恋情,今天下飞机的时候,在机场被歌迷骂了。而且,”于童表情一言难尽地说,“她跟那个男的还没确定恋爱关系呢。”

  “……”狄思科只能说,“她得有三十了吧?玉女路线也该走到头了,实在不行就趁着这次机会转换一下路线吧。”

  “我也是这么跟她说的,她这次新专辑的曲风就是走成熟路线的。”于童不想多谈这些,转移话题问,“你怎么把这辆自行车翻出来了?”

  二狗子平时上下班骑的是山地车,山地车比较轻便,速度又快。

  这辆二八大杠早就被他放到了地下储藏室积灰。

  狄思科拍了拍车把,眉开眼笑地提议:“靓女,瞧电影去啊,《甜蜜蜜》!”

  “上次不是看过了么?”

  “那不是只看一半就去看《狮子王》了嘛,我那天光顾着帮孩子捂眼睛,好多剧情都没心思看。”

  于童瞅瞅他的自行车,其实有点想去。

  那部电影在北京风靡以后,大街上总能看到模仿男女主角一起骑自行车的画面。

  她平时开车出行,已经好久没坐过自行车后座了。

  “那你等我一会儿,我给家里打个电话,安排一下两个小的。”

  “不用打了,我早就给咱爸打了电话,今天让他去幼儿园接一天,俩孩子想姥爷了,要去姥爷家住一晚。”

  于童:“……”

  你可真会给我爸安排活。

  行吧,既然已经安排好了,那就走吧,她拎上挎包便跳上了自行车后座。

  狄思科叮铃叮铃地按着车铃,在胡同里穿行,看电影之前先带媳妇下馆子搓一顿。

  “我马上就要有年薪了,今天带你吃顿大餐怎么样?”

  “行呀,”于童坐在后面吹着晚风,心里舒坦,但嘴上又忍不住吐槽,“你那点年薪,还没赚到手就被你花光了!”

  自打腾飞当上了年薪制的试点,二狗子的年薪已经帮他办了好多事情。

  郭美凤的小土豆趴窝了,二狗子就大方地表示,用年薪帮她再买一辆新车。

  他儿子想换一把更好的小提琴,他也表示买买买。

  狄嘀嘀想买一套《狮子王》动画片的VCD影碟,他也说,爸用年薪给你买。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一年能赚个百八十万呢,其实国企的年薪顶天儿能到手七八万。

  那还得分单位。

  效益好的赚个八万十万,效益不好的,两三万也有可能。

  而且当年只能到手年薪的70%,经过两个考核期以后,上面确定没给企业留下什么遗留问题,才会发放另外的30%。

  也就是说,他每年正经到手的工资只有五六万,剩下的要等一两年以后补齐。

  其实没比他现在的工资高多少,要是靠他给郭美凤买车,只能买辆小面包。

  这二狗子就是整天瞎乐呵!

  狄思科嘿嘿笑:“这是提前消费,先开心开心再说,你就说想不想去高档餐厅吃西餐吧!”

  “想!”

  “那就走吧!”

  狄思科骑着一辆破自行车,载着穿了一身名牌的漂亮媳妇,去了市里有名的高档西餐厅。

  吃饱喝足以后,又叮呤咣啷地骑去未来的DI DA DI影城,看了一场免费电影。

  钢厂在城郊,电影院自然也不在市区里,俩人为了省20块的电影票钱,骑着自行车往返。

  半夜回家时,一个骑得腿软,另一个坐得屁股痛。

  尽管如此,夫妻俩对这次二人世界还是很满意的。

  然而,他俩跑出去约会吃独食的消息,不知怎么就被狄嘀嘀和狄嘀嗒知道了。

  狄思科怀疑是他老丈人透露的。

  俩孩子回家以后就控诉,“出去吃好吃的,为啥不带我俩?”

  于童理直气壮地说:“专家说了,父母和孩子之间也要保留私人空间。我们是为了给你俩留点私人空间,你看你们小胖哥,长大以后就不爱粘着父母了,都跟好朋友一起玩。”

  想到闺女以后可能不爱粘着她了,于童心里还有点酸楚呢。

  “我们不需要私人空间。”狄嘀嘀不懂什么私人空间。

  他俩向来是父母走到哪,就要跟到哪的跟屁虫。

  狄思科痛快答应:“不需要私人空间是吧?那行,过几天有集体活动的时候,我带着你俩。”

  希望俩小崽能记住今天的话,长大以后可别后悔。

  他不是搪塞两个小的,周末的时候真的有个集体活动。

  党校国企班一支部三组北京小分队,要组织聚会。

  曾琴是小组长,又是北京的干部,所以党校结业以后,她有时会组织在北京的四个组员聚餐。

  偶尔还会带上班里其他组的同学,不过主要还是三组的四个人。

  曾琴在年初的时候,调任两桶油某个子公司当经理了,今天的聚餐就在他们单位的招待所里。

  聚会项目也很有体育精神——打桥牌。

  狄思科让闺女儿子跟曾琴的女儿一起玩,到隔壁的房间唱卡拉OK。

  安排好三个孩子,他坐到牌桌前便笑道:“我早上给支书和张茂年打电话,跟他们炫耀了一下,咱四个今天又要聚餐,哈哈~”

  “你这嘴可太快了!”邹舟看着手里的牌,嘟哝道,“上次老张接了你的电话以后,就说要在这个月来北京开会,顺便聚一聚。”

  “那他怎么没来?”

  “他们公司要搞产权改革,他在党校专门研究过这个课题,一时半会儿走不了。”

  提到改革,曾琴望向狄思科问:“听说你们腾飞最近在搞薪酬改革,搞得怎么样了?”

  “还有得磨呢,我们全总整天找职工代表开会。”

  “具体方案呢?”曾琴问。

  大家平时都挺忙,组织聚餐当然不可能是单纯的吃饭聊天。

  主要还是增进一下感情,交换一下消息,顺便聊聊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他们最近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腾飞的薪酬改革。

  薪酬改革跟切身利益有关,不但职工关心,领导们其实也很关心。

  狄思科摸完牌,抽空瞟她一眼说:“我们那套方案只适合竞争激烈的行业,通过给骨干人员赠送虚拟股票期权,实现长期激励。你们这种垄断行业还需要长期激励吗?”

  “当然需要啊,大家总得有点盼头嘛。”

  狄思科就介绍了一下腾飞的改革方案。

  “改革成不成功,那得等到一两年以后才能看出效果,你们单位要是还能等,可以再等两年。”

  邹舟叹气说:“我不打算等太久,等腾飞的改革推行下去以后,我也想在我们那里试试。这两年人才流失严重,好几个研究员都被人挖走了。”

  “我们腾飞就是因为人才流失严重,才大搞改革的。不过,空出的那些位置也是够让人头疼的,那些有十年二十年经验的工程师和研究员,都被私企挖走了,再招进来的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经验和能力上远远不足。我们在北京和天津发招聘启事,三个月也没招到合适的人。我心说,实在不行就向外求助,我亲自到港岛那边招人去!”

  邹舟颔首说:“你这主意不错,他们那边搞半导体的人还挺多的,不过港岛用工成本高,你可得把工资往上提一提。”

  “我们这次特意在工资结构中加了一项特殊工资,就是给外聘的特殊人才准备的。”狄思科笑道,“改革就要把方方面面都想到,否则事后再加进去,又得重新走一遍流程。”

  廖东明插话说:“我看你们先别着急去港岛招人,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回归了,等到回归以后,看看情况再说。万一有什么政策呢?我听说市里要筹备京港洽谈会,没准儿会在洽谈会上商定一些人才引进政策。”

  “这洽谈会在北京还是港岛举办啊?”狄思科赶紧问。

  “八成是要去港岛的,洽谈会的主要目的还是招商引资。”

  狄思科默默在心里记下了京港洽谈会的事情,回头得去市里打听打听。

  要是市里组织代表团去港岛开会,他就尝试争取一个名额,到时候去港岛搞个腾飞专场招聘会。

  两把牌打下来,话题很快就转到港岛回归上来了。

  港岛回归是近期的大事,像他们这些国有单位,都要开展以回归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为了不拾人牙慧,还得搞出新意。

  狄思科现在兼任党委书记了,最近的工作重点也是这个。

  廖东明说:“我们部里组织了迎回归知识竞赛,我寻思公司里总得弄点有新意的吧,就搞了一个迎回归象征性长跑。”

  “啥叫象征性长跑啊?”狄思科问。

  “就是随便跑一跑,”廖东明笑道,“大家年纪都不小了,真搞几千米的长跑,第二天都不用上班了。”

  “……”狄思科也分享了腾飞组织的活动,“我们公司弄了一个‘喜植迎港岛回归纪念林’的活动,正好之前的义务植树任务还没完成,组织职工去纪念林种树,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其他人:“……”

  这个主意挺绝的。

  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他们自己单位的植树任务也还差一点呢!

  邹舟摸摸鼻子说:“我们单位的活动中规中矩,搞了一个‘爱祖国、庆回归’摄影、书画作品展。”

  轮到曾琴了,她摇摇头说:“我们还没确定呢,工会提议搞个迎港岛回归万人接力签名活动,还想在正式回归那天,把万人签名条幅挂到港岛招商局的大楼上。”

  众人:“……”

  想法挺好,不好实现啊。

  曾琴忙补充说:“太过异想天开,被我给毙了。”

  这哪是一个单位能完成的!

  就不说挂到招商局大楼上这种离谱要求了,光是那一万个签名,他们单位就凑不齐。

  人数不够。

  狄思科想了想说:“这个活动也未必是异想天开,努努力兴许真能实现。”

  另外三人都看向他。

  “能否挂到港岛的大楼上,那得由市里出面协调。能挂就挂,不能挂就算了。但咱们四个单位其实可以一起搞万人签名活动。”

  他先瞅瞅廖东明说:“先组织四个单位的职工一起参加那个象征性长跑。”

  又看一眼曾琴说:“然后让大家在长跑起点或终点把万人签名签了。”

  再望向对面的邹舟说:“可以请你们单位的摄影爱好者负责活动拍照。”

  最后反手指了指自己说:“我们腾飞有五千人呢,别说一万个签名了,加上家属,两万人也能码来。而且我们职工医院的医疗水平还不错,现在已经改名叫北医大附属腾飞医院了,可以负责这次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今年马拉松比赛的医疗小组,就是我们腾飞医院派出的,工作完成的非常出色……”

  他巴拉巴拉吹了一遍自家医院,希望可以再次让职工医院在大型活动上亮亮相,给医院增加点口碑和人气。

  “我连咱们的活动名称都想好了,就叫‘圆百年回归梦,献万众赤子心’万人接力签名活动。”

  众人:“……”

  你可太机灵了。

  廖东明琢磨了一会儿说:“我们组织长跑活动,要跟交通部门报备的,要是扩充到一万人,就需要重新报备,其实也不是不行……”

  四人相互瞅一眼,再瞅一眼。

  曾琴单位的活动还没定下来呢,要是能跟其他三家一起组织一个大型活动其实也不错。

  “要不咱们试试?”她将主要工作揽了下来,“市里需要走什么手续,可以由我们出面负责。”

  狄思科忙说:“组长,我们腾飞要参加的人数最多,到时候我跟你一起去市里汇报。活动经费什么的,就按照各家的参与人数,咱们四家各出各的。”

  就当是组织运动会了。

  不用上班,还能出去参加“象征性”长跑,大家应该挺乐意的。

  反正只要不占用周末时间,职工们都能踊跃参加。

  就比如单位的植树活动,大家报名都可积极了。

  *

  这么大的活动,不是他们四个就能拍板的,还得回单位集体商讨一下。

  不过,四人都挺想促成这次活动,要是能在长跑的时候,顺便搞个联谊,促成几对有情人那就更好了。

  四人吃了饭就一直商量组织活动的事,耽搁到晚上快七点,才终于散了场。

  狄嘀嘀和狄嘀嗒唱了一下午的歌,吃了好吃的,还收到了小姐姐赠送的多功能文具盒,心满意足地跟着爸爸一起回了家。

  狄思科将车开到家门口的时候,又碰到了那辆虎头奔。

  这回谁也不用给谁让路,彼此擦身而过了。

  李家老四还按了两下喇叭跟狄思科打招呼。

  狄思科跟对方挥挥手,将车停稳后,便带着两个小的进了家门。

  然而,爷仨刚洗漱换衣服没多久,李老四就提着两个礼盒上门了。

  一盒脑白金,一盒什么精装白酒。

  一看就是提前放在后备箱,准备随时送礼用的。

  郭美凤给儿子使眼色,让他别听对方忽悠,小心被骗了。

  狄思科轻轻点头,请老妈安心,便笑着与李老四握了手。

  “早就想跟狄总认识认识了,”李建华递出自己的名片说,“只是之前一直忙,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狄思科接过名片看了一眼,名片还是中英双语的。

  “李总在外企任职啊?”

  “哈哈,公司是在美国注册的,但员工都是咱们国人,主要搞技术进出口贸易。”

  郭美凤作出羡慕的表情问:“小李,你是这家公司的老板吧?”

  李建华略显矜持地颔首,“这是我在美国注册的公司。”

  “哎呦,那你可真厉害!在美国这些年算是闯出名堂了,你一回来,你爸妈可高兴了!”郭美凤继续问,“看你整天进进出出的,生意挺忙吧?”

  她怀疑这家公司可能只有李老四一个人。

  就是那什么皮包公司。

  刚改革开放那几年,这样的人她见多了!

  李建华脸上的表情有一瞬的不自然,谦虚道:“还行,我最近一直在寻找合作伙伴,我这个项目,小公司吃不下,很多想跟我合作的小公司都被我拒绝了,我们必须找个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才行。”

  郭美凤:“……”

  你既然这么牛,怎么还找荣大夫拉投资呢?

  狄思科暗道,既然已经说到这了,那就问问吧,“李总公司做什么项目的?”

  “我们主要是搞技术进出口的,最近在做的是一个无线通讯项目。”

  李建华从皮包里拿出一份项目介绍,继续道:“这个项目是专门针对咱们内地通信市场设计的,内地移动电话的资费高,很多人都是买得起大哥大却交不起话费。针对这一现象,我公司从国外引进了一种全新的通讯技术,能够大大降低移动电话的资费。”

  没想到他的项目还真有点东西,狄思科往他的茶杯里续了些水,很感兴趣地问:“李总,您展开说说,这个资费是怎么降低的?”

  “普通移动电话的资费是六毛一分钟,而咱们的市话收费是0.22元/三分钟,既然市话这么便宜,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市话做成无线的呢?让咱们家里的电话也可以移动着打,不用受到电话线的限制。”

  “李总公司的项目,可以让固话变成无线的?”狄思科问。

  “正是,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固定电话网,通过无线接入技术,建设大面积覆盖的无线市话网。”

  狄思科的手指在膝头点了点,问:“李总公司拥有这项技术专利?”

  李建华迟疑两秒才点头“嗯”了一声,“这个项目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对于国内的移动通讯行业绝对是一场颠覆性的创举!”

  郭美凤腹诽,这技术既然那么厉害,你怎么一直推销不出去?

  “李总,我不是专业搞技术的,您跟我讲的这些我听得半懂不懂的,”狄思科又问了几个问题,心里觉得这个项目有点意思,但他还得找人打听打听,于是露出一副不甚在意的表情说,“要不您把项目书留下吧,我回头让公司同事看看。”

  李建华早知道不可能当天就有眉目,他将项目书留下,又寒暄了几句便起身告辞了。

  翌日上午,狄思科将那份资料交给了孙总工,请他看看这玩意儿是不是骗子。

  “骗子倒不至于,”孙总工认真看完,摘下眼镜说,“不过这项技术专利应该不是他的,早在前年,日本就已经推广这项业务了,那边叫PHS。最近余杭也有一家公司引入了这个项目,只在社区里小范围使用,暂时还形不成规模,好像叫小灵通还是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