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来解惑,不是来求惑的!撒泼打滚求赐解药!”
“我晕,到底应该是怎么想的?”
邓铮就回:“很简单啊,同志们,明知漂亮女人的话不可信。但还是不得不信。就比如我本人,平时看到不漂亮的女人都懒得跟她们说话,她们想骗我都没有机会!”
“噗!”
“诶呦我去!乐死我了!”
“憋这样好好,正吃早餐,喷了我爸一脸!”
“唉。哥们儿今天就不该在这里的,新割的****缝线给笑的绷开了。”
开过玩笑,调动起了气氛,邓铮这才认真回道:
“认真来讲,殷素素和张翠山的爱情,成于算计,也败于算计。”
“……殷素素叹了口气,说道:‘我也这么想。因此那****第一次和谢逊比拚掌力,我几乎想发射银针助你,却始终没出手。’张翠山奇道:‘是啊,那为甚么?我总当你在黑暗中瞧不清楚,生怕误伤了我。’殷素素低声道:‘不是的。假如那时我伤了他,咱二人逃回陆地,你便不愿跟我在一起了。’若两人没有流落冰火岛,与外界失去联系,失去正邪之分、门户之见的束缚,更可能是相忘于江湖的结局。”
“殷素素一直对张翠山隐瞒自己重伤俞岱岩的事实。十年间,说出事实必定使情感有间,隐瞒又怕终有一天被张翠山发现,其心理早已有万分挣扎。之后在武当山,外部重重压力之下,事实又被无情道破,最终成了压垮张翠山的最后一根稻草。殷素素的‘欺骗’,在某种意义上是害了张翠山,也害了两人的儿子。在其弥留之际,作为一个母亲,心有千万教训而不可说,想到了男女之间的问题,于是只能用这一简单的原则来告诫张无忌。”
“苏东坡曾经有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东坡先生一生聪明,才华横溢。他对孩子的期待却不过只是,又蠢又笨,无灾无难。苏东坡也为聪明所误,一生坎坷,经历贬官、流放、几乎丧命。可怜天下父母心,此时的殷素素,再也不是那个智计百出、任性多情的妖女,她就只是一个忧心孩子的庸俗母亲。尤其在这个即将追随丈夫于黄泉之下的时刻,她跟苏学士和天下的父母一样,只希望儿子再不要经历自己的磨难罢了。”
ps:
这个问题其实金庸先生有亲自解释过。
以下是原载于的金老访谈:
记:中,殷素素死时对张无忌说“漂亮女人说的话不可相信”,倪匡评说金庸留下了一个谜团,您为什么说漂亮女人说的话不可信?
金:她是教训儿子,因为她死前想到男女之间的问题,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但她已经没时间教儿子了,就用很简单的一个原则让儿子记住。
记:那您觉得美人有多不可信?
金:我见到美人的话,明知她不可信,我也信她了!u
章428 关于《倚天》的那些事儿
正经八百敲出上面那些,邓铮随后总结道:
“我还是那个观点,读小说不宜过度解读。就像这句话,单独拎出来,好像挺唬人挺有歧义的,还带着某种狭隘自私愚昧懦弱的两性观,但是要搁在具体情境里,由殷素素这样一个身份独特性格独特的具体人物说出,其实还是比较正常的。”
“理是这个理,但真不是金梁先生您自己生活上的一些……嗯,感悟想法,借着殷素素的口说出?”
“对哦,大大年少多金,又帅得一逼,却基本没绯闻,难道一直以来行走江湖就是秉持这个原则?”
“其实真要是大金梁您的心里话也就好了,离娱乐圈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机女明星远些,偶们心里也放心。”
互动良好、气氛热烈的坏处就在这里,一下子距离感没了,大家看他挺逗的,也没什么架子,说话也就随便了起来。
邓铮敲了个冷汗狂流的表情,回道:“大家想多了。真不是。真没有。”
“也对。看大大您写的书,感觉丘壑万千、智计百出,您不骗漂亮姑娘就够慈悲为怀了,寻常姑娘哪里骗得了您?”
“正解。金大这样的风流才子,一定骗过不少漂亮女孩子吧?”
这下子,邓铮是真的流汗了。
他不知道的是,某演出后台休息室里,林小璐跟姜妃俩人正脑袋挨着脑袋,望着电脑屏幕,吃吃偷乐。
书友们的问题涉猎很广,不仅限于,对前面的也有很多探讨。
这些探讨,对早已烂熟于胸的邓铮完全不是问题,他妙语如珠,观点新奇有趣,掀起连番**,不一会儿。在线人数已经突破了40万!
喝水休息时,突然留意到了一条新弹出的消息:
“读到新连载章节,有个冒昧的问题,梗在心里。不吐不快。
纵观“射雕三部曲”,郭靖、杨过的形象都特别清晰,但这个张无忌的性格形象却有些模糊。
按说也出来好几章了,不能归结为戏份不够。当初郭靖、杨过可是一出现,几句话几件事下来。形象就彻底竖立起来的,绝不相信先生功力退化。
举个例子,有道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张无忌他在冰火岛那些年,肯定受谢逊和殷素素的教诲影响远大于张翠山,他本人从种种小事来看也是非常聪明有想法的,但是某些时候,性情又很捉摸不定,有些莫名其妙,比如他爹张翠山自杀身死后。母亲殷素素让他“你别心急报仇,要慢慢的等着,只是一个也别放过”,他居然叫到:“妈!我不要报仇,我要爹爹活转来。”
感觉有些善良幼稚的过头啊有木有?!
郭靖那么老实的孩子也还时时记着报父仇呢!殷素素的儿子,金毛狮王谢逊的义子,二人手把手教出来的,难道比郭靖还要愣头愣脑没血性?!
我在想,是大大写的过程中对于人设曾有过迟疑修改,还是说。其实张无忌是貌似善良,实则工于心计、隐忍不发?”
这个消息是新弹出来的,并不是破万关注自动浮现的必答问题,但是邓铮却看得心里一惊。差点被水呛到。
才连载到第11章而已,就能读出来这个!这人读书实在是细致!不简单啊!
因为事实的真相就是,在最初的报纸连载版中,张无忌一开始就是个一心报仇,颇多心机,十分狡猾的人!只不过后来金庸先生又把他给改成了现在这样!
邓铮初读是小学。那时候读的是三联版,后来大学时有了手机,开始重温,阴差阳错之下,看到是报纸连载版。结果差点一口老血飚出三尺远,半夜心绞痛入院!
连载版中,张无忌非常聪明,能自己猜出谢逊的眼睛是殷素素打瞎的。后来三联版中,金庸先生为体现他笨,把这段删了。
还有,冰火岛上,谢逊说空见当初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