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5 章(1 / 1)

武侠之父 梵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种人,还真心是能不招惹就不招惹、能不照面就不照面的好。

  张文华沉吟了下,也道:“我部分同意端木教授的看法。”

  “是啊,让他来是不太合适。”

  “对啊。一个刚毕业的体育生来教课,目测学生们也不认可。”

  “没错,这就好比让一个做饭的厨子来讲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卫生。看似相近,实则谬以千里。绝对把握不住神髓。”

  竺学林心道狗屁的神髓!别以为我不知道。先前高远老师讲的第一课,还不就是旁征博引。把经典侠客小说、经典武侠小说给串烧了一下?第一课讲的是“武侠世界观”,接下来目测就是“门派”、“人物”、“武功”……有个毛的历史、文化积淀?有个毛的博大辽阔个人胸怀?

  在座是都没看过金梁在岭南大学浩然大礼堂的核证现场直播吗?真要论讲上面这些个,金梁闭着眼讲也能把高远老师秒的渣滓不剩!

  心中不愉,总算碍着在座都是老前辈,还有不少当年教过自己的,没直接发火,但也不再客气:“我跟在座的想法恰恰相反。我觉得关于这门课,目前来看,金梁不作第二人想。如果在座哪位质疑金梁的水平,那好,抽个时间可以坐下来相互交流一下,比如,说说关于‘侠’的文史典故,谈谈武侠的创作、赏析、创新?或者说,干脆大家轮流上课,每人二十分钟到半小时,让学生们自己评定谁讲的有胸怀,谁讲的够神髓?”

  在座诸位一下子说不出话了。

  开玩笑,毕竟是熙熙攘攘的文坛大事件,第一桩公开自证的文坛范例,浩然大礼堂那天的核证直播在座也都是有所耳闻的——

  谈起文史典故来口若悬河,毫厘不差,在场坐着的一百多位文学鉴评团的成员翻资料翻得满头大汗都跟不上!对面英喆那张苍白见鬼的脸直到现在还被许多金粉拿来作为签名档!

  口才不俗,口齿清晰,形象气度很好,几千人的现场一点也不怯场,掌控现场节奏气氛的能力不俗,比很多吭吭唧唧自言自语的老学究强多了!

  至于武侠的创作创新,这一点简直了,完全不知道怎么形容……毕竟是面对现场刁难出题,当场挥墨执笔,欻欻歘写出这种佳品的怪物!

  尼玛,跟那货比这些,跟这货交流这些,我们就算加起来能比的赢吗?!

  “如果聘请金梁,他的课时保证不了吧?我们文学院的客座教授,可不能像其他院一样,简直放羊,一年半载来一次?”

  “我也担心这个,这人太忙了,又要连载,又要筹拍的,听说还在帮新加盟的小花旦牟颖儿忙活新剧的剧本……这个学期已经近半,很多选修课已经接近尾声,里有好几十位大四的学生等着赶快考试要学分,除非金梁隔一天安排一次大课,否则赶不及在4月前考试……”

  “我倒是比较担心外界的反响。毕竟,这人相比较一般明星,他显然是个文人,但相较于一般文人,他又偏偏是个明星,只怕从此再无宁日啊……”

  对于以上种种还算靠谱的问题,竺学林很有耐心,一一回应。

  渐渐的,底下在座的文学院领导和教授,也都越来越没话了。

  竺学林一看差不多了,正要总结一下,念头依然不通达的端木巍然又道:“竺学部长,我看这件事……”

  竺学林瞟了眼他,直接截了话茬:“要不端木教授您给代课?毕竟,您是负责审美文化研究的,要积淀有积淀,要神髓有神髓……”

  端木巍然一怔:“……武侠这一块我研究不多,相关书籍也很少读。再者说,我刚接了新课题,也没这个时间。”

  “那就暂且交给金梁试试吧,眼下看来也确实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张文华看出竺学林已然有些动怒了,说话明显已经夹枪带棒,带着火气,担心端木老教授看不清形势,再掰扯下去俩人闹不愉快,赶紧接过话茬,完了,看向竺学林:“竺学部长,我看,大家意见也交流得差不多了,咱们还是照例举手表决一下吧?”

  “举手表决”是文学院的老规矩,进行举手表决,往往也就意味着前期意见差不多已经统一,然后走一个最后盖棺定论的程序。

  邹翁这个院长不在,他作为副院长兼第一大系的系主任,这个时候提出提出“举手表决”,基本上算是替竺学林作了总结,也给聘请金梁当“客座教授”这事定了调子!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竺学林却摆手道:“这个先不急。邹院长这会儿正亲自约谈金梁。实话说,可能人还不一定能同意。”

  端木巍然眼一黑:“……”

  张文华脸一抽:“……”

  扑腾,不知道是谁打翻了桌上的茶水。

章388 晓与不晓

  出了邹翁的小独楼,立在雪地里,邓铮摸着脑袋,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他今天第一次见到这位传说中的“走翁大大”,江湖中赫赫有名的“邹老炮”,对方居然是想以“客座教授”的身份邀请他代课。

  做传媒大学的老师?代课?貌似有点意思!

  邓铮当时就有些心动,不过谨慎起见,还是宠荣不惊了一下,沉默数秒,抿了口碧螺春,眯起眼睛嗯了句:“谢邀。容我想一想。”

  是真得好好想一想。前世今生,他不仅没做过老师,连做老师的念头都没兴起过,这一下子要到传媒大学这样的名校来教书育人,貌似还是数百人的大公开课,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自个儿没经验结巴出糗被起哄都算轻的,要真是误人子弟可就太对不住了!别的不说,家里那一辈子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的老爷子就第一个饶不了!

  寻思了下,还是给顾伟元拨了个电话。老顾正是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毕业的,当年学的是出版经营与管理。

  此时,“人造代笔门”事了,紧张了一个多月眼眶都熬肿了的顾伟元、李海洋终于放下心来,眼下正各带着妻儿休假。

  海洋馆里,墨镜花裤衩的顾伟元扫了眼来电,跟眼睛瞬眯耳朵顿竖的媳妇儿乖乖汇报了句“是金梁老弟”,然后才施施然接起:

  “哟,咱们的大作家,百忙之中。居然想起给我打电话了?太感谢了,是担心我出来钱没带够吧。是兄弟。够意思。赶紧的,先打个十万八万预备着。”

  “没问题。你上次说的背着嫂子搞的个人小金库账号是多少来着。我忘了,再说一遍……”

  “喂,胡说什么呢!你,你不要血口喷人!”顾伟元眼皮子猛的一跳,幸亏他媳妇知道他们俩贫惯了,完全不以为意,这才放下心来,却是不敢再胡闹了:“有事?”

  “顾哥,你们传媒大学的课容易上吗?”

  “上课?不是吧。首体大的研究生保送你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