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5 章(1 / 1)

武侠之父 梵说 2000 汉字|26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还有在结尾、第三次华山论剑时,就出现过的觉远大师和张君宝这对少林师徒。

  不好人还记得,在华山,神雕大侠杨过,还教了张君宝三招。

  当时他只是个十来岁的小和尚,书友们还不太在意。现在再次出现在的第一回,俨然就是男主角的待遇,大家就立马重视了起来:咦,张君宝。张君宝,好熟悉的名字,武当山上供奉的那位“通微显化天尊”三丰道爷,别号貌似就是张君宝……我日,大金梁这脑洞开得可是有点大了!!

  欣喜熟人的同时,也惊喜于新出来的那位惊才绝艳的“昆仑三圣”。

  此人按书中描写谈不上英俊。“长脸深目,瘦骨棱棱”,一身白衣,三十余岁的年纪,大概是样貌清雅罢了。

  他在西域闯出了名头。当地的朋友说何足道在琴、棋、剑三方面均有他人无法与其比肩的绝艺在身,可以说得上是琴圣、棋圣、剑圣;又因何足道常年住于西域的昆仑山中,是以给了何足道一个外号叫作“昆仑三圣”。

  但何足道想这个“圣”字,岂是自己轻易称得的?虽然别人给他何足道脸上贴金,也不能自居不疑;因此何足道改了自己原来的名字,新名字就叫作‘足道’。联起来便是“昆仑三圣何足道”。这个名字,就不只谦虚了,更有满怀落索、自叹徒负才华之意。

  综合来看,此人多才自负,曲高和寡,故而寂寞,有知己难寻之叹。

  郭襄与他初见,他便是独自抚琴,空山之中,惟有招来百鸟相伴,空有绝高棋艺,只能划地为局,自己跟自己对弈。

  许多书友纷纷感慨,看这多才多艺的中年汉子自怜自叹,一如深闺娇女自怜“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真是有趣得很!

  更令读者对他印象很佳的是,这何足道在清雅出尘之余,还颇有书呆子味道,也有令人尊敬的情操和道义感。偷走少林寺的尹克西,临死前良心发现告诉何足道转达少林派觉远禅师真经下落。所以,他此番远自西域来嵩山少林寺,并非上门挑战,不过是受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所托,来传一句十分莫名其妙的话,就是什么“经在油中”……

  此外,因为郭襄气质清逸,胸襟爽朗,何足道自觉与之气味相投,还助她击退西域少林的三大高手潘天耕、方天劳和卫天望,展现出了超卓的武力!

  这样的一个角色,天生就富有超强的吸引力,于是,很快就有人开始发起议论:

  这一回中,郭襄最开始知道有“昆仑三圣”来少林挑战时,心里觉得“昆仑三圣有五绝一半的本事,闹少林便有看头”。哪个范围才叫有看头呢?起码要在“罗汉堂、达摩堂大弟子水平”到“罗汉堂、达摩堂首座水平”之间,低于这些弟子辈水平,进门就被轰出来了,难称有什么看头!而如果厉害到连首座方丈都拿不下,那也就不叫看头了。

  因为杨过的缘故,无色大师当年去襄阳给她祝过寿,郭襄心里是亲少林的,少林出大丑她看热闹,郭襄没这么恶劣。

  而她又是和五绝、首座都切磋过的,所以郭襄心里认为的五绝的一半,综合来看,应该略低于首座。

  结果何足道露了几手……少林寺差点被打出尿来!

  那么,这位新晋的猛人何足道武力值到底有多厉害,比之五绝如何?

  针对这个很有中毒特性的话题,大家讨论的不亦乐乎。有扒皮党,直接扒出来中,何足道在昆仑派的前辈青灵子仅仅是杨过手下跑腿的,而这家伙还不是潇湘子的对手。潇湘子尹克西外加一个蒙古高手被杨过以一敌三,潇湘子估计当时都没有五绝的三成水平,何足道,呵呵,相比五绝,还真是“何足道”!!

  随后,就有高能人士,洋洋洒洒万言、鞭辟入里的分析出:东南西北四绝的实力是一直在稳步提升、齐头并进的。第一次华山论剑时五绝大部分三十来岁,与何足道相仿,但除了王重阳外,其他东南西北四人不一定能稳赢同龄的何足道……

  此般种种,热闹非凡。然而,司徒红豆的一篇,却如漩涡般,瞬间把所有的注意力和情绪点都拉回到了“小东邪”郭襄身上:

  “……到手,这第一回已读三遍。每次读到那个青驴上孤独的黄衫少女唱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时候,心中都无法释怀。这首歌本是挂在李莫愁的嘴边,现在又在郭襄这里重现,这世上的情,总是难以忘却。正如郭襄开篇在少林石碑前自问:‘便是刻在石碑上的字,年深月久之后也许磨灭,如何刻在我心上的,却是时日越久反而越加清晰?’……我想,或许是因为风沙无情,磨的是石碑上的每一处,而相思却是有情,总是准确的刻在心上写有杨过名字的地方。”

章336 天涯思君

 

  观神雕众女,可谓鲜活可爱、各尽研态。

  但几乎所有角se都存有一大批黑粉,例如,批6无双“刁蛮傻气”、程英“绿茶始祖”、公孙绿萼“见se忘义”,甚至连小龙女都有“没心没肺不像活人”……唯独只在后八回出现的小郭襄鲜少有人开黑。

  甚至于在神雕正式收尾前,还有少部分读者高呼“小龙女且待在寒潭下吧,最好就让咱郭襄取而代之”,可见这个角se的魅力之大、光环之强!

  读者刚拿到倚天屠龙记时,或许会被觉远之遭遇、张君宝之未来定位、何足道之功力深浅、少林无se禅师是否知道杨过下落……这些所吸引,但经过最初的惊喜新奇后,心里最受震撼的,还是郭襄对于感qing的这种执着。

  神雕结束时,郭襄十六。

  倚天开卷后,郭襄十九。

  从风陵夜话时娇艳清雅、容se光丽、欢脱可爱的美秀少女,到此刻骑在青驴上孑然独行、孤独吟唱“问世间,qing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饱受相思折磨的一抹黄衫。

  三年时间,为了寻找一个不肯再与自己相见的人,走南闯北、浪迹天涯,“终南山古墓长闭,万花坳花落无声,绝qing谷空山寂寂,风陵渡凝月冥冥”,寻寻觅觅,却只换来冷冷清清……让大家最初以为的仅是少女时期的懵懂爱慕,彻底变成了深邃刻骨的相思,其炽烈纯粹程度,甚至比杨过也不遑多让!

  这个时候,司徒红豆与倚天第一回同名的天涯思君不可忘一出,立马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效应,各种感慨感动于郭襄痴qing不悔的帖子、话题呈爆式的蹿升。

  新近刚刚与邓铮结成“同盟”的畅销女王游子寒,本身也是武侠爱好者,对这话题极感兴趣,当即以“游子寒本尊”空降金梁吧。在倚天屠龙记第一回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