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南方的不屈昂扬!”
“……我自幼生长在北方田野中,黄河岸边,受到传统中原文化影响。二十岁之前,从未去过南方。听说,那是有着椰子树,永远花团锦簇,飘着凤梨和芒果香味的地方。潮湿的空气,热情的人们,长着深眼窝和黎黑皮肤的有异国情调的少女……
二十岁谈了恋爱,女朋友是南方人。她是感性的,大胆的,勇于表达爱恨情仇的。我这样一个带着北方文化中拘谨与保守的小伙子,初次接触到属于南方的热情与自由,立马完全融化、不可自拔。后来我们结婚生子,我也时常陪她回南方,但我对于她们家人以及亲戚骨子里那种对自由的喜爱追求,追求到有些近似叛逆的性子,很不解,也颇不以为然。就像很多自命清高的评论家一样,断定他们是缺失了传统文化,是文化沙漠。但是看了这部剧,听了这首歌,认真正视了这段历史,我才猛然惊醒:保守、中庸和拘谨绝不是真正的民族传统,相反,在这样持续一百多年的艰苦卓绝的抗争历史下,所保留并继承下来的那种坚毅不屈和勇敢卓绝,才更像是一块未被侵染的绿洲……”
南国电视台大厦,副台长办公室。
连佑文认真翻着最近收集的一系列关于和的报纸。旁边不远处,放的是收视率一路飘红的报表。
读着读着,他那双部队时十发子弹可以打出95环以上的手,开始有些发抖。
他现在看的一则报道,北方的几所很有名的大中专院校,近日老师学生组团过来位于偏远小县城的连翘海纪念馆献花祭拜。
这已经不是最近的第一批了。
这股因电视剧和主题曲带来的强烈的文化思潮,始于南方,渐渐蔓延于北方,如今流遍整个中国。就像是一个桥梁,勾起了许许多多华夏儿女共同的民族情怀和爱国触感,最后,很多人纷纷选择以这种方式作为纾解。
许久,他才放下报纸,踱步到了落地窗前。
对于眼前的这个局面,他是完全始料未及的。
他虽然姓连,但不是连翘海的后人。
实际上,他家族这一脉是当年连翘海带着“碧血团”从倭寇手下拼死救下来的无数人家之一,在那个风云时代来说,真的是沧海一粟。
只不过是他们家那位先人一直惦念着这件事,后来连翘海出征中箭坠海,无子无嗣,绝后而终。那位先人直接将全家改为姓连,以谢恩义。随后一直延续到现在。
连佑文自小听着爷爷念叨连翘海的故事长大,当兵就是为此,可以说有很深的连翘海情结。
所以今年有人提议拍摄这部剧,他立马高度重视,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政策倾斜,调动了几乎自己可以调动的所有人脉关系,最大的投资,最好的主创团队,最高标准的演员配备,陪着熬了无数个通宵……眼下终于取得了如此斐然的成绩。
比起收视率来,他更在意的是民众对于这个英雄人物,以及这部剧要表达的精神内核的认同!
而这点,如今看来,显然是极其成功的!
“金梁。这次多谢了。”
连佑文听着桌上传来的的手机彩铃声,一字一字,喃声道。R1152
章160 烨村的遭遇
烨村相当郁闷。√╪,
他的裹夹“华语通俗文学大奖”之威悍然上架开售。
正式上架前,出版方和自己几乎动用了所有的软广、人脉资源,以中上层圈子为发,好不容易刚刚形成了一种“买垣壑、谈垣壑”的独特氛围。
结果倒好,突然横空杀出了一部剧、一首歌,唰唰唰,几天时间便彻底占据了全民舆论风潮。
尤其是那首歌,那些分析人士也真是闲的蛋疼,能从韵律、风格等,剖析到填写歌词的每个字时,创作者金梁的心路历程和情绪变化……
按理说,上架后的销售成绩还不错,在码洋比第一部定高两成的情况下,销售态势基本持平,但是他心里就是不爽。
因为翻遍网络热搜,除了软广词条,基本看不到任何讨论他这本书的帖子。如果仅是这样也便罢了,毕竟走的不是平民路线,有心理准备,但最无法忍受的是那些之前为摇旗呐喊、嘶声叫好的精英学者和高端评论家,因为的带动,这阵子一股脑地扎在“剖析南北历史文化异同”、“重新正视抗倭百年”的热潮横流中。
甚至在这个过程中,金梁的那首作为这部剧的灵魂,以及那个时代许多英雄的心声,也经常会被提到,但却偏偏无暇顾及他的这本。
烨村很不服气。
在他自己看来,如果说仅是挖掘精神文化差异和壁垒的开胃菜的话,那么就是真正的戏肉。尤其里边新加的几段深刻挖掘人性的部分。精神空虚匮乏下,人伦的沦丧、道德的缺失。那种灵魂与**的逆悖,羞耻感与刺激欲的交叠……可谓妙到豪巅。完全已经发挥到了自己当前的最佳水平,当时写的时候数次把持不住。
所以不科学啊,这书怎么可能会没有人膜拜讨论?!
出版社可不管他这个,有得赚就行了。所以在销量不错的情况下,特意为旗下作家,组织了一次区域交流会和采风活动。
采风的地点,就在粤州。
采风嘛,先是寻了个山清水秀的高雅饭庄,吃喝一顿。针对当前文坛现状点评几句,尔后一番互相吹捧,酒不醉人人自醉,身心得到巨大满足。
最后醉醺醺的,风有没有采到不知道,倒是差点没把持住,采了花……
次日,出版社又在粤州最大的书店,也是整个中国南部最大的书店。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签售会。
买的人,要么牛逼,要么装逼,所以大部分自然是不屑来排队让他签名的。幸亏出版社早有准备。提前组织了一些人,这才免去了烨村的尴尬。
不过他也不是傻子,自然看了出来。心里更郁闷啊,听说那个金梁之前签售绝版精品限量合集时。图书城的玻璃门都被挤烂了,最后不得不挪到了当地的体育场里。他一人坐在足球场的草皮中央,两万多书友围在周围,站满了整个绿茵场不说,还有不少人被挤上了看台。
愤愤不平地签完后,在两个助理的陪同下,负手在这座气势恢宏的图书城里溜达。
当晃荡到二楼最醒目的“热销精品文学专柜”时,他的眼睛顿时被针扎了一样,整个人差点燃烧了起来。
工作助理见机得快,拉住工作人员,质问道:“你们书店怎么这么不小心,怎么把那也给摆这上边来了?!”
其实岂止是单单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