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9 章(1 / 1)

武侠之父 梵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海是遁了。

  毕竟“义军”终归不是军,摆脱不了被招安收编的下场,眼睁睁看着父母妻儿因为朝廷军队不作为而惨死的连翘海,自然不愿意低头纳降,可更不愿兵戈相向,所以便死遁了。

  后一种说法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有人称某某日早晨在某某地见到疑似连翘海的独臂老僧,亲眼看着对方长叹一声,将一把大砍刀丢入海中,随后步履蹒跚、没入雾中,再未出现。

  更有人信誓旦旦,称连翘海自觉大仇未尽报,已经东渡扶桑,单刀赴会,杀入日本岛,此际日本岛各支跟倭寇有关联的大名武将人人自危,夜不能寐,屁股尿流。

  邓铮熟悉完历史,读完剧本大纲,又看了段片花,虽然已是凌晨三点多,但仍旧觉得一股冲天豪情在心头荡漾,受这段历史、这些义士义举所感染,一首前世极为熟悉的歌曲几乎不假思索地便蹦了出来,如金石鼓鸣,萦绕心头,再难放下。

  “啪嚓”,手中的圆珠笔直接攥断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便驱车返回了首都,来到了租住地附近的大江录音棚。

  邓铮之前的三首歌、、都是在这里录的,其中后两首还是跟谈薇一起来的。

  此时的大江录音棚因为邓铮的入股,早已重新翻修,改为了大江录音城。

  那位“慧眼识英雄”的眼镜老板于大江也是很有经营头脑的,大厅里最显眼的位置,摆着多张邓铮录音时的照片,吸引了大量粉丝慕名而来,再加上他确实懂行,硬软件设施堪比音乐公司的专业大棚,所以生意相当好。

  不过邓铮过来却也不用担心被粉丝包围,于大江这人很会来事,重新装修时,特意在地下车库里开了个专用通道,算是邓铮个人专用的。

  这条专用通道,直通里边唯一不对外开放的一间录音棚,也是其中最高配的录音棚。

  邓铮昨晚一宿没睡,不停地琢磨推敲,竭力保持心中那份情绪和激昂不消散,进了录音棚,直接告诉于大江自己不喊千万不要过来打扰,然后便投注了全部的精气神在这首歌的制作演唱中。

  中间让于大江叫了两次外卖,小睡了四个小时,一直到次日早上,才算是弄出了较为满意的小样来。

  重生以来,在有引擎可以搜索现成曲谱演唱的基础上,这首歌是他混音制作及反复演唱耗时最长的,也是倾注情绪最多最充沛的一首!

章148 词论

  “吴主任、吕导,金梁先生的歌词已经传真过来了歌曲文件稍有些大,还在传输中。”

  电视台工作人员拿着一张纸,推开烟雾缭绕的工作间,急声唤道。

  “快拿来!”

  今天又连续试听了十几首歌曲、眼下已经有些焦头烂额的吴磊眼睛一亮,摁熄烟头,噌地站了起来。

  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歌词,一眼扫上去,看到标题,整个人顿时一个激灵。

  那种感觉,就跟半夜被尿憋醒迷迷瞪瞪爬下床,酣畅淋漓挥洒完毕后,从内到外骤然而来的那股子刺激清醒,嘴里忍不住唤道:“万里长城……永不倒?”

  听到这个很不凡的名字,吕导以及其他几位词曲人也都面面相觑,瞬间来了兴致,大家齐齐站起,围拢了过去。

  嘶——

  此后整整两分钟时间,屋里只有咂舌吸冷气的声音。房间里没有镜子,有镜子的话就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是瞪大眼睛、嘴皮子哆嗦,视线从上到下一遍一遍、一个字一个字地扫视歌词,似乎想从中间揪出一个坦胸露乳的大妖怪一样。

  许久,执导的吕导先回过神儿来,惊异道:“这词,看来竟还是粤语的填法,这位金梁先生……”

  吴磊也吁了口气,勉力将视线从这张句句山河字字热血的歌词上移开,解惑道:“哦,金梁先生的母亲是我们南方人,还是教语文的老师。对于粤语、吴语等传统汉语很喜爱也很擅长,他从小耳濡目染。水准不俗。先前我们合作时,他就经常用粤语跟我们交流。相当地道。”

  吕导激动点头:“太好了,我们这边的故事,这边的英雄人物,再以这边的语言写就的歌词,肯定更能引发强烈共鸣!这个金梁,年纪不大,很懂道,很厉害啊……”

  这时,众人中年纪最轻的那位作词人开口质疑道:“吴主任。吕导,我觉得这歌词这样写,很不妥!第一句我看就不行,什么叫‘昏睡百年’?用词太重太过了吧!后面还有更离谱的,‘哪个愿臣虏自认’、‘因为畏缩与忍让’……说得我们南方沿海不是一直在抗争一样?明显言过其实,与史实不符嘛!”

  吴磊、吕导二人还没说话,旁边一位岁数不小的作曲人摇头叹道:“……倭寇第一次来,是在洪武、永乐年间,那时还是日本九州、四国等地的正规日军。打着报元朝东征之仇的旗号侵扰我国沿海。但当时明朝国力强盛,大股入寇的日军均被歼灭。从永乐之后,倭寇侵扰的案例就很少了。后来这第二次呢,从开始尝试肆扰到大规模来犯。再到最后被彻底赶走,共经历一百四十四年。其中真正的大规模抗争史不足四十年,前一百年在干什么呢?”

  另一位中年作词人也点头道:“是啊。就说这倭寇第二次来犯,其实最开始就是我们自己人搞的鬼。当时朝廷海禁很严。沿海一带从事海商的富户较多,为了利益。海商自己开始组织武装走私团伙,雇佣西日本浪人作为护卫。后来由于日本浪人战斗力很强,渐渐失控,走私商集团开始转变为海盗集团,不断侵扰沿海地区,劫掠府库。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倭寇发现了我们政令不通、军备松弛,才引来了后续的大规模抢掠来犯。”

  吕导接口道:“可惜那些官僚士绅阶层一开始还沉浸在洪武、永乐年间轻破倭寇的历史中,觉得不过疥藓小恙,不碍事,只要继续有财发就行。等到后来觉得疼了,觉得不能再闹了时,已经尾大不掉,朝廷正在东北跟满族铁骑赌上国运地僵持,别说抽兵过来剿寇,还调了不少兵卒过去。没办法,这些官僚士绅只好硬着头皮子组织民兵散卒跟日本浪人干了几仗,结果吃大亏后,直接眼不见为净,跟倭寇躲起猫猫来了,这也直接导致破寇胜利拖了那么长时间。”

  年轻作词人不依道“可是即便这样,昏睡百年算是说得通,畏缩忍让也勉强,那‘臣虏自认’总不对吧?”

  先前第一个说话的老年作曲人讥笑道:“年轻人,你不会以为倭寇就全是日本人吧?我今天告诉你,所谓“倭寇”,整个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