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54 章(1 / 1)

我的妹妹是偶像 赵青杉 2000 汉字|23 英文 字 1个月前

该选择那一首。

他双手悬在黑白琴键上,久久没有落下,这时他的身边响起了一个声音,如同夏日青空下悬在窗棂上的风铃。

“你应该弹奏《天空之城》.....一首关于梦想与毁灭的曲子。”

程晓羽吓了一大跳,他转头就在冰冷的夕阳余烬中,看见了一双动人心魄的眼睛,于是缓缓流动的阳光停歇了。

窗户外遥远的天空,还有残留的红色晚霞,有绿色的树影,有高耸的山野,有优美的屋顶......那些景物逐渐的倒退,在这双眼睛的光芒中黯然失色。

程晓羽喃喃的说道:“你.....你怎么知道《天空之城》?”他记得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久石让这个音乐家。

西沉的落日恰好掉进玻璃飘窗的范围,橘黄色的余辉突然洒满了大半个琴房,晃的程晓羽有点目眩神迷。他看见了苏虞兮修长的影子,又看见白色的蕾丝窗纱轻轻的荡了起来,仿佛有微风穿过琴房吹起了她白色的长发

那双眼睛逐渐的远离他,让阳光不在模糊她的轮廓,他看清楚这张绝美的面容之后,觉得世间的一切都如此平凡,只有她能如此惹人注目,他的内心好像潜伏着巨大的感情激流。

但他不觉得这完全是因为这张脸足够美的缘故。

——还有,在他的记忆中,她的头发应该是藏青色的才对,怎么突然变成了白色?

程晓羽还在疑惑,就看见穿着白毛衣的苏虞兮俯下身,离他越来越近,然后就突然吻上了他的唇。

“哥哥,我喜欢你呀————”

————————————————————————————————

风儿喧嚣,阳光一定会到来,黑暗一定会消失,而你的声音一定会划破长空,在璀璨的时光河流中倾泻而下。

人生因为有限而美丽,因为活着,我们永远画不上永恒的句点。

(全书完)

后记——真实与虚幻

结局不太讨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因为与我而言,我写了一个我认为最完美的结局。

这个结局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早就有所铺垫的,在程晓羽与苏虞兮几乎所有的哲学讨论中说一个问题,那么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否真实的存在。(大家带着这个结局去二刷会看到很多铺垫,当然我的缺点是写的太隐晦了,例如第435.5章——《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例如第469章——《一刹荼蘼,一世菩提》,细节有很多,大家可以仔细寻找)

就好比读者老爷正拿着手机看,我坐在电脑前面都不会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会不会存在。

这个故事的源头应该是这样的,我们真的是存在的吗?

1950年的一天,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在和别人讨论飞碟及外星人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他们都在哪儿呢?”这句看似简单的问话,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

“费米悖论”隐含之意是,理论上讲,人类能用100万年的时间飞往银河系各个星球,那么,外星人只要比人类早进化100万年,现在就应该来到地球了。换言之,“费米悖论”表明了这样的悖论:.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学推论可以证明,外星人的进化要远早于人类,他们应该已经来到地球并存在于某处了;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为止,人类并未发现任何有关外星人存在的蛛丝马迹。

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地方。我们的太阳是个很年轻的恒星,也就是说存在着年纪比地球大很多的类地行星,理论上来说他们的文明程度应该远比我们发达。我们的地球是 45.4 亿年,假设我们把地球和一个 80 亿年的行星 X 对比

如果行星 X 的经历和地球类似的话,他们的文明应该比我们领先 34.6 亿年。

比我们领先一千年的文明所能带给我们的震撼,可能就像我们现在的世界能给一个中世纪人的震撼一样。一个比我们领先一百万年的文明和我们的差距,可能和我们与大猩猩的差距那般。而行星 X 上那个比我们领先了 34.6 亿年的文明会是怎样呢?

卡尔达肖夫指数是根据一个文明所能够利用的能源数量来量度文明层次的指标。它有三个类别:

型文明:有能力使用所在行星的全部能源。人类还没有达到 型文明,按照卡尔萨根的算法,人类可以算作 0.7 型文明。

型文明:有能力使用母恒星的全部能量。我们还没有办法理解这样的事情要怎样才能做到,但是人类还是尽量使用想象力来考虑这个问题的,一种可能是戴森球,这是包围母恒星的巨大球形结构,它可以捕获大部分或者全部的恒星能量输出。

型文明把前面两张都甩在了后面,它能够动用相当于整个银河系那么多的能源。当然,这一型的文明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不过别忘了,前面的行星 X 上的文明可是有 34 亿年的时间慢慢发展的。如果行星 X 上的文明和我们类似,并且成功生存到了 型的话,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星际旅行的方法,甚至开始对整个星系的殖民了。

对于恒星际殖民的方法,以银河系为例,有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复制,简单来说就是创造一种能够航行到别的行星的机器,然后用利用新行星上的材料花 500 年左右的时间自我复制,然后将两个复制品送向下一个目标,即使用比光速慢的多的速度航行,这个模式也能用 375 万年的时间完成整个银河系的殖民。当计量单位是 10 亿年的时候,375 万年不过是一眨眼而已。

回到我们我们之前的推算,如果银河系里 1%的智能文明成功的达到了具有星际殖民能力的 型文明的话,光银河系就应该有至少 1000 个 型文明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些文明的存在应该很容易被留意到才对。但是我们至今为止,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听到。也从来没有接触过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所以最靠谱的结论出来了,之所以人类没有发现外星人,那是因为人类活在一个模拟世界中。

我们人类自己的现代计算机技术都极其复杂,而量子计算(qutum putg)的出现使其更加复杂。通过这些强大的机器,我们将能够大规模地模拟更加复杂的物质系统(pscl sstm),其中可能包括完整的生物体,甚至人类。

科学家博斯特伦的观点认为,不仅仅是人类,整个宇宙都是模拟的。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的意识,以及与程序中无感知部分的互动,都是代码的一部分。然而,博斯特伦也承认,即使是对一个强大的计算机系统而言,要完全模拟现实的各个层面可能是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