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自己儿子的常老爹立刻咆哮道:“你按照多少钱一股买的?”
“我怕买不到,所以价格定高了一点”
“你说多少?”
“三、三十六!”
“你真是要把我活活气死是吧?还能取消吗?赶快取消!”
“撤销不了了”
像香槟这种甜度很高的葡萄酒,喝的时候不容易醉,但后劲很足,因此程晓羽回到了酒店就直接躺了,这一夜他睡的很沉。
醒来之后,昨天发生的一些事情都变的有些模糊不清,不过对于自己在“谜乐”上台打碟还是记得。
程晓羽靠在床上看了下手机,已经十点了,上面全是信息,程晓羽想到今天还约了“偶像计划”的四个姑娘排新歌,赶紧掀开被子,从床上爬了起来,去浴室洗澡。
在“偶像计划”演唱会的之前的十几天里面,他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要重新拍摄演唱会片头,舞美完全重新设计已经不可能了,只能请人来改装的更好。
除此之外还要拍摄一支v和录制两首到三首单曲,他必须争分夺秒的去完成,程晓羽洗完澡,穿着浴袍走到客厅的时候吓了一大跳。
因为成秀晶、裴秀智、泉佑璃和景雪绚已经穿戴整齐的到他房间里面了,泉佑璃还端着盘子,看见头发湿漉漉的程晓羽笑道:“晓羽哥哥,听见你开水的声音就知道你起来了,早饭给你做好了!我们四个人一个人给你准备了一道!要全部吃完哦!”
程晓羽看了一下餐桌上面,豆浆、心形煎蛋、培根卷金针菇和三明治
这个时候电视上正在放财经新闻,女主持用漂亮的声线说道:“由于程晓羽重新入主“上河”的重大利好刺激,点开盘之后“上河”股价在一片绿色之中,直接涨停。
几乎所有投资者都对程晓羽给予了信任,对于华夏人来说,有程晓羽的“上河”和没有程晓羽的“上河”完全是两个公司,有人预测这将是一波连续涨停,但具体能持续多少天,让我们拭目以待”
程晓羽转头看了一下电视屏幕,眨着眼睛对四个姑娘笑道:“昨天要你们买股票的,买了吗?”
一二七九章 结网
在万众期盼之下“上河”股票逆市迎来了连续五天的涨停,常岳悬着的心稍微放松了一些,这样让他面对老爹漆黑面容的压力小了一些。
虽然后市“上河”的股价走势如何,还得看接下来的发展,具体到最近的一件事情就是“偶像计划”的演唱会的反响如何,这是程晓羽回归“上河”的第一弹,如果反响平平,甚至低于观众的期待,那么“上河”的股价多少都会受到影响。
显然无论是市场还是个人,都对程晓羽抱有充分的信心,这叫买不到股票的人急的上蹿下跳,太多人想要进场,但无奈“上河”的股票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牢牢的捏在手上,所有人都在等待这一大波行情结束,毕竟程晓羽可不是普通人,他是羽神啊!
但不少机构加入不进这场盛宴,只能使一些盘外招,为了欺骗散户出货于是动用了不少专家大肆的在上分析,说“上河”的这一波行情肯定不能持久,甚至有诛心的言论说有人在操纵股价。
星期五收盘之后,一个声称自己是“上河”高层的人士,匿名发了一篇诉苦的章,章的题目叫做《上河之死》,章言之凿凿的说程晓羽对于这次“偶像计划”的演唱会并不是十分上心,在应该拼尽全力筹备的时候,还和o陈浩然去美国看夏纱沫的美国巡演开场。
又分析道:之所以羽神不上心,实在是有心无力,毕竟离第一场演唱会不过只有十多天,时间实在太少,他所能做的实在不多,其次最大的看点,大家所期待的“偶像计划”演唱会“六神”合体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排练现场许沁柠来了,但苏虞兮一次都没有出现过。
另外第二大看点,表演嘉宾也不可能有夏纱沫,时间上和夏纱沫在美国的巡演有冲突,所以客观上来说,程晓羽能为这场演唱会做的十分有限,比如邀请过气天后玛丽休斯。
当然,这些内容和《“上河”之死》这个标题的关系不大,但后半段大篇幅的内容就是与此有关的的了。
中详尽的描叙了陈浩然在“上河”内部搞大清洗,不少有功之臣,包括跟着苏长河一起创立“上河”的老人,全部被陈浩然借着“傅惜月事件”的名义开除。
这后半段并没有指责程晓羽,主要是针对陈浩然在“上河”内部依仗程晓羽的信任,欺上瞒下搞一言堂,还贴上了不少“上河”内部件证明“上河”正在泛娱乐化,而不会致力于唱片事业。
不止于此,最有价值的唱片版权都已转让给了“雨之声”,现在的“上河”除了几张不怎么值钱的明星合约和一些还没有出道的练习生,什么都不剩下了。
“上河”不过是羽神为了情怀所购买的一个空壳
《“上河”之死》的结语写的也很在情在理,上面写道:“就算是羽神,在“上河”这个泥潭里,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创造什么奇迹,转型是痛苦的,也未必是正确的,唱片业之死是因为根子上的原因,是因为华夏的唱片产业链上游全部被各大音乐站把持,这不是羽神一时之间所能改变的事实。
羽神的才华毋庸置疑,但想要以一己之力让濒临死亡的华夏唱片业重新崛起,我不说现实不现实,起码这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因此‘上河’复兴并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即便有羽神的光芒,‘上河’的未来依旧隐藏在迷雾之中混沌不清。
这一次的连续涨停,不过是机构和资金,借用羽神巨大的影响力,来操纵股价,建议大家一定要谨慎持有。”
amp;bsp;这篇章写的内容详实、有理有据,尤其是一些小道消息写的相当精准,说明作者即使不是“上河”的内部人士,也有眼线在“上河”,这些指出来的问题,确实也是“上河”和程晓羽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
《“上河”之死》在上被大量的转发,也被不少业内人士所印证,接着又跳出了一大波专家替大家来分析程晓羽购买“上河”只是为了一点情怀,他根本无需靠“上河”赚钱,“上河”最多就是“雨之声x百代”无关疼痒的补充,程晓羽不用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要知道拍电影比卖唱片可赚钱多了
上一致唱衰“上河”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无数人程晓羽,问他怎么看,程晓羽一直也没有给予回应
第二天,天天关注“上河”情况的常军,看到上这些负面消息,心急如焚,立刻催促常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