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1 / 1)

我的妹妹是偶像 赵青杉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来,这个时候刚好周姨打电话进来。

因为周姨是舞蹈学院的考官,所以不方便喊程晓羽一起吃饭,于是只能打个电话问程晓羽,看他情况心态怎么样。

程晓羽回道在吃,周姨又说下午已经跟三个老师已经打好招呼了,叫程晓羽不要紧张,正常发挥就好,肯定没有问题。

程晓羽想到自己是最后一个考试的,周姨一定摆脱了不少人,又觉得实在没有必要这样,但周姨的好意却不能不领,笑着说道,那真是麻烦您了周姨,叫你这么费心,我真是惭愧。

周姨道不碍事,又叮嘱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这一切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何明哲和左妍这才恍然大悟,觉得程晓羽是有后门,才这么笃定,心下对程晓羽的鄙视更深了。也都没有在关心程晓羽有没有参加过比赛这个问题。

何明哲又好奇的问道“你有亲戚是上戏的啊?”

程晓羽觉得也没必要否认,就点头说“是。”也没有解释是什么亲戚,是谁。

这个时候,程晓羽的牛排也吃的差不多了,就一口喝完了杯子里的饮料,跟端木林莎三人说了等下见,就离开了座位,走到吧台买单的时候,顺便把那一桌的帐全部都结了。

人均消费大概一百多一位,一共五百多块钱,也不算便宜。想了想秀色可餐的端木林莎喜欢自己的音乐,觉得也还算很值。再说说不定以后两个人还是同学,这单买的还是划算。也就毫不犹豫的刷卡付账,要不他也不会大方到才认识就当冤大头买单。

程晓羽走的时候,端木林莎还想挽留,却有点不好意思,扯了下左妍的衣袖,左妍也没有做声,只能看着程晓羽走。

何明哲见碍事的人走了,马上一屁股坐到端木林莎对面,埋怨的说道“林莎,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你直说,何必用这样一个不知所谓的人来刺激我。”

端木林莎见何明哲如此的自以为是,又贬低自己的偶像,对何明哲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虽然她对程晓羽的人远远说不上是喜欢,但对他的音乐却满满都是爱,也很想能和程晓羽能有交流音乐的机会。

当然她最期待的是现场听程晓羽为她演奏一次《龙门客栈》。因此刚才生怕何明哲把程晓羽吓走,刚才程晓羽在,不想表现的多刁蛮,现在程晓羽一走,就不在掩饰对何明哲的反感,说道“何明哲,我麻烦你不要再纠缠我了好不好!我真的不喜欢你。我喜欢晓羽哥。”说完觉得自己说的太露骨了,又补充了一句“也不会喜欢你。

何明哲听到这么残忍的拒绝,觉得不可思议,又不敢相信,脑子里一片空白,只能下意识的带着怒气道“你这话什么意思?就是喜欢那头猪也不会喜欢我吗?你这么羞辱我为了什么?”端木林莎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示对程晓羽的好感,何明哲虽然不愿意相信,这个时候却不得不相信。幸好这个时候程晓羽不在,要不然估计又是一阵腥风血雨了。

左妍有点不忍心,就说了句“程晓羽还是很有才华的,他是罪恶王冠的键盘手。”又怕何明哲不知道什么是罪恶王冠,又补充道“罪恶王冠就是网上很火,莎莎最近很痴迷的那个乐团。”

端木林莎也懒得理何明哲,点的东西也没有吃完,就喊服务员买单。

服务员走过来道“刚才哪位先生已经替您买了。”

何明哲到是没听说过什么罪恶王冠,他一般不怎么上网。但是见端木林莎看都不愿意看他一眼,怒气值立马攒满,却又不敢冲端木林莎发火,却是从衣服了掏出钱包冲服务员喊道“谁要那煞笔买了,老子没钱吗?”从钱包里随意抽出一沓钱,也没数就摔在了服务员身上。

端木林莎皱了下眉头对这样缺乏教养的何明哲愈发讨厌,对服务员道“不好意思,我不认识他。”拉着左妍离开了西餐厅。

只剩下何明哲一个人呆若木鸡的留在那里。

服务员默默的把钱都捡起来放在桌子上,何明哲脑子里全是不甘心。所有的恨意都寄托在了程晓羽身上。走的时候,何明哲还是把桌子上的钱收了起来,这个时候他已经在计划怎么让程晓羽倒霉了。

让他不好过的人,他要让对方付出十倍的代价。

第八十二章 有文化的流氓

程晓羽慢慢走回了上戏,沿路一张张青涩着不知世事的面孔和家长们担忧着的脸,让他感慨万分。

大学当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能就读一所顶级的大学,沿途却有最美的风景。

不可否认的是一场高考分出了人生岔路,考了多少分,之后将会去到哪里已经是你无法改变的,但是你将要去的地方,一定会带给你预想不到的惊喜。你会遇见一些人,觉得相见恨晚;你会遇见一些事,让你对人生恍然大悟;你会遇见你该遇见的,接受你所不能改变的。

寒窗苦读十几年,从一个懵懂的小孩成长为成熟少年,一路上学习了语文数学天文地理,了解了古今中外;遇到了不同的老师,结交了不同的朋友,这都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通过高考为自己的努力交上一份答卷,无论成绩如何,高兴也好悔恨也罢,我们都无法回头,因为这仅仅是开始,人生的考卷远不止如此

华夏五千年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要不然前世那些土豪暴发户们也不会发财了去读什么mba,花大价钱买张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文凭。

程晓羽在这样的感慨中,悄然前行,再一次,他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自己方向。

这一次他要昂起头,跨过这浩瀚的沧海,抵达盛放的彼岸。

程晓羽怀着激昂的心情走到了上戏门口,只可惜上戏的大门实在不够中音的大门那般威严,遮遮掩掩的躲藏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植被后面,有一种庭院深深的江南灵秀气质。或许这也是南北方文化的差别。

早上进来的时候,程晓羽在拥挤的人流中,没能仔细看看这所学校,经过一上午的考试,人已经少了大半,上戏的校园才显的空旷起来。

上戏没有什么特别高耸的建筑,全是民国时期留下来的中西方建筑结合的小楼。为了彰显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四处都是绿意盎然的有些年头的古树,而一些艳丽的花花草草更是随处可见。

想到即将在这里生活四年,程晓羽也是颇为兴奋。上戏和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