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4 章(1 / 1)

斩邪 南朝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郎等在崂山府大力发展农业,开荒种田时,石破军更是嗤之以鼻:愚蠢之极!

种田从播种到收成,往往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周期,陈三郎此举是以为自己能守住崂山,长久管治吗?

简直痴人说梦!

这是读书读傻了的,纸上谈兵,想当然过头。

不过石破军倒是高兴,原因无他,崂山府越富庶,蛮军掠夺起来就越爽,满载而归。

这是好事。

屠了崂山府,应该便能抢到足够的物资,可以继续起兵了。

于是,过完年后,等天气暖了些,石破军立刻召集人马,除了留下两千兵卒留守州郡外,其余部众,全部拔营而起,进发崂山府。

石破军自有心思,知道蛮州是没脸回去了,雍州破败,不是久留之地,因而得寻找新地方安顿,打造一番基业,东山再起。

选来选去,他目光投放到了扬州。

扬州江南,自古富庶,万里繁华,美人如云,光想着,就让人流口水。

这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石破军对元文昌心怀怨恨。

想当初,他修书给元文昌,要对方起事,共同打天下,不曾想被这老狐狸摆了道,元文昌按兵不动,隔岸观火,等石破军与李恒威拼杀得差不多了,这才突然揭竿而起,一举灭了李恒威,大兵直取五陵关。

典型的坐收渔翁之利。

石破军岂不怒火中烧?因而决定趁元文昌攻打五陵关之时,他蛮军直取扬州,抄其后路。

从雍州去扬州,正好取道崂山府。

石破军的打算就是灭了崂山,然后攻打扬州,简单而粗暴。

因而这一次起兵倾巢而出,担任先锋的正是爱将蒋公铭。

只是不管是石破军还是蒋公铭,都没有想到,先锋军才到高平府境内就遭遇到了强悍的伏击。

战争突如其来地开始了!

------------

第四百七十五章:先锋中伏,箭雨立功

蒋公铭身高七尺,又壮又黑,浓眉豹眼,虬须如麻,天生一副凶猛相貌,光站在那儿,便能给人一股凌厉的压迫气势。

他惯使的兵器,乃是一柄重达七十八斤的狼牙棒,巨棒长达五尺,上面钉刺锋寒,刺头之上,早染成了暗红色——

这是杀人太多,留在其上的血渍痕迹。

作为石破军麾下第一猛将,蒋公铭的悍勇是出了名的,他更出名的是头脑简单,反正上阵打仗,就是冲冲冲,杀杀杀……

这样的将领,很适合当先锋。

所以在多次的战事之中,石破军都用他担任先锋官,冲锋陷阵,颇是立下不少功劳。

这次同样不例外。

在石破军的计划当中,有蒋公铭在,或许根本不需要中军发力,便可把崂山府打下来了。

不但石破军认为,蒋公铭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总之一句话,他根本不把陈三郎他们放在眼内。

将领如此,手下的态度可想而知。

数千人马,大摇大摆地闯进了斜阳谷,甚至连斥候都没放出一个来预先侦查勘察。

蒋公铭骑在一匹枣红马上,让人闻风丧胆的狼牙棒挂在马背,他则一手拿着根肥硕的猪蹄,一手拿着壶酒。吃一口肉,喝一口酒,吃得满嘴油腻,好不享受。

就在这时,弓弦声响,有箭矢飞掠而至。

这一支箭的威胁力相当一般,力道不足,因而显得飘。看起来,应该是瞄着蒋公铭射出的,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是射箭之人水准不好,臂力欠缺,即使这箭能够命中,也是强弩之末,挠痒痒似的。

更何况,这一箭连射到近前来的力道都没了。

蒋公铭却是一愣,脑子有点迷糊,没想到在这里会遭遇暗箭。

但下一刻,无数的弓弦拉响,箭矢如雨般从两边林木间射了出来,笃笃笃!

在密集的空间中,箭矢几乎没有落空,非常准确地射进蛮军们的身体内。

“啊啊啊!”

惨叫声杀猪般响起,斜阳谷不再安静。

潜伏处,莫轩意站在那儿,遗憾之色溢于言表。话说第一箭,是他射出去的,结果实在有些不如人意。

他脸色黯然,抖了抖双肩:要是以前,这一箭不敢说能取蒋公铭的性命,至少能把他射下马来。但现在,武力已不在了……

身边柳元看出了将军的心事,不动声色,低声问道:“将军,我们什么时候冲杀下去?”

莫轩意迅速调整过来,喝道:“三轮箭后,立刻冲杀!”

峡谷中,乱成一团的蛮军们成了活靶子,不断有人中箭倒下。

“敌袭!”

“敌袭!”

反应过来的蛮军惊叫起来。

这时候蒋公铭手中的酒肉早扔掉了,抡起狼牙棒,红着眼睛去找敌人。然而一片慌乱中,哪里见得着?倒是不断有箭矢飞掠而至,逼得他赶紧挥舞武器,左拦右挡,不教箭矢射中。

叮叮当当,响成一片!

身边副将也是如此,一边喊道:“将军,我们中伏了!”

蒋公铭恨不得一棒把这家伙的脑袋给砸烂:这不废话吗?

他心中却是惊疑不定,实在没想到会在此地遇伏?伏兵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难道竟是崂山府的人马?

怎么可能!

斜阳谷距离崂山府甚远,有着好几日的路程,这还是建立在快马加鞭的前提之下。一般人马奔赴而来,差不多要十天工夫才行。这么长的距离,崂山的人难不成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提前来到斜阳谷埋伏?

打埋伏这样的事,蒋公铭一向不屑为之,他也不懂,觉得两军拼杀,就该真刀真枪地干。自从起事以来,大仗小仗不少,但还真没有遭遇过伏击战。在雍州,基本没遇到像样的抵抗,后来一直打到中州边境,便与李恒威的联军对垒了。

中州大战,双方摆开阵势,属于正面硬碰。

现在猝不及防地遭遇伏击,蒋公铭竟觉得有些恼羞成怒。

“杀!”

“给我冲杀!”

口中咆哮大叫,要督促手下兵士冲向两边林木去,击杀埋伏在那的敌人。

然而箭雨之下,伤亡无数,早乱了阵脚,哪里还组织得起像样的反击来?蛮军行军打仗,作风一向如此,勇则勇矣,却颇为散漫,一打起来很容易各自为战,只凭蛮力勇气搏杀。

“蛮军”之名,岂是浪得虚名?

故而中州之败,乃是必然,注定成不了气候。

蒋公铭叫手下只顾乱跑,直气得七窍生烟,一个不防,噗的一下,竟被一支箭矢射中左臂,十分疼痛。

他却是没有披全甲。

“将军,撤吧!”

副将见势头不对,赶紧叫道。

蒋公铭怒火攻心,抡起一棒便把这副将打得脑浆迸裂:“不战而退,敢乱我军心,该杀!”

这一杀,却是震慑,不教部众溃逃。

不过此地此时,再怎么杀都没有多少作用了。杀声震天,无数崂山人马从山林中杀出,潮水般冲了下来。

距离斜阳谷百里开外,大队蛮军浩浩荡荡地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