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1 / 1)

斩邪 南朝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何降妖除魔。

听着陈三郎侃侃而谈,道士心有疑惑:“书生,你真得是个读书人吗?怎地说起这些事来,一套一套的?”

陈三郎含糊回答:“读得书多了,总懂一些。”

道士深信不疑:“哦,原来如此。不过我不识字,我不读书。”

“你不识字?”

陈三郎吃一惊。

“道士不识字,有甚奇怪。”

“那你刚才怎么看契约?”

陈三郎觉得很惊奇。

道士嘿嘿一笑:“怕你骗本道爷,就装模作样吓唬吓唬你呗。”

陈三郎为之哑然。

约莫讨论了一个时辰,终于确定了一个双方都觉得不错的除妖方案,动手的时间定在后天晚上。但在此之前,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大前提需要解决,就是陈三郎和道士得乔装打扮登上画舫。

俗话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如果不能近距离接触到妖魔,降妖除魔谈何说起。找到机会接近的话,还能先摸清楚对方虚实,知己知彼更有把握。

不过以他们现在的身份身家,想要登上春山楼的画舫难以登天。

陈三郎皱眉苦思,最后想到一个法子,就是从良安钱庄大老板赵德威那里找突破口。这位老板是和十八姬春风几度的风头人物,有着深入的贴身体会,可以说是重要当事人,其身上肯定有着关键的线索情况。就不知道昨天晚上过夜竞拍,是否也是他拍到了。

“既然如此,那走哇!”

道士一如既往地心急,立刻拉着陈三郎去找赵德威。

------------

第三十六章:修士见闻,豪客中邪

良安钱庄,店铺辉煌。

道士刚进门,还来不及开口,立刻有伙计满脸厌恶地挥袖驱赶:“出去出去,本店概不施舍!”

瞧着道士一脸郁闷的样子,陈三郎忍俊不禁:“道长,世道不同了,奇人异士那一套行不通了。”

“那怎么办?”

“先换回正常的道袍再说。”

道士变戏法般往腰间一掏,就掏出一套干净整齐的道袍来,很利索地换着。

陈三郎好奇地瞅了瞅,心道这道士还真是有料,不知身上带着多少法宝,忍不住问:“道长,你是崂山嫡传弟子,师傅肯定传下许多法宝,有没有适合我用的?”

道士一听,睁大了眼睛:“许多法宝?亏你说得出口,你以为法宝是大白菜满街摆的吗?”

陈三郎腆着脸道:“总有些吧。”

“一件都没有,本道爷要是有法宝,何必跟你磨叽啰嗦,直接去到那画舫降妖除魔,一招打杀了。”

道士回答得干脆。

“不会吧,没有法宝如何对付妖魔?”

“不是有法器嘛。”

道士没好气地说:“书生,很多东西书上可没写的。”

陈三郎被勾起好奇心,一个劲追问修士界的事。道士一翻白眼:“你一介读书人,问这干甚?”

“圣贤曰:不耻下问。”

陈三郎理直气壮。

被缠得烦,道士就开口说起来,见着这书生果然听得聚精会神,十分专注,道士内心不禁感到有点小得意,有心卖弄,一不小心就说多了。

原来修士所用物品分为两大类,一为法器,一为法宝;市井坊间传闻,说那些世外高人随手一掏就是法宝,然后乒乒乓乓开打,却纯属市井小民的臆想。真实情况:偌大修士界,法宝的数量虽然算不上凤毛麟角,但也是颇为罕见。而每一件,都有着十分厉害的威能。

既然法宝难得,那么对于大部分修士而言,法器就是主流,又分为三个品阶等级:开光、玄品、灵通;其中开光级法器是最低级最普通的,平常时候,有得道之士行走天下,与人有缘,或会替人开光,将些许法力加持其上,那么原本一件稀松平常之物就成为了法器。

不过这样的法器属于易损消耗品,就算不动用,加持在上面的法力也会随着时间散发流逝,久而久之,当一点不剩,此物也就作废了。

故而玄品级才算是真正意义的法器,物品上刻着阵法禁制,只要保养得当,就可以一直使用。

对于这些见闻,陈三郎听得津津有味,又问:“修士界现在厉害的都有哪些门派,崂山肯定是吧。”

闻言逍遥富道长难得地脸皮一红,含糊道:“好些门派都挺厉害的,比如说西山白马寺,海外龙城,蜀山这些,呃,具体本道爷也不大清楚,我可也是刚下山……”

陈三郎暗暗记住那些名字,心想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见识见识。

道士又道:“其实还有一个地方非常出名,里面都是武修,嗯,也就是俗世所说的武林高手。”

陈三郎兴趣浓生:“那地方叫什么名字?”

“山寨!”

陈三郎一愣:“就叫山寨?”

“不错。”

陈三郎不由腹诽:这名字也太山寨了……

这时候道士换了装束,显露出本来面目,很年轻的样子,五官长得还算周正,就是眼睛小了些。经过接触之后,深谙其爱钱如命的市侩本质,不管怎么看,这副面貌都带着浓浓的猥琐之意。

但现在的模样总比之前那“奇装异服”要顺眼得多了。

“好了,可以再进钱庄找人了吧。”

陈三郎想了想:“我觉得赵老板未必在钱庄。”

“不在钱庄在哪里?”

“要么在家,要么在小秦淮。”

此时天色渐暗,又开始到小秦淮热闹的时候了。

道士听着,颇感不耐:“麻烦,干脆听本道爷的,直接杀去小秦淮,岂不痛快?”

陈三郎冷笑道:“你倒痛快了,砍杀起来,伤及无辜该怎么办?”

道士一怔:小秦淮人山人海,双方拼斗起来,一个不好就是死一片的结果,的确让人头疼。

修道之人,不敢说悲天悯人,可事态闹大,惊动官府却是不美。修士固然算是世外高人,可王朝统治,千军万马,其中不乏高手人物,特别是那几位封疆大将,论起实力比许多修士要厉害得多。一身杀气,道法不侵。

道士口口声声称自己是“高人”,可真要和那封疆大将对比,只怕几回合就被对方砍了脑袋。

修士,毕竟不是神仙。尤其修为不深的,在某些方面可能比一个壮汉还不如。

“这不行,那不行,这单生意本道爷不做了。”

道士撒起泼来。

陈三郎好不容易哄他上钩,哪里肯让他走,忙道:“稍安勿躁,等我去问问就打探清楚了。”

但他踏入钱庄,还没有开口问,就见到一人慌慌张张冲进来,口中大嚷:“赵掌柜,赵掌柜,大事不好。”

一个穿着掌柜衣饰的中年人走出,喝道:“王小二,你大呼小叫什么,惊吓到客人,唯你是问!”

那王小二哭丧着脸:“赵掌柜,真出事了,老爷出事了。”

赵掌柜啊了声:“老爷怎么啦?”

“老爷昨晚夜宿小秦淮,今天中午才回来,睡了一觉。黄昏时分刚醒,可一醒来就中邪了似的,胡言乱语,还乱打人。夫人好不容易叫小的们把老爷绑住,又叫我来通知掌柜,请你赶快回去看看。”

这赵掌柜身份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