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四下的冰雪,张口说道:“当今天下大寒,冰冻三尺……”
还来不及说下去,就听一名侍卫大叫:“王爷小心!”
嗤!
尖锐的破空声出现,一支强劲的箭矢不知从哪儿射出,直射七王爷。
这暗箭又快又猛,左右侍卫眼看救援不及,在一瞬间只感到魂飞魄散。
噗!
下一刻,长箭准确地射入一个人的身体内,血花飞溅而起。
“王爷!”
“王爷!”
急促而惊惶的叫声不绝于耳,一些文臣当场就呆住了。
只是这一箭并未射到七王爷身上,在千钧一发之际,七王爷身边一名臣子竟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躯替他挡了这要命的一箭。
很快,众人都认出了,这挡箭的臣子是礼部侍郎唐显涛,也算是朝中老臣。其一直是七王爷阵营中的骨干人物,全力支持七王爷登基为帝。而当下,在七王爷遭遇生死危机的时候,他不惜舍命来救,足见忠心。
“唐大人!”
七王爷伸手将他扶住,只见这名老臣心窝被利箭几乎贯穿,血流不止,嘴里都在溢血出来。他口不能言,奋力举起右手,指了指天,头一歪,就此逝去。
哗啦啦!
无数兵甲侍卫奔跑而来,把七王爷等人簇护起来。
“王爷,速回紫禁城暂避!”
很快,七王爷等人就退回了紫禁城中。
外面唿哨声此起彼伏,马蹄声急,衣甲摩擦声不断――这是御林军在全力搜捕刺客。
紫禁城外,堂堂王爷竟然被人刺杀,此事引得朝野震动,全城戒严缉捕。
第二天,有证据证明那刺客很可能来自梦鸟楼。而梦鸟楼,一直都是四王爷的势力所在,被称为“京城第一江湖”,黑白通吃。想当日陈三郎进京赴考时,便曾与梦鸟楼的人发生过冲突。
这些证据很充分,皆因近期时局渐趋明朗化,七王爷得到的支持越来越多,这般下去,其登上宝座的机会就越来越大,再不可动摇。
除非他死了!
只要七王爷死,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四王爷他们。
矛头所指,无可驳斥,梦鸟楼虽然一直在京城中左右逢源,但到了皇族争斗的层面上就不够看了,一夜之间,被连根拔起。
第三天,御林军包围了四王爷的府邸。在遭遇了一定程度的抵抗之后,破府而入,将正在府中的四王爷,以及五王爷擒拿。
此事在京城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各种消息满天飞。有传言说,四王爷被抓之际,情绪激昂,说他根本没有派人刺杀,所有的一切都是被陷害的……
但不管如何,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在持续已久的王朝权柄争夺战中,最后以七王爷获胜告终。
朝野之战,不见刀枪,却往往比刀光剑影更加凶险诡谲。千百年来,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其中各种布局谋略,都不是史书上所能完全表现出来的。
七王爷的胜利,最主要的根源便在于他掌握了实力强大的凉州铁骑,而且这支队伍还因为勤王之故,离开凉州,抵达了京城之外,成为了整个王朝的依赖支柱。
又或者说,朝野上下,对于无休无止的王位争夺已经厌倦了。当下国难当头,必须尽早定下天子传承,这才能稳定住局面,才有扭转乾坤的机会,重振国风。
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最后便形成了所谓的“历史条件”。
是夜,当消息传入后宫寝室,病榻上的皇帝闻讯后竟是坐了起来,先是大笑三声,然后痛哭三声,最后吐血不止,倒在床上,再无法动弹。
皇帝驾崩了,寿六十五!
------------
第四百三十章:勾结外族,引狼入室
(感谢书友天空、等待、桃之、依门,昵称等在上周的慷慨打赏!)
五陵关外,军营林立,连绵不绝,由于冰雪纷飞,气候严寒的缘故,许多旗帜都被冻住了,翻展不得,只是旗面上的大字仍清晰可见,是个斗大的“元”字。
中军大帐,帐内炭火炽热,不断散发出热量来,使得整座营帐十分温暖。
元文昌坐在上面,身躯魁梧,腰杆笔直,一张坚毅的脸容比岩石还要硬上几分,不见丝毫情绪波动。
他整个人,都像是一块石头,不似血肉之躯。有传言说当日其爱子元哥舒吐血而死,元文昌都是稳坐如山,不动声色。
元文昌之下,两边都是坐着甲胄加身的猛将,一个个坐得挺直,神态肃穆。
他们是元文昌麾下的将领,有其帅必有其将,军纪严明,心坚如铁,百分百服从――不符合条件的不是淘汰了,就是被斩头了。
“报!”
叫唤声中,一名鹰羽卫探子进来,跪拜行礼。
“说!”
元文昌言语简练。
“皇帝驾崩,新帝登基,称‘宣威帝’……”
砰!
元文昌一掌拍在案上,低声喝道:“那不是什么新帝,只是谋权篡位的逆贼!”
那名鹰羽卫身子一颤,头深深地低下去:“是小的口误……”
元文昌冷然道:“此子布局陷害兄弟,此乃不义,又气死父亲,是大不孝,而父亲尸骨未寒,便登基抢位,更是不忠,如此逆贼,何德何能称帝?”
关于京城变局,消息早传递了出来。元家布局已久,眼线遍布天下,虽然起兵后,京城大索缉捕,清除掉不少钉子,但仍有些隐藏得很深的探子没有暴露,甚至当今朝野之上,还有人跟元文昌通风报信。
这并不稀奇,一些大臣心目中已经觉得王朝大夏将倾,那么尽早筹谋出路,或许还能求得一场富贵。
千百年来,每逢改朝换代,王室下场注定悲催,但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只要态度立场转变得好,重新拜个皇帝,不但能明哲保身,也许还能位居官位。毕竟新帝上位,也得用人不是?
这道理,就跟打工的换老板差不多。
对于那两位皇子禀性,元文昌早有了解,虽然争权夺位到了白热化阶段,但四皇子应该不会铤而走险,在紫禁城外悍然刺杀,那样的话,实在太愚蠢了。七皇子是那么好杀的吗?真是的话如何能活着进入京城。
当然,现在事实真相如何早就不重要,结果已经定下来。不得不说,七皇子这一手做得漂亮,一下子定了形势,起码现在,能够把动荡不安的朝野掌控起来,不至于群龙无首。他的上位,对于屯兵在外的元文昌来说,自是一个相当不利的消息。
“那么,是时候给那些蒙元贵族们写一封信了。”
想着,元文昌眼眸中有一抹厉光闪过:勾结外族?那只是利用罢了。
当今天下形势,极其微妙,不能尽早定夺,必生诸多变数。宣威帝上位,一定会号召天下勤王,有五陵关和凉州铁骑在这,号召力不会差,到时候,再被其弄来一支勤王联军可就大大不妙。
这个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再引进一个搅局者。遍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