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5 章(1 / 1)

斩邪 南朝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哎呦,烫!

他嘴都有点被烫歪了,但神情却是幸福的,将山药肉囫囵地吞进肚子了,脸上露出了享受之意。

先前净空和尚玄之又玄地念叨什么空,陈三郎嗤之以鼻,觉得肚子不空,才是道理。

将半截山药吃掉,肚子渐渐踏实了,精神抖擞起来,口中啧啧有声:“香,好吃,真好吃!”

那边老和尚忽然睁开眼睛,似笑非笑:“陈公子莫非是想引诱贫僧?”

陈三郎心情也慢慢放开了,摇头晃脑:“非也非也,我要是想引诱你,怎么能用山药?最起码也得杀一条蛇,或者炖一锅肉才行。”

这个想法倒不错,虽然很可能无功而返,但总算撒口气。

老和尚笑道:“老僧坐禅,已经辟谷,不食烟火久矣。”

“怪不得就瘦下皮包骨了……”

陈三郎没好气地道。

老和尚并不与他斗嘴,又要闭眼养神。

陈三郎发觉与他做口舌之争,自己这条三寸不烂之舌恐怕碰到了对手,难以建功了,要知道释家的“舌识通”,施展开来,能说得天花乱坠,顽石点头,如何能干得过?

干脆开门见山:“我说大师,无论如何我都不会遁入空门的了。你再怎么逼迫也是无用,何苦为难?”

老和尚不以为然:“老僧早就看出,你与我佛有缘。现在只不过被红尘蒙蔽,不曾勘破罢了。终有一天,你会明白老僧的良苦用心,心甘情愿皈依的。”

“你把我抓来,这也叫心甘情愿?”

“时日未到。”

“既然没到,那你就放了我吧。”

陈三郎赶紧提条件,反正能讲道理,总比不讲的强。虽然这所谓道理,很是模糊,难以扯得明白。

“放你之前,你要随我去一趟扬州。”

净空和尚也不含糊。

陈三郎头摇得像拨浪鼓:“扬州去不得,刺史大人视如眼中钉,我要是在扬州出现,那不得自投罗网?”

“老僧保你安全。”

陈三郎摸了摸下巴:“但我不信你。”

“我会让你相信的。”

陈三郎见他不肯退让,话题一转:“去扬州也行,但得容我跟家人告别一声,免得他们着急。”

“呵呵,出家之人,何者为家?”

“呸,我不是还没出吗?”

净空和尚目光注视着他,面色突然变得有些奇怪:“你喜欢那个女子?”

陈三郎知道他说的便是许珺,毫不犹豫点头:“我们已经定下盟约,将结成秦晋之好。”

老和尚叹息一声:“阿弥陀佛,回头是岸。此事万万不可,你会死的。”

陈三郎再也忍不住,跳起来,再也忍不住,啐道:“胡说八道。”

“出家人不打逛言,此女身藏名器,非常人所能得。否则的话,定有祸端。”

这话说得玄乎,陈三郎莫名想起许念娘的告诫,让许珺不能轻易跟自己圆房,两者隐隐有些联系。

“不对,胡思乱想什么?许念娘的话,也许是对于世俗礼教方面的一个约束,毕竟当下只是定亲,还未正式成亲……而和尚现在说的,完全便是玄乎之言了。再说了,自己也不算是个寻常的人了呀。”

龙气压身,把《浩然帛书》镇压住,外人却难看出端倪,以为是功名笼罩的缘故。

“我不与你争执这个,还是那句话,想要我出家,再等个几十年吧。也许等我白发苍苍,或会看破红尘。”

说着,举起一根烧着的枯枝往后面走去。他是不愿意跟老和尚呆一块了,烦躁得很,不如换个地方去过夜。

殿后是个门,通往一座后院,迈步进去,火光晃照之下,不禁吃一惊:原来后院之上,居然陈列着一排棺材,大概数了数,足有十七八具之多。

呼!

也不知哪个破窗口吹来的风,一下子将枯枝上的火吹熄,顿时变得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然后,他便听到了些古怪的声音。1292

------------

第两百一十六章:装神弄鬼,何方神圣

(求订阅,求自动订阅!)

风吹熄火,随即响起一阵令人牙酸的声响,听着,仿佛是木板在挪移摩擦,咿呀呀的。

陈三郎也算是胆大的人,此刻却禁不住心里发毛,赶紧退出去。

“嘻嘻……”

漆黑中突然响起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谁?”

陈三郎下意识地叫嚷道。

唰!

眼前猛然一花,像是飘拂过一条美丽的裙子,空气隐隐有香味弥漫开来,煞是好闻。

只是此时此景,就算逮见个美女,陈三郎也是视作女鬼了。赶紧将手中枯树枝一扔,转身向外面跑。

“公子,慌张作甚,陪陪奴家嘛,我害怕……”

耳边甜甜的声音缭绕不去,听得人心都酥了,骨头都要麻掉。这声音,仿佛带着一股说不出的魔力,甜甜腻腻的,脚步不听话便要停滞住。

“你害怕?我才害怕好不好……”

陈三郎可不是那等傻乎乎的书呆子。

市坊间多有传闻,杂记上也记载着不少类似的故事。大概之意,都是说一个书生,要么是家贫,要么是赶考什么的,反正就在荒山野岭的地方过夜,然后大半夜的,狐仙美女什么的就过来了……

美人一笑,勾人心魄,书生怎抵挡得住,当即眉来眼去,**,然后就颠倒衣裳,成就佳话。

这些故事成分,多半为美化,是人们梦想的一场邂逅。

梦总是好的。

昔日陈三郎奔赴赶考,也曾幻想过来着,然而事到临头,不是黑车,便是黑店。诸多经历下来,使其深刻认识到,做梦得睡觉的时候做,清醒时,便该做清醒的事。

现在的他,就很清醒。

荒废多年的古刹,突地跑出个美人儿来,其中猫腻,不言而喻。他赶紧捂住耳朵,快步奔出大殿。

炭火未熄,映照出老和尚瘦巴巴的身影。

陈三郎跑过去,气喘吁吁:“大师,寺院里有鬼。”

老和尚眼皮不抬,淡然道:“陈公子,是你心中有鬼。”

“得,我不跟你打禅机。”

陈三郎坐下来,托着下巴,怔怔出神。

外面夜幕完全降落,今晚星月黯淡,风颇大,吹得树枝摇曳,沙沙作响,很是渗人。

猛地刮一阵风,呜呜声。

铃铃铃!

陈三郎面色一变,他听出这是屋檐下的风铃发出的声音。来之前,其曾观察过,那些风铃基本都锈住了,成为一个铁疙瘩,如何还能摇动出声?

事有反常必有妖!

老和尚蓦然睁眼,眼眸有一缕金光一闪而过。

这等异景让陈三郎瞧得暗自心惊:这和尚好精深的修为法力……

对于释家的修炼法门,他有所了解,分为九等:一转凡身、二转皮身、三转肉身、四转骨身、五转心身、六转精身、七转法身、八转真身、九转金身。

到了九转金身,便是传说中的“金刚不坏之体”,不腐不朽。

净空和尚眼眸有金光,最起码,都是六转精身。其开眼后,枯瘦的右手一把探出,在空中捞了一把,然后放在鼻子闻一闻。

“洞庭哪一位来了,请现身一见。”

旁边陈三郎不禁咋舌,闻一把风,便能闻出对方来路,这番本领可真是莫测。但想深一层,顿觉了然:修士界各门各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