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章(1 / 1)

白菜小农民 酒品一方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瓜藤下面挖出来的,可不一定有啥功效,买回去亏不了。

  “这话说的,这还能有假啊!”叶言笑笑,指着售货员胸口的员工牌牌,说道:“大妈你要是不信,你问问他们,他们可是超市的售货员,正式员工,可不会骗你吧。”

  “就是,大娘,福禄大仙瓜就是这位叶老板家种的,这鳝鱼啊,就是从那些大仙瓜底下刚刚挖出来的,可补了。”

  “是啊,大娘,别的不敢说,咱这位叶老板可是咱超市出去的,要不是和咱们超市关系好,人大仙瓜都不会放在咱这卖咯。”

  “那好,给大妈我来三斤尝尝。”

  听到工作人员这么一说,这位大妈一拍手,反正也不贵,要是买着真的,还占便宜了。一挥手,就要了三斤鳝鱼,一百二十块钱,嗖嗖的就掏了出来。

  “大妈您拿好咯,要是好吃,劳烦您回去多宣传宣传。”叶言当着这位大妈的面亲自上的秤,三斤二两,就只算了三斤的价钱,“三斤二两,今天优惠大酬宾,多的二两算送您的宣传费,您可收好咯。”

  “小伙子,你不错啊,蛮会做生意的,实诚人啊。”

  得了小便宜,大妈可乐坏了,笑眯眯的夸着叶言人实诚,会做人。

  “嘿嘿,大娘您可真有运气,咱这位叶老板可很少出来吆喝的,今天您这是赶上啦。”

  “就是,今天四十一斤,明天可保不准要涨价咯,大娘你可算捡着便宜啦。”

  听他们一说,大娘更加乐呵了,提着剔骨剁好的鳝鱼片,就回了家,赶紧给家里人准备晚饭去。

  “瞧见没有,就是这么喊,今天优惠大酬宾,四十一斤,明天可不是这个价了,你们可得学着点。”

  叶言又喊了一会儿,短短半个小时功夫,就来了不少大妈大爷问询。一听是福禄大仙瓜西瓜藤下面挖出来的野生大黄鳝,一个个赶紧三斤两斤的买,说是先买回去试试味道。

  才半个小时,就销了一百多斤黄鳝出去,按照每斤四十元的价格,这就是四千块入账。

  只是,叶言还不满足,如果按照这种速度,还不定得啥时候卖完呢,卖出去的速度跟不上进货的速度。

  当然,他也知道急不得,福禄大仙瓜当时还是当做赠品才打开的销路,现在能够四十元一斤卖出去,已经比刚开始的时候强多了。

  把喇叭交给售货员,叶言不能总在这里站着,稍微交代了一句之后,他就直接回了全阳村。

  村里的大黄鳝还不知道挖的怎么样,要是今天挖不完,指不定得夜长梦多。倒不是担心黄鳝飞了,而是怕人眼红,被有心人惦记上,从而晚上趁大伙回去休息,来顺手牵羊。

  乡下就是这样,虽然全阳村民风淳朴,家家户户都认识,极少有人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但隔壁村可不像自己村子,虽然同样穷的叮当响,但人家村子小偷小摸的可不少,逮不着就得来两个夜猫子偷黄鳝的。

  叶言赶到田里的时候,地已经被挖了五六亩,成堆的大肥黄鳝装在桶里,一桶桶的往拖拉机上放,突突突的被狗蛋拉着往镇上运。

  粗略称量了一下,每个田垄下面,基本都能挖出五十斤以上黄鳝。而一亩地有十个田垄,估算下来就是每亩地能产出五百斤以上的大黄鳝来。

  现在才挖了六亩地不到,就已经挖出了三千五百斤黄鳝,其产出吓人的狠。

  按照现在的售价,每斤黄鳝四十块,那么五百斤黄鳝抛去各种消耗,纯利润就能达到两万块。一亩地产出两万块利润,三十亩地就是六十万,这简直就是一堆小山大小的毛爷爷啊。

  六十万的纯利润,这还是保守估计,一来价格明天就得往上涨,这是叶言把大黄鳝扔超市卖的时候就想好的。今天之所以四十一斤卖,已经算是促销大酬宾了,到了明天会看情况往上涨。

  二来,这算法是按照一亩地产出五百斤黄鳝算的,可实际上一亩地产出只多不少,真正的利润肯定也会只多不少。

  想想就激动,叶言没有废话,撸起裤脚,就继续深入田间,开始了挖钱大作战。

  一条两条三四条,五条六条七八条,条条肥溜大黄鳝,全部拿去换票票。

  帮工婶子们挖的火热,郭家姐妹和其他小丫头们水桶提的勤快,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干起活来飞起,整个田地干的如火如荼,很是热闹。

  他们不知道的是,陵县的百姓比想象中的还要疯狂,极品野生大黄鳝的受欢迎程度,超乎所有人想象。

第一百二十二章 喝汤就喝汤,你还哭啥

  夏季的夜晚要来的晚一些,但是学校放学的时间却依旧是五点半。

  下课铃刚响,放了学的学生娃子如同脱了缰绳的野狗一样,嗷嗷叫唤着往学校外面跑。

  回到家,祖父祖母早已备好了饭菜,洗个手就能吃到香甜可口的美味佳肴。

  尤其是生活条件好的家庭,这些老爷子老太太们,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把全世界最好的美味弄过来给乖孙子孙女好好补补。

  “奶奶,今晚上有啥好吃的啊,我都饿死啦。”

  “我的宝贝金孙哟,今晚咱吃顿好的,奶奶给你特意买了野生鳝鱼回来,咱今晚吃鳝鱼炖汤。”

  “切,鳝鱼有啥好吃的啊,都吃腻了,一点都不好吃。”小孙子撇撇嘴,平时自家爷爷奶奶就没少买鳝鱼回来吃,想不到今天又是鳝鱼,他都吃腻了。

  “我的好金孙,咱今天的鳝鱼可不同,你信你尝尝。”六十岁的老大妈献宝一样故作神秘,然后从厨房把热气腾腾的鳝鱼炖汤给端了出来。

  “能有啥不同啊,不都是鳝鱼嘛,老早就没有以前的味道了,吃着还膈嘴,硬得很。”

  这个时候,工作了一天,浑身疲乏的主家人回来了,听到自己老妈在和儿子炫耀,随口抱怨了一句。毕竟,在这个大规模养殖鳝鱼的时代,现在鳝鱼的口味早已没有了他们这批八零后小时候吃到的特有爽滑香甜,剩下的全是肉多但粗糙的人工饲养物种。

  “儿子,今天这鳝鱼可和以前不同,这可是从福禄大仙瓜瓜藤下面刚挖出来的,你说特别不特别。”

  老人家翻了个白眼,自己本来还想和金孙卖个关子,没想到自己儿子就拆自己台,她哪里愿意,直接就说了出来。

  当然,之所以有这个底气,那是因为在炖汤的时候,自己尝味的时候,小小的喝了一口鳝汤,那味道绝对能糊得住人。

  “好啦好啦,较个啥劲啊,大家伙都吃饭吧。”

  女主人也收拾好餐桌,帮着准备好碗筷,就要尝尝今天这汤有啥不同。

  一家人围坐一团,吃饭之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