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1 章(1 / 1)

天工 沙包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铁问话,他有些惭愧地道:“是,国家百废殆兴,我们这边也保护不力,实在惭愧。”

石梅铁摇摇头,没有多说什么,继续往下看。

又看了两行,他脸上露出一些惊讶的表情。

序言前半段是石窟勘查的结果总结,并不算太长,只有两三百来个字,但是从最基础的石窟佛像数量,到各洞窟的破坏情况,到整个龙门一带的地质水文情况,全部都写得清清楚楚, 内容翔实、数据完善。石梅枝一眼看过去,竟然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这个勘查很厉害啊,石梅枝这样心想。

且不说数据是不是完全真实,它所囊括的这些方面,已经足以苏进对石窟维修了解颇深了。

继续往后面看,内容更充实,石梅铁的表情也更惊讶。后面的整体维修思路一共一千来字,要怎么修,为什么要这样修,要多少钱多少人,要修多少时间,怎么分段安排……全部都写得清清楚楚,绝不敷衍。

一千多个字,没一个字浪费,没一句话多余。

石梅枝从头到尾看了三遍,想要从中间找出一点可以修改的地方——甚至都不是漏洞了——硬是没看出来。

他越看越是心惊,再次看完一遍之后,他抬头问苏进:“这是你一个人完成的?”

“当然不是。”苏进的话才刚刚让石梅枝松了口气,接下来又让他悬起了心。苏进的手往旁边一划,说,“这么大个石窟,我一个人当然忙不过来。他们从头到尾都在帮忙,做了很多工作。”

他所指的,当然就是于琢王玉枝这些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当然也很不错,但是石梅枝在路上已经考较过他们了。他们绝对没有能力独自做出这样的方案来,还差得远了!

“苏老师客气了,这些小年轻们懂个什么,就是安排过来给您搭把手的。”李会长笑着说,他接着又对石梅枝解释,“这几天就苏老师一个修复师在山上,带着这群野孩子忙活。他啊,几乎连山都没怎么下过,吃住都在山上,太辛苦了!”

石梅枝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又点点头,翻过只有两页的序言,继续往后看。

后面是这本总纲的目录。

目录非常清晰,就像苏进之前说的一样,把龙门石窟一共分成了十个区域,每个区域一个部分。

每个部分有一个单体的阐述,下面是主次分明的目录与纲领。

之前序言里苏进的修复思路在目录里进一步深化细化,再次体现了出来。

这份目录,石梅枝又反复看了三遍。

这次,他什么问题也没问,看完之后,他默默翻开后面的继续。

看完这一份,他把它放回箱子,拿起了奉先寺那本的方案——不需要额外的提示,方案封面上的标号跟目录上的一样,非常清晰。

石梅枝看得很慢,也很认真,那种感觉,就像他在认真咀嚼着每一个字一样。

过了很久很久,他终于合上这份方案,看向苏进,非常认真地问道:“苏先生,这份方案是您撰写的吗?”

这一句话,同时惊了周围一群人。尤其是石青乔,猛地转头看向自己的伯父,眼神跟见了鬼似的。

这种语气,这种称呼,石梅枝什么时候对别人这么尊敬过,更何况对方还只是一个刚成年不久的年轻人!

他忍不住低头看了那份方案一眼,怀疑那字里行间是不是有什么咒法,给他的伯父下了咒!

但不管怎么看,那都是一些装订好的打印纸而已,比家里会做的那种招标方案简陋多了。于是他又有些好奇,这方案里究竟写了什么?

“基本上是吧。他们帮我一起勘查了周围的环境,然后我写了这份方案。”苏进很自然地说。

他完全不知道,此时石梅枝的心里有多羞愧,有多惊涛骇浪。

我之前还想收这样一个人当徒弟?

这方案无法是整体的思路还是细节的维修方法,都堪与他平辈交往,甚至犹有过之!

0680 密码

石梅铁的表现惊倒了周围一群人,只有苏进这边的年轻人们表现得非常平静。

这几天,他们已经很清楚苏进的实力了。跟年龄无关,苏进就是这么厉害!

李会长一直在旁边等着石梅铁做判断,这时听见他的话,他猛地站了起来,又惊又喜:“您是说,苏老师的方案可以用?”

“当然。”石梅铁非常肯定地说,“我石梅铁从事石窟石像修复六十年,这些就算在所有的方案里,也算得上是极为优秀了!”

他斩钉截铁,给出了如此之高的评价,李会长惊喜得不知道该说什么。

石青乔从来没有听见过伯父给一个年轻人这么高的评价,他有些不服气地问道:“这份方案,我可以看看吗?”

石梅铁并没有马上同意,而是先征求了苏进的意见,才把它交给自己的侄子。

石青乔接了过去,开始脸上还有些不服,但没过多久,表情就发生了变化。

跟总纲的序章一样,奉先寺的修复方案前面是对这片区域的调查报告,后面才是正式的方案。

光是看调查报告,石青乔就看呆了。

苏进把石窟需要修复的地方分成三个部分,危岩、陡崖边坡、洞窟。每个部分分别进行调查。

调查过程中他使用了多种现代化仪器和设备,不仅查出了石窟当前的情况,该情况的成因……数据翔实、有理有据,一眼就能让人看明白。

看着看着,石青乔也看出来伯父为什么会这样对苏进大加夸赞了。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份方案里体现出了另一种思路,另一种他们正在追求而还没有完善的、简单清晰的框架型思路!

他越看脸色越是舒展,大声赞了一句:“好!”

石家伯侄的态度让苏进有些吃惊。

他到这个世界来也将近一年了,对这个世界文物修复的状况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他很清楚自己这份方案在这个世界文物修复师的眼里,可能会有多么的“离经叛道”。它基本上就跟他们习惯的传统的那套不一样,是建立在另一套体系上的东西。

华夏文物修复师如此,海外归来的这些与本土修复师系出同源,在这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结果没想到,他们这么轻松地就接受了这套新东西,还感觉早就在这方面有所探索一样。

苏进眉目一展,心情突然间变得非常之好。

石梅铁站在大佛之前,一边回想着刚才看到的方案,一边在脑海中模拟修复的现场。

苏进看了他一眼,也走了过去。

石梅铁头也不回,想到什么问题,就非常自然地转头询问他,苏进有问必答,答得还非常详尽。

石梅铁与他交流,越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