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9 章(1 / 1)

天工 沙包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准,声音不大不小,刚好可以被周围的人听见。

一听见“惊龙真函”四个字,周围不少人惊讶地回头,无数道目光落在了苏进的脸上。

苏进下意识地同样回了一个极其标准的礼节,从袋中取出那张惊龙真函,递予对方。

对方并没有接,他的目光匆匆扫过,越发肃然起敬。他再次行礼道:“与会的规矩,持有惊龙真函的贵客,应至斋宫正殿招待。贵客请与我来。”

说着,他指向正面的那座巍峨宫殿,旁边的人听见这话,很多人都露出了羡慕的表情。

后面有人小声询问,随即贺家的声音响起:“前面那道墙后,才是天坛斋宫的正殿。斋宫正殿是出了名的无梁殿,用的拱券式建筑,这在中式的庭园里还是比较少见的。”

他顿了一顿,又道,“最早皇帝祭天的时候,在这里斋戒。据说雍正以后,紫禁城也建了斋宫,无梁殿主要就作会见阁僚和百官候驾的地方了。”

锦袍青年也听见了贺家的话,转身看了他一眼,又面向苏进道:“贵客请。”

苏进点点头,跟着他往正殿的方向走,天工社团的社员们下意识地跟在他后面。

才走了两步,锦袍青年就再次转身道:“持有真函的只有苏进贵客一位,其他随行者还是请至偏殿稍候。”

社员们听见贺家的话,本来还挺期待的,结果立刻听见了这句话,纷纷有些失望,徐英更是“啊”了一声,说:“只有老大能去啊……”

锦袍青年非常坚持,表示这是惊龙会的规矩,非得如此不可。苏进犹豫了一会儿,对其他社员们点头道:“那就先分头行动,回头再见吧。”

入乡随俗,社员们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没打算强行进入,纷纷点头。锦袍青年指了一个年轻人带他们去偏殿,张万生头也不回,揣着两只手跟着学生们就一起走了。

天空电视台的人也没能跟上。他们虽然获得了许可,但也只能到天坛的一部分地方拍摄,斋宫正殿并不包括在内。

于是到最后,只有苏进一个人跟着那个锦袍青年往那边去了。

走上正殿这条步道,周围的人马上就少了很多,略显嘈杂的空气重新安静了下来。

锦袍青年走在苏进侧前方一步左右距离内,明显是个带路的样子。

苏进一边走,一边有意无意地打量着他。

这年轻人锦袍的胸前佩戴着鹌鹑图样的徽章,也是一个二段修复师。

这种年纪就能升到二段,除了个人的天分以外,通常也都是门派或者家族里重点培养的人才。现在在惊龙会上,虽然不过是负责迎来送往,但看上去也像是个主事的模样。

过了一会儿,苏进开口道:“说起来……”

他刚一出声,锦袍青年就侧转过身,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苏进向他摆了摆手,道:“不用这么客气,我只是想问一下——”他扬了扬手里的正版薛涛笺,道,“这惊龙真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发到我手上?”

锦袍青年再次露出诧异的表情,道:“您不清楚?”

苏进点头:“我只是收到快递,没头没尾的,不是到这里来了,我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呢。”

锦袍青年的表情可以说是有些怪异了。他留意打量了一下苏进的胸口——那里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然后他清了清嗓子,道:“惊龙会一年一度,每一年,都会选出上一年为文物修复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发予惊龙真函,奉为惊龙会上宾。”

“惊龙真函由珍藏古笺为底,九段大师执笔作画,亲自相邀,每年发放人数不超过十人。执此真函者,在惊龙会上,将与九段大师并肩而坐,贵不可言!”

他越说,声音扬得最高,到最后,很有些“你怎么这么不识货”的感觉。

苏进只是看着他,最后一笑道:“是,我知道了。”

锦袍青年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最后突然讪然向后退了一步,执礼道:“抱歉,对贵客失礼了。”

苏进摆摆手,道:“没关系,多谢你为我解释,走吧。”

两人再次向斋宫正殿走去,这次轮到锦袍青年在打量苏进了。

他回味着自己刚才说的话,越是想,心里的惊讶就越重。

是啊,惊龙真函只会发放给对文物修复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虽然这个人物并不限制段位,也没有身份之差。但这样一个年轻人,连段位也没有入过的,怎么可能做出“卓越的贡献”?难道他像“那一位”一样,也是大有背景的人物?

他摇了摇头,心里很是不解。

苏进此时也在心里想着锦袍青年的话。

看上去,这惊龙真函不是为马王堆而来的,就是为南锣鼓巷而来的了。看上去,后者的可能性还更大。

他真没有想到,文物协会会给他这样的特殊待遇。

难道说,他以前对文物协会的一些看法,真的是偏见居多?

他在锦袍青年的指引下,跨过斋宫的内墙,眼前登时出现了一列五间的大殿,同样蓝瓦红墙,这就是斋宫的无梁正殿了。

这时,纷纷小雪仍然未停,檐上阶下都积了一层薄薄的浅雪。并不厚,人踩在上面只能留下一层浅浅的脚印,但让这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显得朦朦胧胧的,好像笼上了一层薄纱一样。

锦袍青年向前一指道:“这就是斋宫正殿,正殿前方有两座亭子,贵客一会儿可以去看一下。”

苏进微微一笑,锦袍青年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有些汗颜地道:“刚才贵客的随从也对斋宫很熟悉,看来不需要我多介绍了。”

苏进知道他指的是贺家,他又是一笑,认真地解释道:“贺家不是我的随从,他是我的同学。”

锦袍青年有些不以为意的样子,道:“文物修复只有同门,世俗的关系,对我们并无意义。”

并无意义吗……苏进不置可否,却也没打算扭转他的想法。

外面的雪虽然不大,但多少还是有些寒冷。一靠近正殿,苏进就感觉到了一股暖意。

苏进问道:“九段大师也在这里?”

锦袍青年一怔,解释道:“并没有,九段大师很少出面,此时迎客途中,他们也不会过来。按惊龙会规矩,后面协会会安排你们拜见他们。”

苏进点点头,跨步走进了斋宫正殿。

就像贺家之前说的那样,无梁殿采用的是拱券式设计。

所谓的拱券式建筑,在华夏其实出现得比较晚。早在公元前4000年,它就在两河流域出现了。后来,在古罗马建筑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人们最常见的那种圆形或者弧形的拱顶,就是拱券式的结构。

所以,现在出现在苏进眼前的这座无梁殿,看上去跟日常的中式结构很不一样,甚至有点窑洞的感觉。

无梁殿非常宽敞,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