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后,他终于转过头来,开口道:“华夏文物保护技术,从三千年前开始就已经存在,一代代延续至今。”
就算不说成绩只论外形,蒋志新被称为校园男神也是有理由的。他身材瘦高,相貌冷峻,声音低沉而有磁性。这时一开口,就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只有某几个幽暗的角落,传来几声女生低低的尖叫声。
蒋志新面无表情,语调也没什么变化,继续道:“从已出土的文物看来,三千年前的文物上面,就已经有修复的痕迹。可见人类从学会制造物品开始,就已经开始研究怎么把它们修整复原。早在《吕氏春秋》里,就已经有鲁国复制青铜鼎送给齐国的故事。这也是文物修复最早的史实记载。”
他在台上踱了两步,道:“大家可能有些奇怪,这不是伪造的记载吗?为什么会被认为是修复的历史?事实上,在古代历史中,文物伪造、文物修复从来都不分家,甚至可以称作为一根枝条上开出的两个花朵。”
“……”
蒋志新对这些事情都非常熟悉,此时娓娓道来,倒也挺引人入胜的。
苏进转过头,细细观察周围人的表情。
灯光全灭,只有前方舞台传来的一点光亮,让他能隐约看见周围的一些人。
不过就这样也可以看出来,每个人的目光都紧紧地盯在蒋志新身上,非常专注。其实他的语气很平,讲的内容也有些枯燥,但学生们似乎一点也不在意。这一刻,他们全部都表现出了对文物修复莫大的热情。
这也是可以想像的,一方面,现在华夏传统文化复兴运动搞得如火如荼,社会上都有广泛的反响,更别提像学校这种先端思潮最集中的地方。另一方面,这次公开课是限制人数的,能抢到票的,本来也是对此最感兴趣的那一部分学生。
两者相加,此时课堂上的热情也可想而知了。
不过,苏进还是很感动。自己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如今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共鸣!
前半节课,讲的基本上都是文物修复的历史。学生们一个个都听得津津有味。
公开课一共一个半小时,四十分钟后,蒋志新的课程暂时告一段落,学生们可以先休息十分钟,再进入下一堂课的学习。
蒋志新礼貌地点头示意,走下了舞台。
他刚一离开,下面就是一片哗然,学生们像是炸开了锅的蚂蚁一样,迅速聚成一堆,热烈讨论了起来。
一个学生开始畅想:“妈的,文物这么值钱,要是我能仿一件出来,那不得赚翻了!”
另一个学生说:“少瞎说了,刚才没听见蒋学长说吗?制造赝品是违法的!就算是因为工作需要进行的仿造,也需要做上标记,严格登记。”
前面那个学生哼了一声:“我就不信,没有人偷偷地做!”
不过,像这样剑走偏锋,首先想捞歪门财的始终只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在讨论文物修复本身。
很多人都被这堂课——尤其是课程之前切换的画面吸引住了,兴致勃勃地交谈着。苏进身边的三个室友也聊得眉飞色舞,这会儿,就连郭天也忘记了他对计算机系的一片耿耿忠心。
苏进没有加入谈话,他一直在观察同学们的表情,看见他们的激动和兴奋,他高兴极了。
突然,后面不远处传来两个人说话的声音。
一个同学感叹道:“唉,这样的大课不可能讲什么很深入的东西。要是文修专业能辅修就好了,我一定选它!好想从头开始,好好地学一学啊。”
“是啊,我也好想学。不过想想也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
“你不知道吗?文修专业招收的这些学生,全部都是有关系的!”
“关系户?不可能吧?!大家都是高考进来的,分数线摆着呢!
两人压低了声音,苏进忍不住往那边靠了靠。
“你不知道吗?进文修专业的,基本上都要通过额外的体验和考试。”
“没听说过啊……”
“我打听过了,多半是真的。体验也就算了,关键是那个额外的笔试,考的就是文物修复相关的内容。”
“咦?没学过怎么考啊?”
“所以说啊,他们招的就是以前学过的,有底子的。像我们这种没有初始技能的菜鸟,连进新手村的资格也没有!”
两人对视一眼,一起遗憾地叹了口气。
老实说,苏进一点也不意外。
早在报到的时候,看见那些老师和学生,他就已经有了这样的预感。
那些人的气质、动作、仪态,全部都是经过训练的。那些学生中的绝大部分,在入校之前就已经入行了。
真正的新手,可能只有像公鸭嗓范鲁那样的学生,照这样的说法也是托了关系才能进来的。
苏进之前就专门去了解了一下京师大学兴办这个专业的历史,然后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在国家正式重视这门行业之前,文物修复一直是以家族和作坊的形式进行传承的。
之后国家要发展,人手却又不够,该怎么办呢?
京师大学办文修专业可以,老师从哪里来?
这样一想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直接从这些家族或者作坊请的人,甚至来说,是直接把他们搬到学校里来的!
技艺比较成熟的老师傅当老师,还没出师的学徒当学生,先把专业的架子搭起来。
但只有自己的学生肯定不是长久之计,肯定还是要对外扩招的。
所以,就算没有其他事情,文修专业也迟早会开这样的公开课。
只是有一点很奇怪,京师大学的文修专业已经成立了五年了,为什么今年才开课?
0031 分组
苏进正在奇怪,突然隔壁传来一叠纸,示意他继续往后传。
苏进接过来一看,是一份调查问卷,满满一张A4纸的选择题。
前面又传来了通知声,让他们赶紧填完表格,在上课前交上去。
这是实名问卷,一共十来道题,第一道就是“你对文物修复行业的兴趣如何?”
下面几个选项分别是“非常浓厚”“浓厚”“有点兴趣”“兴趣一般”。
前面五道题基本上都是这样,苏进格外留意的是第五道。
“如果有机会,你愿意以进入这一行业为目标,进一步学习文物修复吗?”
苏进的手一顿。他不久前的想法在这道题上得到了完美的映证。
果然,这次公开课的真实目的就是这个。文修专业决定从前来上课的学生里选一部分,进行隐形的扩招!
如果不是以前的苏进考上的是古代史专业,换现在的苏进自己来选的话,他肯定还是要选文修专业。
毕竟,学无止境,两个世界又有很大的不同。能进入一个专业的环境,重新学习,那还是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