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1 章(1 / 1)

天工 沙包 2000 汉字|1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们可以趁着被人瞧不起的时候,抓住机会打时间差;二来,我们还有南锣鼓巷的指定文物做后备。半年五百分,一点也不难。”

他说得理所当然极了,完全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夸大其辞的地方。

魏庆有点紧张,他的手指用力摩擦了几下手里的东西,看了大家一眼,马上就平静下来了。

徐英问道:“这样说,被人瞧不起,还是好事了?”

贺家平静地道:“古人说知己知彼,敌人对我们产生错误的判断,当然是好事——大好事。”

方劲松把话接了过去:“我也看过了,一级文物比我们想像中简单多了,主要是以清洗为主。学了练了一个月,要是连这种程度的清洗都做不到的话,我觉得我们也不用混了。”

岳明也不甘示弱地补充:“我看出来为什么一级文物都是清洗了。修复是要收费的,一级文物本来就不怎么值钱,坏得太厉害的话,还有什么修头嘛。”

三个人一个接一个地说着,徐英和魏庆对视一眼,不甘示弱地说:“得意个啥?我也能看出东西来!”

说着,徐英抢过电脑,跟魏庆头并头地研究起万物生的规则和上面的低级文物来。

结果,从头到尾,苏进除了跟他们讲了早上发生的事情以外,根本就没机会讲解或者鼓劲!

不过,这有什么不好的呢……

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苏进坐在一边,向后一靠,愉悦地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塘柳(5000)和匆匆那年yyww(500)的捧场,感谢fatfox911的天天支持!!

两章合一,今天只有这一发了

0152 租房

文修专业挑衅带来的这点波折,几乎没给天工社团的学生造成什么影响。要说有的话,也就是让大家更期待周末了。

苏进还是把正式修复的时间安排到了周末。这几天,他跟学生们各自都要准备一下。

首先是要联系想办法联系文安组。盛老头家的文物需要联系登记,天工社团作为一个新手社团,也要在接受考核之后才能进入系统。

要跟文安组联系,苏进手上有现成的人选。

单一鸣,文安组前任首席顾问,从这个部门成立开始就在那里工作了,在里面的关系非常深厚。

苏进跟他打了个招呼,单一鸣答应得非常爽快:“好啊,当然没问题。”

不过他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在联系文安组之前,他想先亲眼确认了一下盛家的文物。不是不信任苏进,只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吧。

苏进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他反倒非常欣赏单一鸣的这种做法。

两边刚刚谈妥,他正要联系盛老头那边,就接到消息,听说纪老太太要提前出院了。

苏进问了情况,知道她这两天的恢复状况非常好,医生判断她没什么事了,同意了她出院。

苏进这才放心,立刻出发,也当是去接她出院,顺便还要把冯家的地契交给她。

单一鸣肯定是要跟着去的,柳萱听到消息,也主动要求一起去。她从苏进那里听说纪老太太乾隆瓷碗的事情之后,就一直非常向往,很想亲眼看看。

这一次,柳萱弄了辆车,她亲自开车载他们去。

苏进看见这个,琢磨着应该找个时间,去把驾照给考了……

听见这话,单一鸣笑了。他摇头说:“考什么考?回头我找个人,教你把开车学了,直接办个驾照就行了。去驾校考,得考到什么时候去啊!”

苏进了然地点点头。上个世界里,他学车学得比较早,那时候还没什么身份。后来他周围的人,也有不少是这样操作的。他说:“倒是不用找人教车,我会开……”

单一鸣说:“那还不容易?我来找人帮你办驾照!”

苏进想起件事,向单一鸣问起了《考古》和屈晖的事。

“论文?你对这个感兴趣?”单一鸣的表情有点古怪,让苏进想起了跟他师父张万生说起这事的时候。

“怎么,有什么不对的吗?”

“不……没有。只是有点奇怪,你怎么突然想到这个了。”

苏进说得很坦然:“因为我根基太浅了,很多事情不好做,能想办法积累一点声望会比较方便。”

这个想法单一鸣倒很认同:“你想得对。这一行资历很重要,有了资历,才能建立信任,别人才敢把文物交给你修。论文这个东西……嗯,适合现在的你。”

苏进很敏感:“单老师对这个好像有点不以为然?”

单一鸣说:“七段以下,它还有点意思。再往上,还是算了吧。”

苏进有点诧异:“一级期刊也是?”

“一级期刊也是!”单一鸣斩钉截铁。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文物修复界, 以传统势力为主。这些家族也好,门派也好,归根结底是从哪里来的?其实就是以前传承多年的老作坊、工匠世家。

这些地方有一个通病,就是教东西喜欢藏一手。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是这一行说了千百年的俗话。

师徒间传承都要藏一手了,更何况对外?

而期刊也好,论文也好,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分享与交流。

现在这几十本期刊,都是在“传统文化复兴运动”这五年的时间里创办的,层次不齐,水平不均,经过了三四年的时间,自然分化成了现在的三个级别。

但就算一级期刊, 在以前那种保守思路的指导下,也只有七段以下的修复师加入。七段以上的高段修复师,极少在上面发表论文,更别提用它来彰显自己的身份了。

不过,他们倒还是会不时看看这些刊物。毕竟谁又不是天工,怎么可能什么都知道,这些刊物上的大部分内容都很幼稚,但偶尔也是能看见一些有意思的人或者内容的。

高段修复师通过这种方式注意到了中低段修复师,可能收对方当徒弟,这对后者来说当然是天大的好事。而被一些合作方注意到了,就可能获得工作以及金钱。

这样一来,中低段修复师在论文期刊上发表论文,就变成了一个很不错的积累声望、自我推荐的事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这样做了。

单一鸣是七段,还有一个更高段的老师,论文期刊对他们来说没什么价值,听到的时候会做那样的表情当然很正常了……

《考古》的确是文安组创办的期刊,编辑部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单一鸣等顾问组成员可以对它进行指导,但没有管辖指挥的权力。

苏进想在上面发表论文的话,单一鸣可以帮忙推荐,但能不能过,还是得看论文本身的水平。当然,就苏进的能力来说,他想什么过就怎么过,肯定不会有问题的。

屈晖这个人单一鸣知道,四十多岁,三段修复师。据说他二十多岁就考上了二段,接下来近二十年没有再晋过段。单一鸣没跟他单独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