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091(1 / 1)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临西洲 6302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91章 091

  ◎劳动力激增,全县大开荒,挖井种树开矿铺路修城墙!◎

  江县人最近是真愁啊!

  县城在大刀阔斧搞城建, 大家去干活儿都能赚到钱。但棉花、大豆这种赚钱又有用的经济作物,人们也想种植啊。

  那究竟是留在县城干活儿,还是回家开垦荒地, 等着来年种棉花大豆呢?

  好多人都直犯难。

  但现在,他们不愁了。

  因为又有一大波新的流民被输送过来,经历过年初李家村雇佣流民那事儿后,现在全江县谁不知道,流民就相当于便宜劳动力, 给口饭吃就能干活儿。

  而如今的江县,最不缺的就是吃的!

  因此,当眼睁睁看着二十多车流民被送去县衙以后。

  县城干活儿的人都急吼吼行动起来。

  “我得赶紧回去通知我们村长,让他去县衙抢人。”

  “对对赶快点,去晚了估计都被抢光了!”

  大家一个个神情激动, 表情亢奋。

  因为有这批流民帮忙去开垦荒地的话, 他们就都能腾出时间,继续在县城上工赚钱了啊!

  江县人因为这波流民的到来而兴奋, 事实上县衙此刻同样不逞多让。

  尤其是县太爷陈庚年!

  听到牛天明汇报来的消息, 陈庚年大喜:“二十多车流民,将近八百人?去,迅速通知宝来,让他那群兄弟们来县衙集合, 包括你们这些差役们, 也都佩刀去站岗,先把秩序稳住。再去东区找林大夫, 让他今天不要坐诊了, 带着那几个郎中过来, 给这批流民们检查一下, 确定他们身上不会有传染病之类的。再让丁晴他们烧热水——算了,八百人呢,洗澡先省略吧,开几个大锅灶,熬一顿粥饭。人太多了衙门不可能全都养着,得尽快把这些人打散了分配出去。”

  “是,县太爷。”牛天明不敢懈怠,领命退了出去。

  陈庚年‘吁’了口气。

  他当然知道,这么多流民进来,以后江县的发展就会彻底压不住,人们尝到甜头,就会想要更多的流民。

  可问题是,他太累了啊!

  最近这段时间,又是开私家工厂,又是搞城建,又是铺路挖矿,各个地方都在缺人手。这种人手紧缺的情况,导致他这个县太爷,要亲自去各个项目把控进度。

  一个县区这么多活儿,每一项都要县太爷去忙活,那可真是要命。

  好在娄姝那边办事得力,上次给他送来一车人才,这次,送来了二十多车流民。

  有了这八百人,陈庚年立刻就能舒缓很多。

  不仅陈庚年,县区北部挖矿的,大江村烧砖瓦窑的,他老爹的水泥厂,以及村民们盼着的开垦荒地、挖掘坎儿井,种植梭梭树,都能安排上了!

  以后再说以后的事情。

  先把现在的难题解了才是最关键的!

  陈庚年捋清楚思路走出办公房,刚好瞧见隔壁富春推开门,站在走廊朝楼下好奇张望。

  注意到县太爷出来,富春笑呵呵说道:“这是小姝送流民过来了,看样子还不少啊。”

  陈庚年也笑道:“估计得有将近八百人,直接解决了江县的燃眉之急。”

  没等他跟富春多聊,接到消息的胡铭、孙成、裴宝来三人急匆匆赶来。

  “富先生,我们得去忙了。”

  陈庚年冲赶来的三人摆摆手,示意他们跟着自己一起下楼。

  楼上,走廊。

  瞧着下面乌泱泱聚集的流民,再看看急匆匆下楼的陈庚年,富春脸上的笑意越发灿烂。

  来吧,都来吧,现在只是流民来投奔。

  估计要不了多久,读书人、士兵、将军、富绅、官员们都会相继来投奔。乱世当中,安稳富足比什么都重要,如今的江县,简直像是黑夜中的灯塔。

  一旦灯塔点亮,整个世界都会前来投奔追随。

  那个时候,自然会有无数人山呼万岁,恳求县太爷登基,匡扶这乱世!

  就是不知道,想要做个清闲县令的陈庚年,面对民众们自发的拥戴支持,该会有多头疼慌乱呢?

  单单是想一想那个画面,就让人心情愉悦啊。

  陈庚年自然是不知道富春在想什么。

  下楼的时候,他跟胡铭、裴宝来、孙成三人迅速交代道:“宝来维持秩序,胡铭你出面做安抚,孙成负责将这群人登记在册,然后以十人为一队,分编成不同的队伍。我先说一下大概的安排,五百人去开荒,五十人去挖矿,一百人留在县城先把外部城墙全都搭建起来,剩下一百五十人,负责挖坎儿井以及接下来去北部沙漠种植梭梭树。第一年干活儿不给钱,只管饭和住宿。第二年干活儿按照每月一百文的工钱给,第三年可以分田落户,到时候盖房子会给一部分补贴。当然,需要保证在县区内没有任何犯罪记录,干活儿积极者可以考虑提前半年落户。一旦发现有作奸犯科之辈,不要有任何心软,直接抓起来,全县区通报警告!这次进来的人多,必须要维持住县区安稳。”

  这些事情,胡铭三人都懂。

  因此,等到了楼下后,三人迅速互相商量一下,把事情都定下来,随后各自去忙碌。

  陈庚年就不用出面了,他下来是因为这次押送流民们来江县的兵,是凉州的护城军。

  带队的士兵,还带来了娄姝、以及娄献的信。

  事实上,凉州的护城军早就对江县这地方好奇神往许久。

  从最开始裴宝来那群押送队伍吃白面馒头、咸鸭蛋、喝蜂蜜水开始,他们就笃定,江县这地方和传闻中不一样,说不定不仅不贫苦,而且还十分富裕。

  因此,这次娄知府派遣他们来江县送人,这队士兵都很振奋。

  不仅这群来的士兵,军营里其余的兵,也都眼巴巴盼望他们回去以后说一说,江县究竟啥模样呢!他们实在太好奇了啊!

  那江县究竟是啥模样呢?

  当然是神仙一般的地方啊!

  来的这一路上,不仅流民们被富饶的江县所震撼,这群士兵们同样被震撼的失声。

  他们料到江县会很富裕,但没想到会富裕到这么离谱骇人的地步。

  外面好多百姓流离失所,饿肚子活不下去。

  可这里呢,民众安居乐业,地里粮食饱满,县城里到处都在热火朝天搞建设,到了这县衙,更气派,不仅盖着三层办公楼,连路面都不知道是什么材料铺设的,干净又整洁!

  娘嘞,怪不得这群江县人去凉州买东西的时候这么豪气,原来是真有钱呐!

  带队来这边的百夫长,将娄知府、娄小姐的信递给陈庚年,神情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恭敬:“县太爷,这是娄知府和娄小姐的信件。知府大人说,自己有许多问题都不太懂,还望县太爷不吝赐教。”

  能把江县治理的如此富饶,这位县太爷,绝对值得尊敬。

  甚至连知府大人,都来找对方请教!而陈庚年看起来又是如此的年轻,这让百夫长更加佩服的同时,也越发觉得这位县太爷强大且神秘。

  凉州竟然悄然出现了这么一号厉害人物!

  “赐教不敢当,知府大人这么说,当真是折煞下官了。”

  陈庚年将信件收起来,笑道:“你们一路风尘仆仆赶来江县,辛苦了。兄弟们应该都还没吃饭把,流民送到这里,我让其余人去接手,你们去休息片刻,我让厨娘做桌好菜,给大家解解乏。吃过饭,午后再回去,也不耽误事儿。”

  要是别的地方说留客吃饭,百夫长肯定就拒绝了。

  但——这里是江县啊!想想那咸鸭蛋、想想那蜂蜜水,百夫长最后愣是没好意思拒绝,他馋啊!

  于是,百夫长带着自己七八个士兵兄弟,在差役们的带领下,去了后院独栋食堂。

  士兵们看的直瞪眼,乖乖,食堂都单独盖一栋楼啊。

  可等他们坐进小包房里,丁晴做的菜一道一道上来以后,凉州的士兵们就没有心思顾别的了。

  他们本以为,县太爷说的做桌好菜是夸张的说辞,咸鸭蛋配白馒头,就是士兵们心里的高配了。可现在,竟然真的是一桌菜,全都是炒菜!

  那可是炒菜啊!

  白菜炒肉片,油焖茄子,炒鸡蛋,炒鸡块,萝卜炖鸭,炒豆皮,以及凉拌豆腐,还有一大碗菠菜鸡蛋豆腐汤。

  香!真的太香了,每一道菜都好吃的要人命。那些猪肉、鸡、鸭先不说,像是豆腐、豆皮都是士兵们第一次吃,那个清爽滑嫩的口感,对于味蕾简直都是一种享受。

  江县人,真的好幸福啊!

  外面世界那么乱那么疾苦,连他们这些护城军,平时的伙食都十分寡淡。可在这里,又是鸡又是鸭,人们吃菜都要炒!

  七八个士兵风卷残云,吃的都顾不上说话,表情幸福又满足。

  好想——留在江县啊,这里简直是神仙住的地方!

  后厨。

  丁晴平时挺大方的,可今天还是忍不住跟县太爷嘀咕道:“又是鸡又是鸭,这么多好东西全都招待出去,他们也太能吃了!”

  一群大头兵,可不就是能吃嘛。

  陈庚年忍俊不禁:“以后咱还得指望着他们继续送流民过来呢,肯定得招待好了啊,亏不了的。越是上面来的小兵小卒,越得招待好,因为办事的就是这群人。你看外面这次,可是来了足足八百人,咱江县的发展,马上就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和这相比,一桌菜又算得了什么呢。

  然而丁晴闻言却苦了脸:“八百人呢,这单单是熬粥,都是好大一笔开销——”

  话还没说完,有厨娘在外面焦急喊道:“丁厨娘,人手不够用了,您也来帮帮忙吧。”

  “哎哎,来了!”

  八百人的饭,做起来肯定要手忙脚乱,丁晴应了一声,跟县太爷打过招呼后,赶紧出去帮忙。

  陈庚年则是在小厨房里吃了顿饭,然后走侧门回到办公房。

  娄姝、娄献的信里,是一些请教的问题。人家给他送了这么多人过来,为了还人情,陈庚年自然要将这些问题一一解答,然后让凉州护城军们带回去。

  -

  县衙,将近八百人涌进来,原本宽阔的院子看起来都格外拥挤。

  因为人真的太多了!

  不过秩序却并不乱。

  因为裴宝来带队,衙门的差役,以及新兵营的民兵都在冷着脸维持秩序:“都安分一点,我们丑话说在前面,江县什么样子,你们都看到了。老实本分的,都能在这里吃饱饭活下去,要是谁敢动歪心思,绝对不轻饶!”

  流民们一路走来,先是被江县的富裕震撼,又被一群热情递吃递喝的江县人搞得脑袋发晕。

  现在来到县衙的院子里,看着如此干净的地面,如此阔绰气派的三层高楼,脑子终于反应过来——

  他们来到了一个富饶的神仙地方!

  娄小姐没有骗他们!

  这个江县,是真的富饶且有钱,只要来了以后听话,好好干活,不要惹是生非,都能安稳活下去。

  这些流民,都是活不下去,一路流浪逃亡,靠吃野草、树皮活命的可怜人。

  到了凉州以后,才勉强每天能吃顿稀粥救济粮。现在看到这如此富饶的地方,简直羡慕的眼睛发直,恨不得立刻留下。

  所以裴宝来等人的震慑在他们看来,不仅不害怕,反而亲切。

  因为别的地方的士兵差役从来不会警告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下死手直接打的!

  而且这些士兵差役虽然看着有气势,但面色都很和善,他们在尽心尽责保护民众,而且他们还说,老实本分就能吃饱饭活下去。

  老天爷,那可是吃饱饭啊,他们已经忘记有多久没有吃过饱饭了!

  当那位裴典吏训过话以后,胡县丞出面告诉他们,未来一年只要按照要求干活儿,就可以顿顿吃饱饭,每天至少两顿,活儿干的好还能吃三顿,吃杂粮馒头和粥饭。

  流民们闻言眼睛都瞪直了,一个个神情激动到想哭。

  然后胡县丞又说,到了第二年,还会给他们开工钱,每人每月一百文!

  老天爷啊,那可是每月一百文啊!听到这话的流民们人都傻了,差点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跟旁边人反复确认,最后才敢相信,真的给钱,给一百文每月!

  许多流民甚至感激的跪下,红着眼睛给胡铭磕头。

  但还有更让他们呆滞震惊的!

  到了第三年的时候,可以申请落户在江县,开垦田地,还会有盖房补贴。到了那个时候,只要他们愿意,就会成为一名江县人!

  那怎么会不愿意呢?

  他们流离失所逃亡,早就没了家,现在有个地方,愿意给他们吃饱饭,愿意给他们工钱,还愿意让他们落户开田盖房子,这简直是老天砸下来的馅饼啊,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儿!

  流民们喜极而泣,一路的忐忑心酸恐惧终于放下。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丁晴等好几个厨娘,将大铁锅支起来,开始熬制麦粥。那香喷喷的粥,馋的流民们肚子咕噜噜直叫。然后很快,大家得知,这是给他们的饭!每个人都可以领取两碗!

  “一人可以喝两碗?”

  “天爷啊,那个粥好香,还特别粘稠!”

  “谢谢青天大老爷,谢谢青天大老爷啊!我们一定好好干活儿。”

  流民们在县衙内排队领取粥饭,吃饱喝足以后,整个人都有些飘飘然。

  还有让他们更飘的!

  吃完饭以后,有郎中来给他们做个简单的诊治,确定没有大碍,就会被随机分配组合,男女不论,十人为一队。

  孙主薄来叫他们的名字,然后让人给他们登记在册做资料。

  这一点,还得感谢娄姝。

  这群人送来的时候,每个人都登记在册了,所以这大大减轻了孙成的负担。

  “你们组成队伍以后,会安排不同的活儿。挖矿队只要男的,稍后会有人送你们去北部,你们每人都有指标,一天至少要挖一千斤的煤炭。开荒队伍男女不限,十个人为一组,待会儿会有村子带你们走,哪个村子带你们走,你们的伙食住宿问题都由这个村子承包。你们的任务指标,是在明年三月份之前,每人开出三十亩的荒地,四月份我们要种植农作物。挖掘坎儿井的队伍,则是分五人为一组,一组人一个月开出一条坎儿井。同样是哪个村子带你们走,哪个村子负责伙食住宿。等到十一月份,天气寒冷不能挖井,你们改去北部沙漠种植梭梭林,到时候衙门会承包你们的伙食和住宿。哦对,还有城建队伍,这个需要你们去挖沟壕建城墙,县太爷的意思是,今年过年之前,至少县城要完成一半的城墙建设。”

  “你们干的活儿,平时的表现,是否惹是生非,都会记录在册。村民们会起到监督作用,表现好的,可以提前落户,表现不好的,若是情节较轻可以延缓落户,情节较重,那就只能严惩,最后把你们送回凉州。”

  送回凉州。

  别的还好,就这句话,听得流民们神情发紧。

  因为来之前,知府大人的护城军可是先特地‘警告’过他们一番,谁要是去了江县敢作奸犯科,被江县抓住送回来,那等待他的,一定是非常可怕的惩罚。

  一边是幸福美好生活,顿顿不用饿肚子,还能安稳舒适的活着。

  一边是可怕痛苦的惩罚,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流民们在心里下了决心,一定要本分老实做事,不管再苦再累,都要坚持。

  可——

  事实上江县的活儿真的不累啊。

  在孙成这里登记核对好资料,被随机组合拿到任务以后,流民们以小队的形式,忐忑走出县衙。

  他们在担心,真的会有村民来雇佣他们,管他们饭吗?十口人的饭,可不是个小数啊!

  但流民们的担心纯属多余。

  侧面街道上,各个村子的村长,乡绅老爷,甚至来凑热闹的民众们已经巴巴盼了许久。

  “挖坎儿井的队伍在哪里?来来来,赶紧来我这里!哎哟,你瞧你们这脏兮兮的,快跟我回村里,先洗洗澡。我们村有几户房子因为盖砖瓦房,空了出来,以后你们就暂时住那边。不像别的村,你去了只能住棚区方。”

  “别抢别抢,我先来排队的,我们村要两队开荒的人!啥?只能要一队?行吧,那就一队。”

  “我们村要十个烧制砖瓦的,待遇跟开荒田一样。”

  “都别急啊!开荒地又不着急,大家轮流着来!现在才九月多,这么多人呢,等到来年三月,肯定村村户户都能开垦到足够的荒田!”

  “赶早不赶晚啊,来来,小哥,快来我们村!”

  “我们村人好,只要你们好好干活不犯事儿,保证给你们好评,让你们早点落户。”

  “无耻!还带这样抢人的?”

  他们是真的缺人手,快要缺疯了。

  因此流民们出来以后,立刻被遭遇哄抢,裴仲、陈申等老爷今天特地请假过来的,抢了好几次都没挤进去,气的脸色铁青。

  流民们则是被‘抢’傻了。

  他们以前无论走到哪里都被嫌弃,人们对他们非打即骂,到了江县,突然就变成香饽饽了。这种被哄抢,被重视的感觉,真的梦幻又不真实啊!

  等跟着村民们回去以后,一切变得更加不真实!

  因为这里的村子都很富裕,家家户户养猪养鸡鸭种菜园。有的村子有空房子,会让他们住,就算没有空房子,也会给他们盖临时棚区房,绝对不让他们冻着。

  平时给他们的饭,都是窝头和粥,不带一点克扣。

  偶尔还会给白面馒头,粥碗里还有咸菜!

  等干活儿的时候,就更幸福了!

  他们以前开垦过荒地,知道这是非常非常累的活儿,但是江县人工具齐全。先是把荒地清理出来,然后用坎儿井水把土地淋湿,接着用曲辕犁,轻松就可以把地犁开!

  第一次见到曲辕犁的时候,流民们眼睛瞪得滚圆。

  娘嘞,这是啥玩意儿,比锄头好使多了,他们开荒地都一点不累!

  干活儿不累,还管饭,有地方住,这简直不要太幸福啊。

  北边挖矿的流民就更幸福了。

  虽然这个活儿特别特别累,但是他们每天有一千斤的煤炭指标,超过这个数目以后,多出的部分就会有奖励,有时候能一天奖励一文钱!

  一文钱虽然少,但在管吃管住的时候,还会给奖励补贴,那可真是让人振奋啊。

  当然挖煤的流民,也亲眼见证了煤炭的便利。

  那黑黢黢的石头,竟然能当柴火用,烧水做饭方便的很!

  这个江县,可真富饶又阔绰。

  人们做饭连柴火都不烧,烧煤炭!娘嘞,以前真是听都没听过!

  而留在县城的流民,则是全部去修建城墙,用水泥做的城墙!

  现如今的江县县城,绝对是整个县区最热闹、最热火朝天的地方,每天都有水泥、砖瓦、泥沙送进来,然后铺水泥路,挖污水沟渠,做绿化花坛,盖新的漂亮砖瓦房。

  这阵仗,足以让每一个流民看到呆滞。

  江县人过的也太幸福了,外面那么乱,他们却在这个小地方,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江县人如今过的确实滋润。

  开荒的事情得以解决,大量劳动力负责挖井种树开矿铺路修城墙,人们瞬间就感受到,这日子没那么紧绷了!

  现在不用管地里的事情,大家白天开开心心去上工,晚上回去炒个菜,一家人开开心心凑在一起吃饭,算算兜里的钱,盖砖瓦房都是没问题的,来年水泥院子也能铺起来。

  哦对,棉袄啊、棉被啊,今年买不起,明年也都要安排上。

  眼瞅着就是秋天了,要不再多买点煤?冬天天儿冷,烧煤炉子肯定更舒坦呐!

  说起来,中秋节马上又要到咯,要不要也做点月饼试试?丁厨娘去年做的月饼,好多人没吃上,但大家都说好吃呢!自己不会做,可以考虑去商铺街买点,现在商铺街开了好多家新店铺,什么五花八门的东西都能买到。

  再去买点豆油,听说中秋节这天,又要新出一批豆油和棉花衣裳嘞。

  等过完中秋,新的一年收获期又要来了,这次他们地里可都撒了化肥,亩产量会有多少斤?该不会真能突破五百斤吧?那家里的粮仓都装不下了!

  哎呦,这日子怎么就这么舒坦呢!

  人们在家里一边吃饭一边笑着聊天,眉眼间都是止不住的畅快笑意。

  这时候,有人在村口激动嚷嚷:“大消息!大消息!县衙那边贴了告示,说是最近这一年来,咱们都太辛苦了,所以全县放假三天。放假期间,大家可以自发组织去北边沙漠采收梭梭树种子,等秋种结束后去种植!县太爷特地强调了,自发组织,不是一定强求要去的。”

  但就算不强求,大家也都乐意去啊。

  现在江县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一半都是北边的奇迹树给的。去年大家种植奇迹树,是忐忑焦虑恐惧怀疑希冀,可今年不一样啦,大家都知道,奇迹树就是最大的奇迹!

  日子虽然好了,但咱江县人可不能忘本啊。

  奇迹树,肯定还是要继续种的!

  因此,大家都眼巴巴盼着中秋。

  等过节这天,连做生意的商铺街老板们都把店门关了,江县人背着筐篓,成群结伴去北边沙漠收集梭梭树种子。

  去年,他们从县太爷手里接过了奇迹。

  今年,以后的每一年,他们要把这些奇迹,种满这片沙漠。

  咱江县人,就是敢跟老天爷抢着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