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082(1 / 1)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临西洲 6899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82章 082

  ◎彩云化肥厂,给老爹下套的儿子们!◎

  陈庚年带着徐焕等人研制化肥的时候, 棉花、大豆植株矮小泛黄的情况,在更多民众家地里出现。

  那些农作物就长在地里,谁路过都能瞧见, 所以根本瞒不住。

  一时间,很多江县人心里都在犯嘀咕。

  这棉花、大豆的长势,瞧着不对劲呐。

  因为顾小牛家是第一个种植棉花大豆,而且后续县太爷也来他家地里查看过,因此同样种植这些作物的民众, 都来他家打探情况。

  可顾小牛心里也慌啊,县太爷当时根本没有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大家再等等,县太爷说了,先适量浇水,他正在想办法研制化肥。”

  顾小牛叹了口气:“化肥和堆肥不一样, 所以大家千万别再施堆肥了, 容易烧苗。”

  换句话说,没有别的办法。

  只能等县太爷那边的消息。

  可是这等待的时间, 也太难熬了一些。

  一年就一茬的庄稼要是真出了差错, 烂在了地里,那接下来他们怎么活命啊?

  顾小牛虽然嘴上安慰其余人,可自己跟婆娘夜里就忍不住偷偷掉眼泪,焦虑的睡不着觉。

  因为同村已经有人在盖砖瓦房了。

  他们这批人, 先前做佃户, 就是因为没田,穷。

  现在好不容易有田了, 地里还出了这样的事儿, 眼睁睁看着别家欢欢喜喜盖新房, 能不愁吗?

  顾小牛等人在忐忑焦虑的时候。

  另一边, 陈庚年带着冶矿工匠徐焕、烧陶工匠葛华,以及炼铁工匠鲁平三人,在砖瓦厂后面的荒地里,搭建了一个小型炼焦炉引气装置。

  按照先前大家聊得思路,先挖掘一个深坑,用砖瓦搭建出焦炉。

  别看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炼焦装置,江县的铁匠和砖瓦匠,还真就做不出来!

  鲁平以前是在军队里炼制铠甲的,对这种炼制流程算是比较熟悉,这个炼焦炉虽小,内部却包括有碳化区、蓄热区、斜道区、烟道等部分。

  内部用砖瓦构造,外部用黄泥封死,顶部烟道区域经由葛华烧出来的泥陶管道,通向旁边一个陶缸内。

  陶缸下面,是煤炭在燃烧。

  而陶缸内部放置的绿矾块,已经被融化成浓硫酸,但陶缸却好好的,没有被腐蚀或者裂开。

  等加了水稀释硫酸以后,炼焦炉里的氨气被引入稀硫酸里,就制作成了硫酸铵溶液。

  这个其实就是液体氮肥,只不过液体终究不好运输,而且溅出来的话,也会有危险性。用煤炭继续加热,把液体蒸干,就能得到固体硫酸铵粉末,这样施肥也会比较方便,抓一把洒进地里就行。

  前后忙活好几天,见这个‘化肥’终于做了出来,三位工匠都好奇的围了过来。

  包括一直在这里紧张盯着的孙元河、许彩云夫妇也凑了过来。他们的女儿孙烁金目前状态已经稳定下来,在旁边安静坐着自己玩儿。

  因为听说今天能制作出化肥。

  就连富春以及娄姝都赶过来凑热闹,包括邵安,他是被富先生强行给拽过来的。

  “成了!”

  陈庚年伸出手从冷却的陶缸里捏了一小撮氮肥粉末,笑的十分开怀:“这下秧苗枯黄的情况就能解决了。”

  徐焕好奇问道:“县太爷,这个化肥,真能用于给粮食增产?”

  那当然可以!

  陈庚年点点头,说道:“别看这种不起眼的粉末,它其中含有优质的营养,可以促进庄稼枝叶茂盛,不再泛黄,要是施肥得当的话,拿小麦举例,施加氮肥至少可以每亩地增产五十斤以上,甚至能增产近百斤。当然,目前我们只能做出来氮肥,如果能找到磷矿的话,还能制造出磷肥,再加上草木灰里富含有钾肥元素,三种肥料连续追加下去,江县地里的粮食收成,轻松就能超过五百斤。”

  而这,就是技术的力量啊!

  发展工业制造业,然后反哺农业,才能实现整个社会层面的经济大提升。

  亩产量轻松超过五百斤!

  众人闻言目瞪口呆的看着县太爷手里的化肥,都觉得不可置信。

  老天,要是真能达到这个产量,那也太吓人了。

  徐焕也被惊的不轻。

  可震惊过后,他近乎磕巴的说道:“县太爷,我知道哪里有磷矿!距离我们流放村大概二十多里地的一处山里,有磷矿!有一年风雪大,我迷路走到了那边无意中发现的,矿石呈现灰褐色,表面纹路呈砂状,错不了,那绝对是磷矿!”

  要不还得是专业人才呢!

  普通人进山,就算遇见矿产,也不会发现这是何等宝贵的财富。

  “当真?”

  陈庚年闻言大喜,急声问道:“那你可还能找到那磷矿的具体位置?”

  单一施加氮肥,肯定还是不够的。

  如果开采出磷矿,那就能制造磷肥,磷肥氮肥先后追加下去,那这波大豆和棉花肯定就不愁产量了!

  等到今年夏种过后,小麦地里就可以追磷肥氮肥。

  那就又是一波生猛的增产!

  徐焕点点头:“肯定可以,我先前一直跟矿石打交道,对这种东西很是敏感,只要去过一次,就算忘记具体方位,也更根据地形地质去找到的。”

  做出了氮肥,陈庚年已经足够惊喜,没想到今天还有更大的惊喜,他当即道:“那这样,本官差人陪你再去一趟,我们得尽快确定那磷矿的具体位置,然后想办法开采。”

  说话的同时,陈庚年在思索着这事儿该派遣谁去。

  不远处,富春推了邵安一把。邵安微微一愣,随后站出来主动道:“县太爷,这事儿由我们工房出面去办吧。徐焕不仅帮助您制造了氮肥,还发现了磷矿,不如将他收编在工房门下,做我们工房的胥吏。”

  竟然直接被收编了!

  徐焕大喜。

  葛华和鲁平两位工匠,都羡慕的看向徐焕。

  陈庚年略作思索,点头笑道:“行,徐焕,你若是有这个意思,以后就跟着邵安吧。”

  那当然愿意啊!

  徐焕感激道:“多谢县太爷赏识!”

  磷矿事关重大,徐焕不敢耽搁,当即和邵安商量着,即刻出发去搜寻。

  富春乐呵呵看着这一幕,笑的十分舒畅。

  从徐焕来到江县的那一刻,其实富春就盯上了他。

  这绝对是个超级大人才啊!

  冶矿,看似没什么作用,但其实作用大了!皇帝沉迷于炼丹,于是徐焕这种匠人,只能沦为给达官显贵炼制丹药。

  但实际上呢?

  冶矿相关的,刀、矛、箭、盾、盔甲等军事冷兵器,甚至火/枪、火/炮等热武器,都是需要冶炼各种金属矿产才能制造出来的啊!

  富春本来还想着,再观察观察徐焕。

  但现在看来,昨晚县太爷那波好感值刷的太生猛,徐焕竟然毫不犹豫把磷矿的消息都拿了出来。对于这样有实力,还愿意表忠心的人才,当然要赶紧收归麾下啊!

  不仅徐焕,那个能炼铁制造盔甲的鲁平,同样是个不可忽略的人才。

  江县虽然这群刚组建起来的民兵不太靠谱,可实力不够装备来凑,先给他们人人造一副盔甲,配上长/枪,以后若是有机会,去抢一波流寇马贼之类的,人人配上马匹。

  只要装备配得好,打周围一些不入流贼寇就跟玩儿似的,随便欺负!

  多干几场‘胜仗’,民兵们信心起来了,那实力不就也跟着来了?

  听说流放村这波人才里面还有人做过百夫长,懂练兵。

  富春已经在心里思索着,赶紧让县太爷张罗着,把练兵的事情提上日程。

  当然县太爷这会儿肯定是没有时间的。

  化肥做出来了,得赶紧先去地里做实验,然后组建化肥厂开始加班加点搞生产啊!

  许彩云看着那陶缸里的化肥,表情晕晕乎乎的:“县太爷,这,这化肥,作用真这么大,能增产上百斤?”

  自从心结被解开以后,她身上那种尖锐感全都消失了,又出于对女儿的愧疚,让她找到了新的奋斗目标:开办化肥厂,赚更多的钱,给女儿买人参!

  “对,如果单单只是氮肥的话,我或许还不敢保证。但是彩云婶儿,你也看到了,我们马上还能制造磷肥。氮肥磷肥加起来,一定可以的!”

  陈庚年笑道:“这几天你跟我孙叔一直都在这里忙前前后,大概的制作流程你们也都看到了。仅仅只有这一个小的炼焦炉肯定是不够的,接下来得建造好几个大的炼焦炉,你们得把厂子也建起来,招十几个工人开始干活儿。厂子的地址,就挨着物流厂、建筑厂那个区域去盖吧,以后那边我准备规划出一个开发区,所有的厂房都会集中在那里。至于厂房没有建起来的前期,你们先把人招了,把自家宅院做临时办公房。开采绿矾的,制作化肥的,盯着炼焦炉的,管理资金的,以及对接市场出售的,这些基础岗位都要招到相应的人,才能保证厂子运转。要是有些事情不懂,你们就及时问孙成,他肯定懂。化肥是大家种地必不可缺的东西,制造出来以后,肯定不愁卖,不仅江县人会买,以后甚至还能运输去凉州售卖,等稳定住赚钱渠道以后,还可以去凉州开分厂。”

  许彩云听得直眼晕。

  别说许彩云,甚至连孙元河听到这些繁琐的流程,都有些心里没底。

  可这巨大的利润前景,又让夫妻俩心头火热。

  娄姝同样在眼馋,这化肥的功效也太吓人了!

  可她到底是跟陈庚年刚认识,也不太好直接上来搭话,见这会儿陈庚年主动提到凉州,她立刻插话进来,急切道:“县太爷说的对,我们凉州肯定需要的!不管是销售到我们那边,还是来我们凉州办厂,凉州都十分欢迎!”

  能不欢迎吗?

  亩产量五百斤啊!真是想想就让人激动不已。

  许彩云和孙元河听到娄姝这话,心里有谱了。

  夫妻俩对视一眼,这个厂子,他们一定要开!

  -

  先不说孙家准备开厂子。

  陈庚年研制出氮肥以后,用麻袋装着,一大缸的氮肥,装了整整两麻袋,赶去了顾家村。

  他怕自己再耽搁下去,民众们心里一直提心吊胆难受。

  事实上见到县太爷终于来了,顾小牛的婆娘直接哭出声。

  这段时间真的太难熬了啊!

  “制造化肥用了点时间,久等了。但你们放心,接下来肯定一切都会顺利的。”

  陈庚年安慰着顾小牛夫妻,然后教他们施肥:“大豆本身有固氮的作用,它需要的氮肥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一亩地里施加十斤就行。棉花地里需要的氮肥相对较多,每亩地追三十斤。你们把这些肥洒进地里,基本上过几天,秧苗泛黄的情况就能得到解决。不过后续还得再追一次磷肥,这个磷肥目前还没有生产出来,不过你放心,现在棉花大豆还是秧苗期,再长大一些施加磷肥也不算晚。”

  氮肥?磷肥?

  顾小牛夫妻听得很是茫然,包括其余来看热闹的村民们也不懂。

  陈庚年笑了笑,觉得还是应该把话说的更直白一些。

  他指着旁边的麦田,说道:“大豆和棉花因为是第一次种植,能产出多少斤暂时我还不清楚。但如果磷肥氮肥施加在麦田里,少说每亩地能增产五十斤。”

  他已经尽力说的很保守了。

  可周围民众们还是惊的瞪直了眼,要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增产五十斤,那江县的粮食亩产量,岂不是能达到四百斤以上!

  娘嘞,那以后家家户户都能吃白面馒头了啊!

  所有人都看向县太爷带来的化肥,目光炙热。

  这个化肥,他们一定要买!

  顾小牛也惊呆了。

  他这会儿劲头很足,一边在地里撒肥料,一边回头问县太爷:“县太爷,那这个化肥,去哪里买?贵不贵!”

  价格,永远都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啊。

  迎着众人的目光,陈庚年笑道:“孙元河老爷你们知道吧,他家这几天准备开化肥厂,到时候化肥的售价,都会公布。不过大家放心,价格肯定都会很合理的。”

  众人闻言愣住。

  这次县衙不开厂子了啊,改成乡绅老爷开厂?不过这个区别不大,但很多人想到了另一点,开厂,肯定就会招工,那就代表又有赚钱的岗位了啊!

  因此,有头脑灵活的,当即转身就跑:“我去孙老爷家里问问,有没有合适的岗位。”

  他这一跑,其余人也都反应过来,还真有人跟着一起去的。

  周围人看的直发笑,连陈庚年都忍俊不禁。

  江县民众们现在的赚钱意识,可真够敏锐的啊!

  而那氮肥,也确实如县太爷所说,真的有治疗植株发黄的功效。

  氮肥施下去短短两天,地里的大豆、棉花秧苗就有转绿的征兆!

  顾小牛夫妻开心坏了。

  其余人也都来凑热闹看稀奇,大家聊着县太爷新发明的氮肥、磷肥,一个个神情向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在民众们当中流传。

  “县太爷那天在顾小牛田地里,把话说小了!那个氮肥和磷肥一起施加下去,粮食亩产量很有可能突破五百斤!”

  “娘嘞,五百斤?真能有五百斤?你听谁说的?”

  “当时他们在砖瓦厂后面做化肥实验,有砖瓦厂的员工亲耳听到的,那还能有假!”

  “每亩地五百斤粮食,这,这,我的老天爷啊。”

  “以后家家户户吃白面馒头的好日子要来了。”

  “不管怎么样,今年夏种的时候,咱们都得买磷肥氮肥,地里保准能增产!”

  一时间,整个江县都因为化肥一事而轰动。

  大家热切的期盼着,期盼着赶紧夏收,然后种上新一轮粮食,追加化肥,获得更高的亩产量。

  当然,那些种植大豆、棉花的民众们,则是眼巴巴盼着。

  孙元河老爷家的化肥厂什么时候开业,大家都等着用化肥呐!

  -

  而被人们惦念着的孙元河、许彩云夫妻,却失眠了。

  夜里,许彩云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把油灯点亮,然后把柜子里的钱匣子小心拿出来,开始数钱。

  孙元河听到动静,坐了起来。

  许彩云有些不自在:“吵醒你了。”

  “没事。”孙元河问道:“是因为担心钱不够吗?”

  开厂子,要建房,要招工开工资,要出本钱,各种乱七八糟的开销,就算他们是乡绅家庭,也有些捉襟见肘。

  许彩云闷声说道:“凑一凑,勉强应该是够的。但我这心里,实在是没底。”

  其实她是想从丈夫这里得到一些安慰,哪知道向来沉稳的孙元河竟然也苦笑道:“我最近也一样,心里怕的厉害。”

  许彩云怔住了。

  然后就见孙元河凑过来,将她揽在怀里。

  许彩云已经忘记,上次她们夫妻俩这样靠近是什么时候了,这些年似乎她总在各种抱怨、咒骂。

  但眼前这个男人,都会默默的包容她。

  “我当了十几年的乡绅老爷,早就把年轻时候学的东西都忘了。时间真是个可怕的东西啊,有时候坐下来想一想,好像以前每天都无所事事,所以到了这种关键时候,才会下意识觉得害怕。这次开厂子,咱俩把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要是全都赔了进去——”

  孙元河说道这里,叹了口气,笑道:“所以这事儿我可不敢自己干,到时候赔钱了,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你交代。我想着,咱家这个化肥厂,你来做厂长吧,名字我都想好了,叫彩云化肥厂,我给你打下手。”

  啊?

  许彩云闻言下意识有些慌:“不行不行,我哪能干得了厂长呢!”

  可孙元河却难得执拗一次,他说道:“我这跛子,连走路都成问题,更何况出去谈生意——”

  许彩云闻言脸色骤变:“谁敢说你跛子!我撕烂他的嘴!”

  可话说道这里,她却瞧见孙元河在笑,于是猛然意识到,这些年一直把‘跛子’挂在嘴边骂人的,其实反倒是她自己。

  许彩云张了张嘴。

  没等她开口解释,孙元河温声说道:“我懂,我懂,不要说了。这样,这个厂长你来做,咱俩一起出面张罗经营,好不好?我不再想自己是个跛子,你也别再想自己对不起烁金对不起孙成,都别想这些了,行吗?彩云,咱俩都年纪大了,折腾不动了,咱换个活法吧。不论什么对错,不想那些不好的,咱俩互相扶持着,过点安生好日子,好不好?”

  许彩云怔怔看着孙元河,眼泪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止不住的流淌。

  日子变好了,心结也解开了,她有一双儿女,还有眼前这个始终不离不弃的男人,她确实该换个活法了。

  折腾了十多年,谁都会累的。

  怎么别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就她许彩云不行呢?

  她当年做姑娘的时候,愿意嫁给孙元河,就是想跟这个男人一起过好日子的啊。

  兜兜转转走了这么多弯路,就算是出于补偿或者愧疚,她也该把日子掰正了!

  于是,许彩云靠在孙元河肩头,一边点头,一边无声流泪。

  等到了第二天,孙元河当着全家人的面,公布了化肥厂的名字:彩云化肥厂。

  许彩云多少有些赧然。

  孙成和孙烁金却非常给面子的鼓掌。

  许彩云歉意的揉了揉女儿的脑袋,又看向孙成,迟疑道:“孙成,娘想跟你说一声对——”

  “娘,别说了。”

  孙成憨笑道:“一家人,什么对不起谁,什么对和错,一句两句说不明白,十年八年都掰扯不清。要我说,咱谁都没错,错的是以前总是互相不理解,搞得家不是家,每个人都深受折磨。往前看吧,妹妹还等着你赚大钱吃人参呢,你以后可是咱家的顶梁柱。”

  孙烁金露出和哥哥同款憨笑:“吃人参,顶梁柱!”

  许彩云没忍住也跟着笑了。

  而后,孙成又拿出一份企划书,耐心给自己爹娘讲解:“按照现在江县氮肥的需求量,我们得先建造四个大型炼焦炉,十天时间出一次氮肥,一个炼焦炉带四个大缸——煤炭要去挖矿那边直接拉,这样便宜——招人的话,我建议是先招十五个,不够后面再招——”

  许彩云和孙元河认真听着,时不时小心翼翼询问。

  孙成都能认真给他们解答。

  这个时候夫妻俩才意识到,原来他们的儿子,已经成长的如此迅猛,早就能独当一面了。

  事后,脑子里塞了各种知识,尚有些浑浑噩噩的许彩云跟孙元河打气:“咱儿子这么优秀,做父母的也不能落下,这个厂子,一定要开起来!”

  孙元河笑着调侃道:“好的,许彩云厂长。”

  人到中年,砸上全副身家再创业,这绝对是一件特别特别需要勇气的事情。

  孙家夫妻就这么咬牙迈出了第一步。

  彩云化肥厂招人一事,在江县也被当做谈资聊了好几天。

  这可是第一位乡绅老爷开私家厂呢,而且开的工资可不低,普通员工二百二十文每月,比县衙的厂子薪资给的都高嘞!

  没几天过后,孙家就热闹起来。

  新厂子刚刚选好地址,还没来得及动工,炼焦炉倒是在厂子附近已经开始搭建了。至于员工们办差事,就只能在孙家宅院里。

  曾经这里破败不堪,到处都是被砸碎的家具,整个家里都是清冷没有生机的。

  如今却被十几个员工充斥,还有一些临时桌椅、契书资料,煤块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虽然很乱,但是却莫名觉得有种生机勃勃的活力。

  “厂长,咱第一批煤炭要多少斤?”

  “厂长,徐家村想一次要两百斤的氮肥,他们要的多,问咱能不能给便宜点?”

  “厂长,新到的一批绿矾到了,我清点以后让他们送去厂子那边。”

  “厂长,青砖瓦咱要多少啊?”

  当厂长真的太忙太忙太忙了。

  尤其是刚开业项目开始运作以后,所有的事情一股脑砸过来,事无巨细都要你来给主意。哪怕有儿子、丈夫帮忙,许彩云都忙的脚不沾地。甚至连睡觉的时候,脑子里都是工作。

  但忙起来也好,忙起来,她就没心思想那些有的没的。

  而且人一旦忙起来,不自觉就会忘记一切负面情绪,整个人都显得有股干练劲儿。如今的许彩云,身上早就没了先前的戾气,头发利落扎起来,走路风风火火,在自家院子里,给员工们下达命令。

  这时候,院子里的一只鸡突然被惊动,从鸡笼里飞着扑棱出来,引来员工们一阵惊呼。

  有员工壮着胆子说道:“厂长,这鸡想中午招待我们呢。”

  院子里一阵哄笑。

  被大家盯着的许彩云也笑出声,随后豪迈一挥手:“最近忙,大家都辛苦了,中午杀鸡,吃顿好的!”

  哇,真杀鸡啊。

  这下整个院子的员工们都欢呼出声。

  院子角落里,正在自己玩儿的孙烁金也在欢呼:“杀鸡,吃好的!”

  今日休沐,好不容易睡个懒觉却被吵醒的孙成推开窗户。外面阳光大好,春日微风在院子里打着旋儿的绕,她娘在一群员工的欢呼声中,笑的十分灿烂。

  真好啊。

  孙成憨笑着摸了摸妹妹的头:“早啊。”

  “懒鬼!”孙烁金瞪了一眼哥哥,但很快就没忍住贴了过来,兄妹俩一起看向许彩云,都在笑。孙烁金憨笑道:“喜欢现在的娘,好开心,好漂亮!”

  是吧。

  孙成点点头,笑道:“以后咱家会越来越开心,越来越好。”

  孙元河清点完那批送来的绿矾,踉跄着走进院子,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于是他也没忍住眯起眼睛笑起来。

  另一边,孙家院子外侧,靠近鸡圈位置。

  有几个鬼鬼祟祟的人正在互相埋怨。

  “胡志峰,都说了让你小心点,你差点就露馅了!”

  “我哪里知道这边是鸡圈,我都多少年没来孙家了!”

  “行了行了别说了,刚才看到了吗,里面什么情况?”

  被问话的胡志峰咽了咽口水,涩声说道:“里面看着,看着可厉害了!有人在算账,有人在清点货物,没瞧见孙元河,但她夫人在忙碌着张罗,办事儿麻利的很,还说什么市场调研,渠道铺送之类的,完全听不懂。”

  娘嘞,这么高级!

  裴仲、陈申等几个乡绅老爷面面相觑,眼睛里都是颓然,以及焦虑。

  他们今天,就是来打探消息的。

  因为听说这个化肥厉害的很,施肥以后能增产百斤,特别赚钱!他们按捺不住啊,可如今一打探完消息,心里更没底了。

  孙家看样子马上就要发大财了!

  人家孙元河不愧是孙元河,说支棱就支棱起来,唯独他们这群人,还在无所事事。

  听完胡志峰的话,裴仲蹲下来,靠着墙焦虑的挠头发。

  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先前说‘摆烂躺平气死那帮小子’的话,崩溃道:“不行了,自从听说孙元河开始办厂以后,我已经三天没睡个好觉了,整晚整晚的失眠,我难受啊。我一想到以后田地荒废,没人给我干活儿,我得自己去种一百多亩地,我就焦虑。咱老哥几个,别再闹腾了,咱都老大不小了,再这么厮混下去,哪还有什么以后啊?咱学点好行不行,咱开厂子,咱也赚大钱,咱也支棱起来吧。”

  这下,老哥几个谁都没再反驳这话。

  最后众人都看向陈申。

  陈申一咬牙:“行,那咱一起去县衙,我找我家那小子谈,他那里肯定有开厂子的门路。”

  于是,一帮乡绅老爷们当即匆匆赶往县衙。

  他们这一行人扎眼的很,基本上一走上街道,就被巡逻的差役们瞧见,然后汇报给了裴宝来。

  裴宝来当即笑道:“快快,快通知县太爷,就说鱼上钩了,准备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