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132
◎这么牛逼当什么县令,登基吧!◎
“——连贺率领四千余部下投诚祁王。”
“——金洲书院三百余师生逃离书院, 目前行踪不明。”
这两条消息,几乎是不分先后传回朝堂,引发一片哗然。
皇帝气的脸色扭曲, 整个人都呈现出一种癫狂状:“该死,你们这些背叛朕的东西,都该死!朕要用神功镇杀了你们!”
说话的同时,皇帝狰狞的伸出双手,在虚空处一阵神经兮兮的比划。
这个画面实在诡异且有种令人头皮发麻的惊悚, 行宫里的群臣恨不得把头埋进地里,也不愿看到这一幕。
皇帝越来越疯癫了。
可能是因为大晋已经亡国,四处都有人揭竿而起谋反,所以每次一听到‘背叛’的消息,皇帝都会大受刺激。
老首辅徐亨站在百官当中, 微微躬身, 眉眼低垂,面对这可怕的一幕始终无动于衷。像是因为过于苍老, 一直聋拉着眼皮昏昏欲睡。
“徐亨!你这老家伙, 是真不中用了啊!”
皇帝发了一会儿疯,突然又把目光看向老态龙钟的徐亨。也不知道被戳到了哪个笑点,他开始神经兮兮的笑,笑过以后, 又狞声说道:“朕新招的五万大军, 可曾调遣去宁州?”
徐亨弯下腰,恭敬道:“启禀陛下, 三日后, 这五万大军便可动身。”
皇帝闻言得意道:“好!等他们一到宁州, 便立刻传旨去江县, 让陈庚年把手里的好东西都给朕乖乖交出来。此人获得了朕的神功,开始有小心思了,朕必须要好好惩戒他一番!等朕获得江县的骑兵和火药武器,马上就能大败祁王,重新夺回大晋!朕要让连贺这个叛徒后悔,他当真以为祁王能庇佑他?笑话,朕才是这天下的明君哈哈哈哈!”
听闻皇帝这话,老首辅苍老黝黑的眼睛里浮现出一抹忧虑。
对于江县、对于陈庚年来说,这个可怕局面,开始一点点走向无解的死路。
想想那个被他送小红花的年轻优秀后辈,再想想对方一手打造让他和内阁都惊叹的富饶县区,老首辅只觉得痛心疾首。
也是这一刻,他对龙椅上这位疯癫皇帝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厌恶。
眼睁睁看着一个百姓庇佑之地消亡,眼睁睁看着一个优秀后辈被磋磨,徐亨心痛啊。
但此时越是心痛,越要小心蛰伏。
徐亨虽说贵为首辅,对于群臣有着莫大的号召力,但没有兵权,一切都是白搭。
他无法抗衡皇帝。
数十年来如履薄冰般的政治生涯,锻造出一个看似老态龙钟、实则有着惊人意志力的百官首辅。
他垂下眼,安静沉默的看着皇帝发癫。
百官看着始终一言不发的老首辅,眼睛里浮现出浓浓的失望。首辅大人最近在面对皇帝的时候,越来越窝囊了,半句不敢规劝,所以才导致皇帝越来越肆无忌惮癫狂。
但实际上呢?
一个耐心的优秀猎人,要懂得隐藏保全自己,要懂得审视局势,要永远头脑清醒,随后选择在该出手的时候,对猎物进行一击必杀!
“行了,都退下吧!”
皇帝今日份发疯总算结束,挥手赶苍蝇似的,让群臣离开。
百官们狠狠松了口气。
大家胆颤心惊的退出行宫,等呼吸到外面的新鲜空气,心里的憋闷,惊惧才算是舒缓了些。
“首辅大人看着是真老了啊。”
“老大人究竟怎么想的。”
“真令人失望。”
百官不敢明着质问首辅,心里有怨言,也只敢偷偷嘀咕。
有几个模样年轻的官员,则是故意放大了一些声音,惹得其余官员频频侧目,偷偷看向首辅大人。
但徐亨始终沉默。
他苍老的身体佝偻着,和阁臣们一起,在年轻官员们失望的注视中朝着内阁走去。
“陛下这情况,看着越来越严重了。”
一位老阁臣看向徐亨,轻声忧虑道:“首辅,需不需要天师那边再加大药剂。”
从长白山请来那位‘天师’,明面上是给皇帝炼丹的,其实内阁清楚,那丹药是给皇帝治病的。
徐亨闻言仍旧是那副苍老的状态,语气温吞吞的:“罢了,天师来了这么久,陛下的情况也不见有所好转,可见是个没本事的。行宫里那么多道长,会炼长生丹的不计其数,让他们都去试试吧,说不定就把陛下治疗好了呢。”
此话一出,内阁的数位老阁臣脸上都浮现出惊恐。
老首辅似乎半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说了一番什么话,见阁臣们沉默,他温声安抚道:“都去忙吧,一切有本官在呢。”
一句简单的话,让阁臣们都安定下来,众人互相对视,随后各自散开去忙碌。
现在的年轻一辈啊,都心思浮躁,竟然会觉得老首辅‘窝囊’。
数十年前三元及第、号称‘天下第一状元’的徐亨,怎么可能和‘窝囊’二字沾边?
等阁臣们都散去后。
老首辅站在内阁里,目光不再混沌,而是宛如一片黝黑不见底的深潭。
-
由于局势紧张,县太爷被狗皇帝调遣回江县。
先是失去了本可以打开的定州市场,后面又听说有十万大军在盯着江县,江县的百姓们心慌难受啊!
咋这到处都是敌人,也没个帮手呢!
然后,从娄姝到来后的第二天开始——
帮手们就来了!
先是连贺将军发来求救,陈庚年命裴宝来带着骑兵团前去接应。
再然后,县区外面来了大量投奔的流民!
乖乖,这次来的人是真多啊。
不仅有无家可归的流民,还有士兵、有百户、千户,有一些贫困地方的小官,有教书先生、工匠、商人,甚至还有富绅老爷!
江县人高兴坏了。
这种紧要关头,县区里多来一个人,就能多一分力量啊!
但因为这次来的人实在太多了,大家也不敢贸然接待,只能眼巴巴出面等着县衙组织。
收到消息的时候,陈庚年正在备战。
“至少五六千人?”
听到竟然有这么多人来投奔,陈庚年也有些惊住了。
江县现在确实急需各类人才和百姓,若是现在并非战时,他当然可以把这些人都仔细收归,一点点潜移默化把这些人安定在江县。
可现在,时间、局势紧张。
他马上要外出征战。
这些来投奔的人,鱼龙混杂,什么来路、什么性格都不明确,是否有传染类疾病,甚至还有可能是敌军派遣来的奸细——
陈庚年揉了揉眉心,随后还是下定决心,要收人。
想要发展,收人是一定要收的。
“胡铭,孙成,你们俩暂时负责收纳这些来投奔的百姓。工匠,尤其是铁匠,可以优先进县区。其余百姓,带户籍者,查明无误后,可以进县区。各行各业人才可以凭借技术优先进县区,来投奔的士兵全都安排去苍县军营,暂时不能让他们进江县。”
陈庚年迅速开始思索收拢百姓的政策:“其余没有户籍,没有技术的流民,暂时安排在县区外两侧的官道上。组织动员他们搭建棚区房,再安排人员每天去施两顿粥饭。前三天粥饭免费,从第三天开始,要用干活儿来换取食物。商铺街、商贸街所有铺子、工厂全部开始营业,让这些流民们负责搞生产。等我们打完接下来的仗,就把定州拿下,到时候这些生产好的商品,都送去定州。”
虽然这样不能完全杜绝风险。
但已经是目前能做到的最优解了。
孙成和胡铭立刻行动起来。
陈庚年想了想,又交代道:“宝来还没回来,你们刑房和班皂房的人,暂时负责在县区加紧巡逻,把各项律法规矩都给进来的百姓们说清楚,一旦有人犯事儿,立刻缉拿绝不姑息!等宝来回来以后,这事儿全权交由他负责。”
对于接纳流民一事,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
县太爷吩咐过后,衙门差役都开始忙碌。
赵强更是主动请缨:“县太爷,我们礼房也要去帮忙。虽然这次来的人多,但现在咱江县人,可都是会讲故事的。多听一听故事,也有助于他们融入江县。”
陈庚年闻言就笑了:“行,去忙吧。”
不得不说,赵强这个办法还挺好使的。
类似于‘文化洗/脑’,至少听完江县的故事,很多百姓都会第一时间爱上这个地方。
但陈庚年还是小瞧了江县的‘魅力’。
别说听故事,从来到江县的那一刻,任何百姓都会一眼爱上她!
随着县太爷一声令下,县区里立刻开始行动起来。
停工歇业许多天的工厂、村作坊纷纷开工。衙门的差役,以及士兵们,则是在胡铭、孙成二人的带领下,开始收拢来投奔的流民。
第一波流民来的时候,疲惫、饥饿、忐忑、惶恐。
他们听说过江县的名头,传闻中的奇迹江县,美好的简直不可思议。可现在来到这个地方,大家又开始害怕,害怕这一切都是假的。
但事实证明——
现实的江县,比传闻中更加美好!
他们前脚刚到县区外,后脚就有江县的差役,百姓、士兵们出来接应。
一帮走投无路、饥肠辘辘的人,被嘘寒问暖笑脸相迎,眼睁睁看着棚区房拔地而起,一锅锅粥饭冒出香喷喷的热气。
“大家伙儿都别客气,赶紧吃吧。”
“一路走来怪不容易的,我们县太爷说啦,都得让人吃饱饭。”
“够不够吃啊,不够还有呢!”
外面闹饥荒,大家吃粮食都数着粒儿下锅,瞧见流民都厌恶的不行。
哪跟江县似的,香喷喷的粥饭直接给他们吃,还一天管两顿饭!而且这个县区的人,是真热情又友好,流民们捧着粥饭狼吞虎咽的吃,眼泪却忍不住啪嗒、啪嗒的掉。
太香了,太好吃了!
都记不清上次吃口热乎饭,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他们果然没有来错地方。
奇迹江县,果然是奇迹江县啊!
更让流民们惊喜的是,江县不仅给他们施粥饭,还给安排活儿!
要是有技术的工匠、人才,都能优先进县区。没有技术也不怕,在这里休整好了,三天以后,会有人来发放活儿计,干活儿就能继续吃饭!
流民们欣喜若狂。
当即就有那些保存着完整户籍,或者有工匠手艺的,在无数人羡慕的注视下,优先进了县区。
然后这些人从进去的那一刻,眼睛就一直瞪大着。
这——
也太富饶了吧!奇迹江县,果然是个奇迹一般的神仙地方。
就见入目之处,到处都是肥沃的良田,田地里的麦苗绿油油的,长得十分旺盛。
家家户户都是漂亮砖瓦房,井渠水绕着田地、村落流淌。
甚至连江县的路,都平整、干净,漂亮到不可思议。
由于县区最近‘大复工’。
所以水泥路上,时不时都会有牛车经过,车上都装着各种五花八门的食材、原材料。
等到了县城,那就更不可思议了。
乖乖,那崭新巍峨的城门,漂亮崭新干净的街道,悠闲散步遛弯的江县人,热闹忙碌的商业街、商贸街……原来这乱世里,真的有这样一个奇迹一般美好的地方啊!
很多人在进入县城,看着这热闹、美好的一幕,都忍不住开始嚎啕大哭。
因为欢喜,也因为委屈。
路过的江县人便上来善意的安慰:“可不兴哭啊,以前的苦难都过去了,来了咱江县,日子肯定就会越来越好。”
是啊,越来越好,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流民们又哭又笑。
来了江县县区的百姓、工匠,震惊于这里的富饶美好,决定用自己的手艺,留在这里。
而在县区外的更多普通流民,则是在吃饱饭以后,互相帮忙搭建棚区房,做水泥、纺棉布、磨豆油等等。
先前还绝望、彷徨的流民,来了这里,心都跟着安定下来。
因为不仅可以住干净、温暖的棚区房,每天还能吃饱饭,若是有什么疾病,还有大夫帮你治疗嘞!
冻不着、饿不着,能就医,每天靠自己干活儿换吃的。
这种最简单的生活,在流民们看来,就是神仙日子啊!
然后,流民们在干活儿的时候,又都听说了‘奇迹江县’的故事。
每一个听说这个故事的人,都能在故事里找到温暖共鸣。
“你们以前也被狗官欺负?和我们那里的狗官一样,就知道压榨百姓。可惜啊,我们没有那么幸运,没有像是县太爷这样的好官。”
“吓!以前江县常年干旱,你们硬生生从地里挖出了井水?我的老天爷!”
“亩产量五百斤?顿顿吃白面馒头和粥饭,这豆油可以炒菜,做饭不用柴火,用煤球?真好,真好啊,比我听闻的还要好!”
“梭梭树,不对,奇迹树真的这么厉害?可以抵抗沙暴!县太爷真的太了不起了,太了不起了!”
“后来呢,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我还想听!”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故事我一边听一边流眼泪,怎么会有这么幸福的地方啊,真的像是一场奇迹。你们不清楚,外面的世道有多惨。”
“开了很多工厂?人人都能上工赚钱,一个月能赚三百文?作坊生意铺到了凉州,乖乖,真厉害啊!”
“原来人还可以这么幸福的生活着,这天地下,真的有像是县太爷这样好的官。”
“听说草原蛮子都凶残的很,他们五千人来抢东西,直接被县太爷带武器轰投降了?”
“县区里免费读书,小孩都能上学,连看病,官府都会给你出一半的钱?老天爷啊,我这前半辈子都活的什么苦日子,这世间竟然有这么好的地方!”
流民们坐在棚区房外,有人在干活儿,有新来的在端着碗吃饭,有人在组织人员搭建房子。
但每个人在忙碌的时候,也都在一脸震撼的听故事。
哪怕这个故事,一些人已经听了很多遍。
可每次听,都觉得震撼,觉得喜欢。
对于常年饱受疾苦、被压榨剥削的百姓们来说,他们甚至开始麻木,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自己过的有多苦。
只觉得,能填饱肚子、穿暖衣裳就够了。
直到大家来到江县。
见识到这里的富饶,看到这里的百姓是如何幸福生活的,随后不仅仅被感动,还被深深的震撼。
是那种来自于灵魂深处的痛击——
原来,人是可以幸福到这种程度的,原来那些疾苦,他们本可以不用忍受!!
人们听着这个美好的故事,越听越震撼,越听越羡慕,越听眼睛越湿润。
真好,真好啊!
这时候,不知道有谁激动的喊了一句:“奇迹树种子,这就是奇迹树种子!”
人们顿时轰动了,都纷纷赶过来激动的想要观摩。
时间即将步入十一月。
北部的梭梭树开始大批量成熟,种子结的到处都是。
这个故事里,梭梭树无疑是最令人心潮澎湃的环节,无数流民在听完这个故事以后,都会下意识想要看一看梭梭树,看一看奇迹树长什么样子。
江县人也喜欢奇迹树啊。
这些流民暂时还不能全部进县区,于是县区里的百姓,便带一些梭梭树种子出来,让大家看一看。
“这就是奇迹树的种子啊,真好看。”
“当时县太爷就是这样把奇迹交给你们手里的,对不对?”
“奇迹江县,真的是奇迹江县啊!”
“为什么县太爷只是江县的官呢,这么好的官,他才应该做皇帝啊!”
“对,县太爷应该做皇帝!”
流民们小心翼翼握着奇迹树的种子,眼神越来越坚定,也越来越狂热。
大家互相对视,都纷纷一致认为——
县太爷才应该做皇帝!
他做了皇帝,全天下都会和奇迹江县一个模样了,那这天下的百姓,该有多幸福啊!
不仅流民们这样想。
和裴宝来一起回到县区的连贺将军和他的属下们,以及金洲书院的全体师生,甚至更多来投奔的各行各业人才,都这么想的!
连贺一路奔波,进入江县后,裴宝来没有安排他们直接去见县太爷,而是让他们先去军营休息一晚。
可这群士兵,一进县区,就被这里的富饶、繁华震慑到,激动的不行,哪里睡得着?
等到了军营,见识过这里的伙食,这里的装备,又听闻士兵们讲述了奇迹江县的故事,大家就更激动了。
这个地方,真的太好、太好、太好了!
“五千骑兵直接被轰炸到投降?蛮子们还认县太爷做大汗?县太爷带兵攻打下祁王的天祝山?轰破了永州的城门,还拿下了定州!”
这一桩桩一件件堪称传奇的事件,听得士兵们心神激荡,激动不已。
连贺更是脸色涨的通红:“带劲!太带劲了!我恨不得现在就带着兄弟们,替县太爷征战!这普天之下,我就没有见过比县太爷更厉害的官!不仅把县区治理的如此富饶,还拥有这么厉害的军需装备,县太爷他怎么能这么厉害——操!”
说到这里,连贺没忍住激动的骂了一句粗话。
他猛然站起来,在兄弟们懵逼的注视中,大声道:“兄弟们,老子突然反应过来,这么牛逼的人,他竟然只是个县太爷?凭什么!凭什么金州那个神经病可以做皇帝,江县的县太爷却只能做县太爷!不行,他这么厉害,做什么县太爷啊,他就该登基!!”
军人都是爽利性子,还容易热血上头。
他们爱憎分明,厌恶皇帝厌恶到恨不得弄死他,现在喜欢县太爷,自然也会想着拥戴他。
他们单独的个体或者微不足道。
可他们是兵,集合起来,就是势不可挡的力量啊!
“将军说的对,咱们应该拥戴县太爷做皇帝!”
“县太爷早点把这天下打下来,我也能早些和家人团聚,一起过好日子。”
“兄弟们,咱们这就去见县太爷,恳请他登基!”
连贺让其余的兄弟们在军营等候。
自己则是带着百余位亲兵,神情激动的去面见县太爷。
比这群兵更兴奋的,则是金洲书院的师生们。
他们作为读书人,有优待,来到江县后,第一时间就被接进去,先吃了饱饭,随后又被送去了江县学堂。
这一路上,他们同样见证了这里的富饶。
等来到江县学堂,听闻这里的夫子给他们讲了江县的故事以后,大家就更激动了。
可接下来,就不仅仅是激动,而是震撼!
因为江县学堂里从六七岁的稚子,到十余岁的小小少年,不论男女,每一个都各有所长!
有人擅长医术、有人擅长农业、有人擅长研究、有人擅长建筑,有人擅长商贸……
一问才知道,这些都是县太爷曾经做过的事情,从对抗干旱、搞农业生产、发展商业经济、医疗民生——这一项项堪称精彩绝伦的民生政策,都被整理出来,归置到学堂,供学生们翻阅。
这些学生,看似年纪小,但每一个都各有见解,神情自信,目标就是‘长大了建设江县’!
金洲书院的学生们自诩寒窗苦读多年,可论起治理经验,还真不见得比这些小学子厉害!因为人家是跟着县太爷,亲眼看着江县成长,耳濡目染长大的啊!
“旷世奇才,旷世奇才啊!”
金洲书院的老院长谈行知,查看着学堂里关于江县发展的一些民生政策,激动的脸色通红。
而那位叫做孟伯言的学子,和一群金洲书院的学生们,眼睛里都带着炙热崇拜。
对那位县太爷的崇拜!
年轻的学子,总归是有些心高气傲。
可现在听闻有一个人,从17岁开始做县令,短短四年多时间,把江县发展成如此富饶规模。你单单是听一听这个人的故事,都忍不住心神激荡。
“我们来对地方了,我们来对地方了啊!这样的地方,才不会辜负我们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这样的县太爷,才值得我们去追随!不,他不应该只做县太爷的!”
孟伯言眼睛里满是狂热和崇拜,因为激动,甚至饱含热泪。
年轻的学子一脸赤诚,他大声说道:“同窗们,金洲书院的师生们,这才是我们读书人要追求的明君!想想看,未来整个乱世都会像是江县这样,百姓安居乐业,人才得以重用,寒门士子读得起书,万万天下人都不用饱受压迫疾苦!我们应该去见县太爷,应该去恳请他登基,恳请他匡扶这乱世,庇佑天下百姓!”
无数学子激动落泪响应。
连向来沉稳的老院长,此时都没有阻拦。
除此之外。
前来投奔的商人看到了商铺街的繁华,工匠们看到了这里的技术、小官员们看到了这里的盛世太平,富家翁看到了这里的稳定富足——
每一个人,在爱上这里以后,都齐齐有了一个坚定地想法。
请县太爷登基!
-
最近事情多,富春一直在筹谋忙碌,好不容易在家歇息,不知道为何,外面一直在嚷嚷。
他叹了口气,推门走出去,刚好瞧见院子里的娄姝,疑惑问道:“小姝,外面在吵吵什么?”
娄姝闻言神情古怪:“似乎是那些新来投奔的百姓,去县太爷家里了,吵吵嚷嚷着让他登基。”
富春本来还困着呢,闻言一下子就精神了,在娄姝惊愕的注视下拔腿就往外跑:“哈哈哈哈登基怎么能没有龙袍呢,我得赶紧去找裴家姐妹,今天换个新颜色的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