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2 章(1 / 1)

聊斋大圣人 佛前献花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水退去。”

木道人此刻从天而降,落在了城墙之上,伸手一招,那只木制的仙鹤迅速缩小,最后躲进了他宽大的道袍之中:“好在你杀了乌江龙王,让这暴雨停了下来,可以让洪水提前结束,你看,现在的水势已经变弱了。”

“是么?”

李修远站在城墙上看着那已经被淹没的郭北城,一脸沉默。

眼下城内虽然已经被洪水淹了,但是因为洪水的水势下降的缘故,城内的积水都没有继续涨,一些地势较高的屋顶却是没有被淹没,不少的百姓站在屋顶上保住了性命。

城墙之上也站着很多的百姓,他们也相安无事。

再加上之前李修远之前的努力,不少的百姓提前出城避难去了。

城里应该有相当多的人存活了下来。

但是死去的人,李修远却知道,有更多。

因为这次不止是郭北城受了灾,其他的地方也受了灾。

至于这次波及的面积有多大,却是不得而知。

到了傍晚的时候,洪水已经开始缓缓的褪去了,虽然速度很慢,但这是一个好兆头。

这意味着这次的水灾已经过去了。

只要熬过这两日,洪水就能彻底的散去,到时候活下来的百姓就不用担心再受灾了。

不过,城内的积水还是很多,城墙上的百姓依然进不了城。

旁边的木道人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了,然后在傍晚的时候又从城下的积水之中一跃而起,落到了城墙之上,浑身沾满了泥水。

“呸,呸,吃了一嘴巴的泥,还好寻到了那几节蛟龙的身子,这可是难得的宝贝,不能浪费了。”

木道人满意了拍了拍腰间的鬼王布袋。

乌江龙王的身体全部装在里面。

“咦,我那师侄呢?”

木道人看了看,却发现李修远已经不见了。

这个时候李修远沿着城墙一路走过,路过很多百姓,最后在百姓之中,找到了一些认识的熟人。

“太好了,李兄,我就知道你不会有事的,你肯定能逢凶化吉。”

一位身穿长衫的书生,见到李修远顿时欣喜的站了起来。

“朱兄,眼下洪水马上就要退去了,官府也遭了灾,到时候这赈灾的事情必定是没有指望了,朝廷也是山高皇帝远,一时间也难以派人过来,我们需要自救,不然水灾过了,取之的就是**了,到时候死的人会更多。”

李修远神色凝重道。

朱昱收起了笑容,郑重道;“如何救?”

“召集城内还幸存的童生,秀才,听我吩咐,可救人。”李修远说道。

朝廷,官府这个时候指望不上,唯独靠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了,在百姓的眼里,童生,秀才就等于半个官。

若是他们出面的话,到是能管得了这局面。

虽然许多书生办事能力不行,可是眼下管不了那么多了,李修远需要的是他们的身份。

不能让城内的百姓乱起来。

一乱,便止不住了,到时候天灾酿成**,死伤会更多。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大灾不可怕,可怕的是大灾之后没有朝廷的约束和衙门的管束而生出的动荡。。

a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成事不足

尽管幸存下来的书生们个个心有余悸,但是他们并不笨,听到朝廷此刻已经管不了事了,李修远要召集所有的书生一起出谋划策,赈灾救人,不管是他们现在什么样的心情,一时间立刻纷纷赶了过来。

热血的书生认为这是一个拯救万民的机会,此刻天降大任,岂能躲避,推迟。

当然还有一些书生认为,此刻是传播名声,树立威望的好机会,若是能成,将来自己在郭北城之中的地位只怕是会非同凡响。

此刻,已是天黑,城墙之上只是道:“就是因为难才需要我们去做,我们若是不去做,谁去做?指望百姓们自己自救么?百姓到是会自救,可是出了乱子怎么办,这次事情你们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既然是读书人,以后功名在身,早晚是要为官一方的,现在就是考验你们能力的时候,若是这些事情都办不成的话,以后做了官也是一个贪官。”

“李修远,你怎么能这样说,有道是术业有专攻,我等又不是救灾的官员,眼下还是在考功名的时候,好端端的这么会懂得赈灾救人呢?”一位浑身泥水的书生有些气恼道。

“既然不救人,那这位兄台你来这里做什么?和我诗词唱和么?”李修远看了他一眼道。

那书生立刻反驳道:“休要侮辱人,在下是看在灾民的份上,方才来此和你讨论救灾的事宜,不是来被你侮辱的,再说了,你才区区一个童生,有何资格羞辱于我?”

李修远皱了皱眉道:“我现在没有时间和你这个书生斗嘴,若是你能办事的话就留下,若是不能就走开。”

“走开便走开,你以为在下乐意待在这里么?”那书生一甩衣袖,怒气冲冲的离开了。

李修远也不理会,而是道:“可还有别的人要离开的?此次救灾我要的是志同道合之人,若是有救人之心,那就与我共事,若是如那位书生一样不做事,反而在这里和我斗嘴,就请离去。”

“李修远,你能力一般,相貌平平,只想着吩咐我们做事,若是其他的事情都我们做了,那你做什么?”一位平平无奇的书生开口道。

李修远看了此人一眼,却是认出了这个相貌平平的书生,他到是命大,没有死在这次的灾难之中。

随后,他开口道;“我需要指挥调动你们,确保不出任何的乱子,此事非我不行。”

他倒不是自夸,而是这些书生之中没有办实事的人,大部分都是眼高手低之辈。

“可笑,指挥调度,岂会非你不行,区区小事,我也能成。”当即,又有一位秀才站了出来。

“你是何人?”李修远问道。

“我是本地的秀才,秦昌。”这个秀才有些自得道。

李修远点了点头道;“你觉得指挥调度是很容易的事情?那我且问你,两日之后城内积水退去,你应该如何指挥?”

“自然是派人维护治安,清理尸体,尽量让百姓安定下来。”秦昌说道。

“如何维护,治安,人手何来?”李修远追问道。

秦昌楞了一下,说道:“可招募灾民之中的壮汉充当人手,既能防止恶徒作乱,也能保证城内安定,一举两得。”

“嗯,此话有理,既然如此,明日你且去那些灾民之中招募壮汉试试,若是成功,我听你调度。”李修远说道。

“这有何难?”秦昌颇为自得道。

“好,那么就这么说定了,明日且看你的手段了。”李修远说道。

“请诸位拭目以待。”

秦昌说道,他觉得以自己秀才的身份,招募难民还不是轻而易举。

这一番商议之后,没有个什么结果,只是暂时有了一些对策,到了很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