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泄题案(1 / 1)

丁田的古代生活 初吻江湖 3015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二百六十六章 泄题案

  “大人,请问,你的试帖诗,是不是‘秋光先到野人家’为题作一首五言八韵诗?我跟我舅舅去茶楼喝茶,去酒楼吃饭,都听说了,而且大多数人都讨论的热闹非凡,一点都不顾忌!

  ”丁田严肃的道:“连不换先生都有所耳闻。”

  要不是金太太有了身孕,金不换都想去考一下了。

  因为他说百年难得一遇这种好事,竟然事先知道了考题的内容。

  “是……那一日跟孔学政吃酒,正好是黄昏时分,因近日就要春耕……谈到了秋收的事情,孔学政,就指着天色说了这句‘秋光先到野人家’……”

  当时,他们在春日谈论秋景,感觉非常不错,跨越春秋二季,甚至他还背诵了唐司空图《重阳山居》诗:“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大人,趁着卷子还没发下去,您还是改个题目吧!”丁田一抹脸,幸好,还没到时间。还有补救的机会。

  杜知府不愧是守过城池,跟蛮族面对面拼过大砍刀的主儿,杀伐果断的很,立刻就让杜师爷去请孔学政过来。

  不一会儿孔学政就来了,原来他也打算来这里,不过是来拿考卷的,因为要开始考试了。他得先分好考卷,还得配好空白的纸张,给学子们写字用。

  结果就听到了这个“噩耗”一般的消息。

  “改,立刻就改!”孔学政是个中年人的形象,看到他,丁田终于知道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了。

  人家堂堂孔学政,都不用想,他就出了题目。

  写完之后,立刻就道:“现在就去考场,送过去,我倒是要看看,还能不能泄题!”

  生气的时候,也是非常威严的孔学政,雄赳赳气昂昂的带着人,跟杜知府走了,不过杜师爷却留下来,拉过田径跟丁田:“赶紧的去换了衣服,查一下,这题目,是谁泄出去的!”吩咐完,他也快速的去了考场。

  田径跟丁田搭档也不是第一次,俩人赶紧召集人手,换了便装出门,毕竟考场泄题,可不是什么好事。

  再说今日考试,不少人都去帮忙,连宁王殿下都派人请了北大营的百人队过来站岗。

  搜查很严,每个人可以说就差脱的啥都不剩了。

  虽然是春天,可还有些冷啊。

  而且考试不许穿带夹层的衣服,也就是说,你只能穿单衣。

  没办法的众人为了御寒,只能穿三五层单衣,这样就不冷了。

  放人进去之后,考场大门就关上了,里面,拜过孔圣人的塑像,又有人抬着关二爷的塑像巡场一番,并且大声宣布考场规矩,最后,才是发放试卷,有人举着题目牌子,上面贴着此次

  考题。

  知府大人与学政大人,一起揭开牌子上面蒙着的红绸子,题目揭晓:

  小题:“皆雅言也。叶公”(出自《论语.述而》)

  众考生面面相觑,这好像是跟那些人讨论的东西,不一样啊!

  而大题也不是“食野之苹”,上头写着的是“道之以德”。

  试帖诗:

  所有人都以为会是“秋光先到野人家”为题作一首五言八韵诗。

  但是试卷上的试帖诗,却是以“光阴”为题,作一首五言八韵诗。

  心里有鬼的考生顿时就脸色难看的要命,而心里没鬼的考生,也小心翼翼的将试卷收好。然后铜锣一声响:“开……考……!”

  里头的考生们奋笔疾书,外头的田径捕头却有些摸不着头脑的问丁爵爷:“我们去哪儿查?流言蜚语这种东西,也有出处吗?”

  府城里可能没有流氓,没有老赖子啥的,但是府城里,不代表没有长舌妇好么!

  这种事情上哪儿去查?

  “流言蜚语也得有个传话的吧?”丁田道:“先去张家吧,我那天在茶楼里,看到了张家二房的三少爷。”

  作为当事人,丁田有理由相信,张家二房的三少爷张友良,肯定知道点什么。

  一行人呼啦啦的去了张家。

  张家如今门庭冷落的门可罗雀,虽然孝布白帆都撤了下去,只有灯笼是白色的,提醒来客,家里人还在守孝。

  不过,丁田是不在乎什么忌讳不忌讳的,上前就“哐哐哐”的敲门,看的田径他们嘴角直抽抽。

  其他人也非常无语,丁田这肆无忌惮的样子,是不是太欺负人了?

  “欺负人?”听见手下人小声议论,田径翻了个白眼儿:“我说关老六,你忘了张家的人是怎么欺负你弟弟关小八了?还有刘三儿,你也忘了张家人是怎么拒绝你儿子进学堂了?张家人欺负人的时候,可比丁爵爷欺负人的时候多太多了……你要是觉得张家人可怜,我让你去张家……?”

  “别呀!老大。”关老六厚皮实脸的道:“我就是那么一说,再说了,丁爵爷是什么人?张家又算是个什么东西?谁不知道他们家以前可是连府尊大人都敢下绊子的……这都敢欺负,何况是我等了。”

  张家人别看现在有些凄凄惨惨,却没人可怜他们。

  丁田砸门,很快,张家的门房就将门打开,本想破口大骂的,张家就算是过的惨了点,但是本地大族的威风还在,倒驴不倒架。

  可是看到来人,那口气硬是咽了下去:“丁爵爷?田捕头?”

  这俩人他们可是认识,去年老太爷过世,可没少见着面。

  “我们来找张家二爷,以及张家二房的三少爷。”丁田直接就开了口:“让人去请他们。

  ”

  “哎,哎!”门房立刻就招呼人:“快,快!去请老爷,去请大爷,还有……二爷……。

  ”

  依然是张家的大客厅,依然是熟悉的面孔。

  只不过,张老爷有些摸不着头脑的看着他们:“不知几位过来是?”

  最近一年,张家非常安静,因为守孝的原因,就连小辈们出去,也只是低调行事,整个宗族都消停了。

  “想见一见张家二爷,以及二房的三少爷张良友。”田径道:“询问他,是如何知道府试的考题的?”

  “什么?”张老爷顿时惊讶的脸色都变了:“他不是……这小子不在家给他爷爷守孝,跑

  出去了?”

  这个时候,张家二爷已经过来了。

  如今张家的老太爷已经仙逝,自然,张家所有人都长了一个辈分。

  张老爷,其实应该在做准备,而他已经渐渐地将家里的大权移交给大儿子,这样的话,等除了孝,他就该荣升为新的张老太爷。

  张家大爷也该成为张大老爷了。

  而他四位弟弟,将按照排序,成为张二老爷,张三老爷等等。

  只是如今还没过孝期,所以就低调的没有长辈分,不过,张老爷已经准备分家了。

  父母在的时候,不分家。

  那是针对小门小户,高门大户谁不是父辈没有了,就要分家另过?而且张老爷连理由都想好了,等除了孝,就将张家家主的位置,传给大儿子。

  在哥哥家居住,可以说是兄友弟恭,那在侄子当家的时候,就没道理要养着叔叔们吧?所以别看张家沉寂,但是内部其实已经有了些波澜,张家下一辈,可是有五个儿子,除了大房,还有四房人口,四房又各自有儿子,有孙子……。

  “父亲。”张家二爷年岁也不小了,留着黑色的半长胡须,为人看起来像是一个严厉的教书先生,有点一板一眼的意思。

  不过这都是表象,丁田可是听马德说过,张老爷的五个儿子,号称张家五子,一个个都不简单。

  老大完全继承了张老爷的性格和人品,老二则是外表道德先生,内里禽兽不如。

  老三是个精明人,算盘珠子谁也打不过他。

  老四则是沉默寡言,却心有沟渠,不争不抢的,却是家里管库房的一把手。

  老五更是能说会道,在外头应酬,谁都乐意跟他打交道,被人喊一声“张五爷”。

  “你家的老三呢?让他过来!”张老爷在这个时候玩了个心眼儿,他故意只喊了儿子过来,却没叫孙子。

  就是想打个时间差,想听一听官差上门的目的,再让儿子回去叫孙子的时候,顺便问问孙子,到底犯了什么错?或者是想一想对策。

  “是。”张家二爷果然机灵,立刻就转身跑去了自己的院落。

  丁田他们明知道他是去找儿子问个清楚,顺便串供一下,但是也没拦着。

  依然老神在在的坐着喝茶吃点心,倒是田捕头,跟张老爷聊了一下日常琐事,不一会儿,张家二爷带着他的三儿子,二房的三少爷来到了客厅。

  张良友显得有些没精气神,田径直接就看向了丁田,丁田毫不客气的就问了他:“那日在茶楼,不知道三少爷是怎么得知的考题?”

  张良友瑟缩了一下:“并没有……。”

  “那日我就在隔壁,而我舅舅,就在那张桌子上。”丁田非常淡定的告诉他:“就别跟我撒谎了。”

  张良友难堪的咽了咽口水:“我……我……我是听叔爷爷说的!”

  “你是说,张永诚?”丁田嘴角微翘:“这个借口可不怎么样,张永诚可已经是秀才了,而且他在半个月前,已经启程去了北崇府,因为今年秋天的秋闱,他也要参加的……你这个理由,不成立。”

  张良友脸都白了!

  张家二爷也脸白了。

  张老爷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们爷俩儿一眼:“还不给我说真话!真要让丁爵爷跟田捕头抓你回衙门吗?”

  “祖父,父亲!”张良友这下子是真的怕了:“这件事情,我是听同窗吴良辅说的。”

  “吴良辅?你确定?”丁田问他:“如果再撒谎,我就真的要抓你去衙门里过堂了。”

  “我这次说的是真的!”张良友也不大,心理素质可没有他祖父和父亲那么好,被丁田这么一吓唬,啥都说了:“吴良辅也是这次的考生,他那日突然很高兴,还在文会上跟我炫耀,

  说他比我先考中秀才!我不服气啊!秀才要是那么好考,大家都成有功名的人了,他就说,连考题他都拿到手了,还有什么考不上的?而我,因为要守孝,这次注定要错过考期,再等下一次考试吧!”

  “那你怎么到处宣传考题?”丁田不理解了。

  “吴良辅知道了考题,可他本身的学业也不是很好,如果很多人都知道了考题,那有更多的人会考的比他更好,到时候,他就有可能考不中……。”张良友小声的道:“他那样的蠢货要是考中了秀才,还不知道怎么炫耀……我不服气!”

  所以,他要破坏吴良辅的计划,让更多的人,考过他,将他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