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辣白菜呀(1 / 1)

丁田的古代生活 初吻江湖 306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一百九十九章 辣白菜呀

  皆因王佐派人去起赃物,但是这赃物的归属问题,就让一些人心里激动了。

  不过,王佐没提赃物的话题,而是说了今年的秋收,赋税和粮草,都要分配给北方的边军

  以前大家能有点剩余,是因为没有总督在,现在不行了,因为现在总督在上头,军政一把抓的人。

  倒是另一个提议,大家比较动心,那就是,总督衙门,要建在哪儿?

  “总督府在哪儿,总督衙门就建在哪儿。”王佐早就决定好了。

  但是巡抚却有异议:“王爷,巡抚衙门在北崇府,而且三府之中,北崇府也历史最久,城防最好,是东北的巡抚衙门所在地,您这总督衙门……不在北崇府?”

  北崇府是北崇县、北崇府和巡抚衙门,三个重点衙门的所在地,自然,城墙高,府城大,人口也多,最主要的是,北崇府是三个府城里,离前线最远的地方。

  要想到达北崇府,起码要打过北风府,在攻打北风府的时候,还要防备北疆府,这俩就像是蜗牛头上的触角一样,两个府城的后面中间地段,就是北崇府。

  可以说,三个府城,呈现三角样式,相互呼应,易守难攻。

  所以一般的时候,北崇府,才是最安全的,哪怕是突发战事,北风府跟北疆府或许会首当其冲,但是北崇府却不会。

  “那就将巡抚衙门搬来北风府。”宁王殿下非常有个性的道:“还有布政使衙门、按察使衙门……。”

  “这个……这个……!”众人一阵流汗。

  同时心里对扶台略有不满,你这会儿提这个,有什么用?宁王殿下不想搬家,难道他们就想了?

  王佐俊目一扫这帮人:“以后都老实的办差,本王不是不近人情的,少在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上用工,多用点脑子,办好了差事,才最重要!”

  “是,王爷。”这回没人再起刺儿了,王佐说什么,他们就答应什么,见王爷一面可不容

  易呢。

  倒是丁田那头,吃饭的时候,丁田就问金不换:“这帮大人都哪儿冒出来的啊?”

  “那都是本省的官员。”金不换告诉他一些官场上的称呼。

  按官职大小排列,总督、巡抚、学政、布政使、按察使、道员。

  依次对应的称呼:制台、抚台、学台、藩台、臬台、道台。

  武官中的提督、总兵、副将,对应的称呼为提台、镇台、协台。

  丁田这才找到了一些对照的官职,合着一个个的,都是大有来头啊。

  倒是云华清,又跟丁田普及了一下这里的一些关系,因为大青的开国皇帝就是以类似唐朝的“刺史”一职起家的,所以他在成为皇帝之后,就打算文武分制,总督一职不可轻易许人,因为总督是军政一把抓的手,不过,朝廷也不是没有一点防备,那就是总督三年一任,最多两任,就得换地方。

  而且每一任总督都是皇帝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否则岂能交予大权?

  每一个总督的家人都留在京中生活,说是优待,其实就是人质。

  丁田听的目瞪口呆:果然是封建社会!

  在现代,没听说谁当个官儿,家里人还能住北京的,北京房价多贵啊?要是敢买五环以内的房子,那官儿肯定会被纪检委双规!

  当天晚上,丁田带兰兰回到了家里,听金大娘说,总督府那边今天晚上请客,就不过来了,不过却给这边送了一大桌子的好菜。

  什么红烧牛蹄筋、清蒸羊腿肉的,统统都是平日里吃不到的好料。

  家里人聚到一起,丁田将兰兰介绍给大家,大家对这个“义婢”非常喜欢,加上兰兰是跟着蔡小姐一起长大的,蔡小姐读书识字,她也跟着一起读书识字,并且还会打算盘,这可让丁田惊喜非常。

  店铺里,崔久倒是认识点字,也会打算盘,但是他一个人忙不过来,既要卖点心,又要算账收银子,赵老四只能做点力气活,其他人都是在后厨做点心。

  兰兰就成了点心铺子里的二掌柜。

  大掌柜自然是崔久了。

  安排好了人,吃过了晚饭,金大娘又来找他了:“这秋收也算是过了,咸菜什么的,该腌的腌了,该晒干的晒干了,明儿是不是就开始吃两顿饭了?”

  别说农家人,就是普通人家,到了冬天也都是吃两顿饭,不过富贵人家虽然也吃两顿饭,但是中午的时候,人家是吃一顿点心,喝点热奶子的,加上人家也不动弹,干重活什么的,就算不吃饭,也饿不到哪儿去。

  不过他们家里的确没什么重活儿,这都沙冷了,过几日重阳节一过就得下雪,随后就是上冻……外面人都少了,还吃三顿饭……。

  “那就吃两顿,早一顿,晚一顿,告诉崔久一声,点心铺子每日送三斤点心回来,不管是什么点心,中午谁饿了,吃两口垫一垫肚子,再有,每天去豆腐坊买两大壶豆浆回来,放在炉子上热着,没事喝两碗豆浆,你家也要啊!尤其是你那小孙子,瘦瘦小小的就该多吃饭,多喝豆浆!”丁田吩咐道:“还有,那个五番豆干啊,炒花生米之类的零嘴儿,也多多的备好,谁饿了谁去吃两口,家里孩子多,容易饿。”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丁田现在算是定型了,可马小风每顿饭吃的那叫一个多啊,个头也蹿的非常快,春天做的衣服,秋天就不能穿了,短了一截呢。

  而且因为在这里吃得好,穿得暖,连字都能认全了,还跟着那些衙役们跟着不换先生上课,知道的事情更多了,还知道法律条文啥的。

  “行,这事儿老婆子包了。”金大娘拍胸脯保证了一下:“您还有啥吩咐?”

  丁田想了想:“那个,金大娘,你会腌制辣白菜么?”

  “听说过酸菜,泡菜,没听说过辣白菜……。”金大娘老脸挂不住了:“可能是老婆子孤

  陋寡闻了……呵呵……。”

  家里的咸菜,都是金大娘跟马六家的一起腌制的,各种小菜是应有尽有,但是……真没丁田说的辣白菜。

  丁田就笑了:“那我说一遍,你听听,看能不能腌制出来。”

  辣白菜在他那个时代,都被研究出花儿来了,其中最主要的是,辣白菜里要放苹果跟梨子

  但是在这个时代,苹果跟梨子那是富贵人家才能吃得起的东西,你用来腌咸菜?

  可拉倒吧!

  不被人骂一句败家子就不错了。

  幸好,丁田知道一种最简单的辣白菜的制作方法,那就是用白菜,青萝卜,胡萝卜,香菜,盐,酱油,味精,辣椒粉。

  这些东西,这会儿正好都有,最多,放点糖进去。

  至于那些最正宗的做法,那是需要放鱼露、梨子、苹果、辣椒酱等等物品的,那就算了吧,这个时代,没那么方便。

  听到还要往里头放糖,金大娘就有些犹豫了:“放糖啊?”

  “对,必须要放糖。”因为加糖是为了发酵喂细菌的,再说了,这样的辣白菜,辣味之中带着一丝甜,很好吃的。

  “哦,行吧……。”金大娘不再犹豫,既然田儿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做吧。

  “您多做点,还可以放在点心铺子那里去卖,这东西放上个六七天的就能吃了,可方便了。”丁田道:“到时候,就叫金大娘辣白菜!”

  “胡说,这明明是田儿你的方子。”金大娘乐了:“怎么能让大娘我自己卖?”

  “您就多做点,卖吧,卖好了,也能贴补家用,卖不好的话,就拿回来,咱们自家吃。”丁田乐呵呵的道:“反正赔不了就是了。”

  “那行,那老婆子就做这个……辣白菜,呵呵!”金大娘终于决定做多一些,哪怕冬天有个菜吃呢,卖不卖钱的,倒在其次。

  她家里地窖最多的就是白菜,其次是萝卜,还有土豆子,这老三样是北地农民冬日里的青菜来源。

  家里还积了两大缸的酸菜。

  丁田家更是积了四大缸酸菜,三个地窖,最大的那个装了白菜,小的那个放了萝卜,土豆单独放一个地窖。

  家里的日子也就这样平淡的过了,蔡家父子被剥夺了功名,流放,到军队中去效力了,蔡

  家抄家,而云华清回去之后,引起了轰动。

  可能是经过了这一劫,田径去白云县办差,回来后,丁田请他吃饭,顺便问问云华清的消

  “他现在可了不得,家产全都拿了回来,然后全部变卖,他竟然买了蔡家的那栋宅子,将蔡小姐单独葬在了他买的一个山头上,蔡宅现在变成了云宅,六合楼的房契也拿了回来,他不再租赁出去,而是要自己开酒楼,和他那个同族合作,就是那个叫云华西的,云华西有个从商的朋友,他们三个合伙,那个朋友出面,他们俩分红,这分红可比单独租赁出去要多多了!”“他终于是想开了。”丁田点了点头。

  “家里的田地也都卖了,不过白云县县令补偿了他县城郊外的一百亩良田,算是因祸得福吧。”田径道:“蔡家人的事情,在县城里也引起了轰动,呵呵,云华清回来之后,办好了这些事情,就闭门读书,他的那个族弟也跟他学,将家里的田地和房子都卖了,在县城的郊区买了田地,在县城里买了房子,虽然没说什么,但是举动上,像是彻底脱离了云氏一族似的,云家村的村长脸色都不好看了,他那两个姐夫,被白云县县令以‘侵占他人家财’的罪名收押,估计得关个一二年,他不见来求他的两位姐姐,只说日后大家各自安好,虽然绝情了一些,但是想到他从入狱以来,两个姐姐竟然一次都没来看他,你说,这算什么姐弟?”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丁田有感而发:“我两位叔叔,堂妹堂弟五六个,却还是关心我的,逢年过节,送来的节礼,分红,一文都不少,比起他那两个姐姐,我真的太幸福了。”

  “你那是前世修德,有了两门好亲戚。”田径对此也很羡慕:“那边算是彻底的解决了,你也不用太担心,再说了,这次可是王爷亲临堂上,白云县县令……哼,他一个‘不作为’的罪名是跑不了了,跟蔡家人眉来眼去的,这会儿他巴不得为云秀才多做点事儿呢。”

  “那就好。”丁田乐了:“只要他一切安好就行了。”

  受了那么大的罪,能峰回路转,已经是上天保佑了。

  “好啊,能不好么,他是个知耻而后勇的人。”田径乐了:“如今他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

  典型了。”

  丁田听了这话,就想到了崔久。

  在请完田径吃饭之后,丁田又请了一位旧相识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