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1 / 1)

十九皇子娶了谁 秋犀 234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78章

唐颐似懂非懂,可圣人的话不容置喙,他只能识趣地不再多说。然而他与颜雪柔的事一日不定,就会多一日的变数,这令唐颐心中十分焦急。但圣人的话已经放下了,他又不能总缠着魏王一道去颜家,也不能老是借口去找颜雪臻往颜家去,这样总归是会落人话柄的。

于是从第二日起,唐颐又陷入了“在沉默中相思”的状态,平日里动辄傻笑,间或发呆,甚至会忽然变得焦躁不安。每当朝参日,他见到颜雪臻,就要跟他打听颜雪柔,问她平日里做什么、去哪里、玩什么、吃什么、有没有提起他,简直将颜雪臻都感染得容易发愁了。

日子久了,颜雪臻都不用他问,一到旁边没别人时,就主动将颜雪柔的事告诉他,颜雪阑遇到唐颐时也是如此。而颜雪柔似乎也学乖了,再不到处闲逛惹事,平日里就在府中待着,只偶尔去顾府陪陪已有身孕的李雨姗,或是去温府与温若笙玩,连宫中都不再去了。

和暖的春日就这样缓缓过去,盛夏来临前,吴王府与梁国公府热热闹闹地办了喜事。

不知情的百姓们忙着感叹与羡慕,明白些就里的人则以一种等着看好戏的姿态看着武盈盈被花轿抬进吴王府,一片粉饰的繁华热闹。

两日后,圣人下旨:赐鄂州为吴王封地,吴王全府即日迁往江夏。

这消息猝不及防,吴王和梁国公府一下子蒙了。

武唯先当日便哭到了圣人跟前,可圣人却平静道:“你们梁国公府,在宫中有惠妃把持着统领后宫之权,又与在军中威望甚高的辅国大将军结了亲,若是不将吴王调离京城,我对你们实难安心啊。”

武唯先听了这话,心凉了半截。圣人既然都将话说到了这份上,吴王和武盈盈是非走不可了。

武唯先是死心了,可新婚便要背井离乡的武盈盈却依旧哭闹个不停,甚至跑回娘家,求着父亲再去圣人跟前请求,这下不仅是武唯先和武玉韬,就连武夫人都叹了口气,没有理会她。

唯一能让武唯先欣慰的是,哪怕武盈盈嫁了吴王,多年的同僚柳甫年都没有与他生分。武唯先清楚,他也万不可在此时与柳家生分。可吴王离京那一日,武家人都出城去送武盈盈时,却没有见到一个柳家人前来相送。

虽然柳家与吴王的关系向来平淡,但柳静娴毕竟是武盈盈从小到大的好友,自己离开京城远去江夏,好友居然不来送别,甚至连信都不曾送来一封,武盈盈失落之余,心里头也渐渐明白了一些事。

武夫人拉着女儿的手痛哭流涕,感慨她去了江夏后亲人和闺中密友都不在身边,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了,武盈盈露出个冷笑:“闺中密友……”

武夫人奇怪地看着她,武盈盈拍了拍母亲的手道:“阿娘,您要记住,柳静娴从来都不是个简单的,阿娘万不可看着阿耶被柳家人所骗……”

……

吴王成亲的这段日子,颜雪柔一直待在府中,一日都不敢出去抛头露面,身怕节外生枝惹出什么麻烦。想想自己刚回京城的时候,多么飞扬洒脱,还没进城门就敢得罪唐颐和霍家兄弟,如今竟是大大不同了。

她和阑弟到底是如父母兄长所愿,学会了小心谨慎。

吴王和武盈盈离京后三日,颜雪柔才终于迈出了府门,饶是如此,也还是带着不用去国子监的颜雪阑一起。到了“客至”门口,他们遇到个熟人,沈昼。

沈昼许久没见过颜雪柔了,高兴得很,几人进了茶楼,要了个雅间坐着品茶闲谈。

沈昼与颜雪阑同在国子监,两人说起今年的科考,颜雪阑笑着道:“愚弟打算今年下场一试,不过我年岁尚幼,才疏学浅,大概是中不了的,只是找找感觉罢了。”

沈昼摇头道:“你天资聪颖,迟早会榜上有名,今年考中也是很有可能的。”

颜雪阑明亮的双眼睁得圆圆的,满怀希望地看着沈昼道:“沈兄今年也要下场了,应该是势在必得吧。”

沈昼谦虚地笑笑:“生在公府,这些过场是一定要走的,况且家父家母只有我一个孩子,若是不下场,旁人会觉得我打算靠着继承爵位混一辈子,说父亲教子无方呢。”

颜雪阑便感慨道:“沈兄当真是京城有名的俊才,还如此孝顺。”

沈昼摇摇头,没说什么。几人聊了几句别的,又说起沈非和清河长公主,沈昼道:“过两日我要随家父家母去一趟嵩山。”

颜雪柔和颜雪阑瞪大眼,颜雪柔问:“嵩山?你们要去少林寺吗?”

“不是……”沈昼无语地皱眉,“要去拜望一位住在嵩山脚下的长辈,他曾对祖父有恩,父亲母亲每三年就要去一次的。”

颜雪柔想了想,问:“长公主也去啊?”

“那当然,”沈昼道,“夫妻本该一体同心,父亲要去,母亲自然也是跟着去的,这样才能显出沛国公府的敬意。”

说到清河长公主,颜雪柔又想起当初在曲江池落水的那名叫魏姝的少女,她问:“我记得我们家离京前,长公主十分喜欢那位魏小娘子,如今她可还经常去你们府上?”

沈昼点头:“母亲当真是很喜欢那位小娘子的。”

颜雪阑便笑了,问:“那她会不会成为你的娘子?”

沈昼道:“你说笑了,她毕竟只是个六品官员的妹妹,出身摆在那里,父亲怎么会肯?就连母亲也不会做这样的打算的。”

颜雪阑本也只是开个玩笑,于是这话题很快揭过,两位小郎君又围绕着科考一事议论起来。颜雪柔意兴阑珊地看着窗外,见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经过楼下,似乎是乐阳。

颜雪柔正觉得奇怪,这时候乐阳会去哪?沈昼也看见了,道:“公主这是要去慈恩寺祈福。”

颜雪阑问自家阿姐:“你要不要下去跟公主打个招呼?”

颜雪柔想,乐阳这会儿去慈恩寺祈福,在寺中用过斋饭还要赶回宫,若是自己下去打招呼,恐怕会耽误她的行程,于是摇了摇头。忽然她看向沈昼,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公主要去寺庙?”

沈昼道:“昨日听父亲对母亲说起的。”

颜雪柔便笑着道:“嫁人就要嫁沈世伯这样踏实可靠的人,长公主嫁了她,对皇宫和宗室的事一定如同从前在宫中一般清楚,消息也灵通。”

“你过誉了,家父向来直来直去,不少朝臣都说他不好交往。”沈昼替父亲谦虚。

颜雪阑道:“那我就要斗胆说说了。”

沈昼:“说什么?”

颜雪阑:“那些说沈世伯不好交往的朝臣,多半是自己本身有些花花肠子,爱曲意奉承、结党营私。沈世伯是心如明镜,不屑与他们来往,那些胸怀坦荡、有所作为的君子,哪个不喜欢沈世伯呢?”

沈昼只知道自己父亲性情刚直,得罪过不少人,却很少听到这样的评价,心中有些感动,不禁笑了。

颜雪柔听着他们说话,视线一直追随着乐阳的马车。就在那马车快要消失在她视线里时,一袭翩翩白衣与之相逢了,那身影很好辨认,是柳元澈。柳元澈下马向乐阳行礼时,颜雪阑凑过来问:“阿姐,你在看什么?”

颜雪柔努努嘴:“元澈哥哥。”

几人一同望过去,见乐阳掀起了帘子,笑着对柳元澈说了句什么,柳元澈脸上露出生动的笑意,越发显得姿容如雪,君子之气卓然。

颜雪阑不禁感慨:“元澈哥哥当真是翩翩君子气度。”

沈昼也跟着赞叹。

颜雪柔有些骄傲地道:“那当然了,当初在扬州初遇时,我就觉得他不一般。那时他还是个半大的少年,如今长大了几岁,更加丰神俊朗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她斜上方传来:“你就这么仰慕卫国公府的世子么?”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哈哈又是

明天晚上见: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