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8 章(1 / 1)

梦醒细无声 第十个名字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黑之前抵达波士顿,不过得稍微带点行礼,再洗个澡换身衣服。

“他这是要去哪儿?”啥叫迫不及待?洪涛这种就是,不到五分钟又从楼上下来了,提着一个中号的旅行包,穿着衬衫和休闲裤,大步流星的就走了出去。齐睿还在和午饭作斗争,对洪涛的表现很诧异,根本没反应过来。

“应该是去波士顿了吧,我还以为他真的忘了呢。”黛安看着洪涛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把手里的刀叉一放,对盘子里的饭菜失去了胃口。

“可我小姨在圣地亚哥,我早上才和她……难道说他是去找那个……”齐睿估计也把金月这个人给忘了,以为洪涛有事去找冯女士,话说了半截才突然想起了什么,本能的捂住了嘴,还向提亚戈和格洛丽亚望去,生怕别人会听到。

这个习惯是在洪涛家里养成的,小院里的人基本都达成了默契,从来不提这个名字。因为提了之后大家都会很尴尬,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种默契。

“除了她还有谁会在波士顿?”黛安的脸色不太好看,她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虽然洪涛和金月的事儿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那种怪怪的感觉还是会有。

“可他怎么突然又想起来了,吃早饭的时候不是还说要带你去海边转转的嘛?”齐睿倒是没黛安这种反应,她和洪涛的关系异于常人,既是情人又像兄妹,有时候还像父女。

“我怎么知道……今天是几号?”黛安有点烦躁,起身想离开餐厅,但又突然转过头问了一句。

“是……三十号,怎么了?”齐睿看了看腕上的手表,给出一个准确答案,又指了指黛安的手腕,示意可以自己看。

“后天是他生日……难怪,可能是我们都没提这件事儿,他心里不舒服,才想着去找她。你是什么脑子,整天就会看那些破书,正事儿一点都想不起来,有个屁用!”

别看黛安风风火火很强势,比齐睿还像个假小子,其实她的心思很细密,尤其是对某些人某些事,叫敏感都不为过。这下齐睿又倒霉了,洪涛出走的罪责全都扣到了她脑袋上。

------------

说一个小事儿

书评区有一个专门的签到帖子,麻烦大家去里面签到。为啥非到统一的签到贴里签到呢?因为版面不够,大家一人发一条签到贴就和刷屏差不多了,影响正常的讨论。为啥这么点事儿还得开个单章说呢?因为不说一声真有误会的,埋怨我天天删他们的签到贴。成了,就这么点事儿,多谢大家支持,该签到签到啊,就是别乱签了,统一一下。

------------

647章 爱尔兰的波士顿

波士顿,美国东部麻萨诸塞州首府和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国东海岸历史最悠久、最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当年五月花号就是在波士顿附近靠的岸,美国的独立战争也是由这座城市发起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列克星敦枪声也是这里。在美国成立初期的很多年,波士顿一直都是经济文化中心,用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它就是美国的龙兴之地。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纽约取代了它经济中心的地位,但它目前还是美国高等教育中心、医疗中心,麻省理工、哈佛等一大堆高等学府都在这里。如果想了解美国的早期历史,哪儿也不用去,先来波士顿再去费城,基本也就差不多了。

提到波士顿,美国人脑子里立马就会想起一个词儿,爱尔兰人。

这座城市基本上就是由爱尔兰移民发展壮大起来的,十九世纪中期爱尔兰发生了马铃薯饥荒,有一百多万爱尔兰人拖家带口的逃荒到了美国,波士顿就是当时聚集爱尔兰移民最多的城市。

那时候的爱尔兰移民和华人待遇差不多,在美国都是社会最底层。因为他们大多不识字、酗酒、信奉天主教、口音又重,连他们的白人同胞都不待见他们。刚到这里的爱尔兰移民甚至被本地人拦着不让进城,不得不跑到寒冷潮湿的海边搭建窝棚度日。

为了养活自己和家人,这些刚来的爱尔兰人什么工作都干,男的一般都是卖苦力,女的去给别人当佣人,连孩子都不能闲着,要去街上卖香烟、糖果、报纸什么的。

但就算低三下四也很难找到工作,他们太爱喝酒了,早期的美国人经常用这么一句话贬损爱尔兰人。说是在酒馆里有一种人最不受欢迎,爱尔人和醉鬼。这不是两种人吗?不是,美国人认为爱尔兰人只要走进酒吧,马上就会变成醉鬼。

所以很多店铺在雇佣工人的时候,都会在招聘启事上明明白白的写着:本店概不雇佣爱尔兰人!

于是乎,爱尔兰移民的生活条件就更糟了,只要他们搬到哪儿,周围的其它族裔就是联合起来抵制。实在抵制不了,那就全体搬家,坚决离开爱尔兰移民住的街区。

据说在十九世纪的美国,很少能看到头发花白的爱尔兰人,因为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不到四十岁。当然了,这是一种夸张的比喻,但也反应了当时爱尔兰移民过的是什么日子。

当年修建铁路的劳工里爱尔兰人比华人多的多,也没少死人。但他们是真能忍,既然来了就不打算走,必须在这里站住脚。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还真咸鱼翻身了,开始有爱尔兰后裔当选地方官,然后就越来越多,逐渐渗透进了波士顿、纽约等大城市的高层。这时爱尔兰移民才算是在美国站稳了脚跟,并且逐渐有了话语权。

其中最出名的例子就是肯尼迪家族,这个家族就在波士顿。他们用了四代人终于把约翰肯尼迪送上了总统宝座,当然了,结局也挺悲惨。

不过还有其它爱尔兰后裔取得了成功,比如说著名的波士顿财团,它就是由几个爱尔兰裔家族组成的,其中就有肯尼迪家。说不定哪天就又蹦出来一个什么肯尼迪呢,这玩意还真不好说。

另外爱尔兰后裔在美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当警察的特别多,一当还就不是一代人,而是警察世家,好几代人都从事警察职业。这种情况也是时代造成的,因为当年的美国警察不用考试,只要你身强力壮不怕死就可以报名。

这个工作肯定比去抗大个轻松多了也体面多了,于是大批爱尔兰青年都报名去当了警察,慢慢的就成了一个传统。

每年三月七日的圣帕特里克节上,就能看到庞大的爱尔兰裔警察队伍招摇而过。在很多美国电影里,也都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