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9 章(1 / 1)

梦醒细无声 第十个名字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集体行动,大部分人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等着看这位年轻的大师到底神在哪儿。

不过有一个人没走,就是那位胡常健,他就是京城人,工作单位也在京城,根本用不着走。

昨天吃饭的时候洪涛才知道他为什么也出现在这次会议里,合算他是个白手套、是好几家人在内地的利益代言人。

这几家人的根基虽然大多都在国外,但她们也没完全放弃内地,或多或少都有点产业或者投资。但她们又都不愿意派自己家人来管理,怎么办呢?就都放在他身上了,由他管理。

但他还不是纯粹的白手套,有一部分也算是朋友帮忙或者互利互惠。他家和齐睿的爷爷是世交,混乱那些年他父亲也没少暗中保护齐睿父亲一家人,而他本人和齐睿父亲又是发小,感情很好。

如果光是感情什么的这几家人也不会这么放心,最主要的是他女儿已经定居美国了,金月住的就是他女儿家,这等于说他是把女儿押在了冯家和魏家手里。当然了,后面这些都是洪涛自己的猜测,没人和他介绍这些事儿。

这个胡常健留下来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他要做为基金会其他成员的代理人协助洪涛完成改造院子的工作。

他正好也有这个条件,因为他是华澳房产有限公司的股东和副总。这个华澳房产是干嘛的洪涛不清楚,但华澳和另一家集团公司还相互持股,这家集团公司洪涛知道,它就是天鸿集团。

天鸿集团主要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京城最大的居民小区回龙观就是它开发的,在京城房地产行业里可算有一号。那它为什么这么厉害呢?因为它的出身好,根子红苗正。

天鸿集团的前身叫京城房地产管理局住宅建设经营公司,后来改名为京城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最后才和京城房屋建筑设计院、华澳房产有限公司一起合资成立了天鸿集团。

除了华澳之外,剩下两个大股东都是百分百的国企,而且这个天鸿集团还是后来的首都开发控股集团大股东之一,基本就是京城的土地主,属于半政府、半企业的存在。

------------

562章 准备开业

至于说国企里怎么会混进了那几家人的投资,这不就是胡常健这个白手套的用处了嘛,没有他那几家人的钱也就洗不进来也洗不回来了,华澳房产有限公司要是没有那几家人的投资,估计也抱不上天鸿集团这种大粗腿,他胡常健就算是副总也好受不到哪儿去,每天光是招待甲方找工程干就得喝成酒精肝。

所以说吧,凡事儿都有两面甚至多面性,每个人的诉求不同,选择也就不同,不能用简单的对和错概括。

“房子就选在回龙观小区吧,先买二十套三居室。”想翻建院子就得拆迁,人家都是联合政府拿着尚方宝剑拆,洪涛自问玩不了那种缺德招数,只能自己买房给街坊们。在哪儿买呢?太近的房子有点贵,只能往四环附近看。正好天鸿集团盖了个回龙观小区,肥水不流外人田,就买那儿的吧。

“是不是先缓缓,这件事儿光有房子没用,最终院子的房产归属才是大问题,能不能用私房和房管局置换公房也是个新课题,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谈成的。”

胡常健并不看好洪涛的计划,但也犯不着去阻拦,因为花的不是他的钱,顶多是帮着出出力。对于洪涛啥都没准备就急急忙忙买房的做法他更不认同,觉得这么做风险太大。

“没事儿,买吧,钱趴在账户上没什么用,买成房子还能升值,就算最终这件事儿做不成也不吃亏,权当是投资了。”

洪涛并不想把两个院子买过来,那样这些街坊邻居就麻烦了。他们算是租住自己的房子还是算租住公房?如果他们过逝之后亲属还能不能继续租住、最终租住的期限是多少年,这些问题光靠买院子是无法解决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邻居们都迁走,但这又和初衷有悖。自己不是贪图他们的院子才打算翻建房子的,如果把人家都轰走了,这算是善事还是作孽呢?

而且自己也没权利和这些租户签订什么协议,既然是公房,那必须由房管所或者房管局代表产权所有方才合理合法。可惜牵扯到政府洪涛也无法预知结果了,好在他知道自己不会赔。买别的东西自己没这么大把握,唯独买房子敢这么肯定。

现在二环到三环之间的房价在六千到万三四左右,南边和西边略低、北面和东面略高。三环到四环的房价和二环附近的最低价差不多,因为这里都是新楼房,二环附近基本都是二手房。

回龙观小区位于北五环之外,房价也就四千左右。这还算高的,如果去旧宫和通州,二千多的都能找到,还没人乐意买。主要是那边的配套设施太少,交通也不是很方便,看病、孩子上学什么的都要往城里跑。

洪涛之所以选择回龙观小区而不去选择价格更低、升值空间更大的通州区楼盘,目的就是不想太难为这些老街坊。回龙观作为目前京城最大的居民小区,配套设施要比其它小区多,甚至比四环以内的很多小区都方便。而且这里紧邻达岭高,公交车也多,进城相对比较方便。

“那好吧,就听洪师傅您的。不过是不是再搭配些二居室户型,这样以后分配起来灵活些。”

胡常健本身就是搞房地产开的,对房屋升值的前景很明白,觉得这笔钱确实不会赔,也就不多纠缠了。但是做为代理人,他还是要对委托人负责到底,有任何不合适的地方都要提出来。

“……还是别麻烦了,就我所知这两个院子里没有户需要安排两套房,咱们又不是拆迁,还要按照户口面积分房,谁家有几个人长住我都清楚。”

胡常健提出的建议确实值得思考,可惜洪涛还是没采纳,因为他对这些邻居的了解太多了,想不出谁家需要两套房子。自己是办好事,如果谁家打算借机敲自己笔,那对不起,洪扒皮本来就不是什么善人,有本事你就折腾,看谁耗得过谁。

“那就先这样,房管局我会先去接触接触,探探他们的口风,有消息了我再通知您。”胡常健已经尽到了告知义务,也就不再和这个行事风格无比怪异的大师多废话了。

其实他根本就不认为洪涛有什么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