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3 章(1 / 1)

我的农场在非洲 霰雪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坏等的都是总要的原因。

不过本朝在改革开放之后并没有充裕的启动资金,而自己国内的农业人口有八九亿之多,这么多的农业人口,就成为了国家工业化的起步资金了!

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家历程其实是对外财富的掠夺史,他们通过掠夺别的国家的财富,来累积了第一桶金,从而完成了早期的资本积累,进而才能建立起来自己的工业体系,任何穷国,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之下,是没有可能建立起工业体系的,人们都说印度赶超中国,问题是印度有启动资金吗?

嗯,好像是有,让国内数亿人口忍饥挨饿,然后成为世界最大粮食出口国,用粮食来换钱,好计谋啊好计谋,反正他们种田也不用化肥,也不打农药,纯天然的收成,就是浪费了一些两脚羊的时间和生命而已,根本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成本,印度婆罗门表示:这样的生意咱们还可以做一万年!

本朝没有地主阶层,在土改之后都被斗地主斗完了,在土地承包制之后,土地又重新的按照人口分到了每一户农户的手中了!

林全小时候的时候,家里四口人,按照分配的话,每个人1.8亩地,他们家有7.2亩田地,当时村支书和村长都在担心,要是按照现在的人口增长速度的话,下一代出生了,那田地不够分怎么办啊?

到时候一人一亩地都分不到岂不是要饿死?

结果现在农村的田地都荒废了,没人种地了……

之所以荒废了根本原因是因为种地没收入,浪费时间浪费体力还倒贴钱进去!

本朝的启动资金一开始是卖一点石油,八十年代中国曾是世界石油主要出口国,从1977年到1985年这段时间,石油出口收入占到中国出口收入的三成还多,直到1993年,中国都还是石油的净出口国!

不过,咱们国家的油田产量并不高,生产成本却比较高,跟海湾国家比起来没啥竞争力,之所以能够大规模的出口石油赚钱,主要是因为咱没啥好出口的,在工业体系没有健全之前,连低端的仿制品,玩具和各种轻工业品都没办法出口(改革开放之后,以港资为主要资本的外资企业在东南沿海建立了大量的纺织加工厂,这些都是半成品加工,一开始还没办法全产,后来技术和产业完善了之后,这才终于成了中国对外出口的一大支柱产业了,到1991年,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的出口占到中国出口比例的3/4),而工业化需要的启动资金一方面需要借助外资的力量一点点的积累,一方面就要从自身找点潜力挖掘一下。

于是,接近9亿农民就成了接盘侠,很多人可能并未听说过价格双轨制,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剪刀,来剪羊毛的,操刀手是国家,对象是全国所有人,其中农民很受伤,国家为了给工业化积累资本,采取了很多的办法。

在农业税没有取消的时候,农民要缴纳的税目数量不少,负担并不清楚,而且考虑到种田需要的时间、人力、化肥、农药、种子和其他的成本,算下来的话,除非是成规模的种植,不然的话农民种田就是倒贴钱进去,于是当南方的工厂起来了之后,各地的农村迅速的空了!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都进城了!

人口的流动是有其根本原因的,之所以各地的农民都要南下去打工,是因为相对于他们辛辛苦苦的种田而言,南下打工获得的收入显然要比窝在家里种田要高很多!

而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世界上少有民族能够比拟的,于是,一人带头全村走光,男人们都出去打工了,务农的主力从青壮年变成了妇女和老人,再后来,妇女们发现自己窝在农村里面也不划算,等到孩子上学或者是长大了之后,她们也开始尝试着走出农村了。

于是农村的衰败就在所难免了!

这里面有两个时间节点,一个是1995年前后,这个时间点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开始向南方迁移的开始,尽管在这之前,也有不少人南下打工,但是那样的热潮显然没有这个时候的大,而妇女大规模离开农村要晚不少,大概在2006年前后。

农业税是在2004年到2006年的是取消的,因为征税难度大,土地荒废趋势已经显现出来了,而且农业税占财政税收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了,国家也终于取消了农业税,只是这个时候,大家还是没有什么种田的积极性,毕竟种田不赚钱,这是大家都具备的常识。

而因为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城镇化速度加快,中国迎来了一大波人口红利时期,这段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猛,不过农村人口流失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粮食的安全难以保证了!

除了北方的一些平原适合大规模机械作业之外,南方的梯田、丘陵地带并不适合大规模的机械作业,这里的农业成本很高,收益很低,因此土地荒废程度很严重!

为此国家提出了新农村的建设,这个建设本质上是没错的,但是来的太晚了(早一点的话国家也没钱),新农村的建设帮助一些农村修建了新的基础设施,改善了公路,平整了田地,把一些不平整的梯田整饬为了大块的平地,方便机械化的作业,不过这样的效果其实并不好,适合整饬的田地不多,实际效果有限,林全这边基本上都是面子工程,靠近省道两边的农村都整理过了,但是往里面走的话,就没有了。

------------

582 回家了

在颠簸的土路上开了十几分钟,总算是到家了。

“小林回来了?你爷爷奶奶刚刚还在念叨着你呢!”

村里没多少人了,都是一些老人在家,这个时候瞅见林全的车,一直不敢人,直到林全摇下车窗跟他们打招呼才敢跟林全说话。

“村里没多少人了,怪冷清的!”

林全也都跟他们打了招呼,还专门给每人送了一个红包和一些礼品,红包里面钱不多,只有200块,送红包其实是跟他们搞好关系,让他们在林全不在的时候,多帮他爷爷奶奶一下,毕竟远亲不如近邻,林全实在是鞭长莫及了点。

“爷爷,奶奶,我们回来了!”

看着两个身形都有些佝偻的老人在门口翘首期盼的样子,林全的眼泪一下子就不争气的涌了出来,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哎,好,回来了就好!”

奶奶拉着林全的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