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设宴,云承也好,曹耀也罢,几乎该出现在这里的人都出现了。
北边闹出的动静,其实让人觉得不太好!
盼着天下太平的人,对于再一次进攻的匈奴,很是担心他们好不容易得来的太平将毁于一旦。
至于一向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更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够顺理成章推上他们想推的人成为皇帝的机会。
人心各异!但不知在这一场无声的博弈中,究竟会由何人取得胜利。
宾至如归,人人都记着云锦绣御驾亲征一事,还有杨觉被委以重任这一点。
可惜,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杨觉没有透露出任何意思,他不说回去,也不说不回去。一句知道了,落在他们的耳朵里,让他们其实也很是拿不准杨觉究竟怎么想。
与之相比,云承显得有些急了。不由分说地拉过云启,非要跟云启讨论讨论不可。
“你确定锦绣是个有数的人?”云承不是想怀疑云启,可是云锦绣在这个时候御驾亲征,这是正常人干的事儿?
云锦绣不会不清楚有多少人想拉她下马是吧!
更别说这刚刚打下江南,江南这些人最是自私自利,也最是唯恐天下不乱,云锦绣偏还把这个乱的机会送到他们手里?
“至少比你有数。这么多年她能打下这么多城池,能应付那所谓的晋朝,让他们就算恨不得立刻从她手里夺回她的城池却不能,难道你以为她会不知道你们究竟打什么主意?”云启不客气地冲大侄子翻了一个白眼,并不掩饰对云承的鄙视和不满。
云承心里苦,解释道:“叔父,我和他们不是一伙的。”
云启哈的一声,毫不留情地道:“是吗?”
算了,这是跟云启吵这么一件事的时候吗?
“御驾亲征,朝廷上人心各异,谁要是不趁机闹事都有鬼。她竟然将国事尽托付于杨觉,这简直就是把江山拱手相让于人嘛。
“对,杨觉要是有心早登基了,轮不到我们锦绣。但是别忘了杨京,这一位老谋深算,为了权利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有他在,他要是不借杨觉的势兴风作浪才怪。”
云承也是没有想到云锦绣这才攻下江南竟然就要御驾亲征,这是有多心宽啊!
“你不知道锦绣手里究竟有多少人吗?”云启疑惑地扫过云承,那模样就像在看着一个傻子。
对,云锦绣是御驾亲征了不假,那么多年来云锦绣又不是少出去了,结果还不是太平无事?
对,也有人说那是因为杨觉在坐镇。但果然都是杨觉的功劳?
云启作为一个过来人,说句不中听的话,要说在得百姓拥护这件事上,杨觉是比不上云锦绣的。
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人能迅速攻城略地,更能让后方再不起乱事,究其根本在云锦绣。
或许有人因为云锦绣是女子这一事而惋惜,但在云锦绣手底下的人,必须都得承认,云锦绣有资格成为皇帝。
当然,在天下大势前,杨觉与云锦绣谁作为皇帝,他们会有所纠结。
然而在杨觉推荐云锦绣成为皇帝那一刻开始,追随两人的人,心甘情愿为他们而用的人,便不会再考虑任何无关紧要的问题。
从云锦绣登基那一刻开始,他们便只想按他们之前的理想奋斗:将胡族赶出中原,开创一个万世流传的盛世。
所以,南边这些人以为云锦绣御驾亲征是个机会,这是未免太小看云锦绣了!
“叔父一点都不操心?”云承急得嘴上都快冒泡了,结果一看云启压根没当回事。
“有什么值得操心的?你难不成以为锦绣能打下这样一个天下都是杨觉的功劳?在锦绣手下的人冲的也全都是杨觉?
“哼,论行军打仗,杨觉可未必比得上我们锦绣,更别说在安抚百姓,以令天下安这一点上。”
云启可是一向觉得云锦绣了不起的人,对云承没有一点判断能力什么的,很是嫌弃。
云承......
“算了,这些事用不着你操心,你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不过,也要管好云家的人,别让他们跟着不争气的闹事。”云启来此是为了管云承,至于其他云家的人嘛,交给云承去管!
果真是丝毫不担心!
云承终于是得出了那么一个总结,这心里依然七上八下。
“记住你说过的话,你会在江南好好地过你的日子,保证绝不会给锦绣添堵。要是哪天你敢说话不算数,那你就给我等着。”云启一把抹过脖子,毫不留情地冲云承扬眉。
云承没能忍住地问:“叔父,怎么说我也是你的侄子。”
“你是我的侄子不假,是在云家生死存亡之时无声无息的侄子。”云启露出一口白牙提醒某个侄子!云承无可反驳。
云启接着道:“比起你在江南花天酒地,锦绣为了自己,也为了云家、天下人出生入死。所以你说我该偏着谁呢?”
作为一个偏心的人,云启偏得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