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噱头而已。
这圈子里,认真做音乐的永远是凤毛麟角,大多数是那些善于营销炒作的。
就这样忙忙碌碌的到了八月初,在徐金松忙完了所有后期制作后,杨羽总算把《浪漫满屋》的所有配乐搞定。
这部《浪漫满屋》完工之后,孙南方先组织了内部看片会。
参加人员里,除了银河映画的总经理何淑才女士之外,李岳峰也很赏脸的前来。
跟着李岳峰一起的还有唱片公司的总经理刘旭,毕竟有上一张EP《花香》带来的甜头,刘旭对《浪漫满屋》的配乐抱有很大希望。
众人安静的坐在放映室,仅仅几集过后,李岳峰已经可以确定,这是一部难得的好剧。
徐金松对画面的营造依然优秀,杨羽的演技也在水准之上,两人相互合力,把杨羽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再加上优秀的剧情,动听的配乐歌曲,这部剧完全有让杨羽一炮而红的潜质。
看着杨羽,李岳峰眼中满是欣赏,如此优秀的年轻人,绝对值得他用心笼络。
李岳峰甚至在心里打算,如果这部剧真的能走红,他就需要考虑提前和杨羽续约的事情了。
公司对杨羽的抽成,还是有些稍高,想要留下对方,公司也需要拿出真正的诚意。
“杨羽,刚才那首歌是什么名字?”
比起李岳峰脑中考虑的事情,刘旭只关心《浪漫满屋》的音乐,仅从这几集中出现的的音乐来看,完全超过了上一张EP的质量。
看着表情兴奋的刘旭,杨羽答道:“这首是主题曲,命运。”
刘旭继续问:“里面的歌够出专辑吗?”
“算上配乐的话,一共十四首。”
既然剧情读全部照搬了,配乐杨羽自然也不会客气,就差没把三只熊算进去了。
“太好了,这次我们直接出原声专辑,不再搞什么EP了。”刘旭一拍手掌,表情激动。
看到刘旭这表情,杨羽笑着道:“刘经理,你就这么有信心这张专辑能大卖。”
“那是自然的,你的《花香》在东南亚卖的很好,总销量已经有三百万张了。这次《浪漫满屋》的几首歌质量不比上一张差,我看有机会冲一冲四百万张。”
说起杨羽之前的数据,刘旭对这张原声专辑显然十分自信。
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
看片会结束后,大家开始商讨,关于这一部电视剧该怎么卖。
可一番讨论之后,在卖剧的策略制定上,孙南方却和杨羽起了分歧,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在孙南方看来,首轮播放权肯定要以收回成本为最终目标,一定要邀请各大电视台的买片人,谁出的价高卖给谁。
可杨羽觉得,比起首轮播放权卖的那点钱,收视率和观剧热度才是最关键的。
有了收视率,还怕没钱赚,次轮播放权,周边,DVD,原声唱片这才是赚钱的大头。
所以他心目中的卖剧对象,只会考虑华夏收视率排名前五的电视台,其他的根本不用邀请。
在国内,只有这几家电视台才有能力创出真正的高收视率,能在短时间内引起最高的热度,其它电视台根本不用考虑。
孙南方听到杨羽这话,却根本不同意,他以一副过来的人的语气开始对杨羽进行劝说。
“杨羽,我承认这部剧优秀,但观众的口味谁都摸不准,不是优秀的电视剧就能拿到高收视率的。”
“我对这部剧有信心,我相信它能创造高收视率。”杨羽没有松口的打算。
旁边的李岳峰见杨羽如此执拗,也出声劝说:“杨羽,你写的这个剧本确实很不错,可对于电视剧销售方面,还是听专业人士的话比较好。”
“杨羽,我觉得孙制片说的不错,国内每年拍好几百部电视剧,多半都永远被放进仓库,连播出的机会都没有,我们还是先考虑收回成本,争取上星,慢慢积累口碑为好。”
见李岳峰都开口,银河映画的总经理何淑才也跟着劝说杨羽。
可面对众人的劝解,杨羽依旧不准备改变想法,因为他知道这部剧在梦中世界引起的反响。
他在写剧本的时候,除了主体剧情不变外,还借鉴了许多现实流行的元素,更经过公司专业编剧的知道润色,绝对比原版的更加优秀。
在如此自信的情况下,他明白只有选择那些大电视台播放,才能完全发挥出这部剧的威力。
与其步步为营,为了收回成本而纠结一点蝇头小利,还不如一开始就把目标放在收视率上。
想到这,杨羽斩钉截铁的说:“其实在我看来,只要有全国排名前三的电视台愿意尽快播放这部剧,首轮播放权不要钱都可以。”
孙南方听到这话,看杨羽还是如此执拗,心里有些不满。
这部《浪漫满屋》总投资1200万,杨羽投资两百万现金,外加片酬计入成本,也不过占整部剧的三成而已。
要是真的收视率惨淡,次轮播放权卖不出去,那银河娱乐可就要赔上不少。
而且因为编剧是杨羽这种新人,孙南方想拉赞助都很困难,可以说赞助商收入寥寥无几。
就拿最大方的奥迪汽车来说,它们虽然赞助了所有拍摄用车,包括杨羽在剧中所开的那辆R8跑车,但只不过给了五十万的赞助费而而已。
其它的赞助收入,那就更加少的可怜,简直惨不忍睹。
由此也可以看出,外界对于杨羽不务正业当编辑这件事,是有多么的不看好。
即便和杨羽关系不错,可孙南方也是有私心的。
他在银河娱乐沉寂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靠着《花香》翻身,可不想因为这部剧栽个跟头。
杨羽所说的那些后续收入,孙南方不敢想,也不想去想,他考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他的前途。
只要能在首轮收回成本,哪怕收视率不好看,对他的履历也不会有任何影响,毕竟他还是能赚钱的制片人。
可要是真按照杨羽做法,万一赔了本,公司不会追究杨羽的责任,可他的未来就不好说了。
考虑到这些,孙南方还是坚持原本的想法:“这不可能,首轮播放权必须收回成本,没有了盈利的压力,我们才能更好的运作这部剧。”
眼看说服不了孙南方,杨羽也急了:“只要你们同意我的销售策略,我可以签一个对赌合同,如果这部剧收视率破不了1,我愿意放弃手里的三分之一版权和相关收益。”
说着杨羽一指还在播放的荧幕,对着大家说:“相信大家也能看出这部剧的质量,就算收视率真的不高,想收回成本,甚至赚钱还是没问题的,公司拿到全部版权,肯定能多赚一些。”
“我不同意,这有违市场规则,我觉得还是稳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