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来这里卖货的俩人应该头脑简单(1 / 1)

第262章 来这里卖货的俩人应该头脑简单

  叶超也是在宁宛说的这些基础上做了个延伸设想。

  “如果是同一个人专门来代买,不需要考虑家里的经济条件,因为是很多个家庭拜托这人捎带,会给他钱。”

  “但是,我们可以换个思想。这一个人一天代替一个家庭来购买,那就相当于三十个家庭吃到了我们老叶家做的东西。”

  “就算到时候签到成功,我也心甘情愿地退钱。这些钱,就相当于给代买人帮我们将东西广而告之到各家各户的辛苦费。”

  “这广而告之哪里来?”

  “代买人想要帮别人代买,肯定会主动地去找别人宣传我们的东西。别人听说了,了解了,才会做出来想买或者不想买的选择。”

  “想买的话,就相当于代买人帮我们促成了一笔交易。不想买的话也没关系,至少那些人知道了我们家烧烤的存在。”

  对对对!

  太对了!

  宁宛惊喜地看着叶超,这一点她之前虽说想到了,但没讲出来。

  而且,她是因为上辈子看多了这些营销手段。

  但叶超可是土著,人家能想到完全是靠自己智商。

  “媳妇,下一步呢?”叶超继续问。

  宁宛笑而不语,想看看叶超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叶超确实在思索着,他的脑海里预判着一个月之内有关于老叶家的店跟同行所面临的状况。

  老叶家这边肯定要一如既往地努力,保证产品质量,诚以待人。

  到时候大家出于好奇心来老叶家的话,魏家烧烤十之八九会被冷落。

  魏家如果想继续坚持下去,每天指定也会或多或少地准备吃食。

  准备的吃食卖不出,就得砸手里。

  有了。

  “媳妇,你觉得我们这样……然后这样……,再那样……怎么样?”

  叶超将第二步想法讲出来,宁宛立即举起大拇指。

  这个想法跟她的想法除了一些小细节上不同之外,几乎如出一辙。

  最后叶超做了补充,“像是免费请大家吃一个月东西这样大胆又令人热血沸腾的营销方法,一般人轻易想不到。如果对方也效仿我们的话,咱到时候再随机应变。”

  “恩!”宁宛微笑应声,两人立即开始操作。

  免费请大家吃一个月本店产品的告示书写了几条明细,最好标注“以上所有解释权都归本店所有”之后,宁宛跟叶超就大大方方地将其张贴在了店铺门口玻璃的内壁上。

  解释的日期上面写着明日上午九点钟,张贴完毕后,直接带着没卖完的食物从院子那边的大门离开。

  叶超骑着三轮带着宁宛跟吃食倒是并没有直接回十方院。

  此时此刻,叶爱国跟牛金芳应该在十方院周边的村子开卖。

  所以叶超准备去远一些的村子售卖。

  因为不明远一些村子那边的具体状况,为了预防万一,宁宛不方便使用瞬移功能。

  天气炎热,为了路上不臭掉,宁宛暂时将食物都放进了空间,交代给了菜古玉看着。

  反正今儿是特殊情况,以后不会这般售卖,放空间里一次也无妨。

  叶超担心宁宛晒着难受,还贴心地给拿了草帽遮掩。

  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叶超宁宛到了大下村。

  叶超正准备酝酿酝酿情绪,就听见宁宛的声音响起。

  “叶家烧肉,烤鸡架,不好吃不要钱嘞!”

  叶超:!!!

  媳妇厉害!

  他瞬间觉得受到鼓励,也彻底放开来,“烤鸡蛋嘞,好吃的烤鸡蛋!”

  两人一起吆喝,立即引来不少在田间忙着收麦子的人。

  麦收时期,大部分社员都没功夫做饭,如果价格合适的话,大家都会买。

  “多少钱?”

  有人询问,其余人也都伸长了脖子等着回答。

  叶超正要回应,就听见宁宛又抢先一步喊:“炸丸子一块钱两斤,两块钱三斤,三块钱四斤,四块钱五斤……”

  此话说完,叶超有些懵。

  想购买的社员们倒是都认真地算起了账,想看看咋买比较合适。

  炸丸子是奢侈品,不过在地里干这么重的活儿,全家人吃上点儿炸丸子倒不是不行。

  算着算着,其中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就亮了亮眼睛。

  他精明地低声对身边人说了几句话,那人一冷,随后连连点头。

  眼镜男走到宁宛跟叶超的三轮车边上,貌似在尽量压抑内心的激动。

  他嘴角含笑,“多了吃不完,我要一块钱的,是两斤最吧?”

  早一步考虑清楚宁宛用意的叶超此刻面色流露出厚道的表情,心里却乐开了花。

  媳妇就是厉害,原价就是五毛一斤的炸丸子被这样一表达,性质就变了。

  “是两斤,是两斤。”叶超回答着,还劝说了句,“买的多合算,三块钱四斤那,整整四斤。”

  眼镜男别过脑袋笑了笑,又憋笑之后一本正经地道:“没事没事,两斤就够了。”

  “那行。”叶超遗憾地回应,上称称的时候给的高高的,装在纸包之后还多抓了两颗算是添儿。

  眼镜男买东西的时候,之前被他告知的那人此时已经悄悄地把消息传给了在场的其他社员。

  “这俩年轻人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