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1 / 1)

漾影人 跳跃的歌谣 2000 汉字|6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游行是三个小时。时间,需要加快的时间。

随着时间到中午,一些城市的游行终于结束。WK人民非常有特色,他们的守时与工作一样严谨。哪怕心里还想支援,时间一到,组织者一声“解散”!大多数人像下班一样,各回各家。少数人原地稍作停留,看这架势,也只得蔫蔫回转。

各地的情况汇报过来,执政党的大佬们老脸开花,尤其听到琉球的静坐人群,需要分出不少人手去运送食品和水时,感觉到了一种胜利就在眼前的轻松。他们相信,这代人本没吃过苦,随着时间的过去,单调的快餐、定量的冷水、温差大的天气,很快就会磨灭他们被鼓动起来的同情心。

或许一周,或许更短,什么静坐、游行,都会泯灭在时间长河中。他们的心里默念着:时间,需要加快的时间。

南风港人员结构的变化,就是万消的安排。年轻人都想到驻军门口去,他们还有一些传说中的血性。这是中山教三环内的核心人员的趋势,被万消重视,他马上做出了顺势而为的安排。

莫老他们只在凌晨休息了三四个小时,就开始在大厅讨论下一步的可能趋势,等万消装模作样吃好早餐回到大厅,他们已经商议了大量的细节。此时,正由陆家的陆老汇报。

万消坐下,莫老匆匆跑了出去。

“神立大人。”陆老清清嗓子,他本是医生出生,保养得当。一上午的讨论,其他家主的嗓门需要休养,就他依旧中气十足:“我们上午讨论了应对清场的细节,从三个方面着手。”他看到万消正襟危坐,按照老年人的习惯,补充了原因:

“WK自卫队,在驻军和南风港一线,三公里内断水断电,补给的难度大增,担心人员的斗志很快会消散,因此对清场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莫老从厅外跑了回来,老脸愉悦得像孩子。

128.造势,气氛很重要

“敬业。”万消分析的结果,老人为了讨论,此时才去解决内急。这表情,就是解除内急警报的写照。

其他几位家主的心里却是另一种感受,他们对下一代的溺爱,与复国这个祖训,谁重谁轻已经分不清。万消虽然长的高大帅气,在他们心中是神立,根本不是人。哪有人可以任由高压电肆虐的?因此,如果自己的宝贝孙女,和这个神立过了一夜,任谁都心惊胆战。

显然,莫老的表情说明了,这个神立果真不是人,如此年轻美貌的阿念在旁,居然丝毫未动。这不,莫老看到阿念还睡在床上,明显只有一个人的痕迹,不知神立是如何过夜的,反正阿念青白。此时他坐在那里,对万消的神色,更是敬重。

“我们分了三种情况。”陆老的语调也轻松了一些,“第一种是死扛,地点选在驻军西面的商场,那里正好是示威范围的边缘。我们要陆续将武器运送过去,药品和急救设备也要过去。当然,死扛是一种姿态,让全球人看到琉球人的不屈。能坚持多久,看伤亡情况而定。这是最有效的鼓动,不管成败,都会是一场复国大计的胜利。”

万消点点头。大凡独立的国度,都是从流血开始。南风港的惨案,是血腥的第一步,如果驻地和南风港再来一次更大范围的流血,这场记忆,在世人心中,驻留时间会大幅延长。

“你们的伤亡目标多少?”万消问道。

“千人以上的死。所谓的千家万户,这个数字,可以影响琉球整整一代人。如此之后,同情复国的人数,不仅仅是琉球的百万,WK的其他城市,都会增加千万。”陆老如同说着一个故事,娓娓道来,分寸不乱,还真是见惯了生死的医护人员。“伤,只要冲突,几千人是很快的事,希望不要超过万。按照我们医护的统计,枪战冲突中的万人受伤,残疾的超过一半,热武器确实可怕。”

大家都安静下来,死是一个概念,人死灯灭,说起来,死终究是一个过去时,感触不深。伤,是一个进行时,需要家人和社会力量持续的关爱,一天、一月,甚至一年、一辈子……

“第二种是且战且退。”莫老接过了话题,他讲起来简单明了,“就是大量人逃回家,剩下一部分人,边打边退,做出掩护民众逃离的姿态。到时候,任凭官方如何解释,他们只是驱散,世人也不会相信,哪有真枪实弹扫射着驱散的?”

“如此,死亡人数控制在百人左右,伤肯定不过千。因为阻截的人数,我们安排八百人。”莫老讲到这里稍作停顿,喝了一口茶。

“第三种,就是突然撤离。我们有渠道知道自卫队清场的命令,最不济,也可以在一刻钟前得知。那时候,边撤离,边直播自卫队要武力清场,也能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这样基本不会有伤亡,还可以激发热血青年(愤青)的愤怒,进而转变成自发的冲突。”

万消没有说话,一直听着莫老讲完。安静了几秒钟,陆老补充道:“我们详细安排了路线,医院里也准备了足够的床位和药品。不少地方,启用了北斗传输的直播点,应该可以将震撼的画面,在无线干扰下还能及时传出。不少直播平台,到时会全力配合。”

万消自然知道,他们的暗中力量,有一些就是在经营着火热的直播媒体。随着科技的发展,从前的贴吧、微博、个人主页等形式,基本被直播账号替代,足够的带宽,便宜的资费,大家已经习惯看着视频了解信息。

“医院的血液准备了多少?”万消忽然开口。

“几千人的抢救量还是有的。现在,就有不少采血点,在接受中山教三环内人员的献血。血库快要存满了。”陆老很快回答。看来他们在商议时,已经在发动献血。

“那你们就制作一些30毫升的血液袋,大约需要3000袋左右。”万消接过话题,“这些血袋,必须发放给三环的核心人员,年纪大的人优先。”

大家似乎明白了什么。

“莫老,准备一些橡胶弹头,要激发过的,放进那些血液袋中。”万消并不解释,接着说道:“陆老,发放的血袋,要不易破裂,但袋子也不会轻易掉落的那种。”

这帮家主,也是一脸偷笑。

“明天,是南风港惨案的第三天。逐步散布消息,在明天下午,举行祭奠英烈活动。地点分两个,一是南风港出口处,另一个是驻军的大门口。”万消娓娓道来。

六个少女陆续进来,各自跪坐在家主身后,莫念除外。她跪坐在万消身边,专注地看着万消,似乎忘了边上还有一个爷爷。

“从现在开始,驻军门口,也派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承担运送食品和饮用水的任务。如此安排,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