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欢!”
尹弟子立刻就转换了说辞,一点儿都不带打磕绊的。
麦轲于是心中佩服,这不是一个绝好的外交人才吗?当时也不多想,立刻吩咐其成。
又是一阵七绕八拐,又回到了函谷,他们进来的地点,李小龙已经完成了整顿,赵一敬再次投降,对整顿提供了很大帮助。
但是,李小龙告诉她,因为他有降而复叛的掮客,所以他是否获得饶恕,是否得到重用,都需要麦轲决定。
因此,虽然他是尽力帮助李小龙,但是心中忐忑,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
李小龙向麦轲报告,也特别说了赵一敬的情况。
降而复叛,当然特别让麦轲讨厌,但是如果第一次不是真投降,在叛乱实际上也可以不算叛乱。麦轲又询问了李小龙对赵一敬的看法。
“我看他这次是真的想投降了,而且有一定的能力,我希望在给他一个机会。”李小龙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好,再给他一个机会,但是也要监督的紧密一下,再有叛迹,立刻斩杀!”
于是。这些叛军都归于李小龙所有,赵一敬担任了一个副手,直接听命于李小龙。
大军这才出函谷,越过函谷关。也就是秦关。
这秦关的东面,实际还有两座关隘,也叫函谷关,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无关紧要。因为他们不再是不同政治势力的分割线。
即使秦关,也只是内陆的一个小城市,甚至没有满清的驻军,所以天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这个关隘占据。
占据以后,麦轲留下了一个骑兵排,以及所有步兵,守卫这个函谷关。
然后向北进发,都是骑兵。
四千骑马,三千骑牛。
那些青牛也是天生异种。速度竟然丝毫不落后于战马,而且有一个优势,强于战马,就是它们的耐力特强!
骑牛的战士还是面朝后,他们也试图变为面朝前,却没有成功,工夫不到,就晕头转向了,只好再调转身体,还是朝后算了。
而那些骑马的战士。看着骑牛的面朝后甚为好玩儿,也想尝尝新鲜,结果更糟糕,掉下了马背!
最后还是个按自己熟悉的方式来了。
大军一路前行。畅行无阻,很快就到了峡县境内,一条大河拦在了前面!
李小龙是第一次看到中国的大河;以前他对湄公河非常熟悉,汛期的水流大大增加,也有汹涌的波涛,但是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凶恶的河流!
只见中间一块巨石流出水面。把河水分成三股,形成三道不同的景观,都是浊流翻滚,巨浪滔天。
一个当地的士兵告诉大家,这三股恶水,被称为三门,分别是人门、神门、鬼门。
每一门都是凶险万分,尤以鬼门为最。
麦轲决定,就在这里渡河,然后跃进中条山!
麦轲正在准备渡河,人喊马嘶声传来,另一路大军也到了。
近前一看,原来是顾继之率领的工程兵纵队和火烧营到来了。
一问之下,他们也是选定了这条路,要渡过大河,与中条山的天军会合,然后取道王屋山,斜插太行山。
麦轲叫过顾继之,二人站在河岸,一起观瞧河道中排天浊浪。
看到这些黄泥颜色的河流,顾继之一声叹息。
他对这条大河所花的工夫,几乎占了他所有调研时间的一半,不但因为这条大可穿越了政治、经济中心,而且因为它带来了无数的灾祸,因此让它由黄变清成为每一个关心者的梦想。
顾继之无疑是这个梦想的最强烈持有者。
麦轲听着顾继之絮絮叨叨,述说他的梦想,它的实现梦想的方法,对相关的问题,也逐渐有了一个轮廓。
治理这条大河,目的是让河水由黄变清,回复它来自源头的清澈。
根据顾继之的介绍,由黄返清,可以有两个途径实现。
一个是,从源头开始,就不给它染黄的机会。
这就是说,凡是和源头之水接触的地段,水流,必须一黄不染,和源头之水一样清洁无污染。
另一个是,把染黄的水,再来一个反转过程,把黄去掉,恢复其本来清澈面目。
这就是说,要把清水和黄土分开,各归各处。
不让清水变黄,可以从两个途径保证。
第一个途径是,河水在河中流淌的时候,一直保持清澈,也就是说,河道中没有为何水变黄的污染源。
这样,进入大河中的水,原来是什么颜色,就一直保持什么颜色,永不变色。
第二个途径是,这条大河一路注入的支流,不会把黄水带入主流。
这是杜绝中途注入的水,把不干净的水,带入这条大河。
麦轲听到顾继之的思路,觉得都是很有效的方法,但是他只考虑另一个方面,而这条大河显然面临各种需求,这些需求,也必然带来相应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不解决,又会影响其它方面的使用和治理,所以必须有一个综合治理方案。
随着两河决战的结束,整个大河的治理必将提上日程,既然近日到了这里,不妨考察一番,弄出一个治理方案出来。
于是,麦轲要求大军就在这里休息,他和顾继之腾空而起。
飞到五百米高空,就看到一条黄龙被卡在群山之中,蜿蜒曲折,似乎正在急着逃窜,但是大山就是它的天然敌人,让它不得畅行无阻。
.
------------
第1374章 农家草木皆兵
直到刚才麦轲等人的驻足之出,才摆脱了大山的辖制,得到了解放,让后一蹿而而出,激流汹涌,一射而出!
现在,麦轲和顾继之都在云豹背上的空中楼阁中,放眼四方,毫无遮挡,眼下的群山之外,就是两个巨大的平原,下游的平原,似乎为这条黄龙提供了随意穿行的园地,再也没有阻挡!
顾继之悲叹道,也正因为如此,下游的河道决口频繁发生,甚至不断地改道,转眼之间,田园、村庄、甚至城市,都变成泽国。
看到那千里沃野,城镇村庄密密麻麻,去没有任何保证,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条黄龙兴之所致,前去拜访,则万千富贵、锦绣荣华全都随水漂去,化为泡影。
这条黄龙必须驯服,让他改变颜色、改变脾气!
目标是水质清澈、脾气温顺。
不过,麦轲知道,那绝不是想想就能变成现实的。
而且龙之染黄,脾气暴躁的原因,是在上游的河段,只有确定原因,根除病根,才能正本清源,龙顺河清。
麦轲继续高升,达到一千五百米高度,看向群山之西。
只见那里别山之东的平原高出几百米,都是一片平原土地,处处黄土弥天。
这条大河有它的西北部出来,流过北部,然后再往南流,一直流到群山的西面,让后一头扎入群山之中。
顾继之继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