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4 章(1 / 1)

无量钱途 人一介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光客,他们都是在那里消磨时间,闲得蛋疼。

新西兰第一,澳大利亚紧随,然后就是南亚的那些人。

那些人的方便程度,实际上不必澳大利亚差,所有那里的人脚前脚后就到了。

这些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相信的程度,要比澳大利亚深得多!

南亚人的思维模式文化传统和毛利人有许多相似之处,毕竟毛利人祖先是苔湾的山地人。

许多人一听到毛利人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他们的长寿,立刻拖儿带女全家出动,如同虔诚的信徒去朝拜一样,穿洋过海去找新西兰的毛利人古居所。

那个决心下得,什么时候不得到长寿的秘诀,就就绝不回来。

结果,仅仅南亚总督区,去新西兰的人就超过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数的总和!

南亚总督育人难最近几天当了一个极为出色的推手。

南闲自己做准备工作的同时,给世界各地的各位总督发了通告信,告诉大家有这么一个似乎能促进长寿的项目,要求大家通力配合,把人送去新西兰,让他们品尝一下那里的毛利人近乎原始的生活。

他当然不会说死,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有那个东西,更不知道那是通过什么渠道实现的。

他只有一个已经确认的事实,就是那些纯粹的、始终坚守在他们毛利帕老巢里不改变生活方式的毛利人,真的能活几百岁。

这个他请了最尖端的医疗机构做了化验,得到他们用化验结果肯定的。

因此,他的声称,也就是毛利人住在毛利帕就可以长寿,是经过证明的,是有科学根据的肯定事实。

南闲本来就是大家都老大哥,说话办事非常稳定,没有把握的话从来不说,更不会大张旗鼓去做,因为他的话,大家都当作命令一样去照办,就和自己的事情一样。

这样,一个前去毛利帕、获得长寿秘诀的大规模潮流就在全世界方位内形成,成千上万的男女流行新西兰,当然还有不少是老幼。

这种情况,知道得最清楚的是南闲。

这位始作俑者心里也着了急。

这么多人前去毛利帕,如果就是现有的几个开发出来适合游人的毛利帕来接待,一直到3016年也接待不完。

那么他们也不用进驻毛利帕了,只要能等到那个时候,就实现了长寿目标了。

这样的蜂拥而来,南闲既不敢不和高继瓴说,又不敢全和他说。

她要是知道有这么多人来争着抢着住他的毛利帕,他要时还能数的过来数的话,估计得当场晕掉,不是吓的,就是急的,很可能是连急带吓。

南闲面对这种情况,综合统帅能力全面爆发!

首先他命令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全力开动他的与袋鼠赛跑项目,争取把所有来这边的游客都吸引过来,把他们先跑个筋疲力尽再说。

南闲还给他出了个主意,说只要在这个运动中取得优胜的选手,他可以优先推荐他们进入最后效果的到长寿的最佳毛利帕!

还有一个优惠,就是那些在比赛中累的完全筋疲力尽的人,也可以得到这个待遇。

什么叫做完全筋疲力尽?

标准就是,比如说,累得晕倒在地。

总之就是一个目的,延缓他们到达毛利帕。

其实这招正中马尔科姆下怀!

这岂不是正好增加澳大利亚的旅游收入?

否则自己的袋鼠资源如何能够充分利用,给自己转钱?

对于约翰,更不用说了,那些人已经到了新西兰,让他们在等待转到下一站的参与与企鹅一起摇摆,那是要多自然有多自然的事情。

只要已参与,那么行程就有很多调整的余地了。

再说摇摆,也不是一次一地完了就没有了,别处还可以在摇摆嘛。

最好就是一路摇下去,一直摇到毛利帕!

关于奖赏,南闲更绝,对那些摇摆时间最长的给予大奖!

而且颁发最佳摇摆王子桂冠!

其实这个奖项嘴损的不再这里,是所有参加摇摆的都要等到最后名次决出来,才能进行下一步程序。

这些东西穿插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当地民族风情浓烈的各种特殊活动,能够让所有的游客不知不觉就把时间度过。

既不烦躁,也没有申诉。

一旦他们的不满爆发,估计后续的游客就会大受影响。

有这两个国家分散迟滞客源,高继瓴那里的压力大大减轻!

但是,依靠原来的毛利帕依然远远不够!

南闲集中力量解决这里的问题。

他的解决办法就是分步上山、分期进帕!

因为这些毛利原始帕都在山顶上,而且南闲相信,真正起到长寿作用的地方也在那里,所以最后所有人必须有机会进入那里。

但是在那个原始帕之前和之后,都可以准备和巩固啊?

中华上国的功夫不就是那样,从而练就了高深的功夫?

于是,在山这边,临时突击,建造了十座模仿的毛利帕,外面的四维和里面的构成一模一样。

所有的人进入原始毛利帕之前,都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住过这些新建的毛利帕。

进入原始毛利帕以后,下山的后山,也是十座这样的毛利帕,供他们一步一步挪出去。

这样,进入原始毛利帕的压力,就分散到二十座新建毛利帕里面。

------------

847 挣钱不少

虽然分散到了各个新建毛利帕,可是单位价格没有降低。

单位价格,就是按在毛利帕中居留的时间,每分钟的价格。

这个价格早就经过物价总局决定好了。

当然这个物价总局的人员配置,本着精简节约的原则,人不多,开支也不多。

目前来说,人员只有一位,就是南闲。

话费很少,一直保持零开支。

因为他不用办公设施,也不用发工资给他。

确定价格的程序也很简单,就是他一说,价格就确定了。

当然说简单,只对南闲而言。

对别人来说,就很困难。

这是他审时度势,考虑各种因素以后确定下来的。

这个价格就是一分钟一万美元。

一个小时才六十万。

对富人来说,不算个事。

对穷人来说,这个地方真不是他们来的。

要来也不是现在,以后等打开局面,再另行安排。

也许他们可以通过其它途径进入。

为什么南闲坚持这个价格而且即使增加了那些新建的毛利帕也坚持不做调整呢?

这里有两个原因。

第一,来的人都是富人,不宰他们宰谁?

第二,开始初期确实开支比较大。

比如说新建这些毛利帕,因为赶时间,人工和材料都造成了紧缺,所有就需要高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