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9 章(1 / 1)

无量钱途 人一介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平为止。

根本意思就是,打到他除了和平,他其它什么事情都无能为力为止。

“楼!又来送钱?这次多少亿?还是更大好事?我就盼着你的电话来!”

电话刚通,一个洪亮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正是大卫。

这是二人之间的专线,没有别人可以用。

虽然二人都有一大堆属下,但是别的事情可以别人代劳,这个电话不成。

“哈哈!大卫哥还是一如既往,对钱的要求多多益善!这个嘛,小弟别的没有,就是有钱!有什么具体需要,只管说!但是这次我是找大卫哥来帮忙了!”

“什么?找我帮忙?这可太罕见!不是不是有人不开眼惹了你?跟哥说说,我立马派人去灭了他兔崽子!你知道哥弄得那个大卫军,绝对是世界第一的存在,正愁没处展现一下战力呢!”

葛朗楼听到这个,愁苦的脸上出现了一个笑容。

这个大卫军实际上二人私下搞出来的。

以色列的特种部队本来就非常厉害,大卫负责军需,近水楼台先得月,就让大卫军特别在装备上更胜一筹。

有了好东西当然要照顾自己人。

钱不够,自然从别人身上省。

这样,在装备上,大卫军最先进,从而在整体实力上,也就是超一流,无人能比。

也就是说大卫军在人员素质上,不比其他特种兵差,胜在装备上。

自己的底牌,葛朗楼当然不惜花钱。

实际上,他们的装备,有许多直接就是葛朗楼在美国的军事研究所研究出来的产品。

所以二人都对这个大卫军满怀信心。

他们都在期望找一个合适时机,在有世界顶级水平的各**队都在的场合上亮亮相,把那些人狠狠地震撼一下。

不过,这次显然不是那个时机。

“哈哈,听你说话就是痛快!这次不是军事对垒,是经济战争,更复杂一些!我需要你助一臂之力!”

“怎么助,你尽管说!”

“现在市场铜期货市场上有买的,没有没有卖的,我记得你一年订购就是400万吨,今年还没有执行,我希望你能减少购买,减少得越多越好!帮助把市场需求减下来,至于你的实际需要,我再给你另行解决,怎么样?”

听到这个要求,大卫沉默了。

葛朗楼心中忐忑,这可是至关紧要的一个措施!

二百万合同的减少,对市场的供应紧张帮助极大。

“怎么样?行吗?”

葛朗楼语气焦灼地问。

“行!小弟的需要,大哥无论如何也要满足,不行也得行!我在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对市场施加影响!这样,我的消息分成两个部分,第一,撤销今年所有的的订购;第二,计划以后年份大幅度消减订购,从每年的400万吨减少到四吨;第三,更重要的是第三,嘿嘿!”

葛朗楼听到前面两条,就已经非常高兴了,听说还有更好的第三条,大喜过望,连忙问道:“那是什么?大哥快说,快说!”

“那就是说这个减少铜需求量的原因!大家都知道,这些铜都是用到军事工业和军事装备上的,我就说我们找到替代品,质量高、价格好,以色列愿意无偿和大家分享,以便大家都不在使用质量低、价格高的铜材。这招釜底抽薪如何?”

“哈哈哈哈!大哥果然老谋深算!行!绝对行!高!实在高!现在就来?”

“那是当然!老哥我是军人,讲究的是争风夺秒!已经发出去了!”

一分钟以后,期货市场出现了两条重磅消息。

一条来自以色列。

以色列是用铜大国,他们的消息立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以色列总理沙龙今天宣布,以色列取消所有600万吨的工业铜的进口订单,而且在今后的数十年年内把全国的进口总量从600万吨,减少到6吨!沙龙代表以色列国家对由此给各方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为了减轻大家的损失,他们申明愿意用其它方式予以弥补!同时,沙龙表示,以色列也愿意和大家分享一项新技术,就是这项技术可以替代铜材,而用其它质量高、价格便宜材料实现原来的用途。”

这个消息一下子就给沸腾的市场泼了一瓢冷水。

六百万吨固然是大数额,但是那个新技术的深远影响更厉害!

这个时候,那个智利铜业总盟的消息也姗姗来迟。

虽然还是在半个小时期限之内,但是比起以色列的消息就差劲多了。

那是一篇关于智利铜业总盟的董事长约瑟夫的报道。

“智利铜业总盟的董事长约瑟夫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智利铜业总盟所属的智利最大铜矿,立即扩大生产规模,每个月计划增加50万吨优质工业用铜,同时将以前积攒的剩余铜锭500万吨,全部投入市场!”

葛朗楼同时看到了这两个消息,心中感慨颇深。

关键时候,靠得住的还是自己的根据地。

看以色列的反应,他本来没有找总理沙龙,但是沙龙却全力支持,不但把民用的那些铜都一起减少了,而且亲自上场发表讲话,表明军政一心,同心同德,这个支持太给了!

而且这个速度,没有谁能比得上了!

葛朗楼和大卫通话怎么也要15分钟!

大卫再去与沙龙协调呢?

可是他们愣是比智利的约瑟夫更早发布消息!

两条重磅消息,顿时让铜期货市场发生了逆转,价格由2.5美元一磅的相持不下,降到了2美元一磅!

.

------------

605 反逆转

在市场这个极大的漩涡中沉浮起落的人,也是分成三六九等。

他们有那些实力强大的企业家,不是产铜大户,就是用铜大户。

也有那些基金组织,也是规模庞大无比,从资金的规模上甚至远远大于那些大企业家。

但是一般来说,他们和企业家的做派大体一致,倾向于保守,和企业家一起,形成了这个市场的基础。

一般来说,这个大基金的动向,决定了市场的动向。

比如本来是产铜和用铜企业两方交易的市场,一旦大基金进入,立刻就变成了大基金主导的市场,价格也肯定上涨。

但是更重要的是,价格变得很稳定。

原来市场价格水平,是市场变动的中轴线。

大基金一进入,这个进入价位,就成了市场的基础线。

然后根据各方的较量,在这个基础线上或多或少的向上浮动。

一旦市场价位掉到这个基础线之下。这个市场就出了极大的麻烦。

因为基金都设立了止亏价位。

这个价位一般是10%。

也就是说一旦触及了10%这条红线,大基金就要逃之夭夭。

本来就糟糕的市场,遭到大公司的撤资,那还不是雪上加霜?

所以大公司的转向行动,一般就是市场土崩瓦解的肇因。

不过,这种行为模式也有例外。

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