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68 章(1 / 1)

我不当明星 懒人长庚 2000 汉字|6 英文 字 1个月前

电影,当然是要两者并重,寻求这种平衡。

打磨剧本和画分镜头,包括长安城和滕王阁的构建,江夏都多次去现场勘查,来确定最想要的结构。

《滕王阁》这部电影,是真正倾注了江夏的心力。

江夏在京城呆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把《末代皇帝》的后期制作完成,张芃芃也把影片中的配乐制作完成,又用了一周的时间进行整合,把除了片头和片尾各公司logo部分外的一切东西,都制作完成。

整个《末代皇帝》就只差上映了。

这个上映日期还得再等几年,是江夏除了《黑客帝国》外,第二部压着没上映的电影。

《黑客帝国》是客观原因,《末代皇帝》是主观原因。

结果一样,都是拍完了暂时没上映。

长安城的建设工作,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古色古香的建筑,隐隐然有了当初百万人口的大城风范。

这不是特效做出来的,是真实一砖一瓦建起来的。

真实的建筑,总比特效做出来的建筑,要有质感,要真实。

中国的电影一度有过对美感画面的过度追求,那种极致美感创造出的电影,很艳丽,在影院的观影效果非常不错,可能让人记住的也是色泽。

这股邪风,还是《满城尽带黄金甲》带起来的。

只不过,《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实拍出来的艳丽色泽,而大多数电影都是特效画出来的,给人的观感还不如《满城尽带黄金甲》有质感。

现在的江夏早就过了追求那种艳丽色泽的程度,他的电影画面更加的写实,也更能让人沉浸。

太过艳丽的画面与视效,会直接给人一种这就是电影的感觉,而写实的画面,会让人沉浸,更好的去体会故事与电影,而不是更多的享受或者被色泽和视效影响。

视效是电影的一部分,却不能成为电影最主要的部分。

江夏对于电影的原则就是尽可能讲好一个故事,视效是为故事服务,主次不能颠倒。

在京城呆了两个月,江夏直接飞了洛杉矶。

《蝙蝠侠:开战时刻》的后期在这边制作,不同于《末代皇帝》纯2D还没多少特效镜头,这部电影是3D且特效镜头很多。

江夏抵达的时候,后期制作近乎完成,只剩下很少的镜头。

没有去真正看所有的镜头,江夏只是看了极少部分的镜头,来确定电影的后期制作质量,其他没管。

正如江夏没管张罗夫拍摄《龙凤斗》一样,在张罗夫拍摄《蝙蝠侠:开战时刻》时,他也没管,能拍成什么样,都是张罗夫的事。

张罗夫只在偶尔才会过来监制一下《蝙蝠侠:开战时刻》的后期制作,其他时间都在加班加点的拍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的戏份。

三部曲的拍摄计划,已经到了最后一步,把《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拍完,蝙蝠侠这个英雄便是诞生了。

至于蝙蝠侠其后的故事线,江夏准备开放,让任何人都可以创造。

不管是企鹅人、双面人、急冻人、谜语人……

各种各样的罪犯们,都可以登场,只要符合哥谭与蝙蝠侠的设定即可。

这是一位不平凡的超级英雄,他拥有超高的智慧,也有伟大的底线,他是一位真正的超级英雄。

英雄不求回报,英雄有自己的原则,英雄对罪犯狠对自己更狠。

三部电影的介绍,足以让人认识这位超级英雄。

剩下的故事,交由后人来书写。

在米国呆了两周,江夏回国,赶到了正在建设的长安城内,再次考察起了地形,对建筑结构再熟悉一遍。

其后,江夏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等待长安城完工,等待滕王阁建好。

他率先等到的,是《蝙蝠侠:开战时刻》的预告片。

张罗夫的拍摄倒是很遵从他的剧本,剧本是江夏给的创意,张罗夫与其他编剧共同编写出来的,主创是张罗夫,其他编剧只是让故事更丰满一点。

江夏当初让张罗夫写剧本,是看着他写的,剧本什么样江夏是知道的,后期的完善他倒是不太清楚,但想来应该不会差。

张罗夫剪切出来的预告片,把蝙蝠侠第一部的故事,狠狠的浓缩了一下。

一开始,就是巨大蝙蝠探照灯的建造。

再之后是布鲁斯·韦恩去各地修行的镜头,这一点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中有回溯,整个第一部的故事,在第二部当中都有回溯,时间不长,只有八分钟。

八分钟在江夏的手中,足以讲述一个需要两小时才能讲清楚的故事。

张罗夫只有两分钟的预告片时间,来吸引人观看第一部蝙蝠侠。

他着重展现了蝙蝠侠的成长,这是第二部预告片中没有涉及的,也是第一部最核心的东西。

江夏看了预告片,对于这部电影没有太高的期待,预告片很普通,却也还凑合,达到了及格线。

很多观众在关注蝙蝠侠,毕竟影史第一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在那,光是这个成绩就足以吸引人去电影院了。

一个月之后,《蝙蝠侠:开战时刻》在万众瞩目下全球上映。

江夏也第一时间走进了电影院。

去观看这一部他没有参与的电影续集。

与此同时,很多人也走进了影院,去观看《蝙蝠侠:开战时刻》,也是想看看,没有江夏参与的蝙蝠侠电影,与有江夏参与的电影有什么区别。

------------

第一二二九章 票房惨淡

第一二二九章票房惨淡

有没有江夏的直观体现,是票房。

《蝙蝠侠:开战时刻》的票房刚开始很猛,上映首日,取得了七千万美金。

成绩很好,好到其他电影只能望其项背。

不过,与成绩对应的是口碑。

相比较《蝙蝠侠:黑暗骑士》口碑与票房双高,一开画就引爆了世界电影界,《蝙蝠侠:开战时刻》的口碑就中规中矩了。

原因很简单,首先江夏在《蝙蝠侠:黑暗时刻》中的八分钟精简,让整个故事都没有那么强大的吸引力。其次,自然是拍摄的水平。

江夏给《蝙蝠侠:开战时刻》定了调子,但具体拍摄还得是张罗夫的。

张罗夫的拍摄,明显不如江夏。

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差距在哪,整个画面的构成,虽然能看出来刻意的贴向江夏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但明显与张罗夫个人喜好的构图不一样,所以看上去有点违和。

除了画面构图的违和,还有整体叙事结构上的不同。

在《龙凤斗》中,张罗夫还没展现出来他这个弱点,那就是对超级大制作电影的掌控力度不足,在特效镜头上,他表现的差强人意。

特效团队制作的特效镜头没问题,在张罗夫的安排就展现的有点不合理,违和感很严重。

在普通观众看来,并没有什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