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7 章(1 / 1)

传奇大老板 牧三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候见过这么大的阵仗,都有点畏畏缩缩,躲在院子里不肯出来。

后来省里的领导亲自敲开农户的家门,然电视台跟着他一起去采访了村民,又到田间地头看了看,最后去了村委会,让村长介绍了一些大概情况。

林风对这些事情没兴趣,改造整个村子都是他花的钱,所以整体工程完工之后,自然要开始算算得失,这才是作为一个商人的本分。

全村一共223户人家,建造房屋235栋,材料和人工总成本550万左右,七条地下通道、农田水利设施、田间道路基本上都由一台盾构机完成,这个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然后就是各种各样的杂项,诸如水泵、村委里的电教室、电影院里面的设施花了100万。

总的算下来才650万,这些钱在容城市区,顶天了能买到5套房子,而在他手上,直接改造了一整个村。

高科技大量降低了成本,加上星空蚕养殖给大家带来的好处,让很多人都不再斤斤计较,这次的改造才会这么顺利。

235栋房屋,林风一共收了村民588万费用,所以他的实际投资只有62万。

只要高产油麦菜培育出来,星空蚕的养殖数量将会增加1.5倍,这点小钱一个星期就赚回来了。

白云村在经过了几天热闹之后,村民们都领到了高产油麦菜种子,宝贝似的带回家里开始播种。如果种植顺利,一个月之后,白云村星空蚕的总数将增加至3300条,每个月能够为林风创造上千万的利润。

胡一海预算了一下之后,不由感慨:“我觉得你这才是真正的房地产,我们以前做那种,简直就是弱爆了!”

------------

第475章 试点落成

白云村的新农村改造,早就引起了周边村子的注意,大家像赶集一样跑过来参观。特别是第一批高产油麦菜长大之后,那将近一米高的青翠菜叶,更是让周围的村民们羡慕得直流口水。

这可意味着直接增加1.5倍的收入啊,一个三口之家养10条星空蚕,一个月少说17000块钱收入,人均接近6000元了!

而且新村子看起来这么舒服,新房子比自己造的漂亮了不知多少,地下通道四通八达,很多人都伸长了脖子,等着快点改造呢。

林风倒是很想快点,不过上面的意思是,先等白云村的情况稳定,看看有没有遗漏补充的地方,所以多等了一个月。

正好趁着这个月时间,林风去南非看了看,把高产油麦菜的种子送了过去,又去各大沙漠转了转,看了看改造沙漠的事。

不过有寒明浩在,什么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根本不需要他来操心,国内的几处沙漠、戈壁基本上都绿树成荫,动手早的地方已经开始采收铁桃了。

出去转了一圈回来,白云村家家户户的高产油麦菜开始成熟,星空蚕也发了下去,上面见一切良好,便开始对整个双桥镇进行全面改革。

双桥镇12个村,除了林家村和白云村之外,还有10个村子需要改造。规划图早就已经完成,详细到房屋建造在哪里,水渠怎么走向都清清楚楚。

胡一海带领建筑队开始施工,有了白云村的经验,效率明显有了大的提升,只要房屋基础做好,材料齐全,30人的建筑小队,两天时间就能完成一片小区的建设。

各村村民则是天天催促着村长、组长,赶紧重新规划和分配土地,然后第一时间把高产油麦菜种下去,已经多耽误一个月时间了,已经比别人少挣一万多块钱了,大家恨不得油麦菜一晚上就能长起来。

大家天天都在地里精心照顾,反而是新家被冷落了。村民的想法是,反正房子又不会长出腿来跑掉,种菜给蚕宝宝吃才是正事,等以后有空了再来慢慢打理。

又是大半个月的忙碌,双桥镇剩下的10个村子也顺利改造完毕,因为各村的地形不同,所以布局也是各有特色。

林风开着车到处逛了一圈,发现大家除了把田间地头能种菜的地方都种满了,连院子、房顶都没有放过,窗台的花盆里都要种两颗。

如果油麦菜生长不需要阳光,估计连卧室里都要种上。

也只有华夏的老百姓会这么见缝插针了。

所有村子都改造完毕,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这才实现了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对双桥镇的改造,这是整个改造过程中的第一个难点。

镇上的居民没有土地,所以他们不会像普通老百姓那么积极,大多数人都是待价而沽,没有足够的好处,那是死活都不肯同意的。

对此林风和专家组也早有预料,所以在镇上做了两次思想工作,没有取得任何成效之后,林风就让施工队直接在距离老镇3公里的地方,开始动工修建一座新的城镇。

新城镇不用太大,现在农村里都有房子,交通又如此便利,很少会有人像以前那样,攒半辈子积蓄往镇上搬家。

双桥镇很小,原本镇上也只有500户人家,所以新镇一共修建了40栋住宅楼,每栋5层,每层3户,合计600套房,环绕在小镇外围。

小镇内部除了新修的镇政府大楼,还有一个商业中心,文化广场,电影院,菜市场,粮站,车站,学校和医院,布局简单,街道是双向6车道,中间的绿化带种植着林风提供的桃树,一年四季都能开花。

紧挨着商业区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筑,房顶竖着巨大的阿里集团的标志,这是阿里集团一个乡镇级配送中心。

这个配送中心将安装一台传送装置,以后就算是小镇的居民,也能够享受到1小时快递到门服务,而农村里的住户,阿里集团则是抱枕两小时内送货到门。

现在这个配送中心还显得冷冷清清,但随着大家的钱包越来越丰满,农村人民也开始大量在网络上购物时,这里极有可能变成小镇上最热闹和繁忙的地方。

整个新镇建设花了一个月时间,落成之后,镇政府首先带头搬了过去,接着就是学校、医院等公立单位,而商业中心的门面,也有部分有先见之明的人试着购买。

只是住在老镇区的人们,还在幻想着一套房子赔付3套的美梦,大多数人都坚守不动。镇上也没有再次做动员,只发出通告,如果有人愿意放弃原来的房屋,将会在新镇的住宅小区得到一套比原来面积大不少的房子。

但补助政策肯定是没有的,更不用想一赔三这样的好事。

因为这不是拆迁,而是重新规划,是为了让大家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得以改善。

最先搬走的是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