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在商城有大功率版本,但是价格昂贵。
一台6000千瓦的引擎,加上一块蓄电池需要6亿RMB,而地球上一列8节车厢的动车组,总成本也不过两亿左右。
林风转一下手,总还要赚点对不对,所以制造成本就更高了。
但司马莉莉看到的不是价格,而是其利用价值。
一辆装甲车的功率才多少,一艘轮船、一架飞机的功率才多少?
如果林风真的有这种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列车速度!
以后所有装甲车、甚至军舰都不需要大量的燃油,并且能实现超远距离的机动。说到头她负责的还是军工产品研究,有了什么新材料、新技术,第一时间就会不由自主地往这方面考虑。
“买!”司马莉莉毫不犹豫,“我马上去申请款项,你最好现在就开始生产,越快越好。”
司马莉莉急匆匆地走了,林风觉得她太大惊小怪。不就是一台发动机么,连手都在抖了,用得着这么激动?
…………
林风趁机在家休息了好几天,毕竟是大件,头天下订单第二天就有货了不好,虽然几天时间就有货也不好,但总算稍微缓冲了一下,不至于太让人生疑。
买引擎和电池的时候,他本以为个头会很大,结果当货送到家门口才发现不过是1立方米的木头箱子,而且重量也很轻,他一个人就能抱起来。
也就1.5吨左右吧,他估计了一下重量,然后找了一个小货车帮他拉去了工地。
司马莉莉已经望眼欲穿了,见林风拉着那么小个木箱子来,眼皮不由抽抽了好几次。
“就是这个?”
“当然了,赶快让吊车来,人家师傅等着回家呢。”
在众人怪异的目光下,有人撬开箱子,一台纯黑色的、方方正正的机器出现在大家面前。
没有散热装置,也没有古怪的形状,就是一个80公分见方的、不知道什么材料制成的方块,从一个侧面的中心处,伸出一根和手臂差不多大小的轴。
除此之外还配置了一个控制器,巴掌那么大,和引擎之间能够无线连接。
大家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就是这么个东西,从林风手里买过来就要15亿。
“可以试试吗?”司马莉莉问。
“当然可以。”
司马莉莉立即让人装上速度计,她首先要看看引擎的转速。
林风拿着控制器设定了权限,然后开始启动。
嘤嘤——
引擎发出低微的噪音,然后他不断提速,最后那根轴飞快地运转起来。
“最快15万转!”测试转速的人惊呼起来,“没有震动!没有发热!”
“马上给我安装上去!”
随着司马莉莉一声令下,一群工程师立即开始行动,她又对林风说道:“如果这次成功了,我帮你申请国家科学顾问职务。”
科学顾问是个什么职务?
对此林风不太懂,想必很流弊才是。没看人家美国总统就有这顾问那顾问的,一大堆。
“算了吧,我哪里有时间啊,这都耽误大半学期课程了。”
“你……还学金融做什么?你绝对是物理学的超级天才。”
林风笑着回道:“当然是为了赚钱啊。”
这个答案林风自己都不信,到目前为止,他赚的钱没有多少是靠学到的知识赚来的。
又回驻地重新加工了一些配件后,新引擎终于安装好,调试也完成,可以试车了。
这一次不需要考虑滑触线的问题,所以司马莉莉一来就命令开足马力。
嘤嘤——
只有八节框架的列车在一阵引擎的尖叫声中飞速而去,只不过三秒钟时间,林风就看到监视屏幕上的速度超过了600公里/小时。
我去,这妹纸也太猛了吧,真当他做的东西不会坏啊。
不过这个加速明显让林风感到满意,什么世界最快的跑车,加速到100公里/小时也要3秒啊,加速到350公里/小时也要20多秒。
现在这款列车直接将它们甩飞几条街。
“速度800,一切正常!”
“速度1400,一切正常!”
“速度1800,”总指挥的声音顿了顿,应该是有点激动,被口水呛到了,“一切正常!”
“速度2000,一切正常!”
监视屏幕前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心里砰砰砰地跳个不停。
2000公里/小时了,从容城到涪城130公里路程,算上加速和减速时间也不用5分钟就能到达!
“继续加速!”司马莉莉清脆的声音响起。
“继续加速!时速2500公里!现在开始减速!”
隧道到头了,列车缓缓停了下来。
隧道尽头的耳洞里,立即走出上百个工程人员,开始对列车各个部位进行最彻底的检查。
十几分钟后,对面的现场指挥通过电话报告:“一切正常!”
“哇!成功了!”
现场的人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欢呼雀跃,掌声雷动。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时速超过2500公里的列车,足以刷新任何人的世界观!10
------------
第305章 结账了
现场总指挥是一位戴着眼镜的工程师,虽然没有像那些技术人员们把安全帽抛向高空,但也激动得满脸赤红,说话都不怎么利索了。
“司马院士,我……我们真的……成功了!”在他的眼角,两点晶莹的眼泪在闪烁着光彩,“二十多年了,我投入到机车设计已经二十多年了,从来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么激动!”
说到情深处,他几乎哽不成声。
司马莉莉倒是一如既往地平静,指了指林风说道:“马叔叔,你应该感谢他才是。”
“对,对!你看我这脑子,糊涂了!”
林风被马工紧紧握住双手,一番感谢的话说完之后,他又把手一挥,二三十个人就涌了过来,把林风抬起来像皮球那样扔向天空。
我去,林风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是什么年代的庆祝方式啊!
不过他真的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也就让他们扔着玩吧。
闹了一会儿之后,试验1号慢慢地回来了,大家都像爱抚自己的小孩那样,给它加油润滑,甚至还有人用抹布擦拭并不存在的灰尘。
“继续挖隧道,总厂必须达到500公里。”司马莉莉说到,“然后模拟配重,以超过2500公里的速度,持续行驶100小时无任何故障后,才能尝试投入营运。马叔叔,列车的检修、检查方案和规则的制定,就要辛苦你了。”
“放心,一切交给我来做。”马工信心十足地说到,“不光是测试列车,容城和涪城的临时站点建设,我们也要在10天之内完成,争取在元旦那天,进行第一次试运行!”
这些事情就不属于研发单位管了,司马莉莉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为列车设计外壳、车门车窗、座椅和各种安全设施。
这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苦在东西繁杂,有很多东西还需要林风协助,两人一边设计图纸一边制作、指导安装,足足花了一个星期才把一列8节车厢的超级列车弄得稍微有点模样。
如果要达到最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