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血神经。
四海之中,东海比较空旷,但是大佬太多,一个个都是有千百年道行的老怪物。南海超级高手较少,但是人数密集,随便一个岛上都可能有剑仙修炼。西海风高浪险,由于西极山的存在,常有仙人渡海前去采药。
唯有北海,由于常年冰封酷寒,很多地方寸草不生,不适合人类居住。而且越往北天越短,夜越长,最北地方有个长夜岛,终年黑暗,不见阳光。
他已经打听清楚,这时候丌南公还在中原晃悠,商家二老也还没名没号,不知道在哪疙瘩猫着,他要修炼血神经,去北海是最保险的。他已经把修炼的地方定在长夜岛,那里漆黑一片,罡风又猛,就算他引天罡下界,修炼血罡,也没人会发现。
不过在动身之前,他确实得做好万全的准备,不是割舍不下家人,他最少得能应付北海的残酷天候,可别随便来个极地寒潮就把他冻死了。
傅则阳将天痴上人给的那一葫芦癸水精英炼化,糅合自身真元炼成先后天癸水真气,再以此作为基础修炼那部玄溟真经。
他用了将近两年时间才把所有癸水精英炼化,然后准备行囊,准备启程赶往北海。
这两年来,他不断提及要走,就是怕突然离开家人伤心。不过到了真正动身的时候,桓母还是哭得老泪纵横,知道哀求无用,只能一边哭着一边给他准备行囊。
桓母从大半年前给他做小衣服,从五六岁大孩童穿的,一直到十七八岁的少年,共三十八套,从里到外,一应俱全。她在城里看到人家有钱人家的公子们佩戴香囊,玉珏络子等物,也都给傅则阳置办,还做了好几个装折扇的扇套。
由于在家,傅则阳一直未曾断却烟火,桓母起早贪黑给他烙酥饼、蒸馒头,作为干粮留着路上吃,又跟桓雍凑了三十两金子,做成金叶子给他当盘缠。
傅则阳只把金子留下,其他的都带着上路,把家里的事交代给桓超群和秋云,先去后院跟生身母亲桓桑儿告别,再出来和桓母辞行。
他给桓母磕了个头:“姥姥,承蒙这三年来您的悉心照顾,阳儿这就走了,等我将仙法修炼成功,再来看望您老人家。莫想莫盼,家中还有小舅舅是您的指望。”他搂着桓母的脖子,悄声告诉桓母,“尽早让小舅舅给您生个孙子。”
桓母擦着眼泪,回头看桓超群,桓超群不知道他说什么,只是觉得两人看自己的眼神都有点怪,正要问时,傅则阳已经离开桓母,挥手之间,全身化作一团皎洁的月光,直投天际,融入日光里面,便似水入大海,消失不见了。
第二卷雪欺老桑完
023 黄河水灾
傅则阳从武夷山出发,驾驭太阴神剑,将剑气敛成一缕月光,在大白天里极不起眼。
他一路向北,这日来到黄河上方,正遇到河水泛滥成灾。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只是这位母亲脾气不好,时常发怒,还屡次做过夺淮入海的事。一旦发作,处处决堤,浊流滚滚,自上游向下,裹扎大量泥沙,天崩一般奔腾而至。所过之处,大片土地房屋被冲刷掩埋,动辄糜烂千里。
傅则阳在空中拨开乌云往下观望,只见黄色泥汤席卷天地,狂泻怒奔,恶浪连连,将岸上的人畜田舍,一切生物全部卷走。
百姓呼号,禽畜嘶吼,尽在这浩大天灾里挣命。
不过有一人却逆着夺路逃难的人相向而行,他不是在地面上走的,而是离地飞行。
这人是个青年道士,穿着淡蓝色的道袍,脚踏飞剑,飞得并不甚高,被下方的百姓看见,纷纷跪地叩拜,高喊:“神仙显灵来救我们了!”
青年迎头遇上衔尾冲击灾民的洪流,他站在飞剑之上,两手掐诀,向前平推,从袖中飞出两缕乳白色的烟气,源源不断喷涌而出,被风一吹便猛涨壮大起来,连成一片,形成一座雾墙。这墙厚有三尺,高达十丈,东西横亘五十于里,将绝地登岸的黄水强行阻隔,令其仍然顺着原来的河道流走。
傅则阳早就想炼一件这类云雾型的法宝,既能攻敌困敌,也能防御护身,还能当天地屏风,遮挡住别人的窥探。只是武夷山中的烟霞雾气不够多不够浓,无法祭炼成法宝。
他看的羡慕,那道烟霞屏障却抵挡不住洪水的冲击,被浪头不断拍打,越来越稀薄,短短十几分钟变薄了三分之一,再继续下去,这件法宝肯定就要毁掉了。
那青年道士却并没有着急收回宝物,而是不断扩声传音,让灾民们赶紧往高处逃命。
傅则阳敬这人轻宝重人,也心疼这件不知花费多少心血炼成的宝物。
烟霞雾气类的法宝都很难炼成,属于磨洋工类型,苦苦收集几十年,采炼以后所剩无几,能练成这样封锁几十里的规模,至少得二十几年的功夫。
他收取剑光向下,落在乌云之中,操控浓浓的水汽讲身体托住,然后放出乙木精气。
道道青光从浓云中飞落,那些被埋在淤泥黄沙里的植物得了滋养,快速生长,伸展枝条,先是一株株杨、柳、榆、槐等树木拔地而起,树冠掀飞沙盖,直顶云霄。随后是许许多多的荆棘、藤条、青蒿、水草等似灵蛇般钻出泥沙,以树木为桩基,相互缠绕勾连,结成一张大势浩大,不断有浪打来,折断树木,扯烂藤条,但乙木生命力最旺,随断随生,长得极快,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成一堵高大的树墙。
要催生植物,结成一米多厚,三十里长的树墙,以傅则阳目前的法力还办不到,不过他有月华真水,此是月亮精华所凝成,最能助生物成长。他运功催化了一滴真水,混合在乙木真气里同时打出去,促使树墙长成。
参天树排立,青藤密密织,浊浪勤推动,摇摆越生姿。
树墙越来越厚,越来越密,在白雾法宝的外面将黄水挡住。
青年道士又惊又喜,向云中稽首道:“何方道友施以援手,还请现身相见!”
傅则阳从云端飞落,青年见是个七八岁大的幼童,面露惊讶之色,但随即恢复正常,拱手施礼:“昆仑派钟曙见过道友。”
傅则阳自报姓名,好奇问:“道友是昆仑派的?可知昆仑四友吗?”
钟曙奇道:“我跟三位同门师兄弟近两年出山积修善功,被人称作昆仑四友,道友也听说过我们吗?”
“你是昆仑四友之一,又姓钟”傅则阳醒悟,原来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钟先生,日后昆仑派九大长老共同理事,各有传人,以钟先生这支最为兴旺。
年轻时候的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