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4 章(1 / 1)

人间最得意 平生未知寒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长生大道。

所以很多人都以为朝青秋要离开人间,是去天外。

可他最后选择了杀人。

就是因为六千年前的原因。

李昌谷感叹道:“朝剑仙恐怕这一辈子,最轻松的时日,是练剑之前的时光。”

如果真如李昌谷这样说,朝青秋这一辈子都在为剑士而活,那么最轻松的,应该也是那段时间了。

李扶摇却是摇了摇头,“还有很多事情说不清楚,我要去找答案。”

李扶摇之前进入雾山,固然有剑山的因素,但最后真就是为了六千年前的那些事情去的。

现在朝青秋离开了人间,那些事情无法在朝青秋哪里得到答案,很显然便要去别处才能找到了。

李昌谷说道:“佛土的那些和尚,看着便极为有意思。”

李扶摇说道:“要先解决现在的事情。”

李扶摇要去找答案,也就只有去佛土了,佛教怎么看都不该对剑士有什么敌意的,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者可以说是同病相怜。

李昌谷笑了笑,“那现在的事情如何解决?”

现在的事情如何解决?

延陵皇帝整顿朝堂,绝大部分和学宫有关系的朝堂大臣都被清理出了朝堂,但是要不了几日,便会有很多事情要发生。

或许是某位地方官员无缘无故暴毙,或许是某处朝廷花了大力气的水利设施无端坏掉。

当然,要是学宫更为直接一点,或许就是那位延陵皇帝暴毙在皇宫里。

当然那样的事情,发生的几率最小,毕竟还有两位登楼就在洛阳城里,除去学宫掌教苏夜之外,又有谁敢说能够完全胜过李昌谷。

李扶摇把青丝剑悬在腰间,平静说道:“既然陛下要见我,那我也只能和他谈谈。”

……

……

李扶摇挑了个夜幕降临的好时间去了皇宫,雨还在下,所以他撑了一把伞,提着老祖宗许寂送下的灯笼,走在皇宫甬道里,身前的那个太监和过往那个是一样的。

李扶摇遥遥看了一眼,远处的御书房灯火通明,想来那位皇帝陛下还没有睡下,不过也是,现在洛阳城看起来一切都井然有序,但实际上很乱。

谁都知道,就在不久的将来,洛阳城便要乱起来。

那或许不大,但绝对会是前兆。

延陵皇帝需要人帮他。

李扶摇就是那个人。

快要临近御书房,那太监却忽然低声说道:“李仙师,陛下不在御书房里。”

李扶摇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延陵皇帝既然不在御书房里,那就该在别的地方就是。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在别的地方就在别的地方。

太监躬身领着李扶摇往一旁的偏殿走去,那里光线有些暗,太监撑着伞没有打着灯笼,竟然也能看见。

李扶摇走在他身后,走了好些时间,才到了一条小巷前。

李扶摇很奇怪,在这皇宫里竟然还有这么窄的巷子。

巷子尽头是一处小院。

这里的建筑和皇宫别处的样子,很不相同。

太监站在巷子口,微笑道:“陛下有旨意,闲人们不能进去这里,奴婢便不陪着李仙师了。”

李扶摇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他倒是不担心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他继续提着灯笼往里面走去。

不知道为什么,即便是下着大雨,这条小巷也没有任何积水。

李扶摇走到小巷尽头。

一身普通装束的延陵皇帝就在哪里等着他。

李扶摇看着他的装束,想着这到底是什么回事。

延陵皇帝看着李扶摇问道:“昌谷先生去找你了?”

李扶摇点了点头。

“他给我讲了个故事。”

延陵皇帝笑道:“那正好,朕也有个故事要讲。”

第五百六十二章 那个活了很多年的皇祖

这个世间有很多人都喜欢讲故事,但是这些人里,应该不包括延陵皇帝才是。

这位山河里三大王朝之一的皇帝陛下,整日想的是整个王朝的百姓,哪里会喜欢讲故事。

李扶摇以前是说书先生,讲过很多故事,但那都只是为了活下来,他也是不喜欢讲故事的。

但今天,他听完第一个故事之后,有些好奇这位延陵皇帝要对他讲得第二个故事是什么。

延陵皇帝站在门口,正好躲过这场磅礴大雨,李扶摇就站在他身旁,很平静的看着他。想来延陵皇帝有很多话想说,就是不知道这个故事会不会是关于现在的洛阳城的。

延陵皇帝感叹般的说道:“这几天洛阳城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很多人都不理解朕,朕觉得你肯定知道朕是怎么想的。”

延陵皇帝的想法就摆在这里,很多人都知道了。

很多人不理解,是不理解这位延陵皇帝的想法是怎么生出来的。

毕竟即便儒教死了一位圣人,还有一位圣人早已经消失很多年,可是云端仍旧有两位圣人,不管怎么看,不管怎么说,这儒教都远远没有到衰败的地步,延陵皇帝最近如此雷厉风行,是有些过了。但李扶摇了解这位皇帝陛下,知道这位延陵皇帝不会轻易做出些傻事,毕竟这种事情还是他筹划了很多年的。

“陛下要人间和山上两不见,但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即便陛下是想着要拉拢我们,但也不见得能成,所以我不能理解陛下的决绝。”

李扶摇微笑的看着延陵皇帝,说着他的疑问。

延陵皇帝反问道:“你之前看着朕像不像一个决绝的人?”

李扶摇没说话,太多的废话没有什么意义。

他笑了笑,然后说道:“陛下还是说说那个故事吧。”

这就是进入正题了。

延陵皇帝有些怪异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这个故事,是朕底气的来源。”

李扶摇哦了一声,准备听着下文。

天地下的故事其实都差不多,只是延陵皇帝这一个,要显得更为有意思些。

……

……

这个故事的开头,发生在洛阳城,当然,也在皇宫里,但这个故事在数百年之前,那个时候的延陵皇帝还不知道是现在这位延陵皇帝的什么祖辈,生了两个儿子。

皇室之中,皇子一般不在少数,就拿现在的延陵皇帝来说,他的皇子便有四个,但那位延陵皇帝只有一位皇后,那位皇后便只生下了两个儿子。

所以那个时候,整个延陵都知道,接下来的延陵皇位,就会在这两位皇子之中选上一位,于是在两位皇子年满十六岁之后,也是那位延陵皇帝还没有明确宣布谁才是谁才是皇储的时候,整个朝堂上都开始站位,有的支持大皇子,有的支持二皇子。

而且两方的实力,也很是对等。

大皇子精通政事,才十六便已经声明远播。

二皇子也是聪慧异常,十五岁去了边军,十六岁便已经是立下了不少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