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延陵的读书人一定会是三座王朝里最多的,可即便这样,也改变不了绝大部分百姓没有读过书的事实。
他们没有读过书,他们很愚昧。
俗世里的帝王一般不愿意自己的百姓多读书,要是读了太多书,自然就会知道道理,那么管理起来就会很麻烦,所以他们需要愚民,才好治理。
但是太过愚昧,就会导致很多事情。
就好像如今这样,不过是下了一场血雨,洛阳城就已经人心惶惶。
早在这场雨开始下的时候,洛阳城便开始流传这是因为当今皇帝陛下倒行逆施,不是一个明君,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场雨,而且这血雨不是第一次,早在之前,北冥在北海被朝青秋一剑斩杀的时候,便下过一场血雨。
那个时候就是问题的起源。
那场血雨下起来的时候,洛阳城也有些声音,但是很容易就被压下去了,因为当今皇帝陛下即位以来,一直仁政爱民,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灾祸,整个延陵也算是风调雨顺,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所以那一场血雨,在旁人来看,也就是一次单纯的天地异像。
但是这一次血雨,恰逢碰到了荆南大旱,无数灾民在南方被饿死,延陵皇帝耗费了很多精力,但都没有解决这个事情,其实在后来才知道,这之中有儒教的修士从中作梗。
当然仅仅是一场大旱,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可紧接着这么一场血雨就来了,这下就算是之前没有想法的百姓,现在也觉得有想法了。
荆南大旱,天降血雨,于是这在有心人口里,便变成了延陵皇帝是个昏君,上天在告诫百姓们,应当换一个新的皇帝了。
百姓们很愚昧,本来心里就很是害怕,荆南的事情被人带到了洛阳城里,前几日还在流传,再听到这么一个事情,看到这么一场血雨,所以洛阳城很容易就人心惶惶。
问题出现了,延陵皇帝和朝中忠于他的臣子想了很多办法,但是堵不住百姓的口,只能多派官员衙役。
但是这不是个办法。
这一定是有学宫的影子。
毫无疑问。
要让短时间里百姓们就相信这些说法,没有那些教书先生,能成?
那个官员不知道太清楚的内幕,说的事情不太详细,但李扶摇已经知道来龙去脉,他看着他说道“我要入宫。”
在短暂的时间里,他就做出了选择。
他是洛阳城的供奉,自然是要为这座城做些事情的。
更何况这是他的家。
李扶摇手里的那块玉佩,是品阶最高的供奉玉佩,所以那个官员没有半点犹豫,很快便领着李扶摇往皇宫而去。
手里拿着那玉佩,别说入宫,就是把皇帝陛下请出来,想来那位皇帝陛下也会很高兴的。
毕竟能够有这么一块玉佩的人,都是皇帝陛下绝对信任的人。
走了几步,看着叶笙歌还跟在身后,那官员皱眉道“这……”
李扶摇知道叶笙歌是担心自己的伤势,他也没有拒绝,只是对着那官员说道“无妨。”
……
……
洛阳城的皇城真的就和雾山里的那一座相差不多。
叶笙歌撑伞走在皇宫里,神情很平静。
李扶摇跟着宫里的太监走过一段又一段路,最后走到了御书房外,叶笙歌没有跟着进去,而是在某处选了个地方坐下。
李扶摇看了她一眼,把油纸伞交给太监,然后推门而入。
延陵皇帝正站在桌后,身前是几位心腹臣子。
看着李扶摇推门而入,那位鬓角已经生出白发的延陵皇帝先是一怔,虽然一笑。
他看着李扶摇,笑道“朕早就想找你了。”
所谓开门见山,便是如此。
他和李扶摇之间,已经不用这么客气了。
李扶摇问道“学宫插手了?”
延陵皇帝说道“是因为上次的事情。”
李扶摇点点头,上次的事情,是延陵和梁溪联手攻打大余的事情不了了之的事情。
学宫为此发难,也很正常。
所以李扶摇才要来。
这件事因为他而起。
李扶摇看着延陵皇帝,有些无趣的问道“应该不是什么老套的故事吧?”
延陵皇帝何等聪慧,他如何不知道李扶摇说的是什么。
他笑道“朕有四个儿子,都是很聪明的人。”
李扶摇哦了一声。
“但他们嫌朕活得太长了。”
李扶摇说道“四个儿子都这么想?你是怎么教的?”
那几个臣子之前已经猜到李扶摇就是山上神仙,但是听着他这么和延陵皇帝说话,也皱了皱眉头。
延陵皇帝不以为意,笑着说道“也就两三个吧。”
“杀了就是。”
李扶摇看着延陵皇帝,给出建议。
“可那都是朕的儿子,如何狠得下心?”
延陵皇帝谈论口气。
李扶摇说道“开个玩笑。”
其实他和延陵皇帝都知道,事情不在这里。
杀了几个被人当作刀的皇子没有什么用。
“所以我才想到了你。”
延陵皇帝这样说道。
本章完)
第五百三十九章 所以故事的结局我要改改
有好些儿子,儿子没耐心等到父亲死去的那一天。
却又想着那份家产,所以就要做些事情。
普通百姓家里,发生这种腌攒事的情况少,但是大户人家便很多了。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一个贪字。
普通百姓贪的是钱财,但洛阳城里的皇子们,贪的是皇位。
这俗世里三大王朝之一的皇位,谁不想去坐一坐?
况且他们本来就是很有希望成为人间帝王的那几个人。
只不过现在的延陵皇帝,当年坐上这皇位,是学宫首肯的,那几个皇子想要成为下一位延陵皇帝,除去要得到延陵皇帝的喜爱之外,还要得到学宫的好感,延陵皇帝的喜欢这些年来,一直都很明显集中在四皇子身上,其余的三位皇子,不管表现得如何,都无法得到延陵皇帝的赞赏。
长此以往,三位皇子自然难免会心灰意冷。
不止是他们,就连朝堂上的群臣们都很清楚,以后这延陵的皇位,一定是四皇子的。
延陵皇帝虽然还没有立太子,但是这表现出来的偏爱,已经很明显。
虽然皇位的归属几乎已经有了定论,但是满朝文武都不担心这件事,因为延陵皇帝还是春秋鼎盛,至少还有三四十年要活。
这三四十年之后的事情,谁会这么早就开始去想。
满朝文武大臣们不担心,但想着还要等上三四十年的皇子们却是忍不住了。
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机会。
现在好不容易抓住一个,怎么会这么容易就放弃了。
延陵皇帝让那几位心腹臣子离开,这才走到桌前,和李扶摇对坐。
这位延陵皇帝直白说道:“现在洛阳城里有昌谷先生在,有陈老在,学宫不会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