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2 章(1 / 1)

人间最得意 平生未知寒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候,厚积薄发的盛京才总算成为了登楼。

这一慢,便整整比孟晋慢了百余年,竟然到最后才和孟晋的弟子许寂持平。

孟晋既然离了剑山,要去看沧海风景,盛京自然也不愿意甘为人后,虽说在登楼境这一道门槛上他可以落后一百年,但不见得便一定会比孟晋迟入沧海。

孟晋要去北方妖土,那盛京便继续在剑山闭关便是。

于是在盛京闭关的这百年里,剑山发生了许多事情。

许寂成为了掌教,收了许多徒弟,大弟子却还是盛京。

这第二个一百年,盛京出关过三次,每一次境界比之之前都有很大的提升,直到最后一次,已经走到登楼巅峰,距离沧海已经不远。

这是这几次出关,都只见了许寂而已。

至于盛凉,更是至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便是师父许寂的师叔。

那个时候,世间最为出彩的剑士便已经变成了许寂和朝青秋,许寂是剑山掌教,境界又要高出朝青秋,自然被认为是山河第一剑士。

只是这位剑山掌教很清楚,自己这位师叔比他更有可能踏足沧海。

盛京出关不久,便再度闭关,这一次,不用多说,应当便是去看看能不能走进沧海了。

许寂很清楚一位沧海剑士对于已经如此积弱的剑士一脉有多大意义,尤其是在师父孟晋已经离开剑山的情况下,这位师叔便是很重要的那个人,于是许寂便将此事列为了最紧要的事情。

而且紧随着,他便宣告闭关。

除去许寂也想踏足沧海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想着掩盖师叔在山上的事情。

而许寂的这次闭关,便引来了祸端。

道门觉得剑山只有许寂这样一位登楼,只要把他除掉,剑士一脉便会彻底衰败,因此不惜买通了盛凉,让这位剑山大弟子做内鬼。

于是之后的故事便和之前那个故事一般了。

许寂被偷袭重伤,此生无望沧海,可这位剑山老祖宗即便如此,都对盛凉和秋风满网开一面,没有取他的性命。

原因除去师徒情深之外,自然还有出于对盛京的考虑。

而许寂为何非要出剑斩了来犯的修士,也自然不仅仅是因为维护剑山尊严,还因为要保证盛京不被打扰。

而盛京从那一次出关之后,在这许多年里,不管是剑山遇袭,还是之后的观主梁亦登山,盛京都一直不曾出关。

许寂自知活不了多久,在离世之前用剑山大阵封了剑山,不让外人知晓剑山状况,也为了不让师叔盛京被外人打扰。

而盛京自从那次闭关,直到如今,才再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这一次出现,虽然还是没能破开登楼,成为沧海,但境界始终已经是走到了登楼的尽头。

……

……

朝风尘说到这里便闭上了嘴。

他想起了那个像是一条老狗的孟晋,此刻或许还在北海的那间茶舍里打盹儿。

一条无牙老狗,竟然是连叫都不愿意叫一声了。

故事说的很清楚,盛京是盛凉的父亲,是老祖宗许寂的师叔,也是吴山河的爷爷。

之前白翁这边的人说,吴山河因为身世,所以不能当剑山掌教,那么这位境界已经高妙到这种地步的盛京有没有资格做剑山掌教?

若是说因为盛凉的缘故,盛京也是没有资格,只怕没有什么人敢说吧?

这位辈分比当年的剑山老祖宗许寂还要高,境界更是高到没边的老人,还是剑山弟子,若是说重掌剑山,怎么都说得过去。

再没有人多说什么。

几乎是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

一片寂静。

白翁沉默的看着盛京,若说真要打,能够取胜的可能,其实很小。

要是说之前他为何有那么自信,还是因为他的境界是在登楼里也是无敌的,不管是周青还是许吏,都没有办法打过他,但是眼前这位。

白翁深吸一口气,忽然平淡道:“请。”

这一个请字说出来,让许多人都为之一惊,之前盛京出关,那道狂暴剑意,谁都看得清清楚楚,绝对不是什么好招惹的存在,白翁虽然剑道境界也极为高妙,但高妙,能够高的过盛京?

这可是朝青秋都要喊一声师叔的老人。

盛京转过头来,看着白翁,没有急着说话。

他今日出关出得很早,从最开始白翁登山,他就醒了,直到后来他们开始讲那个故事,他便听着,他知道盛凉做了些什么,知道了吴山河是谁,他虽然对自己那个儿子极其失望,但对自己这个孙子,还是有些欣赏的。

何况就连许寂也是如此想的。

要不然也不会把山河剑交给他。

盛京看着白翁,平静道:“生死自负。”

第四百七十二章 一颗棋子

盛京一直都对白翁有杀意,自然不会只是因为那个故事,而是因为他为何能知道那个故事。

那个故事知道的人,除去老祖宗许寂和那几个弟子之外,知道的人,便只有道门。

几位弟子里,活着的就只有陈嵊和秋风满两人,秋风满当初是被盛凉胁迫才做出这样的事情,自然不会去到处张扬,而陈嵊知道这件事是剑山的丑事,自然也不会到处去说。

那么白翁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个故事。

除去道门,还有别的什么?

那便是道门。

既然是道门,那白翁便是道门的棋子。

谁都知道,三教和剑士和解,不过是畏于朝青秋的剑,哪里有那般真心实意,剑山掌教选举一事,更是这其中的重中之重,若说三教不做些什么动作,没有人会相信。

从之前延陵和梁溪两座王朝要联手攻打大余便能说明很多事情。

三教绝不愿意剑士一脉恢复过来。

但为何到了如今都不见道门的和儒教的踪影?

没有多少人在往这方面想。

但真正聪慧的人,自然都猜到了什么。

儒教或者说道门,终究在这局棋里落子了。

只是这一次落子,却不是别的什么,而就是一个剑士。

这才是真正高妙之处。

任何别的棋子进入这个棋局,都会让人觉得突兀。

所以让一颗本就是局内的棋子,再落在某个位置,会不会突兀?

应当不会。

所以这颗棋子便落下来了。

这颗子前面落下的时候十分有意思,但到了后面,不知道是因为道门觉得胜券在握还是别的,便没有想着遮掩什么。

最后便出了纰漏。

本来这个纰漏出便出了,只要朝青秋不出手,只要剑山没有那位已经迫近沧海的盛京,这局棋便是好棋。

可谁知道,最后出来了这么一个事情。

谁都没有想到,剑山还有一尊登楼。

而这尊登楼,不仅仅是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