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0 章(1 / 1)

人间最得意 平生未知寒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个资质不是太好的剑士,这便是对他的嘲讽。

很明显,叶笙歌两者都没有。

她只是想问问,以及想知道这之后的答案。

李扶摇想了想,说道“想。”

叶笙歌问能不能,李扶摇回答想。

这便是在回避。

“你该成为剑仙。”

叶笙歌挑着眉头。

李扶摇苦笑道“原来沧海在你眼里,便是那么简单。”

叶笙歌问道“难道不是?”

李扶摇心想,你要是这样说,我还怎么接话。

叶笙歌是道种,是天资极佳的修士,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天才,更是被视作道门的未来,是观主的亲传弟子,是有希望成为圣人的女子。

说了这么多,至少知道一点的应该是,叶笙歌完全有能力踏足沧海。

所以她对于沧海境,一向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想法。

依着她来看,沧海该是一件不难的事情。

甚至于依着她现如今的修行进度来说,或许百年之后,她便能踏足那个境界,当然,时间或许会更久一些,也有可能是更早一些。

都说不太清楚。

李扶摇深深看了一眼叶笙歌,想着你到底是何种妖孽。

“李扶摇,我希望以后我踏足沧海的时候,你也会踏足那个境界。”

“我的天资及不上你。”

“但你练剑不足十年便已经成为了一位太清境。”

“我那是运气好。”

“我拥有的东西比你多,来到朝暮,不一样花了二十多年?”

“你要是这样说,岂不是我比你的天资更好?”

李扶摇有些生气的说道“叶姑娘,你是道种。”

叶笙歌挑眉,嘴角勾起一个弧度,“你是没有自信,觉得一定会不如我?”

李扶摇没有说话,只是有些无奈,沉默了一会儿,他说道“我不觉得我比任何人差,但有些差距,我会承认。”

叶笙歌嗯了一声,是些奇怪的情绪。

一般人很难理解叶笙歌这一声嗯里的情绪,李扶摇却是有些懂,但他没有开口说些什么,反倒是问道“你才踏足朝暮,什么时候踏足春秋?”

叶笙歌没有任何犹豫,便说道“十年之内,有些慢了。”

这个答案,绝对是能够让世间绝大部分修士都疯狂的答案,叶笙歌作为道种,天资深厚,能够花上二十年光景修道来到朝暮,这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但绝对会让人觉得很惊讶,可修行到了后面,越来越难,二十年朝暮,或许再花上百余年都不一定能够走入春秋这道门槛,可是叶笙歌却是说,十年。

十年对于很多修士来说,只是弹指一挥间,眼睛一睁一闭,便已经过去了。

这是极快的时间。

有人说要十年破境成为春秋。

有很多人会惊讶,但李扶摇不会。

他见过朝还是朝暮,暮时便春秋的魏春至。

相信一朝顿悟的说法。

何况这种事情对于叶笙歌来说,或许也

不是太难。

只是旁人来听,一定会觉得很疯狂。

李扶摇不说话,或许是在消化这个消息。

叶笙歌说道“今后的局势很难琢磨,对你而言,应当是不太友好。”

李扶摇笑道“好在我还有些剑。”

旁人只有一柄剑,李扶摇有数柄,这便是他有优势的地方。

叶笙歌问道“去剑山?”

白鱼镇事情结束之后,剑山一定会是最热闹的地方。

李扶摇摇摇头,“回洛阳城。”

叶笙歌注意到他是用回洛阳城这个词,但是没有说些什么,只是说道“洛阳城是个好地方。”

李扶摇看着远方,“当然是个好地方。”

……

……

洛阳城今年下雪的次数不少。

但最近几日的那数场大雪,很有些大,洛阳城的街道一夜之后,积雪便没过了膝盖,让工部的官员白日里忙碌了一日,也只是开辟出了一条不宽的道路。

而且大雪不停,时不时便要派人清理。

如此大雪之中,街道上并无行人,大多百姓都躲在家中,烤着火炉,喝着酒。

南城那边的大雪和洛阳城其余地方并无两样,但是南城的积雪便要多得多。

原因是工部官员和衙役并未有人到南城去。

南城大多住着的都是朝堂的官员。

官员们要上朝,就需要有一条路,工部理应先顾南城,但实际上,到了最后,都没来。

这让前面几日的朝堂上,为了清除积雪的时候,有许多大臣都在倒苦水。

这让那位延陵皇帝觉得有些意思,当然,最后也是觉得不仅是有趣,还觉得那位敢这样做的工部官员,有些胆识。

只是坐在龙椅上,延陵皇帝想了很久,都没有想起来负责这种事情的工部官员叫什么名字。

延陵王朝的百姓太多了,要管理这么一个王朝,自然官员也不在少数。

延陵皇帝不是全知全能的,自然也不可能知道治下的官员到底有多少,更不可能人人都能记得清楚。

只是散朝之后,他让人去查了查那个负责此事的工部官员到底是谁。

很快出宫的人便回宫了。

延陵皇帝也得到了答案,那个做出这些事情的工部官员,不是旁人,是数年前的状元郎陈炳郡。

那位出自北海的读书人,前些年力压许多被人看好的读书人,一跃成为状元郎,其实也有很多人对于这个年轻人的前景颇为看好,甚至还有几位老大人还想过把自己的家中的适龄女子下嫁,但最后都不能成行。

不过这位状元郎的才干倒是没得说,可是在官场上,还真的是差点意思,这数年在六部兜兜转转,谁也不太喜欢他,最后便让这位状元郎到了工部,从六品的官职,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工部这个地方,一向都是被视作六部之中最为没有地位的地方,当中上到工部尚书下到普通的衙役,都要矮其他的官员一头,若不是不得已,谁也不愿去工部。

这位状元郎去了工部之后,在很多人来看,已经是断了前程。

即便是这一次他的名字又重新入了皇帝陛下的耳朵,很多人也没有想过他会有朝一日,重新回到那些重要的职位上。

可谁知道,当天日暮,延陵皇帝便见到了陈炳郡。

不是在宫里。

是在一座简陋小院里。

王偃青在和陈炳郡下棋。

这位棋力还要胜过延陵国手的读书人,整个延陵,除去顾师言偶尔能在棋局上下出一两手无理手之外,便再无其他人能够让他上心的读书人,却是在很认真的和陈炳郡下棋。

神态不似作伪。

而且顾师言便坐在一旁看着。

要知道,陈炳郡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即便是从娘胎里便开始学棋,这也才是二十来年,如何能是王偃青的敌手?

但谁也不知道,这位年轻人的棋力竟然便高到这种地步。

延陵皇帝走进小院的时候。

三个人都没有注意到他。

只有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