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4 章(1 / 1)

人间最得意 平生未知寒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都准备好了。”

李扶摇点点头,准备从这里离开,好像又想到了什么,转过身说道“走完这一趟,你们就自由了。”

之前朱豫说过,但是只是猜想。

李扶摇说的这一次,是事实。

老管事没有多大的反应,只是躬身答谢。

李扶摇离开船头之前最后说一句话,不要吃的。

现在不要,以后也不要。

这句话在透露消息,老管事听不听得出来便是两说了。

反正李扶摇不会担心。

此后的一个月,李扶摇没有出过厢房,他一直都在里面研习御剑法门,海面上也很安静,任何意外都没有发生。

直到某一天,初春的海面上,出现了一条大鱼。

大鱼身上坐着一个和尚。

和尚穿着大红袈裟,法相庄严,手中有一条金色的绳索,身旁环绕着金黄色的经文。

——

初春时节的小邑楼又多了些弟子,是去年冬日新招的,只是李扶摇离开之后,去年的那场收徒大典是由叶舟和

柳宁主持的,只收下了不到百人。

朝风尘没有过问这些事情,这位小邑楼的掌门,对这些事情并不上心。

他已经有大半年没有在弟子们面前露过面,于是很多才刚刚上山的年轻弟子提起自己的这位掌门,大多猜测掌门不仅剑道通玄,但是也该是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才是。

没有人来解释,大多数人都在潜心练剑,没有理会这些微不足道的传闻,只是叶舟偶尔会想着,要是掌门真的有一天从那间静室里走出来,见到这些弟子,弟子们会不会大惊失色。

日子过去的很快,每一天都没有什么新意。

直到某一天,有几个来自某座道观的道士到了甘河山。

是道士也是修士。

上山的目的并不单纯。

于是他们便死了。

被一个头发花白的枯槁老人一剑斩之。

形神俱灭。

这算不上一件小事,但朝风尘没有理会,直到有一天,有一封信被送入山门,送到叶舟的手上,最后送到朝风尘的面前,朝风尘这才睁开了眼睛。

本章完)

第三百二十五章 燎原之人

枯槁老人盘坐在朝风尘身旁,饶有兴致的看着朝风尘拆信,然后看完上面的内容,这才问道“怎么了?”

朝风尘没有说话,只是把信递给了他。

静室里本来就很安静,现在更是只能听到信纸翻动的声音。

片刻之后,枯槁老人有些不可置信的惊呼道“他见到了柳巷?”

这封信是李扶摇写的,信里自然不会只是他讲述的遇到的问题,还有他这一趟出行的见闻,枯槁老人解决不了李扶摇的问题,所以便跳过了那些东西,只关注了李扶摇见到了柳巷这件事。

朝风尘平淡的说道“一道剑气而已,并不是柳巷。”

柳巷不可能活六千年,即便是没有李扶摇在信里详细告知,朝风尘都不会相信六千年后柳巷还在世间的事情。

只是同样是留下一道剑气,经过六千年之后,留下的那道剑气,已经变得如此羸弱不堪,可朝风尘同样作为朝青秋的剑气,却是还在往上攀登。

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深究,那这封信上便再没有让枯槁老人感觉到有兴趣的东西。

朝风尘抬头看向窗口。

静室里只有一扇窗户,在朝风尘头顶不远处,春天的时候,会有花香飘进来,夏日会有烈日,秋日有秋风,寒冬有雪花。

朝风尘偶尔看人间的时候,便看向那扇窗户。

自从他不去藏剑楼之后,这便是朝风尘唯一关注人间的方式。

枯槁老人受不了长久的沉默,开口问道“那小家伙的情况要怎么解决?”

他指得自然是李扶摇迈入太清境,身上出现了一个缺口的问题。

他虽然早就已经是朝暮境,算得上这山河里有数拿得出手的剑士,但是对于这些事情,也不知道如何解决,但朝风尘不是凡人,枯槁老人相信他能够给出答案。

“那小家伙走的也太快了些,这才几年,便已经太清了?”

枯槁老人还是忍不住嘀咕道。

朝风尘笑了笑,平静道“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大约是在五年前,当时他才是个小剑士,剑士前三境他走的有些慢,这第四境第五境倒是快得有些过分了,不过真正的难关还是朝暮境,这一道门槛,一个不小心,便是百年光阴。”

枯槁老人想着自己从太清到朝暮的过程,很认同朝风尘的说法。

朝风尘想了想,“他应当在五十年之前能成的。”

枯槁老人皱着眉头,不可思议的问道“你为何如此笃定?”

朝风尘再度看了看窗口,平静道“因为练剑不只靠天资,他是我见过的最幸运的人,走得快,不是什么大事,况且,也该走快一些了。”

枯槁老人只当朝风尘前面半句话是废话,拿着后半句问道“之前上山的那几个道士,便是说已经发现了我们?”

之前山上来了些道士,境界不高,应该是临近北海的道观派出的,至于是为什么,朝风尘应该很清楚。

朝风尘没有回答这个已经不能再明显的问题,只是说道“我看到了春秋。”

枯槁老人一下没有了声音,朝风尘才踏足朝暮多少时间,怎么便又看到

了春秋?

之前他还惊讶于李扶摇的练剑速度,可与朝风尘一比,只怕还要差上很多很多。

不过要是这样,那便说明甘河山会在不远的将来,有一位春秋境剑士坐镇,光是如此,以后即便有人要想着对甘河山不利,都至少要派出一位登楼境修士才行。

可有如此境界的修士,会亲身涉险?

枯槁老人反倒是有些高兴,只有境界够强,才能和人讲道理,而旁人必须听着。

朝风尘没有什么情绪,“走过一遍的路,再走一遍,有什么难度?”

听到这番话,枯槁老人再度确定了朝风尘一定是某个剑道前辈身死之后并未消解,反倒是转世重修。

只是山河中并未传出过某位剑道前辈身陨的消息啊。

至少在这百年之内,还没有。

在如此剑士凋零的局面下,山河里能有多少境界高妙的剑士。

难不成是那位剑山老祖宗?

朝风尘没有说话,只是以手作剑,指尖剑气溢出,在墙上写下了一行字。

这便是回信。

李扶摇想的没有错,朝风尘见识高远,自然知道办法如何解决。

回信有了,却是需要李扶摇自己来看。

枯槁老人啧啧赞道“如此高妙的解法,老夫是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的。”

朝风尘没有理会他,只是说道“夏至那日,我们便离开甘河山。”

枯槁老人和朝风尘已经在一起待了有不短的时间,知道朝风尘的想法,但还是有些疑惑,“那这些弟子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