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9 章(1 / 1)

人间最得意 平生未知寒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意选?”

延陵皇帝点点头,“民心,和那群官员的忠心,朕不敢丢,也不能丢,李扶摇这个人,能不能成为我洛阳城的修士,反倒是不是那么重要,只能说尽力去争取,但绝不能为了他给自毁根基,而且朕还想到一件极有可能的事情。”

王偃青神情平淡,“陛下请讲。”

延陵皇帝呵呵一笑,“咱们之前想事情不过是从利益出发,想自身该如何自处,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但实际上,咱们本就不该如此,试着去站在那少年的角度去看看,然后偃青先生指不定会发现眼前豁然开朗,这件事,咱们不插手,或许才是最好的做法。”

王偃青皱了皱眉,“那陛下就是放弃了?”

延陵皇帝摇头,“偃青先生,朕其实觉得,不插手,或许能别开生面,不管如何,朕还没有出现在他面前告诉朕的心意,这件事便算不上黄了。”

王偃青笑而不语。

延陵皇帝仰头看着满天风雪,“这个故事,咱们做一回旁观者就行了,到底怎么写,就让那个少年一个人去动笔,说到底,他也是洛阳人,朕这两不相帮,其实也没有半点问题,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王偃青笑道“那陛下准备什么时候去见他?”

延陵皇帝有些失神,很快就理所当然的说道“自然是等雪停的时候,风雪太大,可不适合煮茶会友。”

本章完)

第两百零四章 你们都听一听

风雪大作,李扶摇提着那把油纸伞,走了几步之后,又想了想,最后又把伞放回屋檐下,走到木门前,打开门。

红裙女子先是愕然,继而视线越过李扶摇看到了瘫坐在小院里,身上已经堆积满雪花的老人。

她浑身颤抖,伸出手指着李扶摇,厉声道“李扶摇,你对我爷爷做了什么?”

李扶摇没有搭话。

红裙女子小跑几步,去小院里蹲下查看老人的伤势。

李扶摇转身看着这一对爷孙,笑了笑,“世间的事情就是那么奇妙,你爷爷算我半个仇人,你却算我半个朋友。今天要不是因为你,你爷爷也不一定会告诉我我想要知道的东西。好了,从此咱们再不相欠,情谊和冤仇都一笔勾销。”

说完这句话,不等着这两人开口,李扶摇便已经转头踏出小院,走入漫天风雪里。

红裙女子要开口说些什么,但很快便被老人扯了扯衣袖。

浑身都是雪花的老人看着这个背负剑匣的青衫少年离去的背影,神情惘然。

红裙女子小心翼翼搀扶起他,让老人坐到屋檐下。

红裙女子很快又去把那把刀捡了回来,老人拿起那把刀,看着眼前这个孙女,笑着开口,“是不是不太清楚,为什么爷爷会和他有了冤仇?”

红裙女子点点头。

老人摸着那把刀,轻声说道“爷爷这辈子没做过几件坏事,唯一的至今都觉得对不起的一件事便是对不起他了,当年他被学宫选中,可是名额被另外一个人看中了,那人的儿子要入学宫,于是他就入不了学宫,于是那人便找到我,要让我把他带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当然了,爷爷不至于坏到这种地步,我带他走之前,他的父母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反正都已经点了头了,不然即便是那人给爷爷再多钱,爷爷都不会去挣那些银子的,带着他从洛阳城离开,送到了一个极其偏远的地方,这些事情肯定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他的父母收了一笔银子,又被人威胁,再加上已经坚信他已经遭遇不测,肯定是不会去深究的,学宫对于此事根本就不关心,自然也不会有人去说,至于本来就是谋划这件事的那人更不会开口,再有其他,即便是皇帝陛下知道这件事,也根本不会浪费时间去管,所以这个不是秘密的秘密才能维系到今天,可谁都想不到啊,他回来了,他不仅活下来了,他还回来了,从白鱼镇来洛阳城有足足万里,可他还是回来了。”

红裙女子问道“他回来是为了报仇?”

老人哈哈笑道“他既不是那种以德报怨的读书人,也不是咱们都没见过那种大慈大悲的和尚,回来不报仇,做什么?”

红裙女子现如今倒是有些担忧,“那他能行吗?”

老人忽然正色道“不管他能不能行,马上收拾东西,咱们今天就离开洛阳城!”

红裙女子本来还想说些什么,但很快便脸色发白,点了点头之后即可进屋去收拾东西。

老人看着满天风雪,喃喃道“这个故

事啊,又开始写了啊。”

故事倒是开始写了,不过他连当看客的资格都没有。

——

李扶摇走在街道上,思绪纷飞。

之前从老人的嘴里,其实得到的消息不过只是简单的一个人名,这个名字,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延陵王朝的官制和大余梁溪两地差距不大,一位文官领袖总领朝政,再加上六部尚书,六部之中,以管辖着众多修士的刑部为尊,兵部次之。

只不过延陵仍有不同的一点在于,在宰相之上,延陵王朝有三公。

这三位俱是朝中最受人敬仰的读书人。

太宰、太保、太傅。

太宰负责监察朝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位延陵俗世学问最大的读书人,是延陵所有俗世读书人的领袖。

而太保则是现如今太子老师,也是当年的延陵皇帝老师,这位读书人其实延陵百姓更喜欢称他为帝师。

至于太傅,同样是读书人,可这样一位读书人,却是个修士。

历代三公,太宰和太保的挑选都说不上简单,不仅要看家世是否清白,也要看学问是否服众,更为重要的则是品行是否端正,往往从提名到真正成为三公之一,至少也要花费十年,每一位被提名的读书人,在这十年之中,但凡出现任何一点品行不端的时候,这种资格都要被取消。

即便是有朝一日成为了三公之一,也要亲赴学宫接受学宫的敕封,在这之后,若是品行不端,被人检举,一经查实,立马剥夺三公称号,不仅如此,自此以后,无论后代读书人多么出彩,都没有半点机会再成为三公之一。

因此想要成为这三公之一的读书人,很难。

而除去了太宰和太保之外的太傅则不一样,这个位子,虽说对学问要求也极高,但对于品行却没有这么严格,毕竟这位读书人肩上的担子,和太宰太保不一样,前两者只是监察国政,严守儒教学宫教条而已。

而太傅的职责,却是为了确保延陵的俗世读书人,都能安安心心读书做学问,不必受外物侵扰。

说白了三公之中,太宰和太保两人是延陵王朝同学宫的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