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1 / 1)

人间最得意 平生未知寒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

羊海之动了动嘴唇,想说些什么,可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出口。

观主兴致不低,转头问道“羊道长,你说说这位境界不低的剑士为啥要来找我?”

羊海之苦笑着说道“不是观主受伤,这人趁人之危?”

观主摇摇头,对这个答案显然并不满意,“这些剑士最是骄傲,趁人之危这种事想来做不出来,要是没那份骄傲,实际上现如今也不会成这个样子,就剩下一座剑山了。应当是我要去那座剑山的事情被人知晓了,然后传到了剑山,于是便有了今日之事,只不过咱们那些道友啊,不敢明着站出来和我讲道理,也就只能搞些这些小动作了。”

羊海之由衷笑道“观主功参造化,圣人不出已是世间无敌,敢站在人前与观主讲道理的,贫道反倒是很佩服,”

观主摆摆手,“羊道长,这个马屁拍的一般。”

……

……

山腰处竹舍剑气大作,剑鸣声四起,这实在让竹舍前的李念山咋舌,上山之时他和眼前的这个男人有过简短交谈,知道他是山河之中不多见的剑士,可没有想过他能有这么厉害啊,光是站在山腰不动,便能让这周遭充斥着剑气,这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剑士,想来这山河中也不多见吧?

李念山神情古怪,对这个来历不明的中年男人开始有了些警惕,只不过见他站在竹舍前,说了一句话之后便再无动作,李念山也没有开口说些什么。

只是在目光所及之处,李念山看着他的那头没有干的黑发,还在往下滴水。

洗初南转过身,笑意醇厚,“小道长,竹舍中有这么些成亲所用的物件,可是要娶亲?”

李念山点点头,笑着开口道“就在这个月,小道便要下山了,山上的大道不是小道要走的路。”

洗初南由衷说道“那洗初南便祝小道长和心仪的女子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李念山打个稽首,表示还礼。

洗初南沉默片刻,忽然笑道“还有一事,还想拜托小道长,不知小道长是否应下。”

李念山点点头,“但说无妨。”

洗初南开门见山,“这趟上山,洗初南便再没有下山的可能了,一身所轻,唯独还有一柄藏鱼,到时候将其留在青山上某处,以后若是有位名叫李扶摇的剑士来寻,小道长提点一二即可,当然此事也是看缘分,若是小道长没有碰见他,或是他来之后没有见到小道长,小道长也不必想起今日之事而感到愧疚。”

李念山思索片刻,皱眉问道“洗居士上山,是要向山上某位道士出剑?”

洗初南摇摇头,“不管是对哪一位出剑,都绝不会涉及青山观里的各位道长。”

李念山这才点头,总算是应下此事。

洗初南该交代的事情几乎已经交代完,再无牵挂,这才按住腰间藏鱼剑柄,开始往山上走去,只不过脚步不快,神情凝重。

现如今他要去递出一剑,而站在对面接剑的不是旁人,正是那位号称道门第一人的观主。

而且这位观主,前些时日才上了雨雾山,差点拆了雨雾山的清心阁。

老祖宗都没把握的事情,他洗初南自然也没有半点把握。

本章完)

第一百零一章一丈之内

洗初南一路按住藏鱼剑柄上山之时,守业观的老道士虞真和洛水书院的年轻夫子李景乐也随即登山,两人都是太清境的修士,尚未走到山腰处,便都感受到了山上的那道剑意,中正平和,依着儒教修士的说法,山河中以剑意而观剑士,有着如此剑意的剑士,无论练不练剑,都该是一位正人君子才是。

老道士虞真神色凝重,沉默很久,方才低声说道“是个剑士,境界不低,而且看样子,剑意饱满,尚在积势,看样子是要准备出剑的,李先生,依你看,这位剑士的境界走到了什么地步?”

李景乐皱着眉头,想了很久,才轻声道“按理说,如此威势,应当是朝暮境才是,只不过剑士本来就是战力无双,或许是太清也说不定,相隔太远,其实也不好判别,只是这样一位剑士,为何会登临青山?”

老道士摇摇头,若是在山河其他地方,出现这样一位境界好似是在朝暮的剑士,实际上算不上是一件小事,可既然是在大余边境,也就没那么让人觉得意外,毕竟那座剑山就坐落在此处,就算是有许多年不见有剑士仗剑下山,可既然是有剑山在此,一切便都有可能,更何况那位剑仙尚未殒命,这天底下的剑士便谈不上断绝传承,有这样一位剑士出现在世人眼前,虽说是意料之外,但也有那么一点情理之中的意思。

李景乐放缓脚步,思虑重重。

老道士虞真忧虑开口说道“不管是不是剑山的剑士,李先生都要知晓,这些用剑的与咱们三教中人向来不对付,若是太清境还好,真要在山上撒泼,贫道和你再加上那位羊观主,不说别的,三人怎么也能拦上一拦,可要是朝暮境的剑士,如何拦?一剑挥出,谁能接下?”

李景乐苦笑道“当年剑仙朝青秋因为道门打压剑山一事,亲临沉斜山,站在山道放出狠话,整座山的道士无人敢出声,那几位圣人没有发声,朝青秋便是这山河之中话语权最重要的一人,因此整座沉斜山,乃至于整座道门都能捏着鼻子认下,从此收敛,不敢随意挑衅剑山,这也让那些剑士和道门的关系不复之前,现如今真要是有个朝暮境的剑士来青山挑衅,咱们拦不下。”

老道士虞真神情复杂,叹了口气,最后还是决定上山去看看,转头看向李景乐,李景乐洒然一笑,“同行便是。”

老道士点了点头,他之所以明知山上有剑士还要上山,其实还是有些在意王实和游牧之两人,虽说两人境界低微,在那位剑士看来,应当是没有出剑的兴致,可不管如何,既然是他守业观的弟子,他便不能坐视不理。

上山途中,两人路过那处山腰竹舍,身披道袍的年轻道士李念山见到老道士虞真之后,主动打了个稽首,神情平淡。

老道士虞真看了看李念山,摇了摇头,一言不发,继续沿着山道前行,倒是李景乐才和这个年轻道士说上了几句,李念山知晓了这位读书人是之前那两位姑娘的先生之后,才笑着说道“还要多谢两位姑娘如此热心,小道实在是感激不尽。”

李景乐摆摆手,没有说什么客套话,只是问起了山上剑士的事情。

李念山思索片刻,便说道“那位居士上山找人,也是出剑,只不过在此答应过小道,所找之人并不